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开发课件第四章当代重庆经济开发之一三线建设.ppt
10页第四章 当代重庆经济开发,第一节 重庆三线建设,一、中国三线建设,(一)什么叫三线建设 (二)中国搞三线建设的背景 1、过分估计战争危机、改变 “三五”计划(吃穿用) (1) “三五”计划(吃穿用) 1964年,薄一波:解决吃川用 国家计委“三五”计划:发展农业解决吃穿用;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加强工业基础发展交运商科教,(2)国际局势紧张,南方:1964年8月,越战升级 西南方:1962年10月,中印战争 西方北方:苏联陈兵百万 东北方:美国驻军日韩 东南方:美国占据台湾海峡 2、毛泽东研究苏联卫国战争的教训 重工业、原子弹、常规武器 3、毛泽东试图改变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三)中国三线建设计划,1、指导思想:争取时间,积极建设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 2、总目标: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为国防和农业服务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 3、全国划为三线 各省搞军事工业、打游击;京、津布三道防线、准备打仗;西南重点建设攀钢、成昆线 4、成立西南“三线”建设总指挥部 5、1965年初,中央新的“三五”计划:国防首位,二、重庆三线建设,(一)重庆成为三线建设重点城市 1、1964年9月,中共中央、全国计划会议决定:以重庆地区为中心,用三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建设一个能生产常规武器和相应原材料及必要机械制造的工业基地。
2、重庆的响应: 成立重庆地区三线建设规划小组 制定《重庆地区三线建设规划》 (1)目标:建设一个能生产常规武器和相应原材料及必要机械制造的工业基地2)方针:与一线相结合,(3)原则:“分散、隐蔽、靠山”,“大分散小集中” (4)方式:迁建、改建、扩建和新建 (二)重庆三线建设的情况 1、迁建情况 迁建项目212个,上海地区122个、华北地区43个、东北地区27个、南京广州等地区20个,其中中央各部60个企业,涉及12个省市46000多人,42亿多元2、重庆地区配套建设项目200多个,投资11亿多元 3、迁建、改建、扩建和新建涉及众多工业部门 重工业、轻工业、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以重工业尤其是军用工业为主 工业部门:兵器、航天、电子、核工业等等以及配套的机械、冶金、橡胶、化工、交通等等 (1)四川汽车制造厂:1965年引进法国贝利军车技术,中国三线首个重型汽车基地 (2)重庆轮胎总厂:建于1958年,1964年扩建,西南地区最大,年产轮胎50万套3)川东气田:中国最大,面积5.5万,产量1/44)西南铝加工厂:1964年,冶金工业部112厂, 1972年改名,产品用于亚洲一号、 长征二号火箭。
(5)四川维尼纶厂:中国最大天然气化工企业 (6)重庆嘉陵厂:60年代,成功研制枪弹壳 “以钢代铜”新技术 (7)其他如:四川仪表厂、西南制药厂、 长江橡胶厂等等三)三线建设对重庆的影响作用,1、综合性战略后方工业基地(历史上第二次) 2、积极作用: (1)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水平 化工医药、铝加工、兵器生产、机械制造、仪表水平、铁路运输等等 (2)改善了重庆工业结构 工业部门、行业众多齐全 (3)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 1966年占82.9%,1975年占84.8%,(4)提高了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5)加速了小城镇建设 3、消极作用 (1)农业深受影响 (2)布局偏远、交通不便 (3)先生产、后生活 盲目自成体系、造成大量重复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