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好大学在线《法与社会》习题答案.pdf

2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332796
  • 上传时间:2018-03-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1.1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法与社会习题答案第一周通过日常生活观察法律现象1、“礼”治对行为者的影响途径不包括: A、 父母长期的教育 B、 社会舆论的规劝 C、 地方风俗的潜移默化 D、 法律制度的规定 参考答案: D、 2 、比较“法”与“法律”这两个概念,我们会发现 A、 “法律”是一个范畴更大的概念 B、 “法律”有时候不仅仅指代国家法律 C、 这两者的界限有时候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D、 “法”这个概念指且仅指社会规范 参考答案: C、 3 、下列哪一个因素不是导致禁酒令最后被废除的原因? A、 民众抵制 B、 社会舆论 C、 战争影响 D、 市场混乱 参考答案: C、 4 、“斯堪的纳维亚”执法方式是一种: A、 制度化的社会管理方式 B、 以经济人为前提的社会成本估量方式 C、 对交通事故引起的伤残给予国家福利补贴的立法 D、 定期或不定期的执法运动 参考答案: D、 5 、以下哪一选项不是运动式执法的优势? A、 有助于日常化的制度运作 B、 可以节省监督成本 C、 可以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D、 有助于矫正人们的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 A、 6 、假设在某个社会中,公权力限制个人饮酒的行为,这就涉及到: A、 对个人自由的干涉 B、 可以强化人们的宗教信仰 C、 可以净化人们的道德情操 D、 对酒类市场的管理大有帮助 参考答案: A、 7 、美国历史上的禁酒令是在哪一年生效的? A、 1911 B、 1920 C、 1939 D、 1945 参考答案: B、 8 、醉驾入刑的立法举措是一种: A、 提高法律强制力的制裁措施 B、 体现社会民主商谈的立法行为 C、 反映中国社会传统风俗的规则制定 D、 必须取决于行为者理性同意的立法行为 参考答案: A、 9 、醉驾入刑所带来的社会效果不包括以下哪一个选项? A、 加强人们的守法意识 B、 提高出行的方便性 C、 增大法律规范的刚性 D、 提高社会民众的安全感 参考答案: B、 10 、在中国,下列哪一个描述不符合人们对酒后驾车行为的一般看法? A、 有时候喝酒后开车在所难免 B、 规则是要遵守的,但人情也不可以不顾及 C、 规则就是规则,社会习惯不得超越于规则之上 D、 认为有时候酒后驾车只要自己小心问题就不大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方式哪一项不属于醉驾行为可能在中国遭受的刑罚? A、 拘役 B、 罚金 C、 有期徒刑 D、 劳教 参考答案: D、 12 、近年来为整顿交通秩序所采取的各种应对举措中,最引起中国社会关注的 立法是哪种? A、 限制机动车数量 B、 醉驾入刑 C、 禁止违章停车 D、 加重对无照驾驶的处罚 参考答案: B、1 描述你所在的城市或地区所存在的交通问题,并给出你认为可行的治理方式。

      回答:我所在的城市即合肥存在的交通问题为道路、站台存在大量黑车 这些黑车往往 先以花言巧语诱骗乘客上车后再索取较正常出租车高3 到 4 倍的车费且这些黑 车往往有一定的组织性,在拉客时会互相帮衬,在遭遇查处时会互相通告可行的治理方式: 交通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对站台等地的治安管理,加大巡逻力度,可派遣便衣扮作乘客蹲点来顺藤摸瓜,抓捕黑车司机法律机关应加强立法工作,加大对构成欺诈行为的黑车司机的惩处力度宣传部门应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宣传工作,说明黑车与正常出租车间的区别2 根据所学内容,论述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区别与联系 回答:区别:正式规则是“纸面上的法” ,包括社会制度、法律、规章制度、守则和纪 律等;非正式规则是“实际中的法” ,包括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联系: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都是规则,都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 非正式规则是 正式规则在实际运用中的相对化3 根据一个例子,简要说明社会舆论如何了影响法律制度的运行 回答:举例:美国 1920 年颁布的禁酒令说明:美国在 1920 年生效的禁酒令,不仅禁止生产、运输和销售饮用酒,而且 禁止朋友聚会饮酒和带酒品的宴会 由于禁酒令与人们的嗜好和生活需求相冲突, 人们纷纷抵制, 1933 年该法律不得不撤销。

      法律能否维持和实施,不能仅仅凭 借国家的强制力, 还不得不受制于社会意识和各种主客观条件法律要产生真正 的效力,需要人们内心的真正认同 4 你是否同意以下命题: “国家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可以采取种种手段牺牲个人的部 分自由” 表明你的立场,并给出你的论证 回答: 我认为这取决于这一目的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基本利益如果符合广大民众的利 益,则这一命题完全可以接受 如果这一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少数统治者的一己私 利,则这一命题便是错误的 首先个人托庇于国家, 在享受国家给予的权利的同 时,也负有为国家效力的责任与义务监管这一义务或责任有时需要个人的部分 自由但只要国家的目的是正义的,是符合大多数国民利益的, 个人就应当奉献 自己的部分自由第二周社会科学视野中的规则与审判1、哪一个因素无法有效防止法官的主观任意性? A、程序公正 B、法律推理 C、司法独立 D、听从舆论 参考答案:D、 2、通过“许霆案”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A、法官应该准确适用条文 B、法官判决时应该听从民众和媒体的呼声 C、法官应该仔细斟酌与法律要件有关的具体事实 D、法官判决时应该考虑专家学者的意见 参考答案:C 、 3、对判决的可预测性而言,以下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判决公开之前必须经过上级法院审批 B、防止律师在辩护中对法律作出不同的解释 C、详细阐述判决理由 D、所有判决都必须经过当事人同意 参考答案:C 、 4、 “徒法不足以自行”。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有没有法律无所谓,关键看个人的自我约束 B、不能仅用法律约束所有的人 C、应该让法律形成自动运作的机制 D、法律的有效实施还有赖于人的使用运作 参考答案:D、 5、 “利益衡量”体现的特点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奉法律为教条 B、使规范体系柔性化 C、重视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D、承认对一个问题存在复数的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A、 6、下列哪个学派不特别注重案件中的利益衡量问题? A、利益法学派 B、现实主义法学派 C、自然法学派 D、法经济学派 参考答案:C 、 7 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法律上的平等,而非事实上的平等 B、政府也必须受到法律制约 C、必须采取法律手段消灭事实上存在的一切不平等 D、国家平等地保护公民的法定权利,同时平等地要求公民履行法定义务参考答案:C 、 8、如果当广大群众在行动中都忽视规则时,就会爆发法律秩序的危机,从这个 层面来看,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下列哪一项? A、合意或承认 B、国家强制 C、事实认知 D、普遍适用 参考答案:A、 9、下列哪一个学术领域是最近十年来跨学科研究的最前沿? A、分析法学 B、脑神经认知科学与法律行为学 C、女性主义法学 D、自然法学 参考答案:B、 10、下列哪个因素最能有效防止酒后驾驶行为 A、法律规范没有弹性 B、执行规则时的临机应变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 D、顾及家人的不安 参考答案:A、 11、中国传统文化中餐叙时的相互劝酒应该属于下列哪种理性的规制范围? A、工具理性 B、沟通理性 C、规范理性 D、情绪意识 参考答案:B、 12、关于醉驾入刑这一问题,下列哪一种状况体现了工具理性的特点? A、趋利避害 B、根据公平正义 C、考虑他人面子 D、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的尊重 参考答案:A、1 试论影响法律规范对个人行为产生约束力的主要因素。

      回答:影响法律规范对个人行为产生约束力的主要因素有:1.法律规范没有弹性,提高法律风险,加强违法必究的印象,让违法的行为者产 生痛感,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适用是公正的,任何个体或者团体都没有超越于法 律之上的特权,尤其是政府要率先守法3.实施规则的强制手段需要得到人们内心的认同,且应具有正当性根据,即法律 应具有合意或承认的本质特征2 以商鞅“南门立信”的故事为线索分析树立法制权威的方式和条件 回答: 树立法治权威的条件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法律的适用是公 正的,任何个体或者团体都没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树立权威的方式是政府 要率先守法,认真对待法律,说话算数就如同商鞅发布悬赏后,有人做到,便 给予那个人重赏,政府的权威便在实践中得到加强3 对许霆案中涉及的不同利益进行比较和权衡,给出适当的处理意见及其理由通过一个具体案例考察中国法律与审判的可预测性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回答: 我给出的处理意见是判处许霆退换所有赃款,并处罚金10000 元,并有期徒刑 2 年因为许霆虽然盗取的是金融机构的现金,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性, 但由于此案 中银行方面也有管理不当的责任,且从事件的结果看, 并没有造成不可弥补的生 命财产损失。

      故相较于一审作出的无期徒刑可作出较轻的判决,即以上的判决4 通过一个具体案例考察中国法律与审判的可预测性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回答:案例:彭宇案南京小伙彭宇好心扶起在公交站摔倒的徐寿兰老太,却被徐老太及其家人指认为 他是撞倒徐的人 尽管有目击证人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南京市鼓楼区法院依然按 照“逻辑”判处彭宇4 万余元的赔偿,法院“你不误伤她,就不会送她上医院” 的判决,被称作对社会良知的一次毁灭性打击改进意见:法律机关在进行审判的过程中应该作为中立第三者的立场不至于在外界影响下 而被动摇 坚持程序公正原则、 对话性论证的逻辑严密原则,防止法官在行使裁 量权时出现偏差 此外法律机关一档对涉及的不同利益进行比较和权衡,作出适 当的处理意见第三周中国秩序原理的诠释1 、下列哪部著作为哈佛大学巴西教授昂格尔所著: A、 《社会的法律》 B、 《经济与社会》 C、 《古代法》 D、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 参考答案: D、 2 、根据昂格尔的论述,中国传统法由: A、 自然法与人定法构成 B、 习惯法与人定法构成 C、 习惯法与官僚法构成 D、 官僚法与自然法构成 参考答案: C、 3 、在传统中国,由“引经而议”这一做法所产生的效果不包括: A、 把道德话语导入进法律性话语 B、 法律的实施由此就逐步联系起来了 C、 弱化了当事人参与司法决定的积极性 D、 使得审判案件过程中意见沟通的作用明显增大 参考答案: C、 4 、由于不存在着天赋人权这样超越实体法的超验价值,在传统中国, 在法律之 上存在的根本规范是什么? A、 情 B、 理 C、 俗 D、 道 参考答案: D、 5 、清初学者汤斌曾经对“儒家式合理主义”进行过评述,下列哪一个选项不能 代表他的观点? A、 儒家的问题不在于不相信理性 B、 中国的儒生之所以迂腐,是因为他们不够理性 C、 儒家的问题在于世俗合理性过多 D、 儒家教育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人们缺乏原则和信仰 参考答案: B、 6 、 “清教徒式合理主义”与“儒家式合理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 A、 后者以实现宗教诉求为取向 B、 后者以顺应现实为基本价值取向 C、 前者以顺应现实为基本价值取向 D、 “儒家式合理主义”有利于重商文化的形成 参考答案: B、7 、下列哪一个概念属于马克思韦伯所采用的法社会学分析框架: A、 商谈理性 B、 交往理性C、 形式非理性 D、 情感非理性 参考答案: C、 8 、根据本周课程一中所引述的德国思想家的论述,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不具备以 下哪个特征? A、 没有形式合理性 B、 很难在理论上进行整合 C、 在其体系顶端存在着起重要作用的“迷信大宪章” D、 在其体系顶端存在着类似现代宪法的根本规范 参考答案: D、 9 、下列哪一句表述属于英国法学家奥斯丁的观点? A、 法律体系是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的结合 B、 人定法必须符合自然法 C、 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 D、 法律与道德间不存在着明显的界限 参考答案: C、 10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语境中,能够准确表达政府官员与百姓特殊关系的表达 是: A、 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商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