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5).docx
3页《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5) │卷积云│像粼波 │很高 │它不会带来雨雪 │ ├───┼───────┼─────┼────────────────┤ │ 积云 │像棉花团 │2000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 ├───┼───────┼─────┼────────────────┤ │高积云│像羊群 │2000米左右│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 │ ├───┼───────┼─────┼────────────────┤ │卷层云│仿佛白色调幕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 ├───┼───────┼─────┼────────────────┤ │高层云│像毛玻璃 │低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 ├───┼───────┼─────┼────────────────┤ │雨层云│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就开始下降 │ ├───┼───────┼─────┼────────────────┤ │积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更低 │马上就会下暴雨 │ └───┴───────┴─────┴────────────────┘ 由上面云的位置、厚薄和天气的关系与第2段是相照应的。
象征”“预兆”用词准确 问:如何说明这部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 同学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归纳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 (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4)用词准确: 问: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默读第6段课文 提示:本段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是过渡句、也是中心句边读课文,边填表 ┌──┬───────────────┬────┬────────────┐ │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光彩│天气征兆│ │ │ ├──┼───────────────┼────┼────────────┤ │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 ├──┼───────────────┼────┼────────────┤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 │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