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的多样性.docx
6页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铵盐的组成和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目标】1.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检验方法2.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和用途重点难点】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检验方法过程与方法】实验开路,多做一些实验,让实验来证明一些化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预习】一.铵盐1•组成:铵根离子(N H4+)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氮肥主要包括: 铵态氮肥主要包括: 2•物理性质:铵盐都是晶体, 于水3•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见课本78实验):有些铵盐受热可分解产生氨气,nh4ci受热会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时,氨气和氯化氢又重新结合,生成nh4ci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过程 碳酸氢铵在30°C以上,即可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请写出碳酸铵受热分解的方程式 (2)与碱反应---铵盐都可以与碱反应NH4Cl和NaOH溶液加热,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问题:铵盐属于铵态氮肥,贮存和施用时注意什么?【预习检测】1.有关铵盐的性质正确的是(A.都是晶体,都能溶于水C.与碱共热时可产生氨气)B. 受热时分解,都一定有NH3产生 D.能与酸反应2•下列反应中,NH3既显还原性,又显碱性的是( )3 PtA. NH+HC1 NH Cl B.4NH+5O 4NO+6H O3 4 3/\2 △ 2C.3CuO+2NH 3Cu+N+3H O D.8NH+3Cl 6NH Cl+N3 2 2 3 2 4 23.有反应 8NH3 +3C12==6NH4C1+N2;①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 被氧化的元素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 若有2 molN2生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NH3物质的量是( )A.10 mol B.8 mol C.4 mol D.3 mol③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则转移电子数目为 【课堂探究】探究1•铵盐化学性质【探究实验】①取少量氯化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② 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③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适量的10%NaOH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一) 化学性质1. 热不稳定性① 加热NH4Cl晶体,现象: 化学方程式: 思考:能用该方法制备氨气吗?② 加热NH4HCO3晶体,化学方程式: 思考:能与酸反应?能与碱反应?2. 与碱反应NH4Cl和NaOH溶液,加热,化学方程式: NH4Cl和稀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NH4Cl和浓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练习1】下列性质中不应是铵盐所共有的 。
①都易溶于水 ②受热都能分解③受热都能分解且都生成氨气④都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⑤铵盐都能与酸反应【练习2】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一一区分的试剂是( )A.NaOH 溶液 B.AgNO3 溶液 C.BaCl?溶液 D.Ba(OH)2溶液(二) nh4+的检验:方法: 离子方程式: 【练习3】检验某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NH4+的方法是,先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然后()A. 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B. 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C. 加入弱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D. 加入烧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探究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 原理: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 和 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化学方程式)2. 装置:与制 相同3•收集方法:只能用向 排空气法(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作用是 )4. 验满方法:①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看试纸是否 ② 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靠近瓶口,看是否产 5. 干燥方法:将氨气通过装有碱石灰(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的干燥管(或U形管)可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不能用 等酸性干燥剂,也不能用 干燥氨气。
6. 尾气处理:在试管口放一团用 浸湿的棉花【练习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味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 知是否确实是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帮他检验是否为氨气的是(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B.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C.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 D.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本节知识树】根据左图,完成以下几个方程式① 铵根离子检验② 一水合氨受热分解③ 氨气遇酸反应④ 实验室制取氨气【课堂检测】1. (双选)可在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是( )A.在浓氨水中加生石灰 B. 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混合后加热C.加热分解NH4C1晶体 D.加热消石灰Ca (OH) 2和NH4Cl固体混合物2. 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③铵态氮肥不宜跟草木灰混合 使用④所有的铵盐都和碱反应⑤所有铵盐都不能与酸反应A. 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 通常状况下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AH?、q、比 BQ NO NO2 CH? N2 NH3 DNH3 HC1 NO?4. 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含义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产生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NH —气体法 B.C1-—沉淀法 C.Fe3+—显色法 D.Ca2+—气体法45. 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装置与用KC1O3制取O2的装置相同B. 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 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 所用的铵盐不是NH4NO3,是因为NH4NO3受热易爆炸)甲白色烟环乙ijj6. 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 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课后拓展学案1.(双选)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 NH3: NH4++OH- ==NH3+H2OB. NaOH 与 NH4Cl 溶液混合加热:NH4++OH-==NH3^H2Oc.氨水中加盐酸:nh3・h2o+h+==nh4++h2oD.氨气通入稀 H2SO4 中: NH3+H+==NH4+2. 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 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生成X,则X是( )A (NH4)2SO4 b、NH4NO3 C、NH£1 D、NH^HCq3. (双选)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A、NH3 B、H2O C、CO2 D、O24. 限用一种试剂,经过一次实验(可加热)就能鉴别:Na2CO3、(NH4)2SO4、NH4CI、KNO3四种无色溶液该试剂是( )A. AgNO3溶液 B. NaOH溶液 C. Ba(OH)2溶液 D.盐酸5. 把一小块钠投入浓氨水中,逸出的气体为( )A.全为 h2 B.全为 nh3 c.h2 和 nh3 d. nh3・h2o6. 氮肥是广泛使用的肥料。
硫酸铵就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铵态氮肥那么:(1)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如何检验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 7•实验室制氨气常用以下两种方法:①用固体Ca(OH)2和NH4Cl晶体反应制取;②用固体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制取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用方法①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 方法②能够制取氨气的原理是(3)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4)通常用于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实验是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其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 5)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是 8. 已知25%的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5%的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是( );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是(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计算9. A、B、C、D、E 可能是 NH4C1、Ba(OH)2、KC1、K2SO4、(NH4)2SO4 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时产生的现象是:①A和B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无明显现象②B和C 混合也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有气体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B和E混合后 无沉淀,但加热后也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④D和任何一种溶液混合后,都 无明显变化根据上述现象,回答:(1) A 、B 、C 、D 、E (用化学式表示)2)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 B+C: B+E: 10.有一瓶无色混合气体,是由HC1、O2、NO、CO2、NH3、N2中的某些气体组成①把混合气 体通过过量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小;②剩余气体通过过量碱石灰后,气体体积又明显 减小;③最后,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由此可见,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 有 ,一定不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