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概况分析.doc
5页摘要:近年来企业绩效评价问题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重视,国内外有关该领域 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有关绩效评价系统在企业内部动态演进 的研究较少,在国内基本上是空白,建议应加强对其进行研究中国论文网关键词:绩效评价研究概况 演进近年來国内外对企业绩效测量和管理的研究兴趣日渐浓厚,许多知名企业投入大量的资 源从各个维度进行绩效评价理论和实务中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模式、框架等 不断涌现尽管很多企业采用了许多方法和程序來设计和实施更好的企业绩效评价,但是这 些方法是如何在实施中演进的却鲜有人关注一、国外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概况(( )) 指标选择和框架设计是多数文献的关注点早期国外业绩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选 择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问题上经营绩效评价的研究最早源于上个世纪初,哈瑞(HarrelL 1911)标准成本制度中的成本指标;纳德森?布朗(Donaldson Brown, I960)的杜邦分析体系投 资报酬率(R0I)指标;霍尔?麦尔尼斯(Melnnes, 1971)的净资产回报率(RONA)指标;帕森 (Persen, 1979)的每股收益、现金流量和内部报酬率(IRR)等财务指标;米勒(MillerJ.G, 1982) 首次将非财务指标引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休系。
这一时期企业的范围与规模主宰看竞争,而 各种财务指标提供了经营成功的评判标准,因血传统的财务性评价基本上能够满足当时管理 理念的要求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來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原有财务评价模式遭受 到诸多责难,如美国学者保罗.尼文(PaulR. Niven, 2002)将传统的财务性评价的局限性概括 如下:与当今的经营环境不符合、滞后性、倾向于强调职能部门、缺乏长远的思考、与企业 组织的各个层次不相关等20社纪9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过度关注某个部分的评价会导致黑体结果的弱化 一些学者在批判基于财务会计信息的业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从多个维度开展“平衡” 的评价,从血使得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如何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成为一个新课题在诸多研 究成果中,较具影响的有:凯文?克罗斯(Kelvin Cross)和理杳徳?林奇(Richard Lynch)的业 绩金字塔(Performance Pyramid),强调了纽织战略在确定企业绩效指标中的重要作用;反映 了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的互赢性,揭示了战略目标自上而下和经营指标自下而上逐级重复运 动的等级制度(罗宏等,2002) o然而,此模型只是在理论上比较成型,而未能在企业的实践 中得到实施。
罗伯特?卡普兰(Kaplan, R. S.)和戴维?诺顿(Norton, D. P.)的平衡计分卡 (BSC)将长期与短期因索、财务与非财务因索、外部与内部等多方而因索引入业绩评价系统 (Kaplan, R. S. &Norton, D. P・,1992)随后提出的战略地图(strategy Maps)是平衡计分 卡的自然延伸,揭示了平衡计分卡系统各个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Kaplan, R. S.&Norton, D. P, 2000) ; WKanji, G.和Moura(2002) M出的基于QW和KBEM相结合的计分卡(KBS),指出了 BSC的四个维度因果联系并不是很清晰的缺陷;Eric. Wolstenholme(1998)将系统动力学方 法引入平衡计分卡研究;后来其他学者(Andrew P. Sage.等,2000)提出“动态平衡计分卡” (DBSC),力求达到策略和中短期的绩效相联系,在平衡计分卡反馈基础上更新之前动态地产 生一个最佳的业绩指标评价系统总体而言,以平衡计分卡为代表的“平衡”的评价模式必 须明确冋答有关学者所质疑的三方而的问题:评价模式的理论基础、各维度的因果关系以及 评价系统的动态更新。
在对平衡计分卡反思的基础上,Andy Neely的业绩多棱体(Performance Prisrn)从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和贡献角度来考虑组织目标和战略以及业务流程的改进要求 (Bourne等,2003) 0这是业绩多棱体相対于平衡计分卡的突破,但是该模式并没有进一步分 析经营者的利益通过什么机制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及战略柑联系,使有关业绩相关者的分析対 业绩评价的影响未真正发挥作用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大影响的还有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VA)方法 这种新型的公司业绩衡最指标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量化了投 资增值收益,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避免了企业利润高估, 真实地反映了股东财富增加状况,是対企业真实经济利润的评定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内 在的缺陷:EVA中涉及到的债务成本显而易见,而股权成本却难以计量;EVA的适用范围存在 局限性,只能用于有限范围的持续经营的金业,血不适用于金融机构、周期性企业、新成立 企业、风险投资企业等;EVA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影响;EVA受折旧方法选择、资本成本波动 的影响等其后,修止的经济増加值(REVA)、市场増加值(MVA)使得EVA作为一种业绩评价方 法逐步地完善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