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g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宣贯讲义.ppt
137页TSG-21—2016TSG-21—2016《固定式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宣贯讲义》宣贯讲义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目目 录录 一、综述 二、修订的基本原则 三、新容规的内容构成 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 六、结束语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一、综述一、综述1 1、、现代现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的发展趋势((1 1))采用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方法,保证容器在完整寿命周期内的采用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方法,保证容器在完整寿命周期内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2 2))在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广泛采用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代表在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广泛采用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实现以可靠性为基础的质量控制技术;的信息技术,实现以可靠性为基础的质量控制技术;((3 3)大型化、高参数化、复杂化)大型化、高参数化、复杂化;; 材料、设计方法、失效模式、检验技术的进展材料、设计方法、失效模式、检验技术的进展安全技术规范作为安全基本要求的作用安全技术规范作为安全基本要求的作用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一、综述一、综述2 2、新容规的修订历程、新容规的修订历程((1 1)) 2013 2013年年7 7月,特种设备局下达制订《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立项任月,特种设备局下达制订《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立项任务书,务书, ;;((2 2)) 2013 2013年年8 8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起草工作组和材料、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起草工作组和材料、非金属、超高压等专业小组,非金属、超高压等专业小组, ;;((3 3)) 2013 2013年年1212月,在北京召开起草工作组全体会议,经过讨论与修改,形成了《大月,在北京召开起草工作组全体会议,经过讨论与修改,形成了《大容规》征求意见稿容规》征求意见稿;;((4 4)) 20142014年年2 2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42014〕〕5 5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
专家及公民的意见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一、综述一、综述2、新容规的修订历程、新容规的修订历程((5))2014年年6月,起草工作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讨月,起草工作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形成送审稿论,形成送审稿6))2014年年7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工作组分别于术委员会审议,起草工作组分别于2014年年9月、月、10月、月、11月召开工作会议,月召开工作会议,对审议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形成报批稿对审议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形成报批稿7))2015年年8月,月,《《大容规大容规》》的报批稿由国家质检总局向的报批稿由国家质检总局向WTO/TBT进行了进行了通报8))2015年年11月,工作组回复了月,工作组回复了WTO/TBT的咨询意见的咨询意见9))2016年年2月月22日,日,《《大容规大容规》》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一、综述一、综述3、新容规修订的总体思路、新容规修订的总体思路((1)形成全环节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技术规范,方便使用,避免重复。
形成全环节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技术规范,方便使用,避免重复2)建立以安全技术规范为核心的法规和协调标准体系建立以安全技术规范为核心的法规和协调标准体系3)解决过去一系列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过去一系列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适应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快速发展要求适应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快速发展要求5) 适应国际化的要求适应国际化的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二、二、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 1 1、以、以原有的压力容器原有的压力容器七个规范为基础,进行合并以及逻辑关系上七个规范为基础,进行合并以及逻辑关系上的的理顺,统一并且进一步明确基本安全要求,形成关于固定式压力容器理顺,统一并且进一步明确基本安全要求,形成关于固定式压力容器的综合规范:的综合规范:TSG R0004TSG R0004——2009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TSG R0001——20042004《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2TSG R0002——20052005《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3TSG R0003——20072007《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5002TSG R5002——2013201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7001TSG R7001——2013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4TSG R7004——20132013《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规则》《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规则》 TSG 21TSG 21——2016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二、二、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 2.根据特种设备目录,调整适用范围,统一固定式压力容器的根据特种设备目录,调整适用范围,统一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分类分类 《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后,国家质检总局调整了特种设备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后,国家质检总局调整了特种设备的界定范围和目录,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
界定范围和目录,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压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压力容器:力容器:(1)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注注1-2);;(2)容积大于或者等于容积大于或者等于0.03 m3并且内直径并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大于或者等于150mm(注注1-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 (注注1-4)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二、二、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 3.根据行政许可改革的情况,调整各环节有关的行政许可根据行政许可改革的情况,调整各环节有关的行政许可要求要求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压力管道气瓶安全监察工作有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压力管道气瓶安全监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办特〔关问题的通知(质检办特〔2015〕〕675号)号)质检总局关于实施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目录》若干质检总局关于实施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目录》若干问题的意见问题的意见(国质检特〔国质检特〔2014〕〕679号号)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目录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目录》中承压设备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承压设备有关问题的意见(质检特函〔质检特函〔2015〕〕32号号)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二、二、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 4.整理国家质检总局近年来针对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有关整理国家质检总局近年来针对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有关文件,汇总文件,汇总《《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宣贯、宣贯、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收集网上咨询意见,增补相应内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收集网上咨询意见,增补相应内容,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容,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二、二、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 5.扩展材料范围,扩展材料范围,重点解决铸钢、铸铁压力容器材料技术重点解决铸钢、铸铁压力容器材料技术要求,增加非焊接瓶式容器高强钢材料技术要求。
要求,增加非焊接瓶式容器高强钢材料技术要求压力容器允许选用以下铸铁材料:压力容器允许选用以下铸铁材料:(1)灰铸铁,牌号为灰铸铁,牌号为HT200、、HT250、、HT300和和HT350;;(2)球墨铸铁,牌号为球墨铸铁,牌号为QT350-22R、、QT350-22L、、QT400-18R和和QT400-18L2.2.3.2 铸铁容器设计压力、温度限制铸铁容器设计压力、温度限制(1)灰铸铁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灰铸铁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0.8MPa,设计温度范围为,设计温度范围为10℃℃~~200℃℃;;(2)球墨铸铁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球墨铸铁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QT350-22R和和QT400-18R的设计温度范围为的设计温度范围为0℃℃~~300℃℃,,QT400-18L的设计温度范围为-的设计温度范围为-10℃℃~~300℃℃,,QT350-22L的设计温度范围为的设计温度范围为-20℃℃~~300℃℃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二、二、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 5.扩展材料范围,扩展材料范围,重点解决铸钢、铸铁压力容器材料技术重点解决铸钢、铸铁压力容器材料技术要求,增加非焊接瓶式容器高强钢材料技术要求。
要求,增加非焊接瓶式容器高强钢材料技术要求 2.2.4.3 铸钢材料的性能铸钢材料的性能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铸钢应当在相应的材料国家标准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铸钢应当在相应的材料国家标准或者或者行业标准中行业标准中选用,并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注明铸造选用的材料牌号其室温下选用,并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注明铸造选用的材料牌号其室温下标准抗拉强度下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值小于小于540MPa、、 ≥17%;设计温度下的;设计温度下的 ≥27J2.2.4.4 铸钢容器设计压力、温度限制铸钢容器设计压力、温度限制(1)碳钢或碳钢或者者低合金碳锰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低合金碳锰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2.5MPa,设计温度,设计温度范围为范围为-20℃℃~~400℃℃;;(2)低合金铬钼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低合金铬钼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4.0MPa,设计温度范围为,设计温度范围为0℃℃~~450℃℃;;(3)高合金奥氏体耐热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高合金奥氏体耐热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4.0MPa,设计温度上,设计温度上限参考同牌号锻钢限参考同牌号锻钢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二、二、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 5.扩展材料范围,扩展材料范围,重点解决铸钢、铸铁压力容器材料技术重点解决铸钢、铸铁压力容器材料技术要求,增加非焊接瓶式容器高强钢材料技术要求。
要求,增加非焊接瓶式容器高强钢材料技术要求 2.2.1.6 非焊接瓶式容器用钢专项要求非焊接瓶式容器用钢专项要求 2.2.1.6.1.2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1)盛盛装氢气、天然气和甲烷等压缩气体用瓶式容器,其瓶体用钢材装氢气、天然气和甲烷等压缩气体用瓶式容器,其瓶体用钢材化学成分,化学成分,C≤0.35%、、P≤0.015%、、S≤0.008%;经热处理后瓶体用钢;经热处理后瓶体用钢材力学性能,材力学性能, ≤880MPa、、屈强比(屈强比( ,, 为屈服强度为屈服强度))≤0.86、、A≥20%;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 ≥47J,, ≥0.53mm,横向取样;,横向取样;(2)盛盛装本条第装本条第(1)项以外其他压缩气体用瓶式容器,其瓶体用钢材化项以外其他压缩气体用瓶式容器,其瓶体用钢材化学成分,学成分,P≤0.020%、、S≤0.010%;经热处理后瓶体用钢材力学性能,;经热处理后瓶体用钢材力学性能, ≤1 060MPa、、 ≤0.90、、A≥16%;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 ≥47J,, ≥0.53mm,横向取样。
横向取样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二、二、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6.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各环节分章进行描述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各环节分章进行描述按固定式压力容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顺序;按固定式压力容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顺序;每个环节的边界尽可能清晰;每个环节的边界尽可能清晰;明确相应的主体责任明确相应的主体责任(如明确耐压试验介质、压力、温度,如明确耐压试验介质、压力、温度,无损检测方法、比例,热处理等技术要求由设计无损检测方法、比例,热处理等技术要求由设计者者提出并提出并且放到相应设计章节且放到相应设计章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二、二、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 7.理顺法规与标准的关系,理顺法规与标准的关系,整合、凝练固定式压力容器整合、凝练固定式压力容器基基本安全要求本安全要求,将,将一些详细的技术内容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一些详细的技术内容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中去规定中去规定明确协调标准的概念:明确协调标准的概念:满足本规程基本安全要求的标准称满足本规程基本安全要求的标准称为本规程的协调标准。
为本规程的协调标准明确引用标准的概念:明确引用标准的概念: 本规程指定采用的基础性标准称为本规程指定采用的基础性标准称为本规程的引用标准,如介质标准、材料标准、方法标准、本规程的引用标准,如介质标准、材料标准、方法标准、零部件标准等零部件标准等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三、三、新容规的内容构成新容规的内容构成10个章节个章节1 总则2 材料3 设计4 制造5 安装、改造与修理6 监督检验7 使用管理8 定期检验9 安全附件及仪表10 附则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三、三、新容规的内容构成新容规的内容构成 10个附件附件A 固定式压力容器分类附件B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附表B 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附件C 压力容器产品铭牌附件D 特种设备代码编号方法附件E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联络单附件F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意见通知书附件G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证书附件H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附件J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附件K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意见通知书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三、三、新容规的内容构成新容规的内容构成 技术内容和技术要求的层次材料、设计、制造、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等章的内容主要材料、设计、制造、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等章的内容主要分三部分,即通用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要求、非金属压力分三部分,即通用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要求;容器要求;技术要求分三个层次,即通用要求、金属或非金属压力容技术要求分三个层次,即通用要求、金属或非金属压力容器要求、专项要求;器要求、专项要求;各层次的适用范围不同,各层次的适用范围不同,“通用要求通用要求”适用于所有压力容适用于所有压力容器,器,“金属或非金属压力容器要求金属或非金属压力容器要求”按材料大类分别适用按材料大类分别适用于金属或者非金属压力容器,而于金属或者非金属压力容器,而“专项要求专项要求”仅适用于特仅适用于特定的具体压力容器定的具体压力容器(例如超高压容器、简单压力容器、石墨例如超高压容器、简单压力容器、石墨容器等容器等)。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2 固定式压力容器】固定式压力容器】在固定式压力容器定义的注在固定式压力容器定义的注1-1中,增加中,增加“过程装置中作为工艺设备的按压力过程装置中作为工艺设备的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的余热锅炉依据本规程进行监督管理容器设计制造的余热锅炉依据本规程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删除原固容规同时删除原固容规1.5不适用范围中的不适用范围中的“(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余热锅炉;《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余热锅炉;”此修改意味着作为过程装置中工艺设备的余热锅炉可以按《锅炉安全技术监此修改意味着作为过程装置中工艺设备的余热锅炉可以按《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设计制造,也可以按本规程设计制造,具体按哪个规程设计制造由察规程》设计制造,也可以按本规程设计制造,具体按哪个规程设计制造由设计者决定,并且依据所选用的规程进行监督管理设计者决定,并且依据所选用的规程进行监督管理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后,国家质检总局调整了特种设备的界定范围和目《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后,国家质检总局调整了特种设备的界定范围和目录,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
录,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压力容器: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压力容器:(1)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注注1-2);;(2)容积大于或者等于容积大于或者等于0.03 m3并且内直径并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尺寸)大于或者等于大于或者等于150mm(注注1-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点的液体 (注注1-4)重新定义后,对容积小于重新定义后,对容积小于0.03 m3(30L,与锅炉容积界定一致,与锅炉容积界定一致),或者内直径,或者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小于小于150mm的压力容器不再列入安的压力容器不再列入安全监察的范围全监察的范围本次修订全文采用国际公称单位,例如将本次修订全文采用国际公称单位,例如将L(升升)改为改为m3(立方米立方米)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4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体现分类安全监管的理念体现分类安全监管的理念。
将原固容规中的将原固容规中的1.4.1根据容器危险程度拆分成两部分根据容器危险程度拆分成两部分(本规程的本规程的1.4.1和和1.4.2),其中新的,其中新的1.4.1中所包含的容器介质相对复杂、危险性相对中所包含的容器介质相对复杂、危险性相对较高,对相应设备增加压力容器材料的要求;新的较高,对相应设备增加压力容器材料的要求;新的1.4.2与原固容规要与原固容规要求一致,保持不变求一致,保持不变1.4.1 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则、材料、设计、制造要求的压力容器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则、材料、设计、制造要求的压力容器】】本条由原固容规中的本条由原固容规中的1.4.1(2)和和(3)而来,包含的容器介质相对复杂、而来,包含的容器介质相对复杂、危险性相对较高,对相应设备增加压力容器材料的要求危险性相对较高,对相应设备增加压力容器材料的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4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一、一、1.4.1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属于在用过程中难以检验或者检验意义不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属于在用过程中难以检验或者检验意义不大的容器,但这些压力容器若盛装危险介质或者设计参数较高,其危大的容器,但这些压力容器若盛装危险介质或者设计参数较高,其危险性依然较大,如果不进行定期检验,则更应关注其设计制造过程对险性依然较大,如果不进行定期检验,则更应关注其设计制造过程对安全性能的控制,因此本次修订安全性能的控制,因此本次修订一是改变了原固容规统一将其划为第一是改变了原固容规统一将其划为第ⅠⅠ类压力容器的做法,规定类压力容器的做法,规定1.4.1范围内的压力容器按图范围内的压力容器按图A-1或者图或者图A-2进行分类,以保证对不同类别压进行分类,以保证对不同类别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要求在这些压力容器上得以落实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要求在这些压力容器上得以落实二是增加了材料要求。
二是增加了材料要求应当注意,应当注意,1.4范围内的压力容器需要进行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范围内的压力容器需要进行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4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二、二、1.4.1(1)“空分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空分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改为改为“过程装置中冷箱过程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内的压力容器”,扩大了冷箱内压力容器的范围,扩大了冷箱内压力容器的范围(但不包括子母罐、双但不包括子母罐、双层球罐等特殊产品层球罐等特殊产品)冷箱内的压力容器被珠光砂等隔热材料包围,在使用过程中难以检验,冷箱内的压力容器被珠光砂等隔热材料包围,在使用过程中难以检验,不仅是空分装置,其他过程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存在同样问题,不仅是空分装置,其他过程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存在同样问题,应当同样对待过程装置中的常用冷箱及冷箱内的主要压力容器见表应当同样对待过程装置中的常用冷箱及冷箱内的主要压力容器见表1::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4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二、二、1.4.1(1)“空分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空分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改为改为“过程装置中冷箱过程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内的压力容器”,扩大了冷箱内压力容器的范围,扩大了冷箱内压力容器的范围(但不包括子母罐、双但不包括子母罐、双层球罐等特殊产品层球罐等特殊产品)。
对于子母罐、双层球罐等堆积绝热的压力容器,因其危险性较大,故对于子母罐、双层球罐等堆积绝热的压力容器,因其危险性较大,故没有纳入本规程没有纳入本规程1.4中,仍需满足本规程所有要求中,仍需满足本规程所有要求对于上述冷箱、子母罐、双层球罐等堆积绝热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制对于上述冷箱、子母罐、双层球罐等堆积绝热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制造应当特别注意造应当特别注意3.1.14(2)、、3.2.10.2.2.2(5)等条款的要求,在使用过等条款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程中,也应当采用安全状态监测等方式也应当采用安全状态监测等方式(监测其压力、温度、液位、泄监测其压力、温度、液位、泄漏等漏等)保障其安全运行保障其安全运行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4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三、三、1.4.1(2)中,对无壳体的套管热交换器的简化监管仅限定在盛装危中,对无壳体的套管热交换器的简化监管仅限定在盛装危险性较小的第二组介质的套管;盛装危险性较大的第一组介质的无壳险性较小的第二组介质的套管;盛装危险性较大的第一组介质的无壳体的套管热交换器需满足本规程的所有要求。
体的套管热交换器需满足本规程的所有要求钎焊板式热交换器、螺旋板热交换器危险性较小,本次修订将其列入钎焊板式热交换器、螺旋板热交换器危险性较小,本次修订将其列入不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1.5(5)中,不再进行监管中,不再进行监管四、新增四、新增“超高压管式反应器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列入列入1.4.1(3)中按新调整的压力容器中按新调整的压力容器范围界定,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只能按外套管划为低类别压力容器,但范围界定,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只能按外套管划为低类别压力容器,但其承受超高压的腔体部分其承受超高压的腔体部分(内管内管)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设计制造者更应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设计制造者更应关注其选材、强度计算、制造质量控制等问题关注其选材、强度计算、制造质量控制等问题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4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1.4.2 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则、设计、制造要求的压力容器】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则、设计、制造要求的压力容器】本条由原固容规中的本条由原固容规中的1.4.1(1)、、(4)、、(5)和和(8)而来,要求与原固容规基本一致,而来,要求与原固容规基本一致,但需按附件但需按附件A进行分类。
进行分类一、一、1.4.2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与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与1.4.1类似,但危险性相对较低,本次修订也改类似,但危险性相对较低,本次修订也改变了原固容规统一将其划为第变了原固容规统一将其划为第ⅠⅠ类压力容器的做法,规定类压力容器的做法,规定1.4.2范围内的压力范围内的压力容器按图容器按图A-1或者图或者图A-2进行分类,以保证对不同类别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要进行分类,以保证对不同类别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要求在求在1.4.2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上得以落实;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上得以落实;1.4.2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同样需要进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同样需要进行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行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二、原固容规二、原固容规1.4.1(6)电力行业专用的全封闭式组合电器电力行业专用的全封闭式组合电器(如电容压力容器如电容压力容器)、、1.4.1(7)橡胶行业使用的轮胎硫化机以及承压的橡胶模具危险性较小,本次修橡胶行业使用的轮胎硫化机以及承压的橡胶模具危险性较小,本次修订将其列入到订将其列入到1.5(7)、、(8)中,不再进行监管中,不再进行监管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4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1.5 不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一、总体来说,不适用范围内的容器仍然符合一、总体来说,不适用范围内的容器仍然符合1.3的定义,但分三种情况的定义,但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需要按其他安全技术规范进行监管的容器,包括第一种是需要按其他安全技术规范进行监管的容器,包括1.5(1)的容器;的容器;第二种是由国家特定的监管部门统一管理、应用于特定领域且管理方式手段第二种是由国家特定的监管部门统一管理、应用于特定领域且管理方式手段有较大不同,包括有较大不同,包括1.5 (2)的容器;的容器;第三种是危险性较小,事故很少,不需要监管的,包括第三种是危险性较小,事故很少,不需要监管的,包括1.5(3)至至(9)的容器,这的容器,这些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仍需要参照本规程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负责其安全些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仍需要参照本规程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负责其安全管理。
管理二、可拆卸垫片式板式热交换器二、可拆卸垫片式板式热交换器(含全焊式、半焊式板式热交换器含全焊式、半焊式板式热交换器)、螺旋板热、螺旋板热交换器、钎焊板式热交换器等,危险性较小,本次修订统一调整列入到不适交换器、钎焊板式热交换器等,危险性较小,本次修订统一调整列入到不适用范围用范围1.5(5)中,不再进行监管中,不再进行监管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6 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1.6.1 压力容器本体】压力容器本体】一、本次修订本规程包括了非金属压力容器,因此在本体范围界定时,将一、本次修订本规程包括了非金属压力容器,因此在本体范围界定时,将“焊接连接焊接连接”改成改成“焊接焊接(粘接粘接)连接连接”二、规范二、规范“壳体壳体”含义,壳体一般指由筒体含义,壳体一般指由筒体(含变径段含变径段)、球壳板、非圆形容器、球壳板、非圆形容器的壳板、封头、平盖等受压元件组成的封闭腔体;同时全文统一规范壳体、的壳板、封头、平盖等受压元件组成的封闭腔体;同时全文统一规范壳体、筒体、封头等的用法。
筒体、封头等的用法三、三、M36以上以上(含含M36)螺柱均为主要受压元件,不再用主螺柱的提法;同时全螺柱均为主要受压元件,不再用主螺柱的提法;同时全文统一规范螺柱、螺栓、紧固件的用法文统一规范螺柱、螺栓、紧固件的用法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6 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1.6.2 安全附件及仪表】安全附件及仪表】一、本次修订区分了安全附件和仪表的概念一、本次修订区分了安全附件和仪表的概念安全附件应当是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自主启动相应动作从而对压力安全附件应当是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自主启动相应动作从而对压力容器起到保护作用的附件;容器起到保护作用的附件;而仪表只是起到某种参数指示作用,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没有相应保护而仪表只是起到某种参数指示作用,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没有相应保护动作以往包括仪表在内的安全附件概念过于宽泛,使得一些具体技术要求以往包括仪表在内的安全附件概念过于宽泛,使得一些具体技术要求难以表述,一些技术要求难以落实到位难以表述,一些技术要求难以落实到位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6 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1.6.2 安全附件及仪表】安全附件及仪表】二、本次修订对安全附件和仪表进行了重新界定二、本次修订对安全附件和仪表进行了重新界定;;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直接连接在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直接连接在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易熔塞、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易熔塞、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 仪表包括直接连接在压力容器上的压力、温度、液位等测量仪表。
仪表包括直接连接在压力容器上的压力、温度、液位等测量仪表三、本规程第三、本规程第9章的内容也相应作了调整,标题改为章的内容也相应作了调整,标题改为“安全附件及仪表安全附件及仪表”,内,内容上也分开提出技术要求今后,随着行业的发展,将在本规程中逐步增加容上也分开提出技术要求今后,随着行业的发展,将在本规程中逐步增加安全附件和仪表的种类,并对其提出更加具体完善的技术要求安全附件和仪表的种类,并对其提出更加具体完善的技术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7 压力容器分类】压力容器分类】增加增加“注注1-6:本规程划分的第:本规程划分的第ⅠⅠ、、ⅡⅡ、、ⅢⅢ类压力容器等同于特种设备类压力容器等同于特种设备目录品种中的第一、二、三类压力容器,本规程中超高压容器划分为目录品种中的第一、二、三类压力容器,本规程中超高压容器划分为第第ⅢⅢ类压力容器类压力容器说明本规程的压力容器分类与特种设备目录中设说明本规程的压力容器分类与特种设备目录中设备品种的关系备品种的关系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8 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一、本规程一、本规程1.8(2)在原固容规在原固容规1.11(1)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强调压力容器的生产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强调压力容器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和修理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和修理)应当同时满足本规程及相应压力容器产应当同时满足本规程及相应压力容器产品标准的规定。
品标准的规定二、本条实际是在说明二、本条实际是在说明“双满足原则双满足原则”,当法规与标准的要求不一致时,按,当法规与标准的要求不一致时,按要求高者执行要求高者执行三、本条引出了三、本条引出了“产品标准产品标准”的概念,在本规程的后续内容中多有提及,以的概念,在本规程的后续内容中多有提及,以“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替代了原固容规中替代了原固容规中“本规程引用标准本规程引用标准”的提法四、原则上讲,产品标准必须满足法规的基本安全要求,但目前,涉及固定四、原则上讲,产品标准必须满足法规的基本安全要求,但目前,涉及固定式压力容器的产品标准众多式压力容器的产品标准众多(并且出自十几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且出自十几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的修订、,标准的修订、更新迟缓,不能保证所有的压力容器产品标准都满足法规要求,因此还有必更新迟缓,不能保证所有的压力容器产品标准都满足法规要求,因此还有必要强调要强调“双满足原则双满足原则”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1.10 协调标准与引用标准】协调标准与引用标准】一、本次修订调整了本规程引用标准的概念,将原固容规中一、本次修订调整了本规程引用标准的概念,将原固容规中“引用标引用标准准”的概念改成的概念改成“协调标准协调标准”,更加准确,并且定义,更加准确,并且定义“满足本规程基满足本规程基本安全要求的标准称为本规程的协调标准。
本安全要求的标准称为本规程的协调标准二、重新定义二、重新定义“引用标准引用标准”的概念为的概念为“本规程指定采用的基础性标准本规程指定采用的基础性标准”,如介质标准、材料标准、方法标准、零部件标准等如介质标准、材料标准、方法标准、零部件标准等三、本次修订中,尽量不在法规中直接三、本次修订中,尽量不在法规中直接“引用引用”具体产品标准具体产品标准(例如例如GB 150《压力容器》、《压力容器》、JB 4732《钢制压力容器《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分析设计标准》等标准等标准),以免混淆法规标准之间的关系以免混淆法规标准之间的关系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第【第2章章“材料材料”总体说明】总体说明】本章主要内容源于原固容规的第本章主要内容源于原固容规的第2章章“材料材料”,纳入了非金属材料,,纳入了非金属材料,分通用要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三部分分通用要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三部分在通用要求中,根据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改革的情况,调整有关在通用要求中,根据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改革的情况,调整有关许可要求;增加在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
许可要求;增加在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在金属材料方面,对超高压容器用钢、简单压力容器用钢、非焊接瓶在金属材料方面,对超高压容器用钢、简单压力容器用钢、非焊接瓶式容器用钢、储气井用钢等提出专项要求;扩展冲击吸收能量、断后式容器用钢、储气井用钢等提出专项要求;扩展冲击吸收能量、断后伸长率指标要求到更高的强度级别;增加铸铁牌号,新增铸钢技术要伸长率指标要求到更高的强度级别;增加铸铁牌号,新增铸钢技术要求非金属材料主要针对石墨和纤维增强塑料非金属材料主要针对石墨和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玻璃钢)提出具体性能要求提出具体性能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1.1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一、在一、在2.1.1(1)中,改中,改“化学性能化学性能”为考虑材料与介质相容性为考虑材料与介质相容性二、原固容规中二、原固容规中2.1(3)、、(4)关于材料许可的相应规定取消关于材料许可的相应规定取消三、在本规程三、在本规程2.1.1(4)中,增加了材料质量证明书需印制信息化标识的中,增加了材料质量证明书需印制信息化标识的要求。
要求四、对从非材料制造单位取得的压力容器材料,材料经营单位的经办四、对从非材料制造单位取得的压力容器材料,材料经营单位的经办负责人在材料质量证明书复印件上盖章或者签字均可负责人在材料质量证明书复印件上盖章或者签字均可五、将应当执行本规程材料管理要求的单位由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扩展五、将应当执行本规程材料管理要求的单位由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扩展为压力容器制造、改造、修理单位,更加全面;为压力容器制造、改造、修理单位,更加全面;六、新增条款六、新增条款2.1.1(7),在某些腐蚀环境下,如果没有可靠的使用证据,在某些腐蚀环境下,如果没有可靠的使用证据(业绩、应用或试验验证业绩、应用或试验验证),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进行相应的试,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进行相应的试验、试用,必要时进行可靠性验证验、试用,必要时进行可靠性验证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1.2 境外牌号材料的使用】 境外牌号材料的使用】一、在一、在2.1.2.1(1)中,对境外牌号材料增加中,对境外牌号材料增加“在相似工作条件下在相似工作条件下”使用实例的使用实例的要求,限制更加严格;并且在要求,限制更加严格;并且在2.1.2.3中进一步规定,设计单位若选用境外牌中进一步规定,设计单位若选用境外牌号的材料,在设计文件中还需说明所选用材料与本规程号的材料,在设计文件中还需说明所选用材料与本规程2.1.2.1各项要求的符各项要求的符合性。
合性采用境外牌号材料设计制造压力容器,原则上应当同时采用列入该材料牌号采用境外牌号材料设计制造压力容器,原则上应当同时采用列入该材料牌号的境外压力容器现行标准规范,并且应当满足本规程的境外压力容器现行标准规范,并且应当满足本规程3.1.1(3)的规定对于一的规定对于一套成熟的压力容器产品标准,其编制者必须全面考虑所选择的材料特性、所套成熟的压力容器产品标准,其编制者必须全面考虑所选择的材料特性、所采用的设计准则及安全系数、制造装备能力及技术要求、无损检测方法及比采用的设计准则及安全系数、制造装备能力及技术要求、无损检测方法及比例等内容因此采用境外牌号材料设计制造压力容器时,其设计、制造、检例等内容因此采用境外牌号材料设计制造压力容器时,其设计、制造、检测等技术要求都应当与材料特性相匹配,必须满足本规程测等技术要求都应当与材料特性相匹配,必须满足本规程2.1.2的规定二、在二、在2.1.2.1(4)中,将材料复验范围限定在中,将材料复验范围限定在“主要受压元件主要受压元件”内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1.22.1.2 境外牌号材料的使用】 境外牌号材料的使用】三、将原固容规三、将原固容规2.9.1(6)2.9.1(6)改为:改为:““主要受压元件采用未列入本规程协调标准主要受压元件采用未列入本规程协调标准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540MPa的低合金钢,或者用于设计温度低于的低合金钢,或者用于设计温度低于-40℃-40℃的低合金钢,材料制造单位应当按照本规程的低合金钢,材料制造单位应当按照本规程1.91.9的规定通过新材料技术评审,的规定通过新材料技术评审,方可允许使用。
方可允许使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2015年年9 9月月3030日发布日发布““关于批准发布关于批准发布GB 150.2GB 150.2——20112011《压力容器《压力容器 第第2 2部分:材料》国家标准第部分:材料》国家标准第1 1号修改单的公告号修改单的公告””(2015(2015年第年第3030号号) ),将,将ASME ASME ⅡⅡ A A::2013 ASME2013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第第2 2卷卷 材料材料 A A篇篇 铁铁基材料中的基材料中的SA 387 Gr12SA 387 Gr12、、SA 516 Gr70SA 516 Gr70和和SA 537 Cl 1SA 537 Cl 1钢号纳入到钢号纳入到GB 150GB 150中,中,并对其使用状态、厚度和使用温度范围、超声检测要求、许用应力以及并对其使用状态、厚度和使用温度范围、超声检测要求、许用应力以及C C、、P P、、S S含量和含量和A A、、KVKV2 2值作出了规定这是首次在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中引入境外牌值作出了规定这是首次在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中引入境外牌号材料,同时,号材料,同时,ASMEASME规范中也引入了我国规范中也引入了我国3 3种材料种材料(Q345R(Q345R、、Q370RQ370R和和15CrMoR)15CrMoR),为进一步的标准互认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的标准互认奠定了基础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1.22.1.2 境外牌号材料的使用】 境外牌号材料的使用】四、因为锅炉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四、因为锅炉压力容器专用钢板( (带带) )制造许可的取消,相应取消原固制造许可的取消,相应取消原固容规容规2.9.2 2.9.2 中对境内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境外牌号钢板中对境内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境外牌号钢板( (带带) )的技术的技术审查,同时增加要求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审查,同时增加要求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1.5 2.1.5 材料代用】材料代用】加强材料代用管理,要求对所有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应当事先取得加强材料代用管理,要求对所有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应当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批准,而不仅仅是主要受压元件因材料代用涉及原设计单位的书面批准,而不仅仅是主要受压元件因材料代用涉及强度、温度、腐蚀等问题,要考虑到所有相关失效模式。
强度、温度、腐蚀等问题,要考虑到所有相关失效模式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2.1.3.1 2.2.1.3.1 冲击吸收能量】冲击吸收能量】压力容器轻型化设计使得高强钢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适应这一发展,压力容器轻型化设计使得高强钢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适应这一发展,本次修订扩展了表本次修订扩展了表2-12-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钢板、钢管和钢锻件钢板、钢管和钢锻件) )冲冲击吸收能量击吸收能量””,增加了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增加了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630MPa630MPa<<R Rm m<<690MPa690MPa”“”“R Rm m>>690MPa690MPa””两档材料的冲击吸收能量要求,同时对于新两档材料的冲击吸收能量要求,同时对于新增的这两档材料还提出了侧膨胀值增的这两档材料还提出了侧膨胀值LELE要求,因对高强钢,侧膨胀要求,因对高强钢,侧膨胀值值LELE能更好地反映材料的韧性能更好地反映材料的韧性另外,根据另外,根据GB/T 229GB/T 229——20072007《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中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中的术语,将冲击功改为冲击吸收能量。
的术语,将冲击功改为冲击吸收能量2.2.1.3.2 2.2.1.3.2 断后伸长率】断后伸长率】本次修订扩展了表本次修订扩展了表2-22-2““钢板断后伸长率指标钢板断后伸长率指标””,增加了钢材标准抗,增加了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拉强度下限值R Rm m>>680MPa680MPa时材料的断后伸长率指标要求时材料的断后伸长率指标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提出了三个专项要求提出了三个专项要求 【【2.2.1.5 2.2.1.5 超高压容器用钢专项要求】超高压容器用钢专项要求】根据质检公益类科研项目根据质检公益类科研项目““超高压容器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超高压容器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 (课题编号:课题编号:201210242)201210242)的研究成果,结合原超高压规程的修订情况以及超高压容器国家标准的制定情况,本规的研究成果,结合原超高压规程的修订情况以及超高压容器国家标准的制定情况,本规程提出了超高压容器用钢的专项要求。
程提出了超高压容器用钢的专项要求2.2.1.5 2.2.1.5 超高压容器用钢专项要求超高压容器用钢专项要求2.2.1.5.1 2.2.1.5.1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 (熔炼分析熔炼分析) )超高压容器用钢锻件,应当经炉外精炼工艺冶炼并且经真空处理,超高压容器用钢锻件,应当经炉外精炼工艺冶炼并且经真空处理,P≤0.012%P≤0.012%、、S≤0.005%S≤0.005%,并且严格,并且严格限定限定钢中氢钢中氢(H)(H)、氧、氧(O)(O)、氮、氮(N)(N)气体含量及砷气体含量及砷(As)(As)、锡、锡(Sn)(Sn)、锑、锑(Sb)(Sb)、铅、铅(Pb)(Pb)、铋、铋(Bi)(Bi)等有害痕量元素的含量等有害痕量元素的含量2.2.1.5.2 2.2.1.5.2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超高压容器受压元件用钢锻件的超高压容器受压元件用钢锻件的制造制造单位,应当提供常温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单位,应当提供常温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夏比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夏比(V(V型缺口型缺口) )冲击功和侧向膨胀量,以及设计温冲击功和侧向膨胀量,以及设计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其中其中 KVKV2 2≥47J≥47J,, LE≥0.53mmLE≥0.53mm,,当常温抗拉强度当常温抗拉强度 R Rm m≤880MPa≤880MPa时,时, A≥16% A≥16%,当常温抗拉强度,当常温抗拉强度 R Rm m>>880MPa880MPa时,时, A≥14% A≥14%当改变冶炼、锻造或者热处理工艺时,还应当提供锻件的断裂韧性当改变冶炼、锻造或者热处理工艺时,还应当提供锻件的断裂韧性(K(KICIC ) )和韧脆转变温和韧脆转变温度度(FATT50)(FATT50),其中,其中 K KICIC≥130MPa·m≥130MPa·m1/21/2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超高压容器标准的牌号和技术要求超高压容器标准的牌号和技术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提出了三个专项要求提出了三个专项要求 【【2.2.1.6 非焊接瓶式容器用钢专项要求】非焊接瓶式容器用钢专项要求】近年来,随着汽车加气站的快速发展,站用瓶组的需求越来越多由于大容近年来,随着汽车加气站的快速发展,站用瓶组的需求越来越多。
由于大容积气瓶用于站用瓶组受到限制,一些企业转而采用瓶式容器制造站用瓶组积气瓶用于站用瓶组受到限制,一些企业转而采用瓶式容器制造站用瓶组瓶式容器的特点是按容器设计,以无缝钢管为原料经热旋压收口制成的非焊瓶式容器的特点是按容器设计,以无缝钢管为原料经热旋压收口制成的非焊接结构,采用高强钢,并且利用热处理来保证最终产品的强度指标接结构,采用高强钢,并且利用热处理来保证最终产品的强度指标按质检总局按质检总局“关于承压设备安全监察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承压设备安全监察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特函〔质检特函〔2012〕〕32号号)的要求,已有数家非焊接瓶式容器制造单位的企业标准通过了相应的技的要求,已有数家非焊接瓶式容器制造单位的企业标准通过了相应的技术审查并且投入了生产,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及产品企业标准评审情况,术审查并且投入了生产,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及产品企业标准评审情况,为规范其发展,本次修订归纳提出了非焊接瓶式容器用钢专项要求为规范其发展,本次修订归纳提出了非焊接瓶式容器用钢专项要求当采用非焊接钢制内胆、外缠绕复合材料机构制造压力容器时,内胆用高强当采用非焊接钢制内胆、外缠绕复合材料机构制造压力容器时,内胆用高强钢也应满足非焊接瓶式容器用钢专项要求。
钢也应满足非焊接瓶式容器用钢专项要求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提出了三个专项要求提出了三个专项要求 2.2.1.6.1 瓶体用钢材瓶体用钢材2.2.1.6.1.1 冶炼和热处理冶炼和热处理(1)瓶体用钢材应当采用电炉或者氧气转炉冶炼,加炉外精炼并且经过真空处理;瓶体用钢材应当采用电炉或者氧气转炉冶炼,加炉外精炼并且经过真空处理;(2)瓶体在加工成型以后,进行调质瓶体在加工成型以后,进行调质(淬火淬火+回火回火)热处理,热处理后的瓶体用钢材金相热处理,热处理后的瓶体用钢材金相组织应当为回火索氏体组织应当为回火索氏体2.2.1.6.1.2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1)盛装氢气、天然气和甲烷等压缩气体用瓶式容器,其瓶体用钢材化学成分,盛装氢气、天然气和甲烷等压缩气体用瓶式容器,其瓶体用钢材化学成分,C≤0.35%、、P≤0.015%、、S≤0.008%;经热处理后瓶体力学性能,;经热处理后瓶体力学性能,Rm ≤880MPa、屈强比、屈强比((ReL/Rm ,, ReL为屈服强度)为屈服强度) ReL/Rm ≤0.86、、A≥20%;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KV2 ≥47J,,LE ≥0.53mm,横向取样;,横向取样;(2)盛装本条第盛装本条第(1)项以外其他压缩气体用瓶式容器,其瓶体用钢材化学成分,项以外其他压缩气体用瓶式容器,其瓶体用钢材化学成分,P≤0.020%、、S≤0.010%;经热处理后瓶体力学性能,;经热处理后瓶体力学性能,Rm ≤1 060MPa、、ReL/Rm ≤0.90、、A≥16%;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 KV2 ≥47J,,LE ≥0.53mm,横向取样。
横向取样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提出了三个专项要求提出了三个专项要求 2.2.1.6.1 瓶体用钢材瓶体用钢材2.2.1.6.1.3 超声检测超声检测瓶体用钢材应当按照瓶体用钢材应当按照NB/T 47013进行进行100%超声检测,合格级别为超声检测,合格级别为ⅠⅠ级2.2.1.6.2 端塞用钢材端塞用钢材端塞用钢材端塞用钢材应当应当与瓶体材料相匹配并且采用钢锻件,钢锻件应当符合与瓶体材料相匹配并且采用钢锻件,钢锻件应当符合NB/T 47008《《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 47009《《低温承压设备用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低合金钢锻件》》或者或者NB/T 47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的规定与介质接触并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与介质接触并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钢锻件,不得低于的钢锻件,不得低于ⅢⅢ级;其级;其余锻件,不得低于余锻件,不得低于ⅡⅡ级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提出了三个专项要求提出了三个专项要求 【【2.2.1.7 2.2.1.7 储气井用钢专项要求】储气井用钢专项要求】储气井是竖向埋设于地下且井筒与井壁间采用水泥浆进行全填充封固、用于储存压缩气储气井是竖向埋设于地下且井筒与井壁间采用水泥浆进行全填充封固、用于储存压缩气体的管状设施,其特点是非焊接结构,采用高强钢螺纹套管。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质检体的管状设施,其特点是非焊接结构,采用高强钢螺纹套管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地下储气井安全监察有关事项的公告》总局关于地下储气井安全监察有关事项的公告》(2014(2014年第年第4242号号) )要求,本次修订归纳提要求,本次修订归纳提出了储气井用钢专项要求出了储气井用钢专项要求2.2.1.7.1 2.2.1.7.1 井管和接箍用钢管井管和接箍用钢管力学性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力学性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1)当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当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689689MPa< MPa< R R m ≤ m ≤75750MPa 0MPa 时,时, R ReLeL/R/Rm m ≤0.90 ≤0.90,断后伸长率,断后伸长率A≥18%A≥18%,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KVKV2 2 ≥41J ≥41J(横向取样,下同),(横向取样,下同),L LE E≥0.53mm≥0.53mm;;(2)(2)当当750MPa< 750MPa< R R m m ≤810MPa ≤810MPa时,时, R ReLeL/R/Rm m ≤0.91≤0.91、、A≥17%A≥17%、、KVKV2 2 ≥47J ≥47J,,L LE E≥0.53mm≥0.53mm;;(3)(3)当当810MPa<810MPa< R R m m ≤870MPa ≤870MPa时,时, R ReLeL/R/Rm m≤0.93≤0.93、、A≥15%A≥15%、、 KVKV2 2≥54J≥54J,,L LE E≥0.53mm≥0.53mm。
2.2.1.7.2 2.2.1.7.2 井口装置与井底装置用钢材井口装置与井底装置用钢材储气井井口装置与井底装置的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应当采用储气井井口装置与井底装置的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应当采用Cr-MoCr-Mo钢锻件,级别为钢锻件,级别为ⅢⅢ级以上级以上( (包括包括ⅢⅢ级),符合级),符合NB/T 47008NB/T 47008标准的要求标准的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2.3 铸铁容器技术要求铸铁容器技术要求2.2.3.1 铸铁材料的使用限制铸铁材料的使用限制铸铁不得用于铸铁不得用于制造制造盛装毒性盛装毒性危害危害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以及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以及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5MPa的易爆介质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也不得用的易爆介质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也不得用于于制造制造管壳式余热锅炉的受压元件,不允许拼接、焊补管壳式余热锅炉的受压元件,不允许拼接、焊补压力容器允许选用以下铸铁材料:压力容器允许选用以下铸铁材料:(1)灰铸铁,牌号为灰铸铁,牌号为HT200、、HT250、、HT300和和HT350;;(2)球墨铸铁,牌号为球墨铸铁,牌号为QT350-22R、、QT350-22L、、QT400-18R和和QT400-18L。
2.2.3.2 铸铁容器设计压力、温度限制铸铁容器设计压力、温度限制(1)灰铸铁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灰铸铁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0.8MPa,设计温度范围为,设计温度范围为10℃℃~~200℃℃;;(2)球墨铸铁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球墨铸铁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QT350-22R和和QT400-18R的设的设计温度范围为计温度范围为0℃℃~~300℃℃,,QT400-18L的设计温度范围为-的设计温度范围为-10℃℃~~300℃℃,,QT350-22L的设计温度范围为的设计温度范围为-20℃℃~~300℃℃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2.4 铸钢容器技术要求铸钢容器技术要求2.2.4.1 铸钢材料的使用限制铸钢材料的使用限制铸钢不得用于制造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湿铸钢不得用于制造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湿H2S腐蚀环境,以及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腐蚀环境,以及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4MPa的易爆介质压力容器的受压元的易爆介质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
件2.2.4.2 铸钢材料的冶炼和化学成分铸钢材料的冶炼和化学成分铸钢应当是采用电炉或者氧气转炉冶炼的镇静钢,其化学成分铸钢应当是采用电炉或者氧气转炉冶炼的镇静钢,其化学成分(熔炼分析熔炼分析)中中的的P≤0.035%、、S≤0.035%;可焊铸钢材料化学成分中的;可焊铸钢材料化学成分中的C≤0.25%、、P≤0.025%、、S≤0.025%;高合金奥氏体耐热铸钢还应当采用炉外精炼工艺或;高合金奥氏体耐热铸钢还应当采用炉外精炼工艺或者电渣重熔,其化学成分中的者电渣重熔,其化学成分中的P≤0.035%、、S≤0.020%2.2.4.3 铸钢材料的性能铸钢材料的性能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铸钢应当在相应的材料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中选用,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铸钢应当在相应的材料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中选用,并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注明铸造选用的材料牌号其室温下标准抗拉强度并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注明铸造选用的材料牌号其室温下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小于下限值小于540MPa、、 A≥17%;设计温度下的;设计温度下的KV2 ≥27J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2.4 铸钢容器技术要求铸钢容器技术要求2.2.4.4 铸钢容器设计压力、温度限制铸钢容器设计压力、温度限制(1)碳钢或碳钢或者者低合金碳锰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低合金碳锰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2.5MPa,设计温度,设计温度范围为范围为-20℃℃~~400℃℃;;(2)低合金铬钼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低合金铬钼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4.0MPa,设计温度范围为,设计温度范围为0℃℃~~450℃℃;;(3)高合金奥氏体耐热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高合金奥氏体耐热钢容器,设计压力不大于4.0MPa,设计温度上,设计温度上限参考同牌号锻钢。
限参考同牌号锻钢锅容标委正在根据容规提出的要求,组织制订铸铁和铸钢压力容器技锅容标委正在根据容规提出的要求,组织制订铸铁和铸钢压力容器技术要求,将来列入术要求,将来列入GB 150标准之中标准之中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2.5 有色金属容器技术要求】有色金属容器技术要求】在有色金属中增加了锆材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在有色金属中增加了锆材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了编制了NB/T 47011《锆制压力容器》,规定了锆制压力容器的特殊要《锆制压力容器》,规定了锆制压力容器的特殊要求,该标准于求,该标准于2010年颁布实施,根据标准规定及执行情况,本次修订年颁布实施,根据标准规定及执行情况,本次修订增加了针对锆材的基本安全要求增加了针对锆材的基本安全要求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协调标准: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协调标准:(1) JB/T 4734《《铝制焊接容器铝制焊接容器》》;;(2) JB/T 4745《《钛制焊接容器钛制焊接容器》》;;(3) JB/T 4755《《铜制压力容器铜制压力容器》》;;(4) JB/T 4756《《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5) NB/T 47011《《锆制压力容器锆制压力容器》》。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2.6 焊接材料】焊接材料】本规程本规程2.2.6(1)中,对于焊接材料,原固容规要求中,对于焊接材料,原固容规要求“应当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应当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者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性能高于或者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现改为,现改为“应当保证焊缝金属的拉伸性应当保证焊缝金属的拉伸性能满足母材标准规定的下限值,冲击能满足母材标准规定的下限值,冲击吸收能量吸收能量满足本规程表满足本规程表2-1的规定的规定”1)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接的材料,应当保证焊缝金属的拉伸性能满足母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接的材料,应当保证焊缝金属的拉伸性能满足母材标准规定的下限值、冲击吸收能量满足本规程表材标准规定的下限值、冲击吸收能量满足本规程表2-1的规定的规定;;当需要时,其当需要时,其他性能也不得低于母材的相应要求;他性能也不得低于母材的相应要求; (2)焊接材料应当满足相应焊材标准和产品标准的要求,并且附有质量证明书焊接材料应当满足相应焊材标准和产品标准的要求,并且附有质量证明书和清晰、牢固的标志;和清晰、牢固的标志; (3)压力容器制造、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建立并且严格执行焊接材料验收、复压力容器制造、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建立并且严格执行焊接材料验收、复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
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 更加明确了在设计条件下焊接接头的性能要求更加明确了在设计条件下焊接接头的性能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3 非金属材料技术要求】非金属材料技术要求】【【2.3.1 石墨压力容器材料】石墨压力容器材料】2.3.1.1 石墨材料的一般要求石墨材料的一般要求(1)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石墨材料应当进行工艺评定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石墨材料应当进行工艺评定(包括浸渍工艺评定和复包括浸渍工艺评定和复合物材料成型工艺评定合物材料成型工艺评定),工艺评定报告,工艺评定报告(CMQ)和工艺评定规程和工艺评定规程(CMS)应当由制应当由制造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造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经过监督检验人员确认经过监督检验人员确认;对于评定合格的工艺和材;对于评定合格的工艺和材料,应当定期进行验证料,应当定期进行验证(每每6个月至少一次个月至少一次);;(2)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石墨材料和粘接剂,应当与工艺评定规程中规定的材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石墨材料和粘接剂,应当与工艺评定规程中规定的材料相一致,并且具有可追溯性;料相一致,并且具有可追溯性;(3)用于制造石墨材料和粘接剂的原材料,应当在工艺评定报告中记录其来源用于制造石墨材料和粘接剂的原材料,应当在工艺评定报告中记录其来源和等级。
和等级强化工艺验证强化工艺验证明确需保证的性能明确需保证的性能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项 目合成树脂浸渍石墨管合成树脂浸渍石墨块合成树脂压型石墨管室温下最低抗拉强度26 MPa14 MPa10 MPa205℃下最低抗拉强度21 MPa11 MPa6 MPa最低抗弯强度39 MPa—35 MPa最低抗压强度69 MPa45 MPa31 MPa最高渗透系数2.9×10-3mm2/s2.9×10-3mm2/s2.9×10-3mm2/s表表2-3 石墨材料力学性能要求石墨材料力学性能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3.2 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材料】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材料】一、纤维增强塑料指的是以树脂为基体、纤维为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一、纤维增强塑料指的是以树脂为基体、纤维为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由于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的原材料不断发展创新,性能不断俗称玻璃钢由于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的原材料不断发展创新,性能不断提高,种类也不断增加,因此取消了纤维和树脂的种类规定。
提高,种类也不断增加,因此取消了纤维和树脂的种类规定二、新增对纤维增强塑料的具体性能要求二、新增对纤维增强塑料的具体性能要求用于压力容器的增强材料品种日趋繁多,需对其与树脂的适应性进行规定用于压力容器的增强材料品种日趋繁多,需对其与树脂的适应性进行规定新增新增2.3.2.1要求纤维材料应当与树脂有良好的浸润性要求纤维材料应当与树脂有良好的浸润性考虑到树脂性能在不同温度下的衰减速度是不一样的,越接近树脂的热变形考虑到树脂性能在不同温度下的衰减速度是不一样的,越接近树脂的热变形温度,其衰减速度越快,因此应当规定合理的温度安全空间新增温度,其衰减速度越快,因此应当规定合理的温度安全空间新增2.3.2.2 要要求复验树脂热变形温度,并且热变形温度应高于压力容器设计温度求复验树脂热变形温度,并且热变形温度应高于压力容器设计温度20℃℃以上基于对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需进行二次粘接的考虑,新增基于对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需进行二次粘接的考虑,新增2.3.2.3 要求粘接要求粘接所用材料性能不低于被粘接元件所用材料的性能所用材料性能不低于被粘接元件所用材料的性能要求热塑性塑料衬里与纤维增强塑料结构层的层间剪切强度不得小于要求热塑性塑料衬里与纤维增强塑料结构层的层间剪切强度不得小于5MPa。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2.3.2 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材料】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材料】三、热塑性塑料指的是以热塑性树脂如三、热塑性塑料指的是以热塑性树脂如PVC、、PP、、PVDF等为主要成等为主要成分,并添加各种助剂而配制成塑料基于对热塑性塑料衬里与热固性分,并添加各种助剂而配制成塑料基于对热塑性塑料衬里与热固性结构层的结合强度要求,新增结构层的结合强度要求,新增2.3.2.4 要求热塑性塑料衬里与纤维增强要求热塑性塑料衬里与纤维增强塑料结构层的层间剪切强度不得小于塑料结构层的层间剪切强度不得小于5MPa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第【第3章章“设计设计”总体说明】总体说明】纳入了非金属容器设计内容纳入了非金属容器设计内容;;分通用要求、金属压力容器、非金属压力容器三部分提出技术要求分通用要求、金属压力容器、非金属压力容器三部分提出技术要求通用要求中,新增设计载荷规定;通用要求中,新增设计载荷规定;在金属压力容器设计方面,扩展了分析设计安全系数,在金属压力容器设计方面,扩展了分析设计安全系数,新增铸钢安全系数,新增铸钢安全系数,新增关于许用应力方面的规定,新增关于许用应力方面的规定,调整了无损检测相关要求,调整了无损检测相关要求,修改了超高压容器设计方法。
修改了超高压容器设计方法非金属压力容器方面,主要调整了安全系数,规定了设计温度、压力范围,非金属压力容器方面,主要调整了安全系数,规定了设计温度、压力范围,对影响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提出具体设计要求对影响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提出具体设计要求原则制造章节中需要设计环节规定的内容原则制造章节中需要设计环节规定的内容(如无损检测方法、比例,热处理,如无损检测方法、比例,热处理,耐压试验介质、压力、温度等耐压试验介质、压力、温度等)明确由设计者提出并明确由设计者提出并调整到调整到“设计设计”章中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1 设计通用要求】设计通用要求】【【3.1.1 设计单位许可资质与责任】设计单位许可资质与责任】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三条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和第十九条和第十九条“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生产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生产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
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求,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能效指标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将原固容规将原固容规3.1(1)“设计单位应当设计单位应当对设计质量负责对设计质量负责”改为改为“设计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压力容器的设计质量负设计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压力容器的设计质量负责责”同此原因,在同此原因,在4.1.1(1)、、5.1(1)中分别对制造单位、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及其主中分别对制造单位、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做同样修改要负责人的责任做同样修改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1 设计通用要求】设计通用要求】【【3.1.1 设计单位许可资质与责任】设计单位许可资质与责任】三、在三、在3.1.1(3)中,对于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境外标准设计的压力容器,中,对于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境外标准设计的压力容器,进行设计的单位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供设计文件与本规程基本安全进行设计的单位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供设计文件与本规程基本安全要求的符合性申明及比照表;其内容及格式参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要求的符合性申明及比照表;其内容及格式参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承压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承压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2012年第年第151号号)。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1 设计通用要求】设计通用要求】 【【3.1.2 设计专用章】设计专用章】将原设计许可印章改为设计专用章,其使用要求与原许可印章相同将原设计许可印章改为设计专用章,其使用要求与原许可印章相同同时对专用章的内容进行了规定,至少包括设计单位名称、相应资质同时对专用章的内容进行了规定,至少包括设计单位名称、相应资质证书编号、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内容证书编号、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内容 (1)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必须加盖设计单位设计专用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必须加盖设计单位设计专用印章印章(复印章复印章无效无效),已加盖竣工图章的图样不得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已加盖竣工图章的图样不得用于制造压力容器;(2)压力容器设计专用章中至少包括设计单位名称、压力容器设计专用章中至少包括设计单位名称、相应资质证书编相应资质证书编号、主要负责人号、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内容技术负责人等内容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1 设计通用要求】设计通用要求】 【【3.1.4.1 设计文件的内容】设计文件的内容】在在3.1.4.1(2)增加增加“利用软件模拟计算或者无法计算时,设计单位应当利用软件模拟计算或者无法计算时,设计单位应当会同设计委托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协商选用超压泄放装置会同设计委托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协商选用超压泄放装置”的情况。
的情况2)装设安全阀、爆破片等超压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还应装设安全阀、爆破片等超压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还应当包括压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的计算书;当包括压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的计算书;利用软件模拟计算或者无法计算时,设计单位应当会同设计委托单位利用软件模拟计算或者无法计算时,设计单位应当会同设计委托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协商选用超压泄放装置或者使用单位,协商选用超压泄放装置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1 设计通用要求】设计通用要求】 【【3.1.4.2 设计文件的审批】设计文件的审批】原固容规原固容规3.4.2.1规定了规定了“总图的审批总图的审批”要求,新容规进行了扩展,提要求,新容规进行了扩展,提出出“设计文件的审批设计文件的审批”要求,明确规定要求,明确规定“设计文件中的风险评估报告、设计文件中的风险评估报告、强度计算书或者应力分析报告、设计总图,应当至少进行设计、校核、强度计算书或者应力分析报告、设计总图,应当至少进行设计、校核、审核审核3级签署;对于第级签署;对于第ⅢⅢ类压力容器和分析设计的压力容器,还应当类压力容器和分析设计的压力容器,还应当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批准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批准(4级签署级签署)。
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 强度计算书或者应力分析报告强度计算书或者应力分析报告 设计总图,设计总图, 强调了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报告应在设计前期开展,并强调其重要性强调了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报告应在设计前期开展,并强调其重要性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1 设计通用要求】设计通用要求】 【【3.1.4.4.1 总图主要内容】总图主要内容】在在3.1.4.4.1 (2)工作条件中,包括工作条件中,包括“介质毒性和爆炸危害程度等介质毒性和爆炸危害程度等”改为改为“介质特性介质特性(毒性和爆炸危害程度等毒性和爆炸危害程度等)”,涵盖面更广,如果介质具有强,涵盖面更广,如果介质具有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强渗透性,或者其他危险性特性,也应当在总图腐蚀性、强氧化性、强渗透性,或者其他危险性特性,也应当在总图上注明 为今后的压力容器介质标准的发展建立基础为今后的压力容器介质标准的发展建立基础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1 设计通用要求】设计通用要求】 【【3.1.6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除第除第ⅢⅢ类压力容器仍要求在设计时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外,增加用户要类压力容器仍要求在设计时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外,增加用户要求时也应当出具风险评估报告的规定。
对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求时也应当出具风险评估报告的规定对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检验等,风险评估报告十分重要,使用、检验等,风险评估报告十分重要,GB 150.1—2011附录附录F也给也给出了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指南,在试行出了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指南,在试行5年多的基础上,风险评估报年多的基础上,风险评估报告的各项要求已经逐步得到落实和规范,今后将逐步推广在设计阶段告的各项要求已经逐步得到落实和规范,今后将逐步推广在设计阶段进行风险评估的要求进行风险评估的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3.2.1 安全系数及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及许用应力】【【3.2.1.1 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一、在表一、在表3-3“规则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规则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中,增加锆及其合金的安全系数中,增加锆及其合金的安全系数二、表二、表3-3“规则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规则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注注3-2,原固容规规定,原固容规规定nd可根据设计使可根据设计使用年限选用用年限选用1.0×105h、、1.5×105h、、2.0×105h等持久强度极限值,但等持久强度极限值,但nd≥1.5实实际是基于际是基于1.0×105h持久强度极限值的,采用持久强度极限值的,采用1.5×105h、、2.0×105h数据时如何数据时如何确定安全系数缺少数据支持,有待进一步研究,故本次修订明确表确定安全系数缺少数据支持,有待进一步研究,故本次修订明确表3-3中的中的nd为为1.0×105h的持久强度极限值时的安全系数。
的持久强度极限值时的安全系数三、在表三、在表3-4“分析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分析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中增加中增加“设计温度下持久强度极限设计温度下持久强度极限平均值平均值 ”和和“设计温度下蠕变极限平均值设计温度下蠕变极限平均值(每每1000h蠕变率为蠕变率为0.01%) ”的安的安全系数,以适应高温设计条件的需要全系数,以适应高温设计条件的需要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3.2.1 安全系数及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及许用应力】【【3.2.1.1 安全系数】安全系数】四、在表四、在表3-4“分析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分析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中增加中增加“注注3-3 对分析设计方法,如对分析设计方法,如果相应材料标准给出了设计温度下的抗拉强度果相应材料标准给出了设计温度下的抗拉强度 ,则可以选用该值计算其许用,则可以选用该值计算其许用应力。
应力 五、关于铸铁安全系数,普遍反映偏高五、关于铸铁安全系数,普遍反映偏高ASME规定灰铸铁室温下抗拉强度规定灰铸铁室温下抗拉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安全系数不小于8.0,球墨铸铁室温下抗拉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球墨铸铁室温下抗拉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5.0,,ASME的的规定是基于承压设备专用铸铁的,在规定是基于承压设备专用铸铁的,在ASME中同时规定了铸铁的成分、性能中同时规定了铸铁的成分、性能等具体要求我国在压力容器行业使用的铸铁为普通铸铁,还缺乏承压设备等具体要求我国在压力容器行业使用的铸铁为普通铸铁,还缺乏承压设备专用铸铁方面的要求,因此本次修订没有修改,待将来规范承压设备专用铸专用铸铁方面的要求,因此本次修订没有修改,待将来规范承压设备专用铸铁时一并考虑降低其安全系数铁时一并考虑降低其安全系数六、规定铸钢的安全系数为六、规定铸钢的安全系数为4.0(略高于略高于ASME的的3.5)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3.2.1 安全系数及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及许用应力】【【3.2.1.2 许用应力】许用应力】新增条款,规定许用应力的计算方法。
同时增加注新增条款,规定许用应力的计算方法同时增加注3-4,作为特例允许奥氏体,作为特例允许奥氏体高合金钢受压元件、应变强化下的深冷容器壳体、非焊接瓶式容器瓶体等高合金钢受压元件、应变强化下的深冷容器壳体、非焊接瓶式容器瓶体等3种种情形下许用应力的特殊取值情形下许用应力的特殊取值::1、、对奥氏体高合金钢制受压元件,当设计温度低于蠕变范围并且允许有微量对奥氏体高合金钢制受压元件,当设计温度低于蠕变范围并且允许有微量的永久变形时,可以适当提高许用应力至的永久变形时,可以适当提高许用应力至 ,但不得超过,但不得超过 (此规定不适用于法此规定不适用于法兰或其他有微量永久变形就产生泄漏或故障的场合兰或其他有微量永久变形就产生泄漏或故障的场合);;2、、对采用应变强化技术的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壳体,其许用应力可以基于对采用应变强化技术的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壳体,其许用应力可以基于设计温度下的抗拉强度设计温度下的抗拉强度 和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确定;和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确定;3、、对非焊接瓶式容器瓶体,其许用应力可以基于产品经过改善材料性能热处对非焊接瓶式容器瓶体,其许用应力可以基于产品经过改善材料性能热处理后的强度保证值确定。
理后的强度保证值确定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2.2 焊接接头】焊接接头】 【【3.2.3 焊接接头系数】焊接接头系数】【【3.2.4 试件试件(板板)与试样】与试样】一、规定设计者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提出焊接试件、耐腐蚀性能试件的制作要一、规定设计者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提出焊接试件、耐腐蚀性能试件的制作要求,并且规定试样的种类、数量、截取与制备方式、检验与试验方法、合格求,并且规定试样的种类、数量、截取与制备方式、检验与试验方法、合格指标、不合格复验要求等指标、不合格复验要求等二、目前,生产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越来越多地采用应变强化二、目前,生产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越来越多地采用应变强化技术,为保证焊接质量以满足应变强化过程要求,新增技术,为保证焊接质量以满足应变强化过程要求,新增3.2.4.1(4)“应用应变强应用应变强化技术的压力容器化技术的压力容器”需要制备产品焊接试件,但容积需要制备产品焊接试件,但容积5m3及以下连续批量生产及以下连续批量生产的,在相同设计、相同材料炉批号的情况下,可以最多的,在相同设计、相同材料炉批号的情况下,可以最多30台容器选择一台制台容器选择一台制作产品焊接试件。
作产品焊接试件三、热处理试件由制造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三、热处理试件由制造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本规程本规程4.2.2.1)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2.5 压力容器用管法兰】压力容器用管法兰】一、一般性理解,强渗透性是指氨、氢、偏二甲肼等介质一、一般性理解,强渗透性是指氨、氢、偏二甲肼等介质二、对盛装液化石油气、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强渗透性二、对盛装液化石油气、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强渗透性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仍要求其管法兰应当按照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仍要求其管法兰应当按照HG/T 20592~~HG/T 20635《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系列标准的规定,并且选用带颈对焊法《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系列标准的规定,并且选用带颈对焊法兰、带加强环的金属缠绕垫片和专用级高强度螺柱组合;但对于一些与缠绕兰、带加强环的金属缠绕垫片和专用级高强度螺柱组合;但对于一些与缠绕垫片不相容垫片不相容(腐蚀腐蚀)的特殊介质,无法采用此类管法兰密封组合时,设计者可根的特殊介质,无法采用此类管法兰密封组合时,设计者可根据介质、压力与温度特性确定合适的法兰连接结构,例如硅烷等介质。
据介质、压力与温度特性确定合适的法兰连接结构,例如硅烷等介质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2.10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3.2.10.2.1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一、本次修订明确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可以采用胶片感光或者数字成像方法,一、本次修订明确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可以采用胶片感光或者数字成像方法,今后采用射线数字成像方法无需进行技术评审目前已有国家标准今后采用射线数字成像方法无需进行技术评审目前已有国家标准GB/T 19293—2003《对接焊缝《对接焊缝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法》和行业标准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法》和行业标准NB/T 47013.1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第11部分: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表射线数字成像检测》,表明该技术已趋成熟,成为一种法规引用方法明该技术已趋成熟,成为一种法规引用方法二、大型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采用二、大型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采用γ射线全景曝光射线检测时,检测效果并不射线全景曝光射线检测时,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危险性缺陷理想,一些危险性缺陷(如裂纹等如裂纹等)难以发现。
在难以发现在GB 12337—2014《钢制球形《钢制球形储罐》中,已新增条款明确储罐》中,已新增条款明确“不宜采用不宜采用γ射线全景曝光射线检测射线全景曝光射线检测”因此,本因此,本规程新增规定:规程新增规定:“当大型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采用当大型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采用γ射线全景曝光射线检测时,射线全景曝光射线检测时,还应当另外采用还应当另外采用X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进行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进行50%的附加局部检测,的附加局部检测,如果发现超标缺陷,则应当进行如果发现超标缺陷,则应当进行100%的的X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复查复查”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2.10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3.2.10.2.2 无损检测比例】无损检测比例】【【3.2.10.2.2.2 全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全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一、在一、在3.2.10.2.2.2(1)中,将中,将“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的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列入需全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的范围内。
压力容器列入需全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的范围内二、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二、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删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删除原固容规除原固容规4.5.3.2.2(5)中中“厚度大于厚度大于20mm时,其对接接头还应当采用本规时,其对接接头还应当采用本规程程4.5.3.1第第(1)项所规定的与原无损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局部检测,项所规定的与原无损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局部检测,该局部检测应当包括所有的焊缝交叉部位该局部检测应当包括所有的焊缝交叉部位”的要求即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的要求即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值大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进行全部无损检测后,不再要求进行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进行全部无损检测后,不再要求进行不同方法的复验不同方法的复验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2.10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3.2.10.2.2 无损检测比例】无损检测比例】【【3.2.10.2.2.4 表面无损检测】表面无损检测】一、对内外表面需要进行磁粉或者渗透检测的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增加两类一、对内外表面需要进行磁粉或者渗透检测的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增加两类容器:容器:(1)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2)采用气压或者气液组合耐压试验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
采用气压或者气液组合耐压试验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二、原固容规二、原固容规4.5.3.2.4(6)“要求局部射线或者超声检测的容器中先拼板后成形要求局部射线或者超声检测的容器中先拼板后成形凸形封头上的所有拼接接头凸形封头上的所有拼接接头”修改为修改为3.2.10.2.2.4(8)“先拼板后成形凸形封头先拼板后成形凸形封头的所有拼接接头的所有拼接接头”,以免引起误解;即不管容器本身要求多少比例的无损检,以免引起误解;即不管容器本身要求多少比例的无损检测,先拼板后成形凸形封头上的所有拼接接头都需要进行内外表面无损检测测,先拼板后成形凸形封头上的所有拼接接头都需要进行内外表面无损检测三、在三、在3.2.10.2.2.4(4)和和 3.2.10.2.2.4(7)中,同时交由设计者规定原固容规中中,同时交由设计者规定原固容规中4.5.3.3(4)和和 4.5.3.3(3)无损检测时机要求无损检测时机要求四、修改原固容规中四、修改原固容规中4.5.3.2.4(4)为为3.2.10.2.2.4(6),要求所有厚度,要求所有厚度Cr-Mo低合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全部焊缝都需进行表面无损检测金钢制压力容器的全部焊缝都需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2.11 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新增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的情况要求,即新增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的情况要求,即::“(1)因焊接残余应力影响使用安全时,应当对压力容器及其受压元件进行焊因焊接残余应力影响使用安全时,应当对压力容器及其受压元件进行焊后后(消除应力消除应力)热处理;热处理; (2)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碳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及其受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碳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及其受压元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压元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2.12 耐压试验】耐压试验】【【3.2.12.1 耐压试验压力】耐压试验压力】对于耐压试验压力,进行温度补偿计算时,将所需考虑的主要受压元对于耐压试验压力,进行温度补偿计算时,将所需考虑的主要受压元件与件与GB 150.1统一,将原固容规中的统一,将原固容规中的“法兰法兰”明确为明确为“设备法兰设备法兰(或或者人手孔法兰者人手孔法兰)及其紧固件及其紧固件”;同时增加;同时增加“[σ]t不得低于材料受抗拉不得低于材料受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控制的许用应力最小值强度和屈服强度控制的许用应力最小值”要求,保证许用应力由材料要求,保证许用应力由材料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控制,不能取高温持久极限或者蠕变极限控制值。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控制,不能取高温持久极限或者蠕变极限控制值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2.14 超高压容器设计专项要求】超高压容器设计专项要求】鉴于新编制的超高压容器产品标准即将颁布,本次修订凝炼、整合了超高压鉴于新编制的超高压容器产品标准即将颁布,本次修订凝炼、整合了超高压容器的基本安全要求,一些详细的技术内容容器的基本安全要求,一些详细的技术内容(如计算公式、具体的无损检测方如计算公式、具体的无损检测方法等法等)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中去规定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中去规定一、增加一、增加“弹塑性分析法弹塑性分析法”,并且规定在设计工况下,塑性垮塌失效评定时,,并且规定在设计工况下,塑性垮塌失效评定时,载荷放大系数应当大于或者等于载荷放大系数应当大于或者等于2.0二、增加二、增加“疲劳分析疲劳分析”要求,并且规定要求,并且规定“疲劳分析时,交变应力幅和循环次疲劳分析时,交变应力幅和循环次数的安全系数分别取数的安全系数分别取2和和15。
三、因超高压容器标准即将颁布,因此在法规中未给出具体设计计算公式三、因超高压容器标准即将颁布,因此在法规中未给出具体设计计算公式四、按材料拉伸试验数据计算爆破压力时,将爆破安全系数由四、按材料拉伸试验数据计算爆破压力时,将爆破安全系数由3调整为调整为2.2,,但对超高压水晶釜调整为但对超高压水晶釜调整为2.4(主要考虑水晶釜介质、壁温控制对材料有较大影主要考虑水晶釜介质、壁温控制对材料有较大影响响)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2.14 超高压容器设计专项要求】超高压容器设计专项要求】五、按材料扭转试验数据计算爆破压力时,将爆破安全系数由五、按材料扭转试验数据计算爆破压力时,将爆破安全系数由2.7调整为调整为2.2六、规定超高压容器用螺柱六、规定超高压容器用螺柱(螺栓螺栓)设计温度下屈服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设计温度下屈服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1.8七、在法规中只原则规定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实施时机和技术要求由七、在法规中只原则规定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实施时机和技术要求由设计者根据产品标准规定。
设计者根据产品标准规定八、耐压试验压力系数明确为八、耐压试验压力系数明确为1.12九、规定采用液压增压法进行自增强处理,并且规定筒体内壁面的残余环向九、规定采用液压增压法进行自增强处理,并且规定筒体内壁面的残余环向应变值不超过应变值不超过2%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2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2.15 简单压力容器设计专项要求】简单压力容器设计专项要求】鉴于新编制的简单压力容器产品标准即将颁布,本次修订凝炼、整合了简单鉴于新编制的简单压力容器产品标准即将颁布,本次修订凝炼、整合了简单压力容器的基本安全要求,一些详细的技术内容压力容器的基本安全要求,一些详细的技术内容(如计算公式、具体的无损检如计算公式、具体的无损检测方法等测方法等)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中去规定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中去规定3.2.15.2.1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照试验方法设计的简单压力容器,将在室温下的爆破压力不得小于按照试验方法设计的简单压力容器,将在室温下的爆破压力不得小于5倍的设倍的设计压力改为计压力改为“爆破压力不得小于爆破压力不得小于4倍的设计压力倍的设计压力”。
本规程中的其他类似条款本规程中的其他类似条款作同样修改作同样修改 【【3.2.16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设计专项要求】快开门式压力容器设计专项要求】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事故仍然较多,本次修订新增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事故仍然较多,本次修订新增“设计者应当设置安全联设计者应当设置安全联锁装置,并且对其使用环境、校验周期、校验方法等使用技术要求作出规定锁装置,并且对其使用环境、校验周期、校验方法等使用技术要求作出规定”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3 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3.3.1 石墨压力容器】石墨压力容器】【【3.3.1.1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一、关于石墨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在一、关于石墨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在GB/T 21432—2008《石墨制压力容器《石墨制压力容器》中规定了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中规定了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2.4MPa;在;在ASME UIG中规定了最大设计外压力中规定了最大设计外压力350psi(2.4MPa)、最大设计内压力、最大设计内压力350psi(2.4MPa)。
本次修订明确规定最大设计外压本次修订明确规定最大设计外压2.4MPa、最大设计内压、最大设计内压2.4MPa二、关于石墨压力容器的设计温度规定最高设计温度为二、关于石墨压力容器的设计温度规定最高设计温度为205℃℃(器壁截面的器壁截面的平均温度,而非规定石墨壁温最高为平均温度,而非规定石墨壁温最高为400℃℃),规定最低设计温度为,规定最低设计温度为-70℃℃目前国内制造的石墨压力容器在目前国内制造的石墨压力容器在400℃℃高温下使用还需要进行系统和科学的论高温下使用还需要进行系统和科学的论证虽然在证虽然在GB/T 21432和德国和德国AD规范中的规定是规范中的规定是“石墨压力容器及其部件石墨压力容器及其部件工作时的容器壁温为工作时的容器壁温为-60℃℃到到400℃℃”,但是考虑能承受,但是考虑能承受400℃℃高温的是不含树高温的是不含树脂的石墨质材料;而且目前国内的石墨质材料及合成树脂的质量和性能的稳脂的石墨质材料;而且目前国内的石墨质材料及合成树脂的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都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存在一定差距定性,都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存在一定差距石墨的耐低温性能远低于-石墨的耐低温性能远低于-60℃℃,,ASME UIG篇已规定到篇已规定到-73℃℃,因此本规程,因此本规程规定到规定到-70℃℃是可行的。
是可行的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3 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3.3.1 石墨压力容器】石墨压力容器】【【3.3.1.2 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原非金属规程和原非金属规程和GB/T 21432中都将不透性石墨材料分为中都将不透性石墨材料分为A级和级和B级,级,A级级(抗抗拉强度拉强度21MPa、抗压强度、抗压强度63MPa、抗弯强度、抗弯强度31.5MPa)安全系数为安全系数为7,,B级级(抗抗拉强度拉强度14MPa、抗压强度、抗压强度60MPa、抗弯强度、抗弯强度27MPa)安全系数为安全系数为9根据国内根据国内40多年来承压石墨设备多年来承压石墨设备(包括低于沸点的液体承压容器、以及按压力容器管理包括低于沸点的液体承压容器、以及按压力容器管理前的石墨容器前的石墨容器)的实际使用情况,尚未有石墨设备因设计强度不足造成安全事的实际使用情况,尚未有石墨设备因设计强度不足造成安全事故的报道,又随着设计、制造、使用、监管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故的报道,又随着设计、制造、使用、监管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考虑适当降低石墨材料强度的安全系数。
为使优质的石墨材料得到高,可以考虑适当降低石墨材料强度的安全系数为使优质的石墨材料得到合理应用,发挥制造企业的设计和制造能力,鼓励制造企业自觉地提高工艺合理应用,发挥制造企业的设计和制造能力,鼓励制造企业自觉地提高工艺水平,本次修订引入水平,本次修订引入ASME规范的思想,考虑介质因素,合理降低安全系数,规范的思想,考虑介质因素,合理降低安全系数,并且明确规定许用应力的计算方法,规定并且明确规定许用应力的计算方法,规定“用于设计的许用应力值为石墨材用于设计的许用应力值为石墨材料工艺评定报告料工艺评定报告(CMQ)中指定设计温度下抗拉或者压缩试验平均值的中指定设计温度下抗拉或者压缩试验平均值的80%除除以安全系数以安全系数6.0(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介质时,安全系数选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介质时,安全系数选7.0)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3 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3.3.1 石墨压力容器】石墨压力容器】【【3.3.1.3 耐腐蚀性】耐腐蚀性】本次修订新增关于石墨压力容器的耐腐蚀性规定。
本次修订新增关于石墨压力容器的耐腐蚀性规定石墨制压力容器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腐蚀石墨制压力容器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腐蚀(包括溶解、溶胀包括溶解、溶胀)失效因此,为保证失效因此,为保证容器的安全性能,在设计时,应根据不同介质成份,选择一些特殊的浸渍或容器的安全性能,在设计时,应根据不同介质成份,选择一些特殊的浸渍或粘接树脂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对容器的安全性能影响较大,所以,当缺少某粘接树脂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对容器的安全性能影响较大,所以,当缺少某介质条件下的试验或使用资料时,在设计之前,需要做必要的腐蚀试验,以介质条件下的试验或使用资料时,在设计之前,需要做必要的腐蚀试验,以选择合适的树脂材料选择合适的树脂材料3.3.1.4 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原非金属规程规定试验压力不得低于原非金属规程规定试验压力不得低于1.25倍的设计压力,本次修订借鉴倍的设计压力,本次修订借鉴ASME规范的规定,考虑介质因素和相对金属容器较高的安全系数,提高耐规范的规定,考虑介质因素和相对金属容器较高的安全系数,提高耐压试验压力,增加到不得低于压试验压力,增加到不得低于1.5倍的设计压力,对于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倍的设计压力,对于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其试验压力不得低于度或者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其试验压力不得低于1.75倍的设计压力。
倍的设计压力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3 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3.3.1 石墨压力容器】石墨压力容器】【【3.3.1.5 泄漏试验】泄漏试验】对于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要求进行泄漏试对于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要求进行泄漏试验3.3.1.6 粘接试件】粘接试件】由于石墨材料粘接接头的特殊性,对由于石墨材料粘接接头的特殊性,对“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害介质的压力容器”,设计者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提出粘接试件的制作要求设计者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提出粘接试件的制作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3 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3.2 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3.3.2.1 通用要求】通用要求】本次修订明确规定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不可用于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本次修订明确规定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不可用于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介质和液化气体介质,设计温度不得低于或者高度危害介质和液化气体介质,设计温度不得低于-54℃℃。
3.3.2.2 设计类型】设计类型】参照参照ASME标准的规定将设计方法按照三种型式划分,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的规定将设计方法按照三种型式划分,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及相应的实验方法方法、制造工艺及相应的实验方法树脂的热变形温度树脂的热变形温度(HDT)指树脂浇铸体试件在等速升温的规定液体传热介质中,指树脂浇铸体试件在等速升温的规定液体传热介质中,按简支梁模型,在规定的静载荷作用下,产生规定变形量时的温度;树脂的按简支梁模型,在规定的静载荷作用下,产生规定变形量时的温度;树脂的玻璃化温度玻璃化温度(Tg)指树脂由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的指树脂由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的温度温度;热变形温度低于玻璃;热变形温度低于玻璃化温度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3.3 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3.3.2 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 【【3.3.2.3 设计方法及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及安全系数】根据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的三种型式,给出不同的设计方法根据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的三种型式,给出不同的设计方法(规则设计法、规则设计法、分析设计法、试验设计法等分析设计法、试验设计法等)和最低的安全系数,见表和最低的安全系数,见表2。
ⅡⅡ型容器设计安全系数需要考虑载荷条件、成型工艺、使用环境、温度、预型容器设计安全系数需要考虑载荷条件、成型工艺、使用环境、温度、预期使用年限、材料离散等因素,很难确定在国际标准中规定也相差很大,期使用年限、材料离散等因素,很难确定在国际标准中规定也相差很大,欧洲标准欧洲标准EN 13121规定:规定:K=2×A1×A2×A3×A4×A5,即将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即将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而得到,最小取值根据设计方法不同分别为虑而得到,最小取值根据设计方法不同分别为4、、6、、8;而在;而在ASME标准中规标准中规定设计许用应变为定设计许用应变为0.001,安全系数对于长期载荷取,安全系数对于长期载荷取10,短期取,短期取5,负压安全,负压安全系数取系数取5因此在本规程中对安全系数没有明确规定,要求在具体产品标准中因此在本规程中对安全系数没有明确规定,要求在具体产品标准中确定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第【第4章章“制造制造”总体说明】总体说明】本章主要内容源于原固容规的第本章主要内容源于原固容规的第4章章“制造制造”,纳入了非金属容器制造相关技,纳入了非金属容器制造相关技术内容,分通用要求、金属容器、非金属容器三部分。
在通用要求中,加强术内容,分通用要求、金属容器、非金属容器三部分在通用要求中,加强质量计划、铭牌要求;在金属压力容器制造方面,调整了无损检测要求,增质量计划、铭牌要求;在金属压力容器制造方面,调整了无损检测要求,增加了制造环节热处理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方面,根据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加了制造环节热处理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方面,根据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对其制造过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修改对其制造过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修改根据根据“各环节技术要求分章描述,每个环节的边界尽可能清晰,明确相应的各环节技术要求分章描述,每个环节的边界尽可能清晰,明确相应的主体责任主体责任”的原则,将原固容规制造章节中需要设计进行规定的内容的原则,将原固容规制造章节中需要设计进行规定的内容(如无损如无损检测方法、比例,热处理,耐压试验介质、压力、温度等检测方法、比例,热处理,耐压试验介质、压力、温度等)明确由设计者提出明确由设计者提出并放到并放到“设计设计”章中,而在制造章节中,明确制造单位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章中,而在制造章节中,明确制造单位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编制相应工序编制相应工序(无损检测、焊后热处理、耐压试验等无损检测、焊后热处理、耐压试验等)的工艺文件并实施。
的工艺文件并实施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主要技术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4.1.2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一、明确简单压力容器、蓄能器应当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机构进行一、明确简单压力容器、蓄能器应当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机构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的项目、要求及结果应当满足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型式试验,型式试验的项目、要求及结果应当满足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二、新增条款,对首次制造瓶式容器、真空绝热深冷容器的制造单位,要求二、新增条款,对首次制造瓶式容器、真空绝热深冷容器的制造单位,要求制造前试制样品容器,并且该样品容器应当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型式试制造前试制样品容器,并且该样品容器应当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型式试验机构进行试验,以证明制造单位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验机构进行试验,以证明制造单位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1.4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新增条款,单独列出一个条款,以强调质量计划新增条款,单独列出一个条款,以强调质量计划(检验计划检验计划)。
质量计划对保证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及本质安全十分重质量计划对保证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及本质安全十分重要,原固容规中只是在产品出厂资料要,原固容规中只是在产品出厂资料“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中有所提及,本次修订特别加以重视原监检规中,监中有所提及,本次修订特别加以重视原监检规中,监督检验也是基于质量计划进行的,要求根据质量计划确定督检验也是基于质量计划进行的,要求根据质量计划确定监检项目监检项目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1.5 产品出厂资料或者竣工资料】产品出厂资料或者竣工资料】【【4.1.5.1 通用要求】通用要求】一、压力容器出厂或者竣工时,不仅要求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一、压力容器出厂或者竣工时,不仅要求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纸质技术文件和资料,同时要求提供存储压力容器产单位提供纸质技术文件和资料,同时要求提供存储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电子文档的光盘或者其他电子存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电子文档的光盘或者其他电子存储介质二、在二、在4.1.5.1(1)竣工图样中,对批量生产的小型压力容器,因竣工图样中,对批量生产的小型压力容器,因数量大,其竣工图样上的设计单位设计专用章允许复印。
数量大,其竣工图样上的设计单位设计专用章允许复印三、在三、在4.1.5.1(2)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中,对真空绝热压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中,对真空绝热压力容器,还要求封口真空度、真空夹层泄漏率、静态蒸发率等力容器,还要求封口真空度、真空夹层泄漏率、静态蒸发率等检测结果资料检测结果资料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1.5.2 压力容器受压元件、部件的产品出厂资料】压力容器受压元件、部件的产品出厂资料】要求单独出厂的压力容器受压元件要求单独出厂的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如筒节、封头、锻件等如筒节、封头、锻件等)和受压部和受压部件件(如换热管束、人孔部件等如换热管束、人孔部件等)的制造单位,应当向订购单位提供质量的制造单位,应当向订购单位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证明文件4.1.5.3 保存期限】保存期限】新增条款,明确规定新增条款,明确规定“产品出厂资料或者竣工资料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出厂资料或者竣工资料的保存期限不少于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年限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1.6 产品铭牌】产品铭牌】一、新增铭牌应当一、新增铭牌应当“清晰、牢固、耐久清晰、牢固、耐久”要求。
要求二、对批量生产的小型压力容器二、对批量生产的小型压力容器(如简单压力容器如简单压力容器),如果没有每个产,如果没有每个产品的产品编号,允许采用品的产品编号,允许采用“产品批号产品批号”三、铭牌内容中新增三、铭牌内容中新增“自重自重”项目统一原净重、总量等说法,自重项目统一原净重、总量等说法,自重包括出厂时固定在容器内的内件重量,不包括介质、触媒、填料等的包括出厂时固定在容器内的内件重量,不包括介质、触媒、填料等的重量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1.9.2 耐压试验通用要求】耐压试验通用要求】耐压试验是设计环节必须考虑的一种工况,本规程提出了最低耐压试验压力耐压试验是设计环节必须考虑的一种工况,本规程提出了最低耐压试验压力的要求,设计者应当根据所确定的耐压试验压力的要求,设计者应当根据所确定的耐压试验压力(包括考虑液柱包括考虑液柱)进行相应的设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因此设计时不存在强度校核问题但如果制造时采用高于设计文件计计算,因此设计时不存在强度校核问题但如果制造时采用高于设计文件规定的耐压试验压力时,制造单位应当对各受压元件进行强度校核。
规定的耐压试验压力时,制造单位应当对各受压元件进行强度校核本次修订强调的是制造环节的校核,条件是拟采用高于设计文件本次修订强调的是制造环节的校核,条件是拟采用高于设计文件(原固容规原固容规4.7.3为为“本规程本规程”)规定的耐压试验压力时;同时要求应当对各受压元件进行规定的耐压试验压力时;同时要求应当对各受压元件进行强度校核,而不仅仅是对壳体强度校核,而不仅仅是对壳体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1.9.4.1 气压试验程序】气压试验程序】鉴于气压试验的危险性,在鉴于气压试验的危险性,在4.1.9.4.1(1)中,增加要求气压试验时,制中,增加要求气压试验时,制造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制订应急预案造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制订应急预案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2 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要求】 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要求】【【4.2.2.2 焊接试件焊接试件(板板)的制作】的制作】新增新增4.2.2.2(4)“应用应变强化技术的压力容器试件,应当按相应产品标准进行应用应变强化技术的压力容器试件,应当按相应产品标准进行应变强化预拉伸。
应变强化预拉伸4.2.7.3(4)在首次采用应变强化技术进行容器制造前,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相应在首次采用应变强化技术进行容器制造前,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相应标准的要求对采用的应变强化工艺进行验证,并进行样品容器的试制,试制标准的要求对采用的应变强化工艺进行验证,并进行样品容器的试制,试制容器经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制造容器经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制造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2.5.2 局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实施要求】局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实施要求】4.2.5.2(2)“经过局部无损检测的焊接接头,如果在检测部位发现超标缺陷时,经过局部无损检测的焊接接头,如果在检测部位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当在已检测部位两端的延伸部位各进行不少于应当在已检测部位两端的延伸部位各进行不少于250mm的补充检测,如果仍的补充检测,如果仍然存在不允许的缺陷,则对该焊接接头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然存在不允许的缺陷,则对该焊接接头进行全部无损检测”原固容规规定发现超标缺陷的扩探范围从原固容规规定发现超标缺陷的扩探范围从“该缺陷两端该缺陷两端”开始,现改为从开始,现改为从“已检测部位两端已检测部位两端”开始。
开始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2.5.3 无损检测记录和报告】无损检测记录和报告】明确要求制造单位及无损检测机构对无损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明确要求制造单位及无损检测机构对无损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妥善保管射线底片和超声检测数据等检测记录有效性负责,妥善保管射线底片和超声检测数据等检测记录(含缺陷返含缺陷返修前记录修前记录)和报告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2.6.1 需要热处理的情况】需要热处理的情况】新增除焊后热处理由设计者规定外,制造过程中因工艺需要的其他热处理情新增除焊后热处理由设计者规定外,制造过程中因工艺需要的其他热处理情况由制造单位自行规定的要求制造过程中因冷加工成形致使材料发生较大况由制造单位自行规定的要求制造过程中因冷加工成形致使材料发生较大变形或者组织发生较大变化而影响材料微观组织或者力学性能时,或者当要变形或者组织发生较大变化而影响材料微观组织或者力学性能时,或者当要求材料的使用热处理状态与供货热处理状态一致但在制造过程中破坏了材料求材料的使用热处理状态与供货热处理状态一致但在制造过程中破坏了材料的供货热处理状态时,应当对受压元件进行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需要通过的供货热处理状态时,应当对受压元件进行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需要通过热处理达到设计强度、韧性指标时,应当对受压元件进行改善材料性能热处热处理达到设计强度、韧性指标时,应当对受压元件进行改善材料性能热处理。
理4.2.6.2 热处理实施要求】热处理实施要求】应当注意,这些热处理实施要求是对所有种类的热处理要求,而不仅是对焊应当注意,这些热处理实施要求是对所有种类的热处理要求,而不仅是对焊后热处理的要求,还包括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和改善材料性能热处理后热处理的要求,还包括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和改善材料性能热处理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2.7.3 不锈钢和有色金属压力容器】不锈钢和有色金属压力容器】新增条款新增条款4.2.7.3(4)“在首次采用应变强化技术进行容器制造前,制造单位应当在首次采用应变强化技术进行容器制造前,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相应标准的要求对采用的应变强化工艺进行验证,并且进行样品容器的按照相应标准的要求对采用的应变强化工艺进行验证,并且进行样品容器的试制,试制容器经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制造试制,试制容器经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制造 【【4.2.9 简单压力容器制造专项要求】简单压力容器制造专项要求】【【4.2.9.1 简单压力容器的型号】简单压力容器的型号】简单压力容器同一型号的划分条件中增加简单压力容器同一型号的划分条件中增加1项要求:设计方法项要求:设计方法(指计算方法或指计算方法或者试验方法者试验方法)相同。
相同4.2.9.2 简单压力容器的组批原则】简单压力容器的组批原则】在组批原则中,增加在组批原则中,增加“相同图号相同图号”的要求4.2.9.4 爆破试验】爆破试验】一、对复验后爆破压力仍达不到要求的,直接规定该批或者该焊工当天焊接一、对复验后爆破压力仍达不到要求的,直接规定该批或者该焊工当天焊接的简单压力容器判为不合格的简单压力容器判为不合格二、删除周向永久变形率的计算公式,放到简单压力容器产品标准中二、删除周向永久变形率的计算公式,放到简单压力容器产品标准中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3 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要求】【【4.3.1 石墨压力容器制造专项要求】石墨压力容器制造专项要求】【【4.3.1.1 通用要求】通用要求】一、石墨组件是组装成石墨容器的零部件一、石墨组件是组装成石墨容器的零部件(主要是石墨块材和石墨管材主要是石墨块材和石墨管材),这些,这些石墨组件的成型加工都应当按照合格的工艺评定规程石墨组件的成型加工都应当按照合格的工艺评定规程(CMS)(主要是浸渍工艺主要是浸渍工艺和压型工艺和压型工艺)进行。
进行二、石墨组件的粘接作业应当由合格的粘接操作人员按照评定合格的粘接工二、石墨组件的粘接作业应当由合格的粘接操作人员按照评定合格的粘接工艺规程艺规程(CPS)进行为确保粘接工艺的稳定,要求被粘接材料的温度控制在进行为确保粘接工艺的稳定,要求被粘接材料的温度控制在10℃℃~52℃℃之间,并且要求评定合格的粘接工艺应当定期进行验证性试验之间,并且要求评定合格的粘接工艺应当定期进行验证性试验(每每6个月至少一次个月至少一次)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3 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要求】【【4.3.1 石墨压力容器制造专项要求】石墨压力容器制造专项要求】 【【4.3.1.2 工艺评定】工艺评定】工艺评定主要是浸渍工艺评定和压型工艺评定主要是浸渍工艺评定和压型(模压或挤压模压或挤压)工艺评定,对重新进行工艺工艺评定,对重新进行工艺评定的重要因素、工艺评定报告评定的重要因素、工艺评定报告(CMQ)、工艺评定用试件和性能试验等提出、工艺评定用试件和性能试验等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具体内容和要求应该执行相关的标准。
了原则性的要求,具体内容和要求应该执行相关的标准一、从石墨原材料、合成树脂一、从石墨原材料、合成树脂(浸渍剂浸渍剂)和工艺参数三个方面,提出了重新进行和工艺参数三个方面,提出了重新进行工艺评定的重要因素工艺评定的重要因素二、规定了工艺评定报告二、规定了工艺评定报告(CMQ)中最基本的内容要求中最基本的内容要求三、为保证评定的参数的高置信度,提出了制取标准试样每组三、为保证评定的参数的高置信度,提出了制取标准试样每组10件的要求件的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3 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要求】【【4.3.1 石墨压力容器制造专项要求】石墨压力容器制造专项要求】 【【4.3.1.3 粘接工艺评定】粘接工艺评定】对重新进行粘接工艺评定的重要因素、粘接工艺评定报告对重新进行粘接工艺评定的重要因素、粘接工艺评定报告(CPQ)、粘接工艺评、粘接工艺评定用试件和性能试验等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具体内容和要求应该执行相关定用试件和性能试验等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具体内容和要求应该执行相关的标准。
的标准一、从粘接接头设计、表面准备状态、粘接材料参数一、从粘接接头设计、表面准备状态、粘接材料参数(例如填充材料、树脂、例如填充材料、树脂、固化剂等固化剂等)和工艺参数四个方面,提出了重新进行粘接工艺评定的重要因素和工艺参数四个方面,提出了重新进行粘接工艺评定的重要因素二、规定了粘接工艺评定报告二、规定了粘接工艺评定报告(CPQ)中最基本的内容要求中最基本的内容要求三、为保证评定的参数的高置信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制取标准试样每组三、为保证评定的参数的高置信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制取标准试样每组10件件的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4.3 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要求】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要求】 【【4.3.2 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制造专项要求】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制造专项要求】【【4.3.2.1 制造环境要求】制造环境要求】新增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以便生产符合纤维增强塑料的工艺特点,保证产新增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以便生产符合纤维增强塑料的工艺特点,保证产品质量4.3.2.2 原材料的使用要求】原材料的使用要求】新增原材料的使用要求,包括树脂的存放以及助剂加入注意事项,从而保证新增原材料的使用要求,包括树脂的存放以及助剂加入注意事项,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4.3.2.3 制造工艺要求】制造工艺要求】一、新增制造工艺要求,从缠绕角和织物两方面对搭接提出要求,因为一般一、新增制造工艺要求,从缠绕角和织物两方面对搭接提出要求,因为一般标准中不会对此作出要求,而其对产品质量又有较大影响标准中不会对此作出要求,而其对产品质量又有较大影响二、删除了对模具的要求,因为原非金属规程中所要求的也是其他材料的压二、删除了对模具的要求,因为原非金属规程中所要求的也是其他材料的压力容器应该做到的,并不是纤维增强塑料所特有的力容器应该做到的,并不是纤维增强塑料所特有的4.3.2.4 原型容器】原型容器】I型和型和ⅢⅢ型容器应当制作原型容器,并给出了制作原型容器的具体要求型容器应当制作原型容器,并给出了制作原型容器的具体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第【第5章章“安装、改造与修理安装、改造与修理”总体说明】总体说明】本章主要内容源于原固容规的第本章主要内容源于原固容规的第5章章“安装、改造与维修安装、改造与维修”,变化不大,新增,变化不大,新增非金属容器改造与修理的技术要求,将原固容规非金属容器改造与修理的技术要求,将原固容规“5.4维修及带压密封安全要维修及带压密封安全要求求”移到第移到第7章使用管理中。
章使用管理中 【【5.2.1 改造与重大修理含义和基本要求】改造与重大修理含义和基本要求】在在5.2.1(3)中增加中增加“压力容器的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可以采用其原产品标准压力容器的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可以采用其原产品标准”的的规定一般来讲,压力容器的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可以采用其原产品标准,采规定一般来讲,压力容器的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可以采用其原产品标准,采用现行法规标准更好;应当注意,如果采用原标准,应当比较本次改造修理用现行法规标准更好;应当注意,如果采用原标准,应当比较本次改造修理所涉及的标准内容与现行标准的差异,确认原标准的内容没有因涉及安全问所涉及的标准内容与现行标准的差异,确认原标准的内容没有因涉及安全问题而被修订,如果有此类情况,应当采用现行标准的修订内容题而被修订,如果有此类情况,应当采用现行标准的修订内容5.2.3 改造或者修理的焊接要求】改造或者修理的焊接要求】在在5.2.3中除挖补、更换筒节外,增加中除挖补、更换筒节外,增加“压力容器增压力容器增(扩扩)开口接管开口接管”的,应当的,应当参照相应的产品标准制订施工方案,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焊接工艺评定按照参照相应的产品标准制订施工方案,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焊接工艺评定按照本规程本规程4.2.1.1的规定。
的规定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5.2.4 非金属受压元件改造或者修理专项要求】非金属受压元件改造或者修理专项要求】本次修订,新增对非金属受压元件改造或修理的专项要求本次修订,新增对非金属受压元件改造或修理的专项要求一、当改造或者修理石墨受压元件时,需要进行粘接或者浸渍作业的,在改一、当改造或者修理石墨受压元件时,需要进行粘接或者浸渍作业的,在改造或者修理作业前,应当参照本规程造或者修理作业前,应当参照本规程4.3.1.2和和4.3.1.3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工艺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工艺评定二、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改造、修理过程中应当远离热源、火源二、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改造、修理过程中应当远离热源、火源5.2.5 改造与重大修理的耐压试验】改造与重大修理的耐压试验】在在5.2.5(1)中增加中增加“用焊接用焊接(粘接粘接)方法更换或者新增主要受压元件的方法更换或者新增主要受压元件的”需要进需要进行耐压试验的要求行耐压试验的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6.1 监督检验通用要求】 监督检验通用要求】【【6.1.1 监督检验】监督检验】【【6.1.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将原监检规第三条将原监检规第三条(三三)、、(四四)合并为本规程合并为本规程6.1.2.1(3),并且调整为,并且调整为“单独出厂单独出厂并且具有焊缝的筒节、封头及球壳板,或者采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换热管束并且具有焊缝的筒节、封头及球壳板,或者采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换热管束”。
这一修改缩小了监检范围,注重焊接要求,监检仅针对单独出厂并且具有这一修改缩小了监检范围,注重焊接要求,监检仅针对单独出厂并且具有焊缝的筒节、封头及球壳板焊缝的筒节、封头及球壳板(例如其上焊有接管、人孔、支腿等例如其上焊有接管、人孔、支腿等),或者采用焊,或者采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换热管束,不带焊缝的上述产品均不要求监检接方法连接的换热管束,不带焊缝的上述产品均不要求监检(采购合同要求的采购合同要求的除外除外)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6.1 监督检验通用要求】 监督检验通用要求】 【【6.1.3 监检机构】监检机构】删除原监检规第十条按照由受检单位约请监检机构的原则,不再指定监检删除原监检规第十条按照由受检单位约请监检机构的原则,不再指定监检机构对于一台压力容器,应当保证由一家监检机构进行监检,出具一张监机构对于一台压力容器,应当保证由一家监检机构进行监检,出具一张监检证书 【【6.1.4 受检单位的义务】受检单位的义务】取消对受检单位取消对受检单位“应当持有相应许可证应当持有相应许可证(或者其许可申请已被受理或者其许可申请已被受理)”的要求,的要求,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后,已经取消对仅生产封头、承压部件制造单位的行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后,已经取消对仅生产封头、承压部件制造单位的行政许可,但保留对其带有焊缝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验。
相应地,本章后续政许可,但保留对其带有焊缝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验相应地,本章后续监检内容中,凡涉及许可制度方面的监检监检内容中,凡涉及许可制度方面的监检(如保持许可条件如保持许可条件6.6.2、执行许可制、执行许可制度度6.6.4等等),均限定在对有许可要求的情况均限定在对有许可要求的情况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6.2.2.7.4 现场热处理监检现场热处理监检(A类类)】】为了加强对现场热处理的监检,将该监检项目类别由为了加强对现场热处理的监检,将该监检项目类别由B类改为类改为A类;对于进行类;对于进行现场热处理的大型压力容器,监检单位应当特别注意现场热处理施工单位的现场热处理的大型压力容器,监检单位应当特别注意现场热处理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和业绩技术能力和业绩 【【6.4.8 相关技术文件和检验资料的审查】相关技术文件和检验资料的审查】对于一些难以在到岸检验时进行审查的项目,明确为只有进行境外监检时才对于一些难以在到岸检验时进行审查的项目,明确为只有进行境外监检时才进行,例如焊接工艺规程与评定合格的工艺评定的符合性、焊接记录与焊接进行,例如焊接工艺规程与评定合格的工艺评定的符合性、焊接记录与焊接工艺规程的符合性、焊缝射线检测底片等。
工艺规程的符合性、焊缝射线检测底片等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6.6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状况评价】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状况评价】【【6.6.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新增内容:当发现受检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存在严重问题时,还需要及时将新增内容:当发现受检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存在严重问题时,还需要及时将评价报告报送颁发受检单位许可证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评价报告中对评价报告报送颁发受检单位许可证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评价报告中对6.6.2、、6.6.4的不符合情况应当详细说明并且提出处理建议的不符合情况应当详细说明并且提出处理建议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第【第7章章“使用管理使用管理”总体说明】总体说明】按照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环节制定统一按照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环节制定统一的管理规则的管理规则(大规范大规范),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登记等内容已在即将颁布的,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登记等内容已在即将颁布的TSG 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中规定,故本规程中主要保留了原使用《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中规定,故本规程中主要保留了原使用管理规则中对压力容器的一些具体规定及年度检查内容。
管理规则中对压力容器的一些具体规定及年度检查内容7.1.5 定期自行检查】定期自行检查】对于《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的定期自行检查,具体到压力容器,规定为对于《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的定期自行检查,具体到压力容器,规定为“月度检查月度检查”和和“年度检查年度检查”,并在,并在7.1.5.1中规定月度检查内容,在中规定月度检查内容,在7.1.5.2和和7.2中规定年度检查内容中规定年度检查内容7.1.6 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新增内容新增内容“定期检验完成后,由使用单位组织对压力容器进行管道连接、密定期检验完成后,由使用单位组织对压力容器进行管道连接、密封、附件封、附件(含安全附件及仪表含安全附件及仪表)和内件安装等工作,并且对其安全性负责和内件安装等工作,并且对其安全性负责以以此提示使用单位注重定期检验完成后压力容器的管道连接、密封、附件此提示使用单位注重定期检验完成后压力容器的管道连接、密封、附件(含安含安全附件及仪表全附件及仪表)和内件安装等工作,同时也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和内件安装等工作,同时也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第【第7章章“使用管理使用管理”总体说明】总体说明】【【7.1.10 修理及带压密封安全要求】修理及带压密封安全要求】一、将原固容规一、将原固容规“5.4维修及带压密封安全要求维修及带压密封安全要求”移至本条,以在修理及带压移至本条,以在修理及带压密封过程中落实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密封过程中落实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二、原规定二、原规定“对于特殊的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带温带压紧固螺栓时,或者出对于特殊的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带温带压紧固螺栓时,或者出现紧急泄漏需进行带压密封时,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规定提出有效的操作现紧急泄漏需进行带压密封时,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规定提出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防护措施,并且经过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要求和防护措施,并且经过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删除现删除“对于特殊对于特殊的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带温带压紧固时,的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带温带压紧固时,”这种情况多属于正常紧固,不需这种情况多属于正常紧固,不需特殊批准特殊批准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第【第7章章“使用管理使用管理”总体说明】总体说明】 【【7.2.3.2.1 检查内容和要求】检查内容和要求】删除原使用管理规则附件删除原使用管理规则附件G4.1(6)~~(9)中的图中的图G-1、图、图G-2、图、图G-3和图和图G-4,,改为文字描述改为文字描述通常情况下,在超压泄放装置与被保护压力容器之间是不设置截止阀的,这通常情况下,在超压泄放装置与被保护压力容器之间是不设置截止阀的,这一要求在原固容规一要求在原固容规8.3.5(4)中已有规定;而且即使因特殊需要设置了截止阀,中已有规定;而且即使因特殊需要设置了截止阀,也应该采取特殊措施来保证超压泄放装置的正常使用。
关于这一点,也应该采取特殊措施来保证超压泄放装置的正常使用关于这一点,GB 567.2—2012《爆破片安全装置《爆破片安全装置 第第2部分:应用、选择与安装》部分:应用、选择与安装》6.1.4、、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B4.2(4)及及ASME ⅧⅧ-1:2010附录附录M中中M-5都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规定都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规定原年度检查内容中的示意图易产生误解,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将这些图予以原年度检查内容中的示意图易产生误解,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将这些图予以删除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第【第8章章“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总体说明】总体说明】本章主要内容源于原定检规,内容变化不大本章主要内容源于原定检规,内容变化不大本次修订将金属、非金属压力容器的检验分开描述,分别叙述检验周期、检本次修订将金属、非金属压力容器的检验分开描述,分别叙述检验周期、检验项目及内容、检验结果评定验项目及内容、检验结果评定(评级评级)将超高压容器的定期检验统一到金属压。
将超高压容器的定期检验统一到金属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中,包括统一检验周期、检验项目及内容、安全状况等级力容器的定期检验中,包括统一检验周期、检验项目及内容、安全状况等级评定等8.1.6 检验周期】检验周期】一、将金属、非金属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分开描述一、将金属、非金属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分开描述二、根据调研情况,调整超高压容器的检验周期原超高压规程第五十三条二、根据调研情况,调整超高压容器的检验周期原超高压规程第五十三条规定:规定:“(一一)全面检验,超高压人造水晶釜每全面检验,超高压人造水晶釜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其他超高压年至少进行一次;其他超高压容器每容器每3年~年~6年至少进行一次;年至少进行一次;(二二)耐压试验,每耐压试验,每10年至少进行一次年至少进行一次本本次修订,对超高压容器的检验周期没有另行规定,与其他金属压力容器一样,次修订,对超高压容器的检验周期没有另行规定,与其他金属压力容器一样,按本规程按本规程8.1.6.1的规定执行,同时应当注意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同时应当注意本规程8.1.7.1(5)关于缩短检验周关于缩短检验周期的特殊规定期的特殊规定“使用超过使用超过15年的或者运行过程中发生超温的超高压水晶釜年的或者运行过程中发生超温的超高压水晶釜”。
对于超高压容器的耐压试验,按本规程对于超高压容器的耐压试验,按本规程8.3.13的规定执行,不再强制要求每的规定执行,不再强制要求每10年至少进行一次年至少进行一次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8.1.7 检验周期的特殊规定】检验周期的特殊规定】【【8.1.7.3 无法进行或者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情况】无法进行或者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情况】在在8.1.7.3(2)中,中,“因情况特殊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压力容器,由使用单因情况特殊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压力容器,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告说明情况,经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征得上次承担位提出书面申请报告说明情况,经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征得上次承担定期检验或者承担基于风险的检验定期检验或者承担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的检验机构同意的检验机构同意(首次检验的延期除外首次检验的延期除外),向使用登记机关备案后,,向使用登记机关备案后,……”新增也可以征得上次承担基于风险的检新增也可以征得上次承担基于风险的检验验(RBI)的检验机构同意的检验机构同意。
8.3.12 安全附件检验】安全附件检验】按本次修订对安全附件的界定,安全附件检验不再包含对压力表等仪表的检按本次修订对安全附件的界定,安全附件检验不再包含对压力表等仪表的检验新增对快开门压力容器连锁装置的检验要求新增对快开门压力容器连锁装置的检验要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8.7 定期检验结论及报告】定期检验结论及报告】【【8.7.1 检验结论】检验结论】将金属、非金属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结论分开描述将金属、非金属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结论分开描述8.7.2 检验报告】检验报告】一、仅规定了定期检验结论报告的格式,取消了原定检规中定期检验单项报一、仅规定了定期检验结论报告的格式,取消了原定检规中定期检验单项报告格式,由检验机构参照原定检规在其质量体系文件中规定告格式,由检验机构参照原定检规在其质量体系文件中规定二、明确检验机构应当妥善保管检验记录和报告,保存期至少二、明确检验机构应当妥善保管检验记录和报告,保存期至少6年并且不少于年并且不少于该台压力容器的下次检验周期该台压力容器的下次检验周期。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8.9 合于使用评价】合于使用评价】取消原固容规取消原固容规7.7(1)中中“承担压力容器合于使用评价的检验机构须经过国家质承担压力容器合于使用评价的检验机构须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检总局批准”的规定,改为本规程的规定,改为本规程8.9(1)“承担压力容器合于使用评价的检验承担压力容器合于使用评价的检验机构应当经过核准,具有相应的检验资质并且具备相应的专业评价人员和检机构应当经过核准,具有相应的检验资质并且具备相应的专业评价人员和检验能力,具有评价经验,参加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具备材料断裂性能数验能力,具有评价经验,参加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具备材料断裂性能数据测试能力、结构应力数值分析能力以及相应损伤模式的试验测试能力据测试能力、结构应力数值分析能力以及相应损伤模式的试验测试能力”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8.10 基于风险的检验基于风险的检验(RBI)】】【【8.10.1 应用条件】、【应用条件】、【8.10.2 RBI的实施】的实施】一、取消大型成套装置的使用单位,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并且经过一、取消大型成套装置的使用单位,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并且经过同意方可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同意方可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的规定;改为的规定;改为“申请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申请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经上级主管单位或者第三方机构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经上级主管单位或者第三方机构(应当具有专业性、应当具有专业性、非营利性特点并且与申请单位、检验机构无利害关系的全国性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特点并且与申请单位、检验机构无利害关系的全国性社会组织)进行进行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价,以证明其符合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价,以证明其符合8.10.1要求的条件。
要求的条件二、明确承担二、明确承担RBI的检验机构须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取得基于风险的检验的检验机构须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取得基于风险的检验(RBI)资质;增加要求资质;增加要求“从事从事RBI的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培训,熟悉的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培训,熟悉RBI的有关的有关国家标准和专用分析软件国家标准和专用分析软件”三、增加规定申请三、增加规定申请RBI的使用单位应当提交其通过安全管理评价的各项资料,的使用单位应当提交其通过安全管理评价的各项资料,RBI检验机构应当对收到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确认检验机构应当对收到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确认四、四、8.10.2(4)中,对于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中,对于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的压力容器,规定由承担的压力容器,规定由承担RBI的检验机构进行后续的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进行后续的检验工作(包括定期检验包括定期检验)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第【第9章章“安全附件及仪表安全附件及仪表”总体说明】总体说明】本章主要内容源于原固容规的第本章主要内容源于原固容规的第8章章“安全附件安全附件”,主要内容变化不大。
主要内容变化不大本次修订区分了安全附件和仪表的概念,对安全附件和仪表进行了重新界定,本次修订区分了安全附件和仪表的概念,对安全附件和仪表进行了重新界定,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等;仪表包括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等置等;仪表包括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等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附件附件A:固定式压力容器分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分类【【A1 压力容器分类】压力容器分类】【【A1.1 介质分组】介质分组】【【A1.2 介质危害性】介质危害性】【【A1.3 压力容器分类方法】压力容器分类方法】【【A1.3.1 基本划分】基本划分】按本规程新的适用范围,修改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图按本规程新的适用范围,修改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图A-1和和A-2,包括超高压容,包括超高压容器;简单地说,超高压容器均为第器;简单地说,超高压容器均为第ⅢⅢ类压力容器类压力容器通过本次修订,所有固定式压力容器都应当按照本规程附件通过本次修订,所有固定式压力容器都应当按照本规程附件A的规定进行类别的规定进行类别划分,包括非金属压力容器、超高压容器及简单压力容器,为实现分类监管划分,包括非金属压力容器、超高压容器及简单压力容器,为实现分类监管奠定基础。
奠定基础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图A-1 压力容器分力容器分类图——第一第一组介介质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图A-1 压力容器分力容器分类图——第二第二组介介质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附件附件A:固定式压力容器分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分类 【【A1.3.5 特殊情况的分类】特殊情况的分类】修改原固容规的修改原固容规的A1.3.5(2),取消原固容规规定,取消原固容规规定1.4范围内的压力容器统一划分范围内的压力容器统一划分为第为第ⅠⅠ类压力容器的规定改为类压力容器的规定改为“简单压力容器统一划分为第简单压力容器统一划分为第I类压力容器类压力容器修改后修改后1.4.1和和1.4.2范围内的压力容器按范围内的压力容器按A1.3.1进行分类进行分类1.4.1和和1.4.2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主要是在用过程中难以检验或者检验意义不大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主要是在用过程中难以检验或者检验意义不大的,但这些压力容器若盛装危险介质或者参数较高,其危险性依然较大,如的,但这些压力容器若盛装危险介质或者参数较高,其危险性依然较大,如果不进行定期检验,更应关注其设计制造过程对安全性能的控制,因此本次果不进行定期检验,更应关注其设计制造过程对安全性能的控制,因此本次修订改变了原固容规统一将其划为第修订改变了原固容规统一将其划为第ⅠⅠ类压力容器的做法,规定其范围内的类压力容器的做法,规定其范围内的压力容器按图压力容器按图A-1或者图或者图A-2进行分类,以保证对不同类别压力容器的设计制进行分类,以保证对不同类别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要求在造要求在1.4.1和和1.4.2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上得以落实。
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上得以落实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四、四、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附件附件A:固定式压力容器分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分类 【【A2 特定形式的压力容器】特定形式的压力容器】一、将简单压力容器的定义放在此条中本次修订对简单压力容器的界定有一、将简单压力容器的定义放在此条中本次修订对简单压力容器的界定有所修改:所修改:①①材料中增加了低合金钢材料中增加了低合金钢Q345R;;②②允许介质增加了氮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以及允许介质的混和气体;同允许介质增加了氮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以及允许介质的混和气体;同时允许介质中含有不足以改变介质特性的油等成分,并且要求其不得影响介时允许介质中含有不足以改变介质特性的油等成分,并且要求其不得影响介质与材料的相容性;质与材料的相容性;③③当内直径小于或者等于当内直径小于或者等于550mm时允许采用平盖螺栓连接时允许采用平盖螺栓连接二、给出本规程中提及的其他特定形式压力容器的定义,包括非焊接瓶式容二、给出本规程中提及的其他特定形式压力容器的定义,包括非焊接瓶式容器和储气井器和储气井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1、在技术上保障二个安全、在技术上保障二个安全分阶段的安全目标建造阶段 质量安全 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 基于可靠性的制造 使用阶段 生产安全 基于损伤模式识别检验技术 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和安全管理本质安全风险可控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2、推动建立法规标准协调机制、推动建立法规标准协调机制国家的安全法规是国家为保证锅炉和压力容器产品的国家的安全法规是国家为保证锅炉和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而设立的强制性法规,在任何其管辖范围内的产安全而设立的强制性法规,在任何其管辖范围内的产品都必须遵守它的安全原则;品都必须遵守它的安全原则;技术标准应该是推荐性的,规定保证锅炉和压力容器技术标准应该是推荐性的,规定保证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所相应的产品质量技术指标。
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安全所相应的产品质量技术指标标准所规定的技术指标应该符合技术法规的安全原则,可以指导锅炉和指标应该符合技术法规的安全原则,可以指导锅炉和压力容器的设计、建造、检验和验收,是锅炉和压力压力容器的设计、建造、检验和验收,是锅炉和压力容器产品建造和贸易中的技术评价平台容器产品建造和贸易中的技术评价平台因此,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应该是总体协调的,但在因此,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应该是总体协调的,但在作用和关注重点方面是有区别的作用和关注重点方面是有区别的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原则性和工程性:原则性和工程性:安全技术法规安全技术法规规规定定所所管管辖辖的的产产品品的的最最基基本本的的安安全全要要求求((ESR – ESSENTIAL SAFETY REQUIREMENTS)),,因因此此是是原原则性要求则性要求;安全法规的数量很少,管辖的范围很宽;安全法规的数量很少,管辖的范围很宽;技术标准技术标准除除了了要要符符合合安安全全技技术术法法规规的的基基本本要要求求之之外外,,还还要要规规定定在在工程上满足基本安全要求的具体方法和合格指标。
工程上满足基本安全要求的具体方法和合格指标与与安安全全技技术术法法规规配配套套的的协协调调标标准准很很多多,,涉涉及及到到材材料料、、设设计计计计算算方方法法、、成成形形、、焊焊接接、、无无损损检检测测、、压压力力试试验验、、包包装装运输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内容运输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内容为为实实现现安安全全技技术术法法规规的的原原则则提提供供具具体体的的实实现现途途径径、、技技术术方法和合格指标方法和合格指标129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稳定性和时效性:稳定性和时效性:国国家家的的安安全全技技术术法法规规是是国国家家的的行行政政法法规规的的一一部部分分,,其其内内容的相对稳定不变对行业的安全管理有利;容的相对稳定不变对行业的安全管理有利;而而协协调调标标准准是是实实现现产产品品安安全全质质量量的的技技术术规规则则,,要要与与时时俱俱进进适适应应技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随随时时反反映映行行业业的的综综合合能能力力和和相相应应技技术的进步术的进步130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3、推动压力容器产业的质量提升、推动压力容器产业的质量提升强化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技术要求强化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技术要求 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 基于介质状况和制造工艺的技术要求基于介质状况和制造工艺的技术要求 基于风险的事故应急预案基于风险的事故应急预案 强化制造阶段的质量计划技术要求强化制造阶段的质量计划技术要求 基于法规、标准要求和制造商的质量体系基于法规、标准要求和制造商的质量体系 基于用户要求和设计要求基于用户要求和设计要求 基于经过验证的特殊过程工艺规范基于经过验证的特殊过程工艺规范。
强化监督检验的技术要求强化监督检验的技术要求 人员能力要求;设计、特殊工艺验证、质量控制方法人员能力要求;设计、特殊工艺验证、质量控制方法 法规与标准规定程序的执行要求法规与标准规定程序的执行要求 基于质量计划的监督检验节点控制基于质量计划的监督检验节点控制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4、推动压力容器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推动压力容器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加速材料的国际化互认加速材料的国际化互认技术内容和规则更加国际化技术内容和规则更加国际化英文版工作英文版工作广泛参与国际活动广泛参与国际活动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五、容规今后的发展方向5、完善技术内容、完善技术内容气密性试验是否需要必须将安全附件安装齐全气密性试验是否需要必须将安全附件安装齐全;;安全阀校验周期问题安全阀校验周期问题;;接管角焊缝的无损检测问题接管角焊缝的无损检测问题;;是否可以提出明确要求是否可以提出明确要求;;无损检测合格要求中技术等级的要求需协调一致无损检测合格要求中技术等级的要求需协调一致;;加强对各类安全附件的性能、装设提出基本要求加强对各类安全附件的性能、装设提出基本要求;;加强按介质危害程度、按失效模式提出针对性基本要求加强按介质危害程度、按失效模式提出针对性基本要求;;安全系数问题(铸铁、铸钢、非金属)。
安全系数问题(铸铁、铸钢、非金属)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六、结束语六、结束语1、容规是第一个大规范,涉及行业的各个环节,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由于、容规是第一个大规范,涉及行业的各个环节,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强制性执行的特点,面对行业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现象,必然会有不其强制性执行的特点,面对行业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现象,必然会有不能涵盖和解决的问题希望全行业认真执行容规,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的问能涵盖和解决的问题希望全行业认真执行容规,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题,及时解决这些问题2、容规是一个安全技术规范,其基础是行业的科研结果和工程经验在新技、容规是一个安全技术规范,其基础是行业的科研结果和工程经验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调研,夯实法规的技术基础,从而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调研,夯实法规的技术基础,从而规范行业的技术和管理行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规范行业的技术和管理行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3、以上宣贯内容是编制组对容规编制过程和变化内容的介绍,不是对容规的、以上宣贯内容是编制组对容规编制过程和变化内容的介绍,不是对容规的正式解释。
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有疑义,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特设局负正式解释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有疑义,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特设局负责解释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说明 谢谢!谢谢!结束!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