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保密场景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技术规范.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职**
  • 文档编号:344499241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3.29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保密场景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技术规范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效能等级 25 试验方法与要求 26 评估方法 5参考文献 6I保密场景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界定了保密场景中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效能等级,描 述了保密场景中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的试验方法与要求和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保密场景中干扰器开启前后移动通信信号强度测量及其干扰防护效能的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365 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3 术语和定义3.13.2置3.33.4GB/T 436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保密场景 secrecy scenario存在泄密风险,需要使用干扰器进行干扰防护的场景干扰器(屏蔽器) jammer采用同频段信号阻塞的方式来阻塞移动通信基站下行信号,造成移动终端无法和基站进行通信的装干扰信号 jamming signal导致与基站联络中断,使通信终端无法正常通信的信号。

      干信比 jamming-to-signal ratio干扰信号与干扰前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的比值,取对数后即干扰前后场强差值注:本文件中用干信比衡量干扰器的干扰效能3.5干扰等级 jamming grade干扰信号对移动通信信号干扰效能的分级3.6场强差值 field intensity difference电磁波在空间某点处的电磁场强度差值,实际测量中场强差值可用信号强度差值计算14 效能等级干扰防护效能等级分为三级,每级干扰前后干信比Sdef见表1表 1 干扰防护效能等级划分等级干扰前后场强差值 Sdef分级评估1 级Sdef≥12 dB安全2 级3 dB≤Sdef<12 dB有风险3 级Sdef<3 dB不合格注1:安全:脱离服务区注2:有风险:难以拨入拨出,通话中断,话音质量严重下降,数据业务时有时无注3:不合格:能正常工作5 试验方法与要求5.1 试验要求5.1.1 人员应配置不少于 2 名的工作人员,分别操作信号采集和评估设备5.1.2 环境测试高度以距离地面 1 m~1.3 m 高度为宜5.1.3 设备宜采用无线监测频谱分析仪等信号采集终端和标准化宽带全向天线组合的方式测量信号强度。

      5.1.4 场景5.1.4.1 干扰器开启前,场景中具备的移动通信信号制式可参见表 2,并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最新运营商制式、频段进行更新;5.1.4.2 干扰器开启后,场景中具备干扰信号表 2 通信制式通信网络制式频段(MHz)2GCDMA 1X870~885GSM934~954954~960DCS1 805~1 8301 830~1 8403GEV DO870~885TD SCDMA2 010~2 025WCDMA2 130~2 1452表 2 通信制式(续)通信网络制式频段MHz4GFDD LTE1 840~1 8601 860~1 875TDD LTE1 880~1 905FDD LTE2 110~2 1302 145~2 170TDD LTE2 300~2 3202 320~2 3702 370~2 3902 555~2 5752 575~2 6352 635~2 6555GNA、SA2 515~2 675、4 800~4 9003 400~3 5003 500~3 6005.2 测量法5.2.1 干扰器开启前,选定测试点,利用信号采集设备,采集得到峰值功率 Pbefore(dBm)作为干扰前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5.2.2 干扰器开启后,选定测试点,利用信号采集设备,采集得到最小功率值 Pafter(dBm)作为干扰信号的强度。

      5.3 预测法5.3.1 预测流程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预测流程见图 1图 1 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预测流程5.3.2 场景建模建模方法如下:a) 采用精确度不低于 0.1 m 的直尺或卷尺等工具测量目标场景大小,在场景建模中作为输入参数;b) 生成对应带坐标的虚拟场景(��, ��),坐标轴的步长在生成虚拟场景时设定;c) 使用坐标轴步长将整个虚拟场景可分为若干个评估点35.3.3 选定测试点5.3.3.1 在所评估点中选择一部分点作为测试点,其坐标表示为(��, ��)5.3.3.2 测试点的可选布点方案如下:——在较为规则的场景中,可选择等距布点、均匀布点、菱形交叉布点等方案;——在较为复杂的场景中,方案应结合场景和仪器精度进行布点选择;——为提高预测精度,可在原布点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测试点扩大样本量,同时为保证不对保密场 景外合法用户造成干扰,在保密场景外一定范围内增加测试点5.3.3.3 将各个测试点的坐标根据步长换算成实际距离,使用精确度不低于 0.1m 的直尺或卷尺等工具在实际场景中测量并标记各个测试点5.3.4 数据测量数据测量方法如下:a) 在每一个测试点,采用 5.1.3 的设备采集表 2 中对应制式的数据;b) 干扰器开启前,采集得到峰值功率 Pbefore dBm;c) 干扰器开启后,采集得到最小功率值 Pafter dBm。

      5.3.5 预测干扰前、后信号强度值5.3.5.1 概述采用 K 近邻非参数核回归算法对预测点干扰前信号强度和干扰后信号强度分别进行预测5.3.5.2 预测点场强值计算5.3.5.2.1 信号强度预测值�^ � �, � 按改进的式(1)计算Σ�=1� 1 −12�� 2(��−�)/�� 2+ (��−�)/�� 21Σ� 1 �−2(��−�)/�� 2+ (��−�)/�� 2�^ � �, � =×��·································(1)式中:��, �� ——已知点的坐标;�, � ——待求未知点的坐标;�=1 2���——窗宽,其表达式为�� = �(�) = (�� − �)2 + (�� − �)2,表示各个已知的实测点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将其从小到大排序后选择第�个作为其大小(�为序列号,取值为 2,3,4,5,6,7);�——已知的信号强度值;�——以待求未知点 �, � 为中心、��为半径的圆形窗口内已知点的个数5.3.5.2.2 利用上述预测模型计算测试点在 6 个窗宽下所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并与测试点实测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

      5.3.5.2.3 根据�(�=2,3,4,5,6,7)值预测得到所有点信号强度值,利用实测点信号强度值减 去实测点对应位置预测出的信号强度值后取绝对值,小于 2 dB 的点数除以实测点数得到的百分比作为准确度选取准确度最高时所用到�𝑜�值作为最优的�值,相应的� = � �𝑜� 值即为最终的窗宽,而最优�值对应的预测信号强度值�^ ��, �� ,即为预测点 ��, �� 最终的信号强度值再加上实测的测试点信号强度值,整个目标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均可得到5.3.5.2.4 从基于预测点所实测出的坐标(0,0)处起,按步长预测场景内每一个点 ��, �� 的干扰前后信号强度值每预测完一个点,将该点加入实测的样本点序列,即 ��+� , ��+� = ��, �� 、��+� = ��,不断扩大样本量,直至预测完所有点45.3.6 预测精度评价利用实测点强度值减去实测点对应位置的强度预测值后,取其绝对值<2 dB 的点数除以实测点数得到的百分比作为准确度6 评估方法6.1 内容6.1.1 评估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的效能,对移动通信干扰器的干扰效能进行分级评价。

      6.1.2 评估表 2 中不同移动通信制式、频段的干扰防护效能6.2 干信比计算干信比 Sdef 按改进的式(2)计算����� = 10 lg � = ������ − ������� (2)式中:�——干扰信号的强度,单位为分贝毫瓦(dBm);�——干扰前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单位为分贝毫瓦(dBm);������——干扰前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单位为分贝毫瓦(dBm), 由5.3.5.2.1式计算得到;�������——干扰信号的强度,单位为分贝毫瓦(dBm),由5.3.5.2.1式计算6.3 干扰定级干扰前后场强差值 Sdef 与第 4 章中表 1 进行对比,得出实际场景中各个评估点的干扰等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