
量化评分办法.doc
8页2014年长兴县中小学校中、高级职务评审量化评分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不断引入竞争机制,真正做到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科学量化、全面考核、择优晋升,使教师职务评审工作更趋合理、准确、科学,特制定本办法量化评分”分基本素质、专业水平、教学业务水平、学术水平、业绩评价五个方面14项内容,满分为100分(中级为92分),另设附加分6项内容一、基本素质(共25分)1.资历(9分)申报资格教 龄任现职年限分 值教龄、任现职年限每增加1年分别加0.4分(总分不超过9分);教龄每减少1年减0.4分中高、高讲1051中一、讲师541小中高1351小 高851破格晋升(指任职年限)的,基本分为0分以前有小学任教经历现在中学的,其小学教龄折半计算2.学历(6分)系列学历硕士本科大专中专专业合格中教6431小教65431破格晋升(指破学历)的,该项基本分为0分3.任职(5分)(1)管理类职务校长(书记)副校级领导中层正职工会主席团委书记中层副职、团支部书记、完小负责人、少先队总员、党总支下的支部书记学校规模在24个班级以上的年级组长、工会副主席、团委副书记、女工委主任学校规模在24个班级以下的年级组长分值543210.5(2)业务类职 务市中心组组长、市级以上教研组成员县教研员、市中心组成员、县教研大组组长兼职教研员县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教研培训站学科教研组长、学校规模在24个班级及以上的教研组长学校规模在24个班级以下的教研组长、8人以上的学科备课组组长分 值321.510.5管理类、业务类任职必须以正式文件和有关证明材料为准,两类中只选一样。
每类中一人多职者,只取最高分的一项职务计分,其余职务均不计分任职不满2年者,折半计分对于任现职期内非现任管理类、业务类职务者,视情折半计分4.班主任工作(5分)任现职以来胜任班主任工作,学生巩固率高、班集体管理成绩显著的分别按每年中学0.8分和小学0.5分计中层及以上校领导参照班主任计分办法,根据任职年限,分别按每年0.8分(中学)和0.5分(小学)计分,最高不超过3分班主任和行政领导得分可累计,但最高不得超过5分二、教育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水平(共20分)当年度教师职务晋升“文化专业知识考试”各学科考试最高分(X分)者以20分计入总分,其余教师按其考试得分(Y分)与同学科最高分的比乘20分计分,即以Y/X×20分计入总分任现职以来一直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男满55周岁(1958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女满50周岁(196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或因公事不能参加考试者(学校证明)经本人申请可以免试,其考试成绩按同学科平均分计分申报高级讲师、讲师、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者必须参加湖州市统一组织的文化专业知识考试三、教学业务水平(共计45分)1.教学比武活动、公开课等(6分) 级别 分值类别省级及以上市级县级教研站教学比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6432二等奖5321三等奖4210.5单项类比赛(说课、教案、案例设计、课件制作、命题、解题竞赛等)一等奖321.51二等奖2.51.510.5三等奖210.50.25公开课210.50.25各类教学业务比赛、公开课是指任现职以来被列入计划并由教研中心等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
同一内容在不同级别比赛中获奖的只取最高级别计分;教案、案例设计等公开发表按同级单项类比赛二等奖计分,教研中心教研员在市、县(区)教师培训会上上专业课按同级公开课计分公开课计分必须有学校出具有关业务部门的公开课通知书和安排表、原公开课教案以及公开课的评价意见教学比武与公开课分项计分,但两者累计不得超过6分注:有多次的取最高级别计分,其余的按其分值折半计分,但累计得分不超过6分2.指导学生获奖或作品发表(3分)(个人三等奖以上,团体前六名)级别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分值3210.5指导学生获奖(个人三等奖以上,其中体育类限个人前三名,团体前六名,先进班集体视作团体奖)必须是任现职以来的,并且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业务主管部门主办或承办的,教师必须以正式文件和有关(教育业务主管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材料为准非教育系统和非申报学科不计分(德育类内容可计算),获奖的取其中最高一次计分学生作品(文章、美术书画作品等)在各类正规的报刊杂志发表,取其中最高的一次计分体育、音乐等团体竞赛项目需注明教练或教师,2人以上的每人按其分值折半计算指导学生竞赛获奖和学生作品发表可累计计分,但最高不得超过3分3.教学业务荣誉称号(5分) 级别分值项目省级市级县级教学明星53教学能手32教坛新秀421名教师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二级三级543432“教改之星”按同级“教坛新秀“折半计分,以上荣誉称号指任现职以来取得的,获多种荣誉称号的按最高档次计分。
4.教学水平面试(4分)面试等第A(优秀)B(合格)C(基本合格)D(不合格)分 值4321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对象须经县组织的教学水平面试(方式为上微型课、或随堂听课、或借班上课、或说课),分学科按考评情况进行排序,再按比例(A等25%、B等35%、C等30%、D等10%)确定各等第并评分5.成绩效果(20分)指任现职期内特别是近三年师德、教学常规及教学效果(侧重考绩)综合考评计分成绩效果”得分=学校考核评定分×50%+专家组评分×50%①学校考核评定要求:由学校按师德规范对照评定情况、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和教学质量检测考评情况计分等第A(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分值20-19分18.5-15分14.5-11分10.5分及以下计分时,A等应控制在申报人员总数的15%以内(申报人数在9-4人的,A等最多1人,3人及以下的,A等不予考虑), B等为45%凡现有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已超省定控制标准的学校,每一位申报人员至少应拉开0.5分的差距,未超省定控制标准的学校,至少应拉开0.2分的差距,不能出现并列情况(其中:申报人员总数为2人的,至少要拉开2分的差距)。
学校将申报对象考核评分汇总表(以学校为单位,并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一并上报②专家组评定要求:分学科按教师实绩进行排队,再按比例(一般为15%、45%、40%)确定分档人数并计分四、学术水平(共8分)1.送审代表作(4分)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两篇送审代表作,根据鉴定情况计分,每篇分值如下:专家意见A(完全具备)B(具备)C(基本具备)D(不具备)分值21.5102.其他论文(4分)除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送审代表作外的其他论文(数量控制在3篇以内),按相应级别(国家级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加分: 级别 类别国家级省 级市 级县区级获奖一等奖321.51二等奖21.510.5三等奖1.510.50.25(杂志)发表32论文或教学经验总结必须是任现职以来且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评奖或有刊号的教育类杂志发表及论著出版的;必须是属于申报学科或关于德育内容的1.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研训班、研修班等)论文评奖的,降一级计分;业务主管单位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学会评奖的,以相应级别获奖折半计分(分会评比活动盖学会公章的以分会计),其他教育学会评奖的均降至县(区)级相应级别折半计分;在有刊号的教育类报纸上发表(要求不少于2000个字),原则上以相应级别杂志发表折半计分。
教育系统通过出资出版的、或在有刊号的教育类刊物增刊、副刊、论文集发表的均降至县(区)级三等奖;报刊杂志评奖、非教育系统团体、学术会议评奖的均不计分同一篇论文获多项奖的,只取其最高分计入;2.教科研课题(须有教育、科研部门审批的立项计划书、科研成果报告或相关论文、立项部门颁发的获奖证书),课题组的组长及执笔者(以获奖证书原件为准)按同级论文的1.5倍计分,其余成员根据文中署名次序分别按同级论文的0.5、0.3、0.1计分(同一课题最多计分5人)3.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并被评为省市精品课程的负责人按同级论文二等奖计分,其他成员得平均分;编写教材且公开发表的,按同级论文折半计分(主编、副主编、参编分别按1、0.6、0.3的比例计分)4.有多篇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者,取其中最高分一篇计分,其余按其分值折半计分,但该项总分不超过4分注:国家级刊物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五、业绩考评(9分)1.先进称号(4分)级别省级及以上市级县级(全面)县级(单项)分值4321先进称号必须是任现职以来获得,授予单位必须是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省人民教育基金会县级以上单项先进降一级计分有多项先进者,取其中最高分一项计分。
〔注:先进称号指劳动模范、功勋教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及1994年度以后的省春蚕奖单项先进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师德楷模或标兵、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工作者(星星火炬奖)、优秀团干部、先进班主任及教育教学有关的先进称号〕2.年度考核(5分)任现职近五年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的,每次加1分六、鼓励分1.在泗安、二界岭、吴山、槐坎、白岘乡镇学校及泗安中学、畎桥、天平、里塘、图影、鼎甲桥中心小学及图影幼儿园工作五年及以上的现任教师计3分,在夹浦、水口、洪桥、李家巷、和平、虹星桥、吕山、林城、煤山、小浦乡镇学校及五通小学、清泉武校工作五年及以上的现任教师计1分;在雉城中学任教每满1年的教师加0.2分,累计最高不超过1分;在村完小及教学点工作五年及以上的现任教师计3分(在上述乡镇任教又在村完小的可累计计分)2.参加工作以来到县外支教的人员每年加2分3.已取得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培训合格证书、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A证、B证、C证)的加0.5分,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的加0.25分;获得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一级)的加1分。
4.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与任教专业一致,视情加0.5—2分,其中:技能等级获得中级工(或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加0.5分,高级工(或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加1分,获得中级职称(或技师、或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加1.5分,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或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加2分(以国家技术鉴定部门颁发的证书为准)5.指导学生获以下奖项的按获奖每人次0.3分计,最高不超过1.5分(以获奖证书原件为准)高中:信息学(计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