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安《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第一二三节讲义学习笔记全考点.docx
6页注安《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第一二三节讲义学习笔记全考点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原则及依据一、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评价是指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和内容一、安全评价的程序(一)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二)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三)划分评价单元在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四)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五)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
六)作出安全评价结论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作出评价结论七)编制安全评价报告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是由第三方出具的技术性咨询文件,可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安全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断所用;是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运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按照《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1.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3.环境因素:室内、室外、地下(含水下)和其他作业环境不良注意区分:有害光照:为物的因素(物理性)采光照明不良:为环境因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 20 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二、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一)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二)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和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三)道路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四)建(构)筑物从厂房、库房储存物品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五)生产工艺1.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2. 对照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识别3. 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六)主要设备装置(1)对于工艺设备可从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识别2)对机械设备可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行识别3)对电气设备可从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
4)还应注意识别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如锅炉房、乙炔站、 氧气站)等的危险、有害因素七)作业环境注意识别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部位八)安全管理措施可以从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总结: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