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38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76175489
  • 上传时间:2024-0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0.93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下列不属于探究式教学特征的是( )A.问题情境特征B.思维开放特征C.教师主体特征D.实践探索特征【答案】 C2、化学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成分是( )A.主体B.行为C.条件D.程度【答案】 B3、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 )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答案】 A4、在讲解“电化学”内容之前.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所做的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5、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A.4B.6C.8D.10【答案】 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葡萄糖能水解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的硫酸钠、硫酸铜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l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l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D.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答案】 C7、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

      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 B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B.农业上用石灰水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线和棉线D.用电镀厂的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答案】 D9、某校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初三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们编制了一套化学期末试题,对本学期的化学教学情况进行测定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B10、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 )A.观察能力B.实验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答案】 D11、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溶液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 A12、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A13、初中溶解平衡学得不好,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化学平衡理解加深,从而促进了解平衡的理解,这种迁移现象是( )。

      A.垂直迁移B.逆向迁移C.顺向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 B14、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⑥⑦【答案】 B15、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B.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C.以海水、金属矿物质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D.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答案】 D16、为了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应依次装入(  )A.饱和NaHCO3溶液、碱石灰B.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C.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稀硫酸【答案】 B1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 A18、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每个课程模块( )学分A.2B.1C.0.5D.1.5【答案】 A19、《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是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有关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用书。

      指南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 ()A.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要求、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B.简要说明常见仪器、试剂、重要装置的用途、性能、操作与使用要求、简单维修方法等C.对具体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D.对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探究活动报告的指导【答案】 B20、科学方法是理解科学知识,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 A21、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答案】 D22、衡量化学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和完成质量如何的决定性因素是( )A.教师的化学教学活动B.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C.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D.学生的实际能力【答案】 B23、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只破坏极性键B.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键在溶于水时被破坏D.HF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故HF比HCl稳定【答案】 C2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评价建议”。

      A.纸笔测验难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好取消B.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定性报告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式C.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活动的促进作用【答案】 A25、下列表述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是( )A.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B.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C.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D.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答案】 A26、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答案】 A27、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反应,下列元素与其对应的焰色反应特征颜色错误的是( )A.Na——黄色B.Cu——绿色C.K——蓝色D.Ca——砖红色【答案】 C28、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包括(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B29、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 、Ca2+、Cl一、S042-B.Fe2+、H+、so32-、Cl0-C.Mg2+,NH4+、Cl一、S042-D.K+、Fe3+、N03-;、SCN-【答案】 C30、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 A31、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2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2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 D32、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 )A.讨论谈话法B.演示观察法C.启发讲授法D.实验探究法【答案】 B33、纸笔测验是常用的评价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其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 )A.知识点记忆B.知识点重现C.实验操作技能D.解决问题能力【答案】 D34、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其教学特点包括。

      A.① ②B.① ③C.② ③D.① ② ③【答案】 D35、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溶液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 A3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可导电,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物氯化钠C.明矾净水,靠的是与水反应生成的胶体D.常见的氮肥都属于铵盐类无机物【答案】 C37、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 C38、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B.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准确、具体、可行C.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防止流于形式.切忌生硬照搬,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D.三维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