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金成本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合理运用.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资金成本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合理运用 资金本金是长期投资决策中的一个重要评估参数在净现值法下,以资金本金作为贴现率对投资方案的现金净流量举行贴现,根据贴现值的正负判断投资是否可行;在内含报酬率法下,将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与资金本金举行对比,以选择最优投资方案按照现行《财务管理》教材介绍的长期投资决策方法,当企业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时,应按照各项资金来源的本金及其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加权平均,然后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本金举行投资决策 加权平均某项资金来源在投资该项资金来源 =Σ( × ) 资金本金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的个别资金本金 例1:设长城公司拟投资创办C工程,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各500万元股东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40%,借款利率为10%.工程创办期为0,生产经营期为10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85万元试对该投资工程的可行性作出决策 加权平均500500 =×10%+×40%=25% 资金本金10001000 净现值(C)=285×(P/A,25%,10)-1000 =285×3.571-1000=17.74(万元) 根据285×(P/A,r,10)=1000,(P/Ar,10)=3.509,求得工程的内含报酬率r=25.68%.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C工程的净现值大于0,内含报酬率大于加权平均资金本金,故该投资工程可行。
笔者分析研究后察觉,以上决策过程和结论是错误的,举例分析如下: [例2]设上例长城公司的C工程系由A、B两个配套工程构成,A工程投资额为500万元,以借款方式筹集资金,每年现金净流量为80万元;B工程投资额为500万元,以自有资金投资,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05万元试分别对A、B工程的可行性作出决策判断 净现值(A)=80×(P/A,10%,10)-500 =80×6.145-500 =-8.4(万元) 净现值(B)=205×(P/A,40%,10)-500 =205×2.414-500 =-5.13(万元) 500 根据(P/A,r,10)==6.250,求得A工程的内含报酬率r=9.62%; 80 500 根据(P/A,r,10)==2.439,求得B工程的内含报酬率r=39.59%. 205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A、B两个工程的净现值都小于0,内含报酬率都小于其资金本金,故A、B两个投资工程都不成行这与例1的结论正好相反 表1投资工程决策分析表单位:万元 工程A工程B工程C工程 投资总额5005001000 创办期(年)000 生产经营期(年)101010 资金本金10%40%25% 每年现金净流量80205285 净现值-8.4-5.1317.74 内含报酬率9.62%39.59%25.68% 可行性决策不成行不成行可行 为什么就同一个投资工程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呢?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加权平均资金本金上。
资金本金是按年计算的每期用资费用(不考虑筹资费用)与所筹资金总额之间的比率在筹资决策中,通常假设用资费用按期支付,本金到期一次清偿所以,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本金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与按照各种资金来源的个别资金本金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完全一致—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