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企业社会工作》第二章 企业社会工作过程.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6566007
  • 上传时间:2018-10-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2.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企业社会工作过程,,Contents,,第一节 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体系与服务范围,一、企业关系中的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企业,政府,员工,消费者,非政府组织,社区,,(一)企业与政府,政府:行政机构,公共权利的运用机构 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对企业有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的职责 纳税、法律、政策支持、公益行动,(二)企业与员工,员工履行义务,享有权利 企业保护员工的合法权利(健康、自我实现等) 企业文化建设,(三)企业与消费者,互利互惠关系 商品的公共安全问题 (四)企业与社区 相互依存,又批次存在利益诉求上对抗 互惠:企业对社区在经济上、文化上积极影响;社区为企业提供生活空间、活动物质基础、社会意义 负面影响:污染,(五)企业与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 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亦称非营利组织 NGO关注各类公共事务,如劳工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等 企业应积极配合,公开相关资料,,中国女性联网1996年成立于香港的民间组织 关注珠江三角洲外来女性民工的贫困与发展问题 1996年与深圳南山区总工会组织成立“南山区女职工服务中心”为外来女工提供培训和服务活动。

      “以中心为本”“以工厂为本”,二、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构成,(一)引起工作世界改变的组织系统 加入工作组织(人力资源部门、劳动安全部门、福利与健康部门) 透过社会工作组织 加入社会团体(工会、环保组织、妇联等),,(二)以员工和企业为主体的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个人与组织 个人:员工、管理者、企业主 组织:工作团体、家庭、社区 双赢的目标和工作策略,,(三)引起企业关系变化的行动改变系统 助人自助,与案主一起采取行动,构成行动改变系统 调动各种资源,连结,行动改变,三、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主体,香港服务机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主体: 1 NGO主办的独立的企业社会工作计划(经费:公益金、教会等;倾向社会权益取向) 2 社区中心的企业社会工作部(经费:社会福利署) 3 雇员再培训计划(经费:政府的再培训局 个人发展取向) 4 员工协助计划(经费:雇主 个人发展取向) 5 社会工作取向的劳工服务团体(经费: 自行募捐、社会捐助),,大陆 服务主体是由社会工作取向的政府部门、工会组织、民间组织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体系四、企业社会工作的案主体系,(一)企业员工 (二)员工家属 (三)企业管理部门 (四)社区,,第二节 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与服务对象,一、服务领域,(一)员工福利服务 除了工资以外的各种福利,与工作绩效无关,身份认同与奖励。

      举办职工福利事业,为职工提供各类服务,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 福利服务工作:劳动条件方面、医疗卫生方面、社区服务方面、在休闲娱乐方面、其他还包括发放交通补贴、上下班交通服务、兴建与分配职工住宅等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三)员工情绪管理 (四)员工休闲生活与服务 (五)劳动关系协调 (六)企业社会责任 (七)企业文化建设,二、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一)企业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专业关系 (二)非平等性与不对等 专业权威 (三)企业社会工作助人关系的两重性(同理心,中立、双赢),,第三节 企业社会工作伦理,一、企业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一)人道主义与人权理论 (二)社会正义理论 权利、义务、资源分配、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建立的合理性的问题 平等自由原则 差别的原则 (三)全人发展理念 工作需要、情感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各种潜能的发挥,二、企业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员工利益优先 为案主的安全而保密 案主的知情权 服务要有组织授权 “合法” 服务的非歧视性 不得利用掌握的资源谋取不当利益 公平性,三、企业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1 社会工作者在组织中定位(不同,混乱) 2 个人与组织(劳资双方)的冲突中如何抉择 双赢 员工优先 弱势? 3 专业职责与企业管理职责间的冲突 4 职业忠诚的困境 (员工/管理者,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等) 5 情感倦怠的危险,,在我们的生活中,医生、教师和警察、社会工作者多扮演着帮助别人的角色,从而被称为助人人群。

      但最近的一项心理学调查显示,助人人群最易产生“职业枯竭”,也称之为“心理枯竭” “职业枯竭是指一种在工作重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职业枯竭”的具体表现包括: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悲观沮丧等;在人际关系上,处于“职业枯竭”状态中的人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并由于自身情感资源的干涸将无力再关怀他人主要是因为这类行业都是属于付出性工作,具有社会期望高、工作负荷大、社会的支持低的特点,同时还缺乏提升的机会 专家指出,心理过劳比体力过劳更具有杀伤力职业枯竭”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引发严重的职业和家庭危机 讨论:如何应对或避免呢?,,第四节 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与方法,二 服务方法,(一)员工协助方案(Empioyee Assistance Program简称EAP) 该方案主要目标在于恢复员工正常的工作行为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从 而对公司和员工双方均有益处EPA方案的实施分为四个过程 (1)政策与程序 (2)训练 (3)服务 (4)追踪服务,,(二)任务中心的咨询方案 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咨询、转介为主要形式的工业社会工作方案。

      包括社区资源的转介、任务中心的咨询、管理人员有关员工问题的咨询、紧急服务、追踪服务等三)社区资源与训练中心 一是提供直接服务,二是提供咨询与训练员工 个案咨询、危机调适、自主方案(利用家庭开展自助)、休闲活动、传介服务、向管理部门提供咨询,Add your company slogan,Thank You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