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文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小人物“.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87798120
  • 上传时间:2022-05-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2.35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小人物”摘要 “小人物”这一题材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上的卓越代表,继普希金与果戈里之后,他也关注了“小人物”这一形象系列在他的小说中,展现了19世纪俄国新旧交替时期“小人物”的心灵与精神的焦虑,突出了“小人物”精神痛苦的整体发展过程并且陀氏笔下的这些“小人物”,大都身份普通、地位低下但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心地善良但有时表现又很复杂,物质生活的贫乏和精神压抑是造成他们绝境的主要原因,在他们的身上呈现出了精神分裂、内心分裂的特点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小人物”的特殊性,不仅在于他以极端精神性的敏感来感受“小人物”的人生痛苦,还在于“小人物”们表现出的紧张激烈性的心理冲突无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苦难的冷静剖析,还是对人物心灵的拷问,都显示出了他笔下“小人物”灵魂的深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人物” 精神特质 绝境“Small Potatoes” in Dostoevsky’s NovelsAbstract “small potatoes” this subject in the 19th century Russian literature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Dostoevsky i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Russian literature in the 19th century, after Pushkin and Gogol, he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age series of “small potatoes” . In his Novels, it shows the 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anxieties of “small potatoes” in the 19th century Russia, highlighting the whol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ir mental pain.And most of these “small potatoes” in Tuo's works are ordinary in status, low in status and have strong self-esteem,they are kind-hearted but sometimes very complicated, the lack of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ual repress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of their despair,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iritual division and spiritual division. The particularity of Dostoevsky's “small potatoes” lies not only in his extreme spiritual sensitivity to feel the life pain of “small potatoes” , but also in the intense psychological conflict of “small potatoes”. No matter Dostoevsky's calm analysis of suffering or his torture of hearts of “small potatoes”, all show the depth of their souls.Key words Dostoevsky “small potatoes”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desperate situation目 录引 言 1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 2(一)进退无门的小人物 2(二)自我牺牲的小人物 3(三)铤而走险的小人物 4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小人物”的精神特质 5(一)精神特质 5(二)由精神到行为 7(三)精神变态 9三、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小人物”的绝境 9(一)物质的绝境 10(二)精神的绝境 11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人物”与其他“小人物” 12(一)普希金笔下小人物的身份之“小” 12(二)果戈里笔下小人物的物质之“小” 13(三)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小人物的精神之“小” 13小 结 14参考文献 15致 谢 16引 言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鲁迅称作为“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因为陀氏拥有别的作家无法比拟的力量,可以“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

      [[1]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6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绝大多数作品都紧贴俄国底层民众,但如果因此就把他笼统地归类为寻常的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他只是在反映社会现实,或是生活疾苦,这些想法都是不合适的因此,要想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底层人民的看法,可以从分析他小说中的“小人物”开始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精心塑造的一种人物形象系列,指一批生活在俄国社会底层,被欺压、被凌辱的典型人物形象,他们生活贫困,地位卑微,成为作家同情和怜悯的对象,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追其源头,“小人物”最早由普希金在他的短篇小说《驿站长》中开创,作品以故事主人公维林悲凉凄惨的坎坷一生,具体展现了一个小人物的不幸生活和悲剧命运;之后,果戈里继续大力拓展了“小人物”这一文学形象,通过其代表作品《外套》,塑造了九品文官阿卡基·阿卡基维奇这一典型的小人物形象,以他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小人物在黑暗社会制度中长久以来遭受的不公和压迫,也表明了果戈里对小人物的深切怜悯;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在他们的基础上,通过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以锐利的笔触,进一步深化了“小人物”形象,以他的经典作品《穷人》为代表,叙写了一位以抄写公文谋生的小公务员形象——杰武什金,作品通过他的悲惨经历,反映了底层人民贫穷困苦的生活,切实的描绘了地位卑微的小人物痛苦挣扎的生活境遇。

      另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作为俄国文学史上思想较为丰富的一种小说,他对于小人物的塑造也非常成功,有自己鲜明的印记这种独特性在于,不管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小人物多么具备典型性,他们始终都是个人,不像我们通常在经典的戏剧中看到的那样,除了包含传统“小人物”的基本特点之外,他们也都没有脱离人性,去成为文学作品中所谓的象征除此之外,陀思妥耶夫斯基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经常把笔下的小人物逼入一种绝境,之后再深入小人物的内心,突出他们精神上与灵魂上的焦灼与崩溃,以此控诉一个腐朽的社会因此,本文将通过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小人物”,对他笔下小人物的处境以及精神进行深邃解读,从而分析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阶段一般能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穷人》、《白夜》等;后期的主要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以及《白痴》等作家在这一系列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其中,小人物形象不占少数而在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之后,能够发现作品中的小人物类型是比较丰富的,最为直接的一个方面就是小人物的身份、职业多样化,不仅包含典型的小官吏、小职员,也有大学生、女佣等多种角色。

      这些小人物虽各有其鲜明的特色,但相同的是他们都被生活的苦难逼进绝境在面对底层生活的倾轧,面临艰难窘迫的生活处境时,小人物们对待不幸命运的抉择方式又不尽相同一) 进退无门的小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第一类小人物是小官吏和小职员们,这些小人物展现了19世纪俄国先前传统意义上的“小人物”特点,是处于官僚制度末端,饱受欺凌的被损害者例如《穷人》中的杰武什金、《罪与罚》中的马尔梅拉多夫,在贫穷到一无所有的地步下,他们在嘶喊中希望能求得基本的生存权然而冷酷的现实却总打破他们的幻想,即便他们再怎么想方设法,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也始终都是前进无门后退无路,只能向无情的社会发出控诉与呐喊,任凭命运的摆布,精神痛苦异常杰武什金就是一个处于这种境遇下的小官员,生活中他处处遭受着白眼和欺辱即便是这样,他也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竭力靠着微薄的薪水渡日然而贫穷始终迫使他遭受人们的贬低和伤害,在他当众弯腰捡拾纽扣时,在他想要刷洗身上的泥浆而被门卫拒绝时,这些难堪的场景都使他感到绝望,这些欺侮甚至在他的心灵中引起震颤所以当杰武什金遇到和自己一样不幸的孤女瓦莲卡之后,他立刻精神焕发,如同找到出路一般,他像父亲一样爱护她、帮助她,视她为自己的亲人。

      他们彼此倾诉着内心深处的想法,互相安慰对方,当杰武什金感叹他在别人眼中连块抹布都不如的时候,瓦莲卡在信中劝他:“您要记住,贫穷不是罪恶我们不必绝望,因为困难都是暂时的!”她让杰武什金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并且甘愿为她付出一切因此,在瓦莲卡迫不得已嫁给地主贝科夫之后,杰武什金彻底绝望,命运为他打开的最后一扇窗被关上了,他赖以生存的最后一点精神安慰也被夺走了,再没有什么能使杰武什金支撑下去的希望了,所以他发出悲痛的哀嚎,不再挣扎另外,《罪与罚》作为一部深刻且富有强烈现实意义的作品,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作品中同样塑造了许多进退无门的小人物其中,马尔梅拉多夫是个退职的九等文官,小说一开始,他甚至在酒馆向一位陌生的青年诉说生活的残酷,可见他经历的一系列磨难,使他急于宣泄出来他对拉斯科尔尼科夫说:“因为没有别的人可找,没有别的路可走哇!任何人都要有条生路哇,不管是什么样的路”[[]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他还说“您明白吗,您明白什么叫走投无路吗?”[1],这些话不仅心酸,还可以看出小人物在走投无路时的无可奈何,这是绝望到何种地步才发出的哀叹!马尔梅拉多夫的妻子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同样进退维谷,在她身上体现了强烈的自尊心。

      虽然处于社会底层,但她不仅为了生存,更为了自尊,为了尊严去斗争卡捷琳娜经历了两段婚姻,在她的第一段婚姻中,她与一个步兵军官私奔结婚,然而丈夫却嗜赌如命,经常毒打她;第一任丈夫死后,她带着三个孩子嫁给了同样穷困潦倒的马尔梅拉多夫,但生活仍旧在赤贫的生死路上不停挣扎她视尊严如命,面对房东太太的欺辱,她也执着坚守着苦难之人唯一仅剩的精神家园,她不止一次将少女时期获得的奖状拿给人们看,仅仅只是不愿自己被人看不起在这唯一保留下来的幸福回忆里,卡捷琳娜捍卫着自己的尊严然而,在沉重的苦难面前,没有什么是可以完整保全下来的最后,物质生存无法维系,唯一的精神支柱也被彻底摧毁,所以卡捷琳娜最终只能走投无路 (二) 自我牺牲的小人物这类小人物为他人活着,他们愿意牺牲自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他们追求善良的爱,崇尚基督精神,有着坚定的信仰虽然总是历经苦难,但苦难使其神圣崇高他们往往通过真诚无欺的爱感化他人,无论处于多么险恶的境地,面对多么狡诈的人,这些小人物都保持着精神上的纯洁,不畏惧生活带给他们的折磨,并且尽力拯救处于不幸中的人们他们用高尚的品德显示出人性中的光辉力量,甘愿通过自我牺牲,来净化人类灵魂中的痛苦。

      不仅如此,他们还热爱苦难,在经受苦难的过程中获得心酸的满足和痛苦的享受《罪与罚》中的索尼娅,在全家几乎快要被饿死的时候,她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自愿成为一个被人们所不屑、被社会所唾弃的妓女,她做出的牺牲令人感动上帝是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