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散文语言特色.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387258426
  • 上传时间:2022-09-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散文语言特色【篇一:散文语言特色】【篇二:散文语言特色】[摘 要 ]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朱自清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散文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朱自清擅长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提炼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朴素简洁、亲切自然的散文语言[关键词 ] 朱自清;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是 “真 ”讲真话、抒真情、描实景,这是朱自清散文所追求的,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朱自清的散文写出了情致,读来富于情趣,具有感人的力量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优美孙玉石对朱自清这样称道: “他那具有浓郁诗人气质的笔触又掺入文字之中,常令人于散文中感到一种诗的意境和蕴蓄的力量 ”朱自清善用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提炼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朴素简洁、亲切自然的散文语言诗集《踪迹》的问世,使朱自清的散文显出独特的诗化美,读后令人爱不释手朱自清用字很讲究,但不过分雕琢,不用大红大绿的色彩去涂抹,而是朴实、自然一、散文口语化在新诗形式运动初期,便有 “重造新韵 ”一项 “重造新韵 ”主张以北平音为标准。

      这一主张曾在《新青年》杂志上加以鼓吹作为当时的青年,朱自清受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后来他又将这一影响带到散文创作中并加以改进,力图用 “活的口语 ”进行创作朱自清认为,北平话一向是官话,影响最广大,用来代表中国的现代语,原是极恰当的这与 “造新韵 ”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但朱自清却在文学实践中作出了更积极的贡献朱自清特意用北京口语写成了代表作《给亡妇》: “ 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病的只剩皮包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 ”泪如倾式的心语独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用朴素动人的北平话来负载绵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全篇用第二人称叙述手法,这样更利于口语的表达,使感情表达得真挚可贵朱自清在《写作杂谈》里说: “我想尽量用口语,向着文言文一致的方向走《给亡妇》用了对称的口气,一半便是为此 ”朴实无华叙说生死离别之苦,感人至深为了达到口语化的目的,朱自清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他常常以俗语或方言引文,适以点缀,或起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奇效如《论自己》一文中引用 “娶了媳妇忘了娘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门的水 ”“久病床前无孝子 ”“好汉胳膊折了往袖里藏 ”等大量的俗语来形容,收到了言微意深、句短情长的效果。

      朱自清在文中也用方言来表情达意,抄录口语在《海行杂记》里记录茶房的话: “但是他们先得训你一顿,虽然只是低低的自言自语: ‘啥事体啦?哇啦哇啦的!接着才响声说: ‘噢,来哉,啥事体啦? ”活脱脱地将宁波茶房小人物形象呈现眼前二、追求散文的诗化美朱自清散文着意于句子长短交错结构和跳跃的节奏,追求散文语言的诗化如《匆匆》一文的开头一段: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作者用一连串排比,感情之水如陂塘明渠,曲折明畅,让读者为之吸引,为之感染,而且通篇句子短促,大致押 “e”韵,使全文声韵和谐,朗朗上口,通脱透明,惹人深思再有,朱自清通过句子的长短构建诗意般的节奏和思想朱自清的散文有着长短交错结构的句子和节奏追求诗化的迹象其实,朱自清的散文是以和谐的音韵为内核,用变化的长短句,精巧的对偶,丰富的想象,铺张扬厉的排比凝结的诗如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

      《春》这篇美文就因其精巧的形式,张弛相间的语言,奇妙的比喻,成为一首玲挑剔透的小诗在古典诗歌里面常有铺排的修辞手法,如《木兰诗》里对木兰从军前准备工作的铺排描写: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三、用语精练朱自清在《关于写作问答》中谈到写作速率时说: “我写作速度很慢,平均每天只能写两千字,每次写作持久力只有两个小时左右 ”朱自清还常常把他的文章读给他的妻子听,有时为了一个字仔细推敲,征求妻子的意见,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句话的长短和衔接处,想尽可能地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他于文字的谨严是公认的朱自清仔细推敲第一个文字例如:在《女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 “在路上走,远远的有妇人来了,我的眼睛便像蜜蜂们嗅着花香,直攫过去 ”而“攫”一般指手的动作,活用在这里更可见急切和热烈的心情《荷塘月色》一文中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这“泻”和 “浮 ”字,把月光和雾光点活了丰富而又生动的词语,氛围渲染从而体会出文中的诗情画意在遣词方面,朱自清也有其独到的地方最显明的一点,叠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增加了散文活泼自然的韵味叠字是我国汉语的一个特点。

      朱自清充分发挥了这一特点,使用并创造了多种多样形态的叠词如《荷塘月色》中 “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薄薄的青雾,阴森森的路 ”,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这种叠音词在朱自清其他散文里面也俯拾可得,不胜枚举四、修辞手法的独特性朱自清的散文构思跳跃,激烈的感情由非凡的比喻、奇特的想象所表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加强散文语言的表达效果,激发了读者的想象首先,各种奇妙的比喻最为人称道,如《荷塘月色》里用“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比喻微风送来的 “缕缕清香 ”, “以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来比喻荷塘上的光和影,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是前无古人的通感是比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的比喻追求形似,而通感追求感觉上相似,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起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这种匠心使我们仿佛品味一杯香茗,细细品味,令人回肠荡气,神清气爽其次,采用拟人手法如《春》一文中说: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动写活,栩栩如生最后还有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的排比句如《春》中的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

      另外,朱自清善用独特的想象,构造美妙意境例如:《白水祭》里关于瀑布的描述: “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毛挽着那影子,它便是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似的,立刻伏伏贴贴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一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影子织成一个幻网 —— 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 ”朱自清没有急于描写有形的瀑水,而是想象无形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瀑水的神妙灵动,堪称奇思妙想责任编辑 吴晶晶 endprint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 :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 :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① . 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 ②.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③. 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④. 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⑤. 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⑥. 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书面语与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严谨、说服力强)等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6、表现手法角度鉴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