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数学你知道吗教学探索-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2129749
  • 上传时间:2022-06-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5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你知道吗”教学探索-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    Summary: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情感态度目标中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特点、了解数学价值”教科书“你知道吗?”是目标呈现的重要载体,该栏目的教学关乎整个数学文化价值的体现,也关乎总目标的实现与否,是数学教学必须触及到的领域研究、挖掘、使用好这一栏目,有其具体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价值意义Keys:小学数学数学文化你知道吗教学研究西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至六年级编排了“你知道吗”共34个内容涉及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知识、数学与生活、数学信息常识、趣味数学等研究“你知道吗”栏目的教学,关乎数学文化价值的实现与否,是当前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为此,笔者对小学数学教科书中“你知道吗”问题、教学、管理进行了一些调查、尝试和探索一、直面问题——打开心结“你知道吗”在应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表现在管理者没要求、培训者不培训、教师不落实1.管理者对“你知道吗”栏目没有明确要求笔者调查,多数学校在教学“六认真”和教学研究中都没有组织研讨,也没有教师备课和教学要求这样,教师就把这个栏目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2.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忽略了对“你知道吗”栏目的处理。

      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教研组在教材培训时,几乎没有提及“你知道吗”栏目的教学培训,有的“点击”一下,有的连“点击”都没有学校教研活动也没有这个课题的研讨3.教师没想过进行怎样的教学调查显示,把“你知道吗”当成重要教学内容来处理的老师几乎没有;让学生自行阅读的占72.9%;没有作任何处理的占25.4%;偶尔对某个篇目进行教学的占1.7%老师们认为最多占考试内容的1—2%,甚至在考试内容中一点也不涉及,因此可以不管它4.教师对该内容不会教由于没有培训,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不能真正理解这部分内容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无从下手,干脆简单处理,草草了事二、准确分类——胸有成竹“你知道吗”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是教材有机的组成部分和补充,是传承数学文化的载体1.数学史类这部分内容包括数学历史的成就、数学历史著作如:《九章算术》、古老的几何等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2.数学背景知识数学背景知识在教材中安排最多,主要是数字、符号、单位、进制等的来历或进化演变有数字、符号、进制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3.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对称、数据体验等,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进行环保、美育等教育。

      4.中外历代著名数学家介绍通过外古代数学家的故事,展示数学巨人严谨治学的优良品质三、研究教材——定位目标西师版教材“你知道吗”是一个集阅读与思考为一体的栏目,穿插于各单元之中,极富教育意义笔者认为该栏目应体现四个层面的目标达成度1.知道:让学生读一读,了解大概内容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聪明的高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周率之父——祖冲之”等2.理解:要求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应该明白为什么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平年闰年的来历”等3.应用:学生能综合应用知识,合理地解决数学问题如三年级上册“四面八方”等4.体验:让学生充分地在参与中体验数学经验、感受数学价值如:六年级下册“透过数据体验水危机”等四、转变观念——精心组织教学1.正确理解“你知道吗”在数学文化中的作用数学教师承担着借助教科书这一载体向学生传承、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责任不能以考与不考、考多考少来确定这部分内容教不教、详教还是略教,而是必须教2.巧妙链接——有效应用“你知道吗”(1)在课前链接“你知道吗”,让课堂更精彩教材中,许多“你知道吗”的内容是课前导入的极好素材2)在课后使用“你知道吗”,渗透德育教育如三年级下册第7页的“你知道吗”中关于指南针的发明,可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既可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又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3)在课中使用教材中的“你知道吗”,突破教学难点在“年月日”的教学中,判断平闰年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你知道吗”,从而加深对“四年一闰”的理解你知道吗?”作为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带给我们的既是风趣幽默,又是深邃的思考,更是一种数学精神,还是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当今的数学不再是概念、公式的堆积,也不再是无休止的运算,学生也不再是装数学知识的一个容器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科书上的德育题材、文化因子,把握好一个教学基点:让学生热爱数学,做好三个维度:人文精神、道德品质、科学精神,是全面实现“三个维度”不可或缺的理念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