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震时刻和震源位置的测定方法.docx
2页发震时刻和震源位置的测定方法地震定位意指根据地震台站观测的震相到时数据,确定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位置、发震时刻、震级)严格来说,地震定位同时需要还给出对解的评价地震定位是地震学中最经典、最基本的问题,它在地球内部结构、区域地震活动性、地震构造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快速准确的地震定位还对震后的减灾救灾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发震时刻的确定发震时刻指地震发生的时刻发震时刻可利用单台或多台资料进行确定通常 利用区域台网的多台资料确定的结果较为准确1、用走时表确定发震时刻利 用走时表法确定发震时刻的公式为发震时刻二初至震相的到时-初至震相的走 时其中初至震相到时可从地震记录图上直接获取,初至震相的走时值则可用 TS与TP的到时差值查走时表得到为消除误差,通常将各台定出的发震时 刻取均值,作为最终定出的发震时刻值此种方法适用于任何地震对于地方 震使用直达波到时差 TS-TP查走时表得tP ;对于近 震,用首波走时差 Tsn-Tpn查走时表得tpn ;对于远震用地幔折射波的到时差TS-TP查走时表 得tp;对于极远震用地表反射波PP?与地核穿透波PKP1间的到时差查走 时表得tPKPI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对于5。
~16影区内的地震,由于无法准 确定出S震相,因此,常用短周期面波Lg2与初至P波的到时差查走时表 得tP值使用走时表法定发震时刻时,应先定出震中距及震源深度值,再确 定初至波的走时,这一点对于远震显得更加重要2、用和达直线法确定发震 时刻和达直线法是经典的方法它适用于利用区域台网资料测定地方震及近震 的发震时刻其原理方程为:TP=(TS-TP)/(k-1)+T (221) 0式中,TP、 TS分别为纵横波的到时,可以是直达波、反射波或首波;T0为发震时刻,k为 波速比(k二vP/vS)和达直线的含义是波的到时差TS-TP与初至波到时TP 呈线性关系由它们构成的直线的斜率为k,直线在TP轴上的截距为发震时 刻TO由式(221 )不难看出,当已知各台的纵横波到时之后,便可通过解方程 组的方法确定发震时刻TO及波速比k二、震中位置的确定1、利用单台三分向记录确定震中位置利用单台三分向记录确定震中位置的原理 就是根据纵波初动确定出震中方位角,根据 震相到时(走时表等)确定出震中 距,根据震中方位角及震中距确定震中位置当有1个以上台获得了初动清晰、 P及S震相准确的地震记录时,便可用该方法确定震中位置。
1)利用P波 三分向初动确定震中方位角震中方位角是指过地震台站的子午线与地震台站到 震中连线间的夹角,沿顺时针方向量取为正P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射线 重合,因此P波的初动方向能表明震源的方位P波 在两水平方向的初动决定 地震波射线的位置,?其垂直向的初动决定地震波射线的方向当垂直向初动向 上时,质点初始振动的方向背向震中;当垂直初动向下时,质点初始振动的方向 指向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