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先勇《游园惊梦》赏析.doc
8页白先勇(1937.7.11~)当代作家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上世纪80年代其作品《谪仙记》被导演谢晋改编为电影《最后的贵族》他是女作家三毛的启蒙老师,上世纪60年代与张爱玲有一面之缘将汤显祖的《牡丹亭》精编为?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牡丹亭》” 秦淮河畔得月台的昆曲名伶蓝田玉因一曲《游园惊梦》而红遍南京城,后被显赫一时的钱将军看中,纳为?填房?夫人,享尽了荣华富贵,钱将军过世后,作为遗孀的蓝田玉地位一落千丈在昔日姐妹窦夫人(三姐桂枝香)的晚宴上,她目睹了满堂花团锦簇、衣裙明艳的夫人们不禁触景生情。
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这次赴宴经历的叙述,描写了这位守寡的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际,反映了原国民党上层阶级撤离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实,塑造了蓝田玉等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人物对世事无常的沧桑感觉作者所提供的这个特殊生活范围,不仅对大陆读者具有一种吸引力,即使在台湾、在海外,也很引起注意,海外评论文章大半将这个内容称之为?流浪者的哀歌?或?飘零者的哀歌? ?游园惊梦?本是昆曲牡丹亭中的片段,分为游园和惊梦两出白先勇先生素爱昆曲,小说《游园惊梦》中的重要情节是围绕的便是这个曲子,甚至几位主人翁以前的身份也是昆曲艺人昆曲古朴幽雅,是古典文化的精华,由此,白先勇先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可见一斑 一遍遍读着《游园惊梦》,越读越是熟悉,好似在哪见过,偶然重翻《红楼梦》,恍然明白了我今天想说的便是,《游园惊梦》中的红楼情结 《游园惊梦》是白先勇小说集《台北人》的首篇,《台北人》的主题诗便是?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感叹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变化,又有喟叹人生如梦,真假莫辨的伤感这不免让我想到《红楼梦》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感叹的确,它们主题很相似,那些锦衣玉食,奢美生活,都好似云烟,恍然皆逝,人生如梦,一切皆是幻境,何苦苦苦追逐呢!? 关于这一点,白先勇说得很清楚:“事实上《游园惊梦》的主题跟《红楼梦》也相似,就是表现中国传统中世事无常、浮生若梦的佛道哲理。
《台北人》中的所有故事虽然都发生在?台北?,写人物在?台北?的遭遇,《游园惊梦》也不例外,虽然钱夫人的回忆在南京《红楼梦》中的故事发生的空间基本上是在贾府,并且是以?大观园?为中心从这一点上,可见两者的故事空间基本上都是确定的 仔细翻看文本,对窦公馆的描写,是通过钱夫人的视角:窦公馆的花园十分深阔,满园子里影影绰绰,都是些树木花草,围墙周遭却密密地栽了一圈椰子树,一片秋后的清月,已经升过高大的椰树干子来了 钱夫人跟着刘副官绕过了几丛棕榈树,窦公馆那座两层楼的房子便赫然出现在眼前,一条宽敞的石级引上了楼前一个弧形的大露台,露台的石栏边沿上却整整齐齐地臵了十来盆一排齐胸的桂木,钱夫人一踏上露台,一阵桂花的浓香便侵袭过来了 前厅只摆了一堂精巧的红木几椅,几案上搁了一套景泰蓝的瓶樽,一只鱼篓瓶里斜插了几枝万年青;右侧壁上,嵌了一面鹅卵形的大穿衣镜 不禁让我想起了,黛玉初入贾府的情景,也是以黛玉的视角展开的: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黛玉下轿后,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
蒋碧月的出场,让我觉得熟悉:一把便将钱夫人的手臂勾了过去,笑得全身乱颤说道:?五阿姐,刚才三阿姐告诉我你也要来,我就喜得叫道:‘好哇,今晚可真把名角给抬了出来了!’?《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时: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不仅如此,我觉得,蒋碧月和王熙凤的衣着打扮、性格等都很相似 白先勇说:“中国传统小说,像《红楼梦》当然也很有思想性但中国小说更以刻画人物见长,优秀的小说都塑造了大量活灵活现的人物 所以《游园惊梦》里就刻画了一群?上流社会?的贵族妇女形象,如?高傲?的赖夫人、?矜贵?的窦夫人、?放荡?的蒋碧月、?伤感?的钱夫人等,都写得栩栩如生作者继承了《红楼梦》描写细腻的风格,善于选择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通过对人物的衣饰描写和言谈举止的刻画来显现人物个性 在《红楼梦》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那一章,林黛玉偶然听到《牡丹亭》的曲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时感慨缠绵,当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不觉闲愁万种,心动神摇而《游园惊梦》这篇小说也是写钱夫人听到《牡丹亭》中曲子?游园?、?惊梦?时,情难自禁的陷入了回忆中。
还有看完通篇,我觉得,《游园惊梦》中的名字也是很有深意像?蓝田玉?这个名字,就很明显,蓝田之玉是中国神话中最美最贵的玉石,李商隐就有一句诗曰:?蓝田日暖玉生烟? 像?月月红?这个名字,月月红即月季花,每月开,贱花也 还有?天辣椒?,影射蒋碧月之泼辣性格 红楼中的名字暗含深意的就多了,且不说两块无暇玉,像香菱原名?英莲?,英莲者,应该怜惜也甄士隐即?真事隐?,贾雨村即?假语存? 《游园惊梦》与《红楼梦》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白先勇十分称道的批评家姚一苇在评论《游园惊梦》等小说时说:“像这类型小说受《红楼梦》的影响是明显可见的 欧阳子则进而认为?这两部作者最终主题之一致,或大约一致? ?有一位上海的评论家说, 《红楼梦》的神韵其实在白先勇的小说当中得了某种延续 白先勇自己谈论《台北人》与《红楼梦》关系的文章很多,其中《〈红楼梦〉对〈游园惊梦〉的影响》一文,则是以专文谈论这个问题 白先勇自己说:?我觉得《红楼梦》的确是中国最伟大的小说, 大家都这么承认的, 对我来说呢, 有特别的意义我的确受《红楼梦》很大影响, 无论是它的风格、文字, 还是它的人生思想, 我想这是一部? 天书? , 每次看都有新的意义。
当然《台北人》和《红楼梦》也是有很大不同的《红楼梦》一部伟大的古典小说,它对故事的叙述,和传统小说一样,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故事的发展过程得到全部展示,遵循的是传统的时空观念,而《台北人》依据的是现代的时空观念,不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不再向读者提供故事一步一步的自然发展的过程 《红楼梦》既重视故事,又重视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表现人物的思想感受,而《台北人》真正重视的真实不是故事,而是人物的思想感受,为了表现人物对?人世的辛酸,世事的无常?的感慨,故事才作为人物的经历被叙述,或者被人物自己回忆,因而故事在小说中不是客观事件,而是作为人物的心理内容被追叙、被追忆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