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习全球化与全球问题.ppt
58页第二章 全球化与全球问题,一、全球化概述1、界定 2、动力3、历史4、表现二、全球化的影响(积极VS消极)1、宏观:全球层面2、中观 :主要国家3、微观:个人与群体三、对全球化的评价与行动(拥抱与反抗)四、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二、全球化的影响(积极VS消极)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英语中字.flv,1、宏观:全球层面2、中观 :主要国家3、微观:个人与群体,1、宏观:全球层面,积极影响:1、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2、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降低物价,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 3、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4、促进世界各地的发展打破文化界限与偏见,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文化” 市场经济的法则、商品流通的规则“科技文化”的普遍性,各国都已认识到科学技术是强国之本科学技术文化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习惯的传播与交流,自觉不自觉地、程度不同地吸收这些外来文化的营养 “民主和法治”作为一种制度文化,也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
消极影响:缺少法治道义:国际的无政府状态使得国际市场的法治化根本不可能,使得个人、群体和国家所得不公平无法预知国家损益:强国、弱国、大 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刺激追求差异: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 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金融危机南北鸿沟,案例:跨国公司,1、推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有利于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几乎遍及全球,促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带动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8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6400亿美元,比上一年猛增40%1999年达到8650亿美元,又比前一年增加27%2000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这些对外投资的主体绝大多数是跨国公司其中一部分资金投向了发展中国家,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2、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能力,跨国公司投入巨资进行科技研究和发展美国大公司普遍以销售额 10%以上的资金投入科研;一些大医药公司这方面的比例则高达30%以上。
跨国公司将包含这些研发成果的产品投入市场,在其全球性经营活动中实现对高新技术的产业化3、促进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跨国公司分布于各行各业,其经营活动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大,传统产业中的一些跨国公司,如汽车制造公司,也在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方向发展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10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电信业、医药业、航空航天业等高科技公司占有重要地位在前25名大公司中,仅电信业公司就从1998年的5家猛增至10家这种趋势的发展无疑将大大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4、拉大了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甚至被全球化浪潮抛在一边 由于跨国公司对利益的追求,它们的全球化经营必定集中在对它们最有商业利益的地区,其资金和技术只能流向最能使它们获利的地区199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近7000亿美元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非洲得到的外国投资仅为100 亿美元左右,而且还集中在少数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国家多数落后国家基本得不到外国投资,经济发展因此也更加落后,跨国公司的作用并不局限于经济,它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和游说能力,影响甚至操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和政府,推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推行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外交政策,甚至为了跨国公司的利益进行对外扩张。
跨国公司通过其在东道国的投资机构和对东道国经济的控制,插手东道国的内政,甚至巅覆东道国政权全球化与国际秩序,积极影响1、促进国际利益融合经济等领域;双边及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2、促进安全内涵扩展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 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3、促进国家主权转移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实施者、全球性问题的管理者和全球性争端的解决者国家主权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 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向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移社会权利全球化还促使一 国的国内规则尽可能与国际规则协调与一致4、推进国际体系转型现行体系由西方(美国)主导、各国名义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国际组织作用有限、霸权主义和 “问题国家”得不到有效制约新的国际体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征:一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力量对比有利于多强、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变化。
美、中、欧、日、俄、印度、巴西等新的各极之间利益融合与相 互依存度提高,彼此发生尖锐对抗与全面战争的危险性降低二是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共同主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将得到发展三是国际组织作用增强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强化,对大国和“问题国家”的约束将得到加强四是国际治理多样化全球性问题增多将促进国际治理模式多样化,如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大国共治与中小国家共治、全球性国际组织治理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治理等相互结合和相互补充五是和平渐进性国际体系转型可能在保持总体和平状态下通过大国之间、南北方国家间的斗争、协商、妥协以渐进式改良逐步完成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人类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础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对西方文明的总体超越消极影响1、经济危机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 发生,其传导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2、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最终会威胁全球与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3、社会动乱全球化导致国家间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都有可能激化如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传统产 业大量外移,失业问题突显,社会风潮增多全球化还使各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都在增 大4、大国对抗有的国家背离全球化的演进方向、背离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没有放弃搞霸权主义,没有放弃搞战略扩张,没有放弃搞军备竞赛,没有放弃遏制其他新兴大国特别是它还将在一二十年内保持战略优势,一旦摆脱当前的战略困境,仍有再次挑起大国对抗的可能,那将对国际体系的转型、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严重危害5、地区动荡全球化中边缘化的国家、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可能使用21世纪头20年内地区热点不是随全球化深入逐步减少而是继续增多,使地区热点对全球安全形势的牵动作用增大,使国际形势在总体和平状态下局部动荡继续加剧2、中观 :国家,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受益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墨西哥、中国等 ;全球化中受损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美国:超级大国VS赤字,巨额贸易顺差;新经济及CEO的高收入VS旧经济的衰落、普通民众的收入降低欧洲:经济结构调整、失业增加、福利缩减、排斥移民日本: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机遇,1. 提升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2. 产业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层次较低的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的转移. 引进、学习、发展高新技术产,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竞争力逐渐增强. 4、促进了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亚洲)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 5、自由经济区的发展.230多个经济与技术开发区、及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 金融全球化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2.对产业结构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参与的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高.4.影响政府收入与政府借贷.5对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会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6.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7.破坏环境,案例:电子垃圾:全球化的阴暗面,在信息科技革命所创造的利润和财富的光辉外表下,隐藏着一个黑暗的事实:由于电子和电器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廉,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电子垃圾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超过4000万吨,如果把运送电子垃圾的卡车排列起来可绕上半个地球有80%出口至亚洲(有90%进入中国)全球的电子垃圾的产业链:发达国家→电子垃圾倾倒发展中国→垃圾中的贵金属回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增加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的好处,1. 通过制定规则而获得好处2、从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好处3、通过贸易获好处,对发达国家的负面影响,1.加剧了全球的金融投机和风险.2. 贫富差距日趋拉大,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劳资矛盾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很可能导致糟糕的经济和治理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分裂3.政府实施再分配功能弱化,“福利社会”面临挑战《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危机》,,,3、微观:个人与群体,机遇:风险投资,创业致富,生活改善,福利增加风险:失业、工资降低、福利缩减、缺乏安全感,三、对全球化的评价与行动,拥抱全球化:全球主义的观点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降低物价和促进世界各地的发展,打破文化界限与偏见,使人人都有发言权,甚至可以削弱专制政府客观存在的过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避免、不可逆转、无法阻挡和不以任何国家、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抵抗全球化跨国公司统治世界各国经济:新自由主义放弃国家干预,听任市场力量自发作用。
导致各国都听任跨国公司摆布征收最少的税收,最大幅度地削减社会福利这必然意味着一个大多数人经常性失业的世界,一个20:80的世界,一个生活水平螺旋式下降的世界当前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 的病态扩张性全球化是一种神话,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架构,为新自由主义的全球计划提供合法依据毁灭文化多样性,让富裕的工业化国家牟取暴利而使发展中国家处境更加艰难,而且会损害单一民族的独立的国家第一,全球化既不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不可抗拒的它主要 是美国的产物,起源于二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建立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力量之上美国的一次深层而漫长的经济危机会像大萧条那样对全球化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第二,全球化触及的地区还很有限,因为它不包括许多贫穷的国家,也不包括那些面对全球化做出别种反应的国家这个世界远远没有达到在市场、服务和生产要素方面的完美一体化第三,国际市民社会还处于萌芽状态许多非政府组织只代表其成员国人口的很小的一部分它们主要代表现代化了的国家或政府控制不强的国家通常非政府组织不可能完全不受政府的影响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公共机构在其活动中存在不透明的弊端,它们的裁定常常是武断的和不公平的第五,通过消除壁垒来改善世人的生活状况是种很有吸引力的想法,但其效果还不确定。
全球化被看成是一个科学的、理性的和世界性的启蒙运动多种原因诸如悲惨的境遇、不公正、蒙受耻辱、依附传统和不只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使这种启蒙式的全球化引起了反感和不满在全球化面前,对公正的诉求被推到了世界议题的背后,一新的理论和信仰开始升起:对丛林原则上的信仰——提倡每个人和每个国家,无论贫富,都必须自己帮助自己,自己拯救自己表面上赋予了强者和弱者同样的自由但实际上提倡的是强者对弱者的“自由竞争”,资本对劳动的“自由竞争”,强国对弱国的“自由竞争”是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强者对弱者的掠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