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不同国家国民经济的比较.ppt

49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67371720
  • 上传时间:2019-01-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31.51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一章不同国家国民经济的比较,学习目标,了解国内外综合国力比较研究的形成与发展现状 了解国际竞争力排名的研究现状 理解综合国力比较与国际竞争力排名的内容、结构与体系 掌握综合国力比较与国际竞争力排名的基本方法一、综合国力比较的基本概况 (一)近代国力的定性分析研究,国外对综合国力的定性分析研究(近代) 代表人物: NO. 1:阿弗雷德·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 ——美国著名海军战略理论家,主要观点: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制海权 ,掌握海权的六个条件: 地理位置、领土大小、自然结构、人口数量 、 国民习性、政府特性,第一节综合国力比较,代表人物 NO. 2:李德尔· 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主要观点:“大战略”理论 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时必须统筹运用国力的诸因素,包括政治、军事、外交、贸易、时政及民心等,代表人物 NO. 3: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thar ) ——美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家,主要观点 主张把国力作为一个国家推行其对外政策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国力应由九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第一个提出“综合国力”概念 ——美国国际政治学家丁.富兰克尔 首次对综合国力进行定量测算 ——J.P.考尔 将国力分解为人口、面积、钢消费量、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军事实力等6个指标,先计算各国指标占世界总计的比重,然后,根据给定的权数对3个指标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其结果作为一国综合国力的总得分。

      联邦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富克斯提出综合国力由人口、钢和能源消费量3个要素组成 强国公式为: P表示人口、S表示钢产量,E表示能源产量,Mt表示t时期的 国力,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迪提出综合国力的层次分析法 (AHP) 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进行系统分析 ,内容涉及经济、军事、科教、资源、政治、社会、国际影响等七个领域,R.S.克莱因(Ray.S.Chen)提出国力方程 ,并提出 “国力方程”的公式: Pp=(C+E+M)×(S+W) Pp为综合国力,(C+E+M)为物质力量,(S+W)为精神力量的乘积,《日本的综合国力》提出综合国力是国际贡献力,生存力和强制力三种力的有机组合 国际贡献力包括基础实力和政策力 生存力包括地理、人口、资源力、经济实力、防卫力、国民意识、同盟友好关系 强制力包括军事力量、战略物资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力,日本学者福岛康仁在克莱因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某些变量的内涵略作改动,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国力方程” P=(C+E+M)×(G+D) 其中:C=人口+领土+自然资源 E=(GNP+人均GNP+GNP实际增长率) +(工业、农业、商业实力之和) M为军事实力,G为国内政治能力,D为国家外交能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S.奈(Josph S.Nye)在《仍是竞赛中的强者》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实力由“软实力”和“硬实力”两部分组成 “软实力”包括国家凝聚力、文化被普遍接受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 “硬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2.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并着手研究综合国力问题 主要的研究成果: 丁峰峻提出综合国力质量公式 综合国力 = 软国力×硬国力 =(政治力+科技力+精神力)× [R 自然力+人力+经济力+国防力)],海平、运平、王景涛等设计的综合国力模型体系 综合国力 = 基本实体×物质形态国力×精神形态国力 = 资源力×(经济力 + 科技力 + 军事力) ×(政治力 + 文教力 + 外交力),朱喜安、肖腊珍设计的综合国力模型体系 综合国力 = (资源 + 经济活动能力 + 国际竞争能力 + 科技能力 + 可持续发展水平 + 社会发展程度 + 国家强制力 + 外交能力) ×(战略目标 + 追求国家战略意志 + 民族凝聚力),综合国力的概念随着时代的不同 ,但表现出一个共同特性——以军事实力为中心的“强权政治国力观”也是时代的产物,二、综合国力概念界定及指标体系设计 (一)综合国力概念界定 1. 综合国力的概念,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有机结合所具有的综合实力。

      “全面发展”包括一个国家在资源、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它是一个可以计量的复杂的大系统 综合国力不仅是指物质力量,而且也包括精神力量,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合国力不仅指现实力量,而且也包括潜在力量,2. 概念特点: 综合性 、关联性 、战略性 、时效性 、可比性 、差异性 3. 综合国力分为现实综合国力和潜在综合国力 以上所述综合国力概念实际上都是指现实综合国力. 潜在综合国力是指未来其一特定时期,由于各种要素实力发生变化而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它与现实综合国力所含要素范围相同(均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 实力即是指现实力量,若用P表示现实综合国力,Ai表示第i个构成要素,则综合国力P可表示为要素Ai的函数 P=F(Ai) 若用Vi表示现在到未来某一时间段之间要素的发展速度,潜在综合国力用P’表示,潜在要素水平用Ai’表示,则 P’=F(Ai’)=F(Vi×Ai),测算公式,1. 指标选择原则: 系统性 、代表性 、可比性 、可行性 2. 综合国力要素构成 物质要素:资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社会发展程度、国际化程度,构成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可直接计量 精神要素:政治实力和国民精神,不可直接计量,可由专家评分进行计量,(二)综合国力指标体系,3. 综合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 8大类构成要素可分为4个层次,包括128项指标 4个层次分别为 : 第一层次或称为最高层次,也就是国家的综合国力; 第二层次由综合国力的8大类构成要素组成; 第三层次分别由8大类要素的各个构成部分组成,例如,“经济实力”中的工业生产能力、产业结构等; 第四层次则是由第三层次上各构成部分的具体指标。

      三)综合国力的测评方法,1.数据处理 : (1)数据标准化: 解决数据属性不同、量纲不一的矛盾 常用标准:最高值、最低值、特定标准、理想值、极差(最高值 与最低值之差)、标准化因子 (2)逆指标的处理: 常用方法 : a)用一正常数减去逆指标,使其结果为正值 b)对逆指标求倒数 c)将逆指标的标准化值乘上常数-1 d)凡是正指标均计算各国该指标占其最高值的比重,凡是逆 指标均计算各国该指标占其最低值的比重,(3) 权数的确定: a)主观赋权法: 又叫专家评分法,国外也称为德尔菲法 步骤: (1)确定目标和评价因素集,并依据目标将评价因素集分 (2)由专家咨询得到反映评价因素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 (3)根据判断矩阵求出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所求特 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也就是各指标 所占的权重 b)客观赋权法: 主要方法:变异系数法、复相关系数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 和因子分析,c)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的区别,主观赋权法 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出发 能够考虑到客观的实际情况,使指标的权数更具有现实意义 但带有个人的主观随意性 适用资源、经济、科技、军事等构成要素,客观赋权法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 重视了指标数值本身的特征,避免了主观判断造成的后果 对指标的具体经济意义重视不够 适用各个构成要素内部指标权数的确定,(4) 精神因素的量化 : 精神因素是综合国力中最难把握、最不稳定的因素,一般采用专家评分法,2.综合国力测评的步骤 (1)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综合国力物质构成要素中每一个构成部分(指标体系框架的第三层次)的得分值。

      (2) 区分正指标或逆指标,调整逆指标的方向即将逆指标的数值乘以常数-1,使其数值的变化与正指标的方向一致 (3)对调整后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就使属性不同、量纲不一的多种指标过渡到可以进行汇总的标准化数据 设指标数据构成矩阵:有n个参评国家, P个指标,(续)利用公式 (i=1,2,…n, j=1, 2,…,p) 其中:,可得标准化矩阵为 :,(4)计算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矩阵R (R为P×P阶方阵),(5)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由方程E-R =0,得到P个特征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为1 2……P0,由方程组(E-R)X=0, 得到对应于P个特征根的特征向量为 ti 为对应于特征根i的单位特征向量, ti=(t1i,t2i,……tpi ),(6)计算主成分得分为了充分保证Z的原有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被新的主成分所提取,考虑提取主成分的原则规定为累计贡献率达到90%设Yi为提取的第I个主成分得分,则,(7)计算综合得分值以每个主成分的信息贡献率为权数,对提取的各 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构成要素各构成部分(第三 层次)的综合得分值。

      (8)由第三层次的得分值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国力各大类构成 要素(第二层次)的综合得分值. (9)根据各个构成要素对综合国力作用的大小确定相应各自的权数,对 各大类构成要素的得分值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各个国家综合国力 的最终得分值例11-1】选择世界上综合国力较有代表性的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韩国,发展中国家中和中国情况相接近的国家印度和巴西,加上俄罗斯和中国,共12个国家进行对比以1993年为比较年份 1.按照综合国力测评的步骤: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人口数的调整和价值指标的价格调整(汇率法),利用spss软件,依次对综合国力其他五个物质构成要素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测算,可得各个物质构成要素的综合得分及相应位次,如表11-1表11-1 综合国力各构成要素的综合得分及相应位次,2.八大构成要素权数的确定时代不同,国力诸要素的作用也不同因此, 应该根据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和各个构成要素对综合国力影响程度的大 小,分别赋予其一定的权数,保证研究结论的客观性、科学性根据这个 准则,并在参考众多综合国力研究构成要素权数确定的基础上,赋予各个 构成要素权重如下:资源为0.08,经济实力为0.26,科技实力为0.20,军 事实力为0.12,社会发展程度为0.10,国际化程度为0.10,政治实力为 0.07,国民精神为0.07,其权重总计为1.00。

      3. 将八大构成要素的综合得分值用以上权数进行加权求和,即得综合国力的 最终得分值,结果如表11-2所示表11-2 综合国力最终得分值及各国位次,上述综合国力测算排序结果可以和国内外其它各种测算排序结果作一对比如表11-3:,,名 称,表11-3 综合国力各种测算排序结果对比,(国家),(得分),4. 根据上述测算结果, 上述12国综合国力结果顺序如图11-2所示图11-2图综合国力位次排序,5. 结论与分析 1993年12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状况,大致可分为强、中、弱三大类美国、原苏联和日本的得分均大于1.0,即比12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为0)高出1个标准差还多,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德国、加拿大、法国、英国、中国、意大利和韩国的得分均处于-1.0~+1.0之间,在12个国家的平均水平附近徘徊,其综合国力处于中等水平; 巴西和印度两国的得分相对于其他10个国家差别较大,得分均在-2.0以下,低于平均水平2个标准差,属于综合国力较弱的国家第二节国际竞争力比较,一、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一)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距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早在 1980年,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就开始对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 初步创立了一套评价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原则、研究方法以及指标体系,开始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并于1986年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评价体系,同时,出版《世界竞争力报告》(The World 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秦汉时期)-2025年版.pptx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绪论.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2025年版.pptx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资料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副本.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2025年版.pptx 第六讲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年版.pptx 第四讲阔步迈向农业强国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概述.ppt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塑料成型工艺基础.ppt 市场营销学(第2版)市场营销管理.ppt 税收筹划(第2版)课件:跨国税收筹划问题.ppt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初识STM32.ppt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pptx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单位会计概述.pptx 银行会计课件: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核算.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