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结构-民用建筑.doc
33页第一节 民用建筑构造组成 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的物质实体一般由承重结构、围护结构、饰面装修及附属部件组成承重结构分为:基础、承重墙体(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承重墙体则由梁、柱代替) 、楼板、屋面板等围护结构可为:外围护墙、内墙(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为框架填充墙和轻质隔墙)等饰面装修一般按其部位分为:内外墙面、楼地面、屋面、顶棚灯饰面装修附属部件一般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门窗、阳台、栏杆、隔断、花池、台阶、坡道、雨篷等建筑构造组成如图1 —1、1 —2所示图1 —1 砖混结构建筑构造组成图1 —2 框架结构建筑构造组成 建筑的物质实体按其所在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基础、墙和柱、楼板层和地坪层、楼梯和电梯、屋顶、门窗等一)基础基础是墙或柱下面的承重构件,埋在自然地面以下,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承重构件,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能抵御地下水、冰冻等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二)墙(柱)墙(柱)承受楼板和屋顶传来的荷载在墙承重的房屋中,墙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的房屋中,柱是承重构件,而墙只是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作为承重构件,墙(柱)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作为围护构件,外墙必须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
内分隔墙则必须隔声、保温、隔热、防火、防水等三)楼板层与地坪层楼板既是水平方向上的承重构件,又是分隔楼层空间的围护构件支撑人、家具和设备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承重墙或梁、柱;同时楼板层支撑在墙体上,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作用,增强建筑的刚度和整体性,并用来分隔楼层之间的空间因此,楼板层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同时性能应满足使用和围护要求当建筑物底层未用楼板架空时,地坪层作为底层空间与地基之间的分隔构件,支撑着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地坪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能均匀传力和防潮四)楼梯与电梯楼梯是建筑物中人们步行上下楼层的垂直交通联系部件,并根据需要满足紧急事故时的人员疏散楼梯应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做到兼顾耐久和满足消防疏散安全的要求电梯是高层建筑和某些多层建筑(如医院、商场、厂房等)必须的垂直交通设施电梯应具有做够的运送能力和方便快捷性能消防电梯是用于紧急事故时消防扑救之用,还需要满足消防安全要求自动扶梯是楼梯的机械化形式,用于传送人流但不能用于消防疏散自动扶梯应注意梯段上人流通行安全五)屋顶屋顶是建筑物顶部构件,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屋面板支撑屋面设施及自然界中风霜雪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承重墙或梁柱。
屋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防水、保温、隔热等能力,上人屋面还得满足使用的要求六)门窗门主要是供联系内外交通或阻隔人流,有的门也兼有采光通风作用门应该满足交通、消防疏散、防盗、隔声、热工等要求窗的作用主要是采光、通风及眺望窗应满足防水、隔声、防盗、热工等要求除了上述六大基本组成构件外,对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还有各种不同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垃圾井、烟道等所有组成建筑的各个部分起不同的作用在设计工作中还把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划分为建筑构件和建筑配件建筑构件主要是指墙、柱、梁、屋架等承重结构;建筑配件主要是指屋面、地面、墙面、门窗、栏杆、花格、细部装修等工程构造 —民用建筑的类型 掌握民用建筑物的分类方式建筑的类型在宏观上习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民用建筑按照使用功能、修建数量和规模大小、层数多少、耐火等级、耐久年限不同的分类方法一)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1、 居住建筑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别墅、公寓等2、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包括:a)行政办公建筑:机关、学校、厂矿单位的行政办公楼等。
b)文教建筑:大、中、小学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少年宫、科技馆等c)集会及观演建筑:会堂、影剧院、音乐厅、杂技场等d)生活福利及服务性建筑:托儿所、幼儿园、浴室、餐馆、粮店等e)广播、通信、邮电建筑:电信局、局、广播电视台、卫星地面转播站、邮局等f)医疗卫生建筑:卫生站、门诊所、社区医院、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疗养院等g)展览建筑: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等h)旅馆建筑:旅馆、宾馆、招待所等i)交通建筑:汽车站、火车站、地下铁道站、轻轨站、航空港、码头等j)商业建筑:商场、购物中心等k) 园林建筑:公园游廊、植物园、动物园、亭台楼榭等l)纪念建筑:纪念碑、纪念堂、陵园等二)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1、砖木结构建筑砖木结构是指砖砌墙体、木楼板、木屋架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是我国建国初期民用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由于砖木结构中木材易腐、不防火、我国森林资源较少,这类结构建筑现在已经很少采用,只有在古建筑保护和维修等工程中还能遇见2、砖混结构建筑砖混结构是指砖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的建筑由于砖混结构形式较好地发挥了材料的力学性能,造价又相对较低,所以在大量性建造的多层住宅中应用广泛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钢筋混凝土柱、梁、板承重的建筑。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坚固耐久、防火和可塑性强,发展前景大等优点,在当今建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4、钢结构建筑钢结构是指全部用钢柱、钢梁组成承重骨架的建筑由于钢结构的力学性能好,便于制作和安装,结构自重轻,应用在超高层和大跨度建筑中的趋势正在增长5、其他结构如生土木建筑、充气建筑、塑料建筑、覆膜建筑等三)按建筑物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类1、大量性建筑大量性建筑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等这些建筑在大中小城市和村镇都是不可少的,修建量大,故称为大量型建筑2、大型性建筑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大型火车站和航空港、大型展览馆这些建筑规模大、耗资大,与大量性建筑相比,修建量是有限的但这类建筑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四)按建筑物层数分类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a) 1~3层为低层 b)4~6层为多层c) 7~9层为中高层d)10层以上为高层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超过24m 者为高层(但不包括高度超过24m 的单层建筑) 3、建筑高度超过100m 时,不论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五)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耐火极限和构配件的燃烧性能决定的。
划分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目的在于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不同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做到既有利于安全,又有利于节约基本建设投资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为四级(见表2 —1) 表2 —1 建筑物耐火等级表 燃烧性能和耐火 耐火等级极限(h)构件名称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防火墙 非燃烧体4.00 非燃烧体毛00 非燃烧体4.00 非燃烧体4.00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墙非燃烧体3. 00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50难燃烧体0. 50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房间隔墙 非燃烧体0. 75 非燃烧体0.50 难燃烧体2. 50 难燃烧体0.25支承多层的柱 非燃烧体3.00 非燃烧体2.50 非燃烧体2.00 难燃烧体1.50墙柱支承单层的柱 非燃烧体2. 50 非燃烧体2.00 非燃烧体2.00 燃烧体梁 非燃烧体2.00 非燃烧体1.50 非燃烧体1.00 难燃烧体0.50楼板 非燃烧体1. 50 非燃烧体1.00 非燃烧体0.50 难燃烧体0. 25屋顶承重构件 非燃烧体1. 50 非燃烧体0.50 燃烧体 燃烧体疏散楼梯 非燃烧体1.50 非燃烧体1.00 非燃烧体1.00 燃烧体吊顶(包括吊顶搁栅) 非燃烧体0.25 难燃烧体0.25 难燃烧体0.15 燃烧体注:1、以木柱承重且以非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2、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吊顶,如采用非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
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可分为如下三类:a)非燃烧体:指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天然石材、人工石材、金属材料等b)燃烧体:指用容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材、纸板、胶合板等c)难燃烧体:指用不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者用燃烧材料做成,但用非燃烧材料作为保护层的构件,如沥青混凝土构件、木板条抹灰等2、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所谓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h)表示六)按建筑物的耐久等级分类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划分,作为基建投资和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WGJ37-87》中规定: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下列四级(见表2 —2) 表2 —2 建筑物耐久等级表耐久等级 耐久年限 适用范围一级 100年以上 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如纪念馆、博物馆、国家会堂等二级 50~ 100年 适用于一般性建筑,如城市火车站、宾馆、大型体育馆、大剧院等三级 25~ 50年 适用于次要的建筑,如文教、交通、居住建筑及厂房等四级 15年以下 适用于简易建筑和临时性建筑第四节 专业名词通过本节的学习,您将:理解必须了解的专业名词为了学好民用建筑的有关内容,了解内在关系,必须了解下列有关的专业名词.(一)横向横向是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
二)纵向纵向是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三)横向轴线横向轴线是指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其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注写在轴线圈内四)纵向轴线纵向轴线是指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其编号方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注写在轴线圈内但 I、O 、 Z 不用作轴线编号五)开间开间是指两条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六)进深进深是指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七)层高层高是指层间高度即地面 —楼面或楼面 —楼面的高度(顶层为顶层楼面 —屋顶板上皮的距离) 八)净高净高是指房屋的净空高度即地面至顶棚下的高度净高等于是层高减去楼地面厚度、楼板厚度和顶棚高度九)总高度总高度是指室外地坪到檐口顶部的总高度十)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结构面积组成单位平方米1、 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2、交通面积交通面积是指走道、楼梯间等交通联系设施的净面积1、 结构面积结构面积是指墙体、柱子所占的面积工程构造 ——基础(一)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基础是墙或柱下面的承重构件,埋在自然地面以下,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承重构件,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二)地基在建筑工程中,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其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到了一定深度则可忽略不计地基按土层性质和承载力不同分: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1、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人工改善或加固便可作为建筑物地基的称为天然地基天然地基根据土质不同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五类2、人工地基当建筑物上不荷载较大或地基的承载力较差时,如淤泥、充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或加固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的荷载,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称为人工地基人工加固地基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化学加固法四类三)基础埋深基础埋深是从室外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