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区域工程地质.doc
2页第三章第三章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第第一一节节地地层层岩岩性性根据沿线地质调绘、工程地质槽探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调查分析, 沿线发育的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比较简单,主要发育有:震旦系 (Z) 、白垩系(K)以及第四系(Q)等地层现将各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 下,其具体分布情况见第五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白垩系(一)白垩系(K) 这套地层路带内较发育,主要分布在赣州北东向断陷盆地之内根 据其沉积旋回分上、下统工程地质类型属碎屑建造,为较弱、较坚硬的薄 ~厚层状砂岩、砂砾岩、泥岩岩组岩体结构为薄~厚层状,岩石强度差异较 大泥质较结的砂砾岩易风化,抗水性弱边坡稳定性差,易形成滑坡、崩 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1、白垩系下统火把山群、白垩系下统火把山群(K1hb)::厚 1238 米,为一套砖红色巨厚层砂砾 岩夹巨厚层中粗粒长石砾岩底部见砾岩墨绿色块伊丁橄榄玄武岩和紫灰色 层状凝灰岩顶部为灰白、黄绿色薄层页岩、粉砂岩、页岩 2、白垩系上统赣州组、白垩系上统赣州组(K1g)::厚 983 米,为一套紫红、棕红色泥质粉砂 岩、粉砂岩、含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钙质粉砂岩 3、白垩系中统南雄组白垩系中统南雄组(K2n)::厚584米,为一套棕红色至巨厚层砾岩、 砂砾岩、钙质砂岩。
(三)(三)第四系(第四系(Q Q)) 分布于赣江及其支流等河床及其两岸,多呈边滩、心滩、河漫滩及阶地 产出以冲积和洪积为主,岩相岩性复杂,厚度变化比较大,厚1~30米 1 1、第四系下更新统(、第四系下更新统(Q1):):厚度0~12米,上部为“梅林红土层” ,由 网纹状红土、粉质粘土组成;下部为河流冲积砾石,即为“赣县砾石层” , 其岩性为黄白色砾石层夹红色砂质粘土及粗砂岩多分布于赣江、贡水及其支流两岸,组成三级基座阶地 2 2、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厚0~8米,沉积物为粉土、粉质粘土、 砂层和砾石层等分布于河床两岸,多组成1~2级阶地 3 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 Q4 4al+plal+pl):):厚度 0~6 米,主要为冲积层, 沉积物为粉质砂土、粉质粘土第第二二节节 地地质质构构造造路线区域属赣州红盆地,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 路线范围内构造不甚发育,主要是盆地边缘的控盆构造盆地内广 泛分布上白垩统赣州组红砂岩,呈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 NE—NEE 向, 倾向南西,倾角一般为5~180°岩性主要为 紫红色砂岩、砂砾岩、泥 质粉砂岩等,玄武岩岩脉、岩株和寒武系浅变质岩零星分布于盆地北缘。
区内红砂岩岩层受构造影响小,岩层节理裂隙不发育,完整性好赣州红盆地南北边缘主要受断裂带控制盆地南缘发育有一北东向李屋 坳正断层,断层距赣州市约 10KM,断层倾向北西,倾角约 34 度,断面宽 2~15 米,走向延伸长约 40 余公里受其影响,盆地内红砂岩层与南面震旦 系变质岩及燕山期花岗岩呈断层接触盆地北侧发育有数条小的断裂带,断 裂带断层倾向南东,倾角约 34 度,断面宽 2~5 米,走向延伸长约 1~3 公里另外距路线东侧约 60KM 发育有一鹰潭鹰潭——安远深断裂安远深断裂走向北北东,倾 向南东东,倾角 50°左右,经鹰潭、南城、宁都(西) 、于都盘古山镇、安 远(西)向南西入粤北,省区延长约 500 公里断裂在航片上反映甚为清晰, 迹线甚为规则、平直晚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的沉积、分布、 发育程度受 其影响沿断裂带加里东期混合岩、混合交代花岗岩及晚侏罗世火山岩均甚 发育,形成混合杂岩带、花岗杂岩带及火山杂岩带,局部出现动力变质带 并有多个温泉、震中沿断裂分布,全省共 23 次强震,有 5 次集中分布在该 断裂隙构造带的南端从此断裂与地质体的相互关系看,当形成于加里东期, 燕山期仍有强烈活动。
其性质以压剪性特征表现明显118GYS-58-1第第三三节节 新新构构造造运运动动及及地地震震路线区域新构造运动起点位于赣中南大面积稳定上升区,晚第三纪 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本区以大面积间歇性上升为主 根据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江西部分),区内地震动 峰值加速度 g<0.05,即地震基本烈度值小于Ⅵ度,建议可不考虑 抗震设防,或进行简易抗震设防设计119GYS-58-2。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