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四个关键点”.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玩***
  • 文档编号:201618870
  • 上传时间:2021-10-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7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中学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四个关键点” 在笔者的教学生活里,我总对学生的历史语言能力感到困惑,有的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时,语言表达不科学,无历史感;有的语言表达不完好,语句不顺畅;有的用词不精确,概念混淆的;还有的详略不得当,主次不分明等等由于平常教师大多注重学问的传授和整理,而忽视这方面的规范指导,导致如今初中学生普遍存在历史学科语言不规范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在这里,结合多年的教学,我略谈一下提高初中学生历史语言能力的方法   1. 历史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学科语言素养 对于提高学生历史语言水平或能力,教师自身的历史语言素养的高低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没有教师较高的垂范作用和营造的历史语言环境,学生们也是无从下手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不断地涉猎历史学科相关理论性著作,学习历史专业规范化语言,另一方面要主动地加以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用严谨的语言、精确的词汇来表达概念,表达事件和归纳结论,不能含糊笼统,切忌随心所欲、胡言乱语,如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就必需以“秦王〞相称;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嬴政称帝,秦朝的历史从今开始,这时方可以“秦始皇〞相称。

      秦王〞和“秦始皇〞、“秦国〞和“秦朝〞,仅一字之差,但假如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或者模棱两可,闪耀其词,都是科学性的错误又如,在讲工业革命的时候,教师肯定要留意瓦特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而是改进者,在讲抗战历史时, 1937年7月7日日军对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不能说发动抗日战争教师在课堂上,无论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描述或是得出的结论,都要力求完好精确,对概念分析,要能区分内涵与外延对现象的探究,要能把握广度与深度,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2. 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加强对学生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任何学习能力的培育都离不开学生的亲自实践,听和读是历史表达能力培育的基础,说和写可以培育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形成自己的历史语言,精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因此教师应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针对性强、启发性强的训练题,可以利用角色换位,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用已学过的学问,以精确的语言来到达一个完好的学问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碰到主观题练习时,可以让每个同学预先预备一个草稿本,让他们把答题思路先写在草稿纸上,那么即使只有一两个同学有机会在课堂上回答下列问题,但没被抽到的同学在听其他同学答题时其实也可以准时进行反思,并与自己的答题思路对比,取长补短。

      通过这样的平常训练,学生留意了遣词造句,留意了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专业术语的运用,使自己的思想观点可以精确、精练地表达出来,实施下来效果相当不错  3. 注重对课本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对教材历史语言的把握 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基石,离开教材中的语言无疑会使学生迷茫,就会陷入一种盲目这样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教材的解读,理解历史课本,并非仅仅是看懂某一课的文字对于历史教学而言主要是指导学生理解章、节、段之间的规律关系历史课本是对浩瀚史料的抽象概括,所以看书要先从章节上想一想:本课说了哪些事件,说了历史的哪些内容,段落之间启承转合,即事件的进展过程,同时要彻底把握学问还应把具体的问题放到整个章节和历史阶段中区思索,比较事件异同,归纳系统学问,并应用自己的学问对书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和事实作出是非价值推断 除此之外,应留意关键性语言的理解如:铁农具、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西汉广泛使用出现〞“推广〞“广泛应用〞所表示的意义是有着巨大差异的授课时应将此点出教师应留意形象化地点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当然让学生把握生字生词、术语更是基本要求让学生表达、概述〔不是背〕、回忆课文一章一节一个问题或一段,有利于学生以自己的语言理解、推动思维,用自己的语言对学问进行把握。

      也就是将教材中的语言再创作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历史语言  4. 严把测试质量关,从评价层面推动历史语言的科学性 历史既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学科对于语言文字表达的科学性有很高的要求,但初中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略显缺乏如在批改历史作业或试卷时,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庸俗苍白的语言:“袁世凯是一个大坏蛋、大汉奸,他做了许很多多坑害人民和国家的事情,我们必需坚决推翻他〞、“小日本太可恶了〞等,这样的语言让人看后啼笑皆非这就是我们的学生,他们把握的历史词汇太少了!和儿时的他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如此相似,这不能不说是历史教师基础教育的失败再者,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许多,将它们进行分析和比较,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决非易事如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表达成“民主主义〞;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的学生却回答成“结束了封建制度〞等由此可见,学生对很多历史概念的认识是模糊的,他们把这些概念当做教条学习,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因此造成了混淆历史概念、用词不当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测试中,严格阅卷,绝不放纵,让学生认识到历史是一门科学,必需用科学的语言来阐述。

        总之,要使学生历史语言能力得到提高,还有其他很多形式,它不仅需要我们历史教师以身作则,在教学实践中融会贯通,把历史的思想性、学问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而且需要教师利用历史课堂、各种测试,通过多种渠道有意识地加强指导和训练,培育学生的历史语言表达能力只有持之以恒,学生的历史语言能力才能够逐步得到提高 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