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说课稿范例.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1824****852
  • 文档编号:313454548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3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说课稿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本节内容在苏教版教材1专题3第一单元的其次课时,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内容属于元素化合物学问的范畴,它是中学学生须要学习的重要化学学问,也是学生相识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对物质性质的改变的规律性的相识,为后面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同时也起到深化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作用  地位作用  a、通过试验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b、尝试采纳联想、类比等方法学习新学问,学习构建学问结构的常用方法  a、通过学习相识到物质的多样性  b、进一步感受化学学科的丰富多彩  知道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知道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分别是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了解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  学问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看法  教学目标  难点  理解物质的两性和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重点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卤素、钠和镁等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学问,学习了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方法,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元素理论,学生可能感觉元素化合物学问比较零散,因此,学习本节内容时须要用试验来激发学生的爱好,加深学生对本节学问的印象。

        由于学生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学问过于零散,可能会把具有相像性质的几种物质混淆起来,因此须要老师采纳联想、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刚好梳理学问  三、教法学法分析  情境引入法—利用绚丽多彩的宝石引入课题  讲解探讨法—用于“两性”概念的学习  试验设计法—学生自行设计试验并动手验证  类比分析法—如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的.区分,酸性和碱性的体现  自学引导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学习教材上的资料卡内容  老师  引导  试验设计  动手验证  情境激趣  引入课题  类比分析  讲解两性  学问扩充  习题巩固  教学程序  一、情境激趣、引入课题  以图片、文字等信息向学生展示铝条、试验室中的氧化铝、刚玉和红宝石、蓝宝石的不同,利用自然界中物质的丰富多彩引入课题  设置目的:上述物质在巨大的差别背后却有着共同的元素或共同的主要成分,引起学生的爱好和剧烈的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类比分析、讲解两性  回顾前一节冶炼铝的工业流程中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将氧化铝与其他酸性氧化物类比,得出与碱反应的规律  课前打算好新制氧化铝,演示氧化铝与酸的试验,将氧化铝与其他碱性氧化物类比,得出与酸反应的规律。

        得出“两性”的概念,讲解两性氧化物  强化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设置目的:利用已学学问学习新学问,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驾驭新学问,又能削减学生对新、旧学问的混淆  三、试验设计、动手验证  学生动手自行进行书上第66页的“活动与探究”,引出问题:氢氧化铝在遇到氨水和氢氧化钠这两种碱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试验现象?  学生提出假设,设计验证明验的方案  设置目的:让学生在试验中发觉问题,激发其探究爱好,养成勤于思索、勤于发觉的好习惯  就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引导学生从碱性强弱和用量多少的方面考虑,得出比较完善的方案,然后让学生自行动手操作,最终由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讲解并完善“铝三角”构图  设置目的:让学生体会到试验在化学探讨中的重要性,巩固简洁的试验操作,以探究的形式学习新学问  Al(OH)3  Al3+  AlO2-  四、学问扩充、习题巩固  由学生自己阅读材料,然后通过提问来驾驭明矾净水原理,最终延长到铝对健康的影响,将本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布置习题,巩固所学学问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氧化铝的两性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6H+=2Al3++3H2O  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的两性  AlCl3++NH3H2O→  AlCl3++NaOH→  两性氢氧化物:  3.明矾的净水作用  KAl(SO4)2 = K+ + Al3+ + 2SO42-  Al3+ + 3H2O = Al(OH)3(胶体) + 3H+  板书设计  感谢收看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说课稿2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位于苏教版必修一专题3第一单元其次节,是属于元素化合物学问的范畴。

      它是中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化学学问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使学生能初步积累一些对化合物的改变的规律性相识,可以为后面学习其他的元素打好基础  2、目标分析  在本节课中,课程标准要求:依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试验探究,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所以,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和相关性质  2、能分别写出它们与强酸强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演示试验,得出氧化铝 氢氧化铝的两性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学习构建学问结构和原理的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试验探究,驾驭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体验试验与探究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相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实力,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难点是:对两性氧化物的理解和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的确立依据:因为学生第一次遇到具有两性的化合物,较难理解和学懂,因此,我把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定为教学的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卤素、钠和镁等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学问,也学习了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方法。

      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元素理论,学生可能感觉元素化合物学问比较零散,较难学懂而且,元素化合物的学问会相对比较枯燥,学生有可能没爱好学习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时,须要用试验来激发学生的爱好,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做试验,能够较好的让学生驾驭本节课的学问,并加深对于本节学问的印象  三、教法和学法  情景引入 试验演示 小组探讨 试验探究 课堂小结 引入新课来结课  四、教学过程  1、氧化铝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我会通过投影两组图片,第一组是铝土矿、氧化铝粉末、氧化铝制成的坩埚,其次组是红宝石和蓝宝石并让同学们归纳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结合教材资料卡上出现的有关学问创设铝的氧化物的情境,通过展示有关氧化铝的图片,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并通过图片供应的信息,归纳出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2)演示试验 得出结论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少量氧化铝粉末,后分别滴入适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视察试验现象  引导学生视察试验现象,得出氧化铝具有两性,是两性氧化物的结论并给出两性氧化物的定义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视察和分析试验现象,培育学生视察试验现象和分析试验现象的实力  2、氢氧化铝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学问  通过向偏铝酸钠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碳产生氢氧化铝引出氢氧化铝,进而通过视察氢氧化铝得出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通过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引出氢氧化铝  (2)提出问题 演示试验  氢氧化铝是否也像氧化铝那样具有两性呢?然后通过试验验证  向两只氢氧化铝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视察试验现象  引导学生视察试验现象,得出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是两性氢氧化物的结论并给出两性氢氧化物的定义  通过类比、演示试验的方法得出氢氧化铝的两性  3、氢氧化铝的制备  (1)氢氧化铝制备  运用所给药品,分小组探讨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案  药品 6mol/L 氢氧化钠溶液 6mol/L 氨水溶液 2mol/L氯化铝溶液  并猜想不断向氢氧化铝溶液中通入氢氧化钠的现象,进行试验,验证猜想  培育学生能依据所学的学问设 计试验方案的实力,即活学活用的实力,并培育他们归纳、总结的实力  4、归纳小结  分别从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两性,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两性,及氢氧化铝的两种制备方法进行总结  5、创设新情景,引出下节课内容  通过投影福州地铁的图片,提问同学们,地铁的主要材料,进而引出下节课要学习的铝及铝合金,叫同学们做好预习  引出下节课所学内容,引起同学们的新奇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爱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