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县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机维修调研报告.docx
12页某县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机维修调研报告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不断推动,我局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就如何明确自身的职能和肩负的责任,充分发挥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作用,围绕对我县现代农业建设、农机化发展、提升农业机械装备质量和水平起到重大作用的县、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沿革变动状况 11014年6月,从xxx县农业局分别成立县农牧业机械管理局(简称农机局),负责全县农牧机械管理工作11014年农机局内设农机技术推广股(级别为股级),主要负责全县农机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11018年至11012年,全县各公社成立农机管理站,11015年改为农机管理服务站,主要从事农机具的管理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xx县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013年全县实行机具折价和私人承包责任制改革初期,大中型拖拉机的发展受到制约,但小型拖拉机数量剧增农机投资方式起先由国家、集体转向个人投资为主,经营模式也起先了国家、集体、个人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农机专业户、个体户快速发展,从11011年的2120户增加到2022年的11260户,这一改变促进了全县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11011年县推广站实有人员4人,其中:本科学历1人,中专2人,初中1人,具有助理级职称1人、技术人员3人2003年成立县农机技术推广中心,为副科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6人 2022年,全县有县级农机推广机构1个(副科级),在职人员13人,具有中级职称4人、助理级职称5人、技术人员4人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13个,在职人员81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6人,助理级34人,技术级41人 2022年,成立县农机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副科级),编制数8名,实有人员7人,其中:高校文化程度1人,专科文化程度4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人,工勤人员2人主要负责全县农机技术推广、教化培训、推广项目的选型、论证、申报立项及实施工作、新技术、新机具引进、示范和推广、技术人员的教化培训工作和农业机械的宣扬、统计工作13个乡(镇)成立农机管理服务站(股级),编制数66名,现有人数61人(专科文化程度43名,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20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26名,工勤人员34名),主要负责乡镇农业生产所需机具的集中检修和跟踪服务、宣扬、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农机技术推广和教化培训、项目实施,新技术、新机具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帮助农机平安监理分站做好本乡镇农机平安监督管理工作。
二、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县级推广服务体系得到加强、人员得到充溢、技术服务实力得到提高和增加农机技术培训推广中心现有人员7人,其中:高校文化程度1人,专科文化程度4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人,工勤人员2人;办公用房560平方米,通过实施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现有电脑2台,打印机1台,多媒体1部,拖拉机6台,654型拖拉机1台,联合收割机1台 (二)、农机技术推广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县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林果、畜牧、设施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机械化推广技术不断深化,以农业机械化高产示范基地为基础,重点推广了林果业、设施农业、节水浇灌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农机化技术培训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飞速发展、特殊是培训设施通过连续几年的投入得到彻底的改造、2022年培训各类人员21155人次(科技培训班14期农牧民10547人次、农机管理技术培训班13期400人次、农机大户培训13期260人、农机新机手培训1120人(其中:增驾培训8期775人,新训16期345人),召开机具演示会3期参与会1800人/次人次、试验、推广新机具853台次、科技询问3万人次、印发科普资料6余万份。
同时,充分发挥农机技术培训学校基地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农机管理干部、技术推广人员、农机监理人员及广阔农机操作人员的宣扬教化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和工作实力 (四)、2022年受理农机投诉案件6起,挽回农夫经济损失0.6万余元,爱护了广阔消费者利益、维护了广阔农机户、农夫的权益,同时,做好了农机管理、统计、三大战役、农机协会的协调、组织等工作 (五)、乡镇站的人员经过近几年的分流、大部分已经优化和调剂到相关部门、全县xx个乡(镇)站平均3—5人、 (六)、抓好了三大农业季节农机具的检验调试,大中型拖拉机13900台次,大中型农机具12340架同时开展了农机平安和农机操作技术培训 (七)、建立了粮食、棉花、畜牧、林果四大农机化示范基地,规模达到0.5万亩其中:建立粮食示范基地1个,规模为0.1万亩;建立棉花示范基地1个,规模为0.1万亩;建立畜牧业示范基地1个,规模为0.1万亩;建立林果业示范基地2个,规模为0.2万亩,通过组织实施,起到了较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特点 (一)、县级农机服务体系加大培训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投入达到千万元、建起了具有现代化的培训设施和电子化教学、拖拉机考试场地,不断完善和改善了乡(镇)培训点的设施条件 (二)、依据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原由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担当的修理、营销、作业三大业务、从我县农业机械归户的政策落实后、已建立健全由市场配置调剂的农机化修理、营销、作业三大市场、各乡镇站已基本退出、解决了注意社会化共益行得服务与市场争利的问题、 (三)、县、乡农机推广服务部门在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中努力完成了主管级部门和县乡下达的公益性培训任务。
依据农业部40号文件要求的办学服务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和师资的资源优势主动掺与社会性有偿每年为社会培育拖拉机手上千人次 (四)、依据我县农业产业的调整、提升粮食、林果的农机化率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了适用与林果、畜牧、特色、设施农业、蔬菜、多熟制、起垄、开沟、挖穴等的新机具、新技术、拓宽了我县农机化领域、为我县农机化发展、农牧民增收、节本增效、减轻农牧民劳动强度、适时播种、节约良种等、起到了主动作用 四、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县乡两级推广体系队伍的技术人员素养亟待提高,县推广中心7人,技术人员5名,中级2名、占总数的25%,初级3人,占总数的37.5%,工勤技术人员2人、占工勤编制数的20%;乡(镇)农机站现有职工61名,其中:技术人员29名,占总数的43.9%,中级3名,占总数0.4%,初级26人,占总数的39.3%,工勤技术人员32名,占总数的48.5%,已不能适应我县农业产业调整和对农机化的发展的要求 (二)、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现有农机技术人员,实行的是县乡两级管理、基层站所干部一年里大部分时间根据乡政府的支配参与农业生产工作,不能做到专职专用,影响业务工作的开展。
(三)农机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大多数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办公场所、机具库房都运用了20年以上,年久失修,许多已经是危房普遍缺乏办公用品和仪器设备,办公条件很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开展 (四)农机推广工作没有业务经费,使得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五)、为了便于管理我县将县级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升格为副科级机构,属局的内设机构,但人、财、物都与局在一起、在形式和机构是技术部门独立法人、在工作和业务上没有独立行使权,机构职责无法保证、职能混淆、责任不清、应尽快在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中给与解决 五、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县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步伐加快,对农机化工作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机械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技术含量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精,农机从业人员不但要懂机械性能,还要懂得机械的作业技术标准为农机营销、修理、作业市场从业人员供应培训,提高其技能和技术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县、乡两级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支技术水平高、素养强、学问面宽的技术队伍、加强农机化技术技能的培训、是提高我县农机化工作整体水平保证。
(一)、依据国办发[2022]30号文件和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方法}精神,改革县、乡的现行体制对人员和机构进行改革调整,提升县站的功能充溢人员是保证项目、培训、检验鉴定、投诉、新机具、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演示、推广工作开展的基础 (二)、对现有的13个乡(镇)农机站,根据国办发[2022][30]号和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技术推广法]方法进行重组,建立农机技术推广中心站,对每个技术干部核定工作量,按量化管理,按0.2万—0.5万亩耕地、农机具200—500架、拖拉机50—150台以上建一个分站,一名技术干部工作量是负责2万——3万亩耕地、拖拉机30台——200台,任务是农机具技术、技能的鉴定检验、投诉,对农夫和农机手的培训、三大市场的监管、示范基地建设把可以通过市场配置的修理、营销、作业三大业务让市场调剂、乡站要主动退出,主要做好自己肩负的公益性职责,解决目前点多、面广、人散、基础工作不实、业务工作无人的现象,先在一个条件好的县进行试点总结阅历逐步推广 (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要求提升农机化率,农机化率的提升首先是要有技术含量高,机械性能好的机械,要有高技能的人材,整合现有的培训设施,强化公益性培训功能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领域、培育、提高农机人员的技能技术和广阔农牧民干部的农业机械化学问,以适应我县农业产业调整和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我县农机化发展。
我县1个农机技术培训基地、13个乡镇培训点、长期以来肩负着这项任务做好拓宽培训渠道、把乡、村两极干部的培训、农夫的技能培训纳入安排、为社会培育拖拉机手、以满意我县农业机械发展对拖拉机手的须要、开展有偿服务创收、项目的审报实施,以此解决了农机化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和改善了办学、教学、办公条件,提高技术人员待遇和收入建议将13个乡镇的农机站划分为5个中心站,详细为:xxxxx三个乡的农机站一个中心站;xxxx一个中心站;xxx为一个中心站、xx为一个中心站;xxx为一个中心站 (四)、解决两级推广服务体系经费,根据国办发[2022]30号和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技术推广法]方法通过削减机构,建立分站列入县财政公益性预算 (五)、尽快制定实惠政策,激励农机户引进新机具和新技术,特殊是对技术含量高,能为我县产业化起到带头做作用、技术领先的机械享受农机补贴 (六)、为情愿投入新技术、新机具的农机户和已有规模有效益的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供应作业耕地,保障作业收入对四大示范基地建设,做到主动主动地开展工作不等、靠、要对林果、畜牧、设施、多熟、蔬菜等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的产业、政府要制定作业费补贴的激励政策,对主动采纳推广新机具、新技术的农夫给预补贴、推动这些产业的农机化率的发展和使其尽快形成产业市场。
(七)、建立县、乡两级信息技术网,刚好精确地了解全县产业结构的改变和调整,解决农艺对农机具技术的要求向社会发布农机作业信息和技术信息,为农夫的跨县服务和购置机具服务 (八)、加强投诉受理工作,随着农机三大市场的发展农牧民和农机户、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和冲突会越来越多、特殊是我县农业产业多样性作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是要加快我县粮食、棉花、林果、畜牧、设施、特色、多熟、蔬菜等农业作物的作业标准的制定规范市场行为;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做好农机三大市场监管和投诉工作,依据法律爱护农牧民和消费和经营者的权益 (九)、我县的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