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上课讲义.ppt
25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重点和难点 重点: 涡虫与自由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吸 虫、绦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难点: 中胚层的产生在动物演化史上的重要性 第一节 代表动物三角真涡虫一、生活习性与外部形态 1、外部形态:体色背面淡褐色,常杂以赤褐色,黄绿色;咽及生殖器处较淡体长2035毫米,宽2.54毫米两侧对称,柔软扁平,耳突,眼点,生殖孔,纤毛 2、生活习性:再生能力及耐饥饿能力很强肉食性,实验室内饲养可喂以蛋黄或动物肝,应保持良好的水质夏季水温高行无性生殖,在咽的前方或后方行横分裂 自晚秋到冬春行有性生殖卵囊22.5毫米黑褐色或茶褐色4月初自卵中孵出白色微小的幼虫 在中国分布甚广:东北、华北、华南淡水清澈的池塘、泉水形成小溪的石块下均可采到 2、消化系统: 有口无肛门,由口、咽、肠组成3、呼吸和循环:体表渗透,借实质组织中的液体运送和扩散 新陈代谢的产物 4、排泄系统:原肾管型 由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梯形神经系统:脑神经节(1对)+腹神经索(1对)+横神经 眼点(能辨光线明暗,不能看物象)和耳突(味觉和嗅觉)。
6、生殖系统(临时性):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卵巢 卵黄腺 输卵管 精巢输精管储精囊交配囊生殖腔生殖孔生殖方式:无性繁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 7、再生 第二节 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 一、身体扁平,体制为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能把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从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是动物在体制上的进化 两侧对称的体制使动物体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 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 头部:神经和感觉器官向前端的头部集中 背面:具有保护作用 腹面:承担运动和摄食的功能 二、 形成中胚层 扁形动物首次形成中胚层,并分化成二种组织 1 实质组织:为合胞体结构的柔软结缔组织,也称间质分布:充满在各组织器官之间,使体内无明显的空隙,扁形动物也称为无体腔动物 功能: 贮存水分和养料 保护内脏器官 输送营养物质和排泄物 分化和再生新器官 2 形成肌肉组织: 首次出现肌肉组织,使扁形动物的结构和机能产生一系列变化 肌肉形成使运动速度加快,导致神经和感觉器官发展完善 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 梯形神经系统 肌肉形成使运动速度加快,能更有效地摄取较多食物 原始的消化腔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发展导致新陈代谢能力加强,相应的异化作用加强 出现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三、出现复杂的器官系统 1 形成不完全的消化系统;2 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 3 梯形神经系统;4 临时性的生殖系统 第三节 分类一、涡虫纲:自由生活,体表腹面有纤毛,肠道发达 如涡虫二、吸虫纲:体表无纤毛,消化道简单,具口吸盘、 腹吸盘等吸附器官,多数为体内寄生虫,少数 体外寄生如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三、绦虫纲: 体表无纤毛,无消化道,头节有吸盘 和几丁质的钩, 大多具节片全部营体内寄 生如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华枝睾吸虫寄生部位:成虫 寄生在人、猫、狗等的肝脏胆管内形态:口吸盘和腹吸盘结构:1、体壁 2、消化 3、呼吸:厌氧呼吸 4、排泄 5、神经和感官 6、生殖(雌雄同体)危害:软便、慢性腹泻、黄疸、水肿、贫血、乏力、胆囊炎、肝肿,并发症肝癌 生活史:中间寄主:第一中间寄主纹沼螺,第二中间寄主淡水鲤科鱼类终末寄主:脊椎动物人幼虫阶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猪带绦虫 未成熟节片:宽和于长,内部构造尚未发育完全 成熟节片:近方形,内有生殖器官、神经和排泄管 妊娠节片:长大于宽,其它器官消失,只存充满卵的子宫 第五节 寄生虫和寄主的相互关系及防治原则一、寄生虫对寄主的致病作用二 1、多取营养和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三 2、化学性作用四 3、机械性作用五 4、传播微生物,激发病变六二、防治原则 (综合防治)七 1、减少控制传染源加强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八 2、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中间宿主(如钉螺等)九 3、积极治疗病人,杜绝传染源寄生生活适应性变化的一般规律寄生:指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从而摄取被寄居的生物体的营养以维持生命的现象 由于寄生生活的环境条件是简单而稳定因此适应结果导致其组织结构向两个方向发展:身体的结构部分退化,部分加强1. 取食方便而直接 ,消化和运动器官退化2. 对外界刺激的感应减弱 ,神经和感觉器官退化3. 抵御寄主体内酶的侵蚀, 表皮特化成皮膜4. 固着在寄主体内的寄生部位 ,产生固着器官吸盘、钩、爪等5. 寄主转换过程中的大量死亡 ,生殖系统特别发达 退化愈趋退化:吸虫:肠道退化;绦虫:肠道消失 强化愈强化:绦虫:孕节内全为生殖器官, 体壁皮膜形成微毛 本章 思考题1 名词:两侧对称、寄生、寄主(宿主)、梯形神经系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2 简述两侧对称和中胚层产生有何意义3 举例说明寄生性扁形动物是如何适应寄生环境的?4 了解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和猪带绦虫的生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