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十国之十国世系表.pdf
14页五代十国之十国世系表后 梁 年 号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开平、乾化太祖朱温(907)56661宋州砀山人,父朱诚,乡儒黄巢起义军将领,882 年叛变投唐,赐名全忠 903年封为梁王次年,迁昭宗于洛阳,寻杀之, 立其子李祝为帝 (哀帝) ,907 年废哀帝自立,国号梁凤历郢王朱友圭(912)2太祖第三子乾化二年( 912)年六月,朱温拟立次子友文为太子, 友圭即杀父自立, 次年二月,为其弟朱友贞所杀乾化、贞明、龙德末帝朱友贞(913)2611 36太祖第四子太祖时封均王,朱友圭杀父自立,友贞以讨逆之名杀兄自立,龙德三年(923 年),李存建唐,同年攻入开封,灭后梁,梁末帝命部将杀己后唐 年号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同光庄宗李存勖(923)39 442沙陀部人, 先世姓朱邪,祖朱邪赤心,被唐帝赐姓李,父李克用,被唐昭宗封为晋王908 年其父李克用死,存勖继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攻破幽州,尽并卢龙之地,连年攻粮,尽占河北之地, 923 年称帝,同年十月攻占开封,灭后梁,定都洛阳,926年被部下所杀天成、长兴明宗李但(926)60 867太祖李克用养子,父李霓随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征战,屡立战功,庄宗立,拜中书令,又拜太尉兼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926 年后唐魏州发生兵变,庄宗被乱兵所杀,嗣源遂入洛阳,称监国,寻称皇帝应顺闵帝李从厚(933)20 221 明宗第三子即位前封宋王,明宗死,嗣位,后为李从珂部下所杀李从珂(934) 50 352镇州人,本姓李,明宗养子即位前封潞王, 兼侍中, 闵帝被杀,乃即位,大将石敬瑭叛后唐,引契丹兵败唐军,攻洛阳,李从蚵自焚身亡后 晋年 号表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天福高祖石敬瑭(936)45751沙陀部人,家太原,父臬捩鸡,李克用部将仕后唐北京留守,后反唐,936 年借契丹兵攻入洛阳,灭后唐称帝,国号晋,割燕云十六州与辽,对辽主臣称子天福、天运出帝石重贵(942)29551 父石敬儒天福六年( 941 年)封齐王,次年石敬瑭卒,其子幼冲,遂由齐王嗣位,946 年,辽兵攻入卞,出帝被掳至辽建州,后晋亡后 汉年 号表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天福、乾佑高祖刘知远(947) 53254沙陀部人,世居太原,父刘碘与石敬瑭惧事后唐,后合谋反唐,后唐灭亡后,事后晋,为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封北平王,947 年出帝被辽所掳,知远杂太原称帝,国号汉,后定都于汴乾佑隐帝刘承佑(948) 18320高租第二子乾佑元年( 948年)二月,封周王,同年嗣位, 950 年。
李守贞等藩镇叛乱,帝命郭威平之,帝忌郭威,欲杀之,郭威反,兵临汴城,帝为溃军所杀,后汉亡后周 年号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显德太祖郭威951 48451邢州尧山人,本姓常,因父死,母适郭氏,乃随姓郭后汉重臣, 950 年以邺都留守起兵入汴,次年,灭后汉,即帝位,建后周显德世宗柴荣954 34639荆州龙冈人,父柴守礼,郭威收以养子太祖卒,柴荣以太祖养子嗣位显德恭皇帝柴宗训959 7221 世宗子显德六年( 959 年)封梁王,同年世宗病死,嗣位, 960 年正月,辽兵难侵,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御,在陈桥策动兵变,建宋代周,恭帝在未实六个月1. 前蜀帝王世系表前蜀(公元九○七年~公元九二五年)为王建于公元九○七年所建,国号蜀,都成都,史称前蜀公元九二五年为后唐所灭历二帝,国存一九年一世帝王建(公元八四七年~公元九一八年)王建,父王金公元九○七年朱温称帝后,王建亦于成都称帝,国号蜀,在位一二年公元九一八年病死,终年七二岁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年号:武成元年(公元九○八年)~武成三年(公元九一○年)永平元年(公元九一一年)~永平五年(公元九一五年)通正元年(公元九一六年)天汉元年(公元九一七年)光天元年(公元九一八年)二世帝王衍(?~公元九二五年)王衍,王建第一一子,母徐氏。
公元九一八年即位,在位八年公元九二五年后唐李存勖遣兵攻蜀,王衍投降,前蜀亡,次年被杀谥号圣德明孝皇帝年号:乾德元年(公元九一九年)~乾德六年(公元九二四年)咸康元年(公元九二五年)2. 后蜀帝王世系表后蜀(公元九三四年~公元九六五年)为孟知祥于公元九三四年所建,国号蜀,都成都,史称后蜀公元九六五年为北宋所灭历二帝,国存三三年一世帝孟知祥(公元八七四年~公元九三四年)孟知祥,父孟道公元九三四年称帝,国号蜀,当年死,终年六一岁庙号高祖,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年号:明德元年(公元九三四年)二世帝孟昶(公元九一九年~公元九六五年)孟昶,孟知祥第三子,母李氏公元九三四年即位,在位三二年公元九六五年降宋,后蜀亡,孟昶在被送往开封后去世,终年四七岁谥号睿文英武仁圣明孝皇帝年号:明德元年(公元九三四年)~明德四年(公元937 年)广政元年(公元九三八年)~广政二八年(公元九六五年)3. 吴(南吴)帝王世系表吴(南吴) (公元九○二年~公元 937 年)为杨行密于公元九○二年所建,国号吴,都江都(今江苏扬州)公元 937 年为南唐所代历四帝,国存三六年一世帝杨行密(公元八五二年~公元九○五年)杨行密,父杨怤。
公元九○二年受唐封为吴王,在位四年公元九○五年病死,终年五四岁庙号太祖,谥号武皇帝年号:天复二年(公元九○二年)~天复四年(公元九○四年)天佑元年(公元九○四年)~天佑二年(公元九○五年)二世帝杨渥(公元八八六年~公元九○八年)杨渥,杨行密长子公元九○五年即位,在位四年公元九○八年被杀,终年二三岁庙号烈宗,谥号景皇帝年号:天佑二年(公元九○五年)~天佑五年(公元九○八年)三世帝杨渭(公元八九七年~公元九二○年)杨渭,又名隆演,杨行密次子,母史氏公元九○八年即位,公元九一九年称吴国王,在位一三年死于公元九二○年,终年二四岁庙号高祖,谥号宣皇帝年号:天佑五年(公元九○八年)~天佑一六年(公元九一九年)武义元年(公元九一九年)~武义二年(公元九二○年)四世帝杨溥(公元九○○年~公元 937 年)杨溥,杨行密四子,母王氏公元九二○年即位,在位一八年公元937 年禅位于齐王徐知诰,吴亡不久病死,终年三八岁谥号睿皇帝,又谥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年号:武义二年(公元九二○年)~武义三年(公元九二一年)顺义元年(公元九二一年)~顺义七年(公元九二七年)乾贞元年(公元九二七年)~乾贞三年(公元九二九年)大和元年(公元九二九年)~大和七年(公元九三五年)天祚元年(公元九三五年)~天祚三年(公元937 年)4. 南唐帝王世系表南唐( 公元 937 年 ~公元九七五年)为李昪(徐知诰)于公元937 年所建,国号唐,都金陵(今南京),史称南唐。
公元九七五年为北宋所代历三帝,国存三九年一世帝李昪(徐知诰)(公元八八八年~公元九四三年)李昪(徐知诰),父李荣,母刘氏,先被杨行密收为养子,后被徐温收为养子,改名为徐知诰公元937 年废杨溥自立,都金陵,国号大齐公元九三九年复姓李,改名昪,改国号为唐,在位七年公元九四三年服丹药中毒而死,终年五六岁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年号:昪元元年(公元 937 年)~昪元七年(公元九四三年)二世帝李璟(公元九一六年~公元九六一年)李璟,李昪长子,母宋氏公元九四三年即位,公元九五八年被迫向后周称臣,去帝号称国主,亦称南唐中主,年号亦改为北周和北宋年号,在位一九年死于公元九六一年,终年四六岁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年号:保大元年(公元九四三年)~保大一五年(公元九五七年)中兴元年(公元九五八年)交泰元年(公元九五八年)显德五年(公元九五八年)~显德七年(公元九六○年)建隆元年(公元九六○年)~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三世帝李煜( 公元 937 年~公元九七八年)李煜,李璟第六子,母钟氏公元九六一年即位,用北宋年号公元九七五年降宋,南唐亡,在位一五年公元九七八年被毒杀,终年四二岁谥号后主。
年号: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建隆四年(公元九六三年)乾德元年(公元九六三年)~乾德六年(公元九六八年)开宝元年(公元九六八年)~开宝八年(公元九七五年)5. 闽帝王世系表闽(公元九○九年~公元九四五年)为王审知于公元九○九年所建,都长乐(今福州)公元九四五年为南唐所灭历六帝,国存三七年一世帝王审知(公元八六二年~公元九二五年)王审知,父王恁公元九○九年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闽乃建立,用后梁、后唐年号,在位一七年死于公元九二五年,终年六. 四岁庙号太祖,谥号昭武孝皇帝年号:开平三年(公元九○九年)~开平五年(公元九一一年)乾化元年(公元九一一年)~乾化五年(公元九一五年)贞明元年(公元九一五年)~贞明七年(公元九二一年)龙德元年(公元九二一年)~龙德三年(公元九二三年)同光元年(公元九二三年)~同光三年(公元九二五年)二世帝王延翰(?~公元九二六年)王延翰,王审知长子公元九二六年即位,自称大闽国王,用后唐年号同年被王延钧所杀谥号嗣王年号: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三世帝王延钧(?~公元九三五年)王延钧,王审知次子,母黄氏公元九二六年杀王延翰即位,用后唐年号公元九三三年称帝,国号闽,在位一○年。
公元九三五年被其长子王继鹏所杀庙号惠宗,谥号齐肃明孝皇帝年号: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天成五年(公元九三○年)长兴元年(公元九三○年)~长兴三年(公元九三二年)龙启元年(公元九三三年)~龙启二年(公元九三四年)永和元年(公元九三五年)四世帝王昶(?~公元九三九年)王昶,原名王继鹏,王延钧长子公元九三五年杀父自立,在位五年公元九三九年被其弟王继业所杀庙号康宗,谥号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年号:永和元年(公元九三五年)~永和二年(公元九三六年)通文元年(公元九三六年)~通文四年(公元九三九年)五世帝王曦(?~公元九四四年)王曦,原名王延曦,王审知子公元九三九年即位,在位六年公元九四四年被其部将朱文进所杀庙号景宗,谥号睿文广武明圣元德大孝皇帝年号:永隆元年(公元九三九年)~永隆六年(公元九四四年)六世帝王延政(?~公元九五一年)王延政,王审知子,王曦弟公元九四三年在建州称帝,国号殷朱文进杀王曦后,被其部下所杀, 闽臣迎王延政为闽主公元九四五年复国号为闽,同年南唐攻破建州,王延政投降,闽亡王延政在位三年,死于公元九五一年史称闽殷帝年号:天德元年(公元九四三年)~天德三年(公元九四五年)6. 楚帝王世系表楚(公元九○七年~公元九五一年)为马殷于公元九○七年所建,都潭州(今湖南长沙)。
公元九五一年为南唐所灭历五帝,国存四五年一世帝马殷(公元八五二年~公元九三○年)马殷, 父马元丰 公元九○七年被后梁封为楚王,公元九二七年被后唐封为楚国王,都潭州用后梁、后唐年号,在位二四年公元九三○年气死,终年七九岁谥号武穆王年号:开平元年(公元九○七年)~开平五年(公元九一一年)乾化元年(公元九一一年)~乾化五年(公元九一五年)贞明元年(公元九一五年)~贞明七年(公元九二一年)龙德元年(公元九二一年)~龙德三年(公元九二三年)同光元年(公元九二三年)~同光四年(公元九二六年)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天成五年(公元九三○年)二世帝马希声(公元八九八年~公元九三二年)马希声,马殷次子,母袁氏公元九三○年即位,用后唐年号,在位三年死于公元九三二年,终年三五岁谥号衡阳王年号:长兴元年(公元九三○年)~长兴三年(公元九三二年)三世帝马希范(公元八九九年~公元九四七年)马希范,马殷子,母陈氏公元九三二年即位,用后唐、后晋年号,在位一六年死于公元九四七年,终年四九岁谥号文昭王年号:长兴三年(公元九三二年)~长兴四年(公元九三三年)应顺元年(公元九三四年)清泰元年(公元九三四年)~清泰三年(公元九三六年)天福元年(公元九三六年)~天福九年(公元九四四年)开运元年(公元九四四年)~开运四年(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