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网络中,当我们在发表情时,我们在想些什么.doc
5页社交网络中,当我们在发表情时,我们在想些什么2013 年, 《新周刊》曾经做过一期名为《中国表情报告》的封面专题,通过采访表情符号设计师、微笑服务培训师、微表情分析师、表演系老师和段子手来呈现“七情上面”的中国人及其背后的七情六欲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则专题除了揭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表情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详细的描述了在互联网的社交中,中国人对发送表情的一些习惯以及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变化表情,可以说已经成为 2.0 时代互联网应用的标配,无论是聊天时的 、,还是社交属性极强的 空间、朋友圈、微博,甚至是在一些论坛、门户网站的跟帖中,各种表情都随处可见就像是一些类似于“黄瓜是绿色的为什么成为黄瓜” 、 “进入操场之后大家为什么都习惯逆时针跑步”的问题一样,大家已经习惯,而忘记了去发掘, “哦,这么看来确实有些奇怪” 如果要追溯表情符号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美国总统林肯身上,1862 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关于林肯总统的演讲稿,文章中第一次出现了“;) ”这个符号,当时的人们对此的猜测是,这究竟是一张眨眼的笑脸,还是在排版中出现的错误,甚至为此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 而互联网上的表情真正流行,则始于 1982 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网络论坛上第一次输入“:-) ”代表笑脸,自此之后,表情才开始真正的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使用。
到了20 世纪 90 年代,微笑表情开始大范围的出现在上,1999 年 2月,日本主要移动运营商之一的 NTT 多科莫公司更是推出了表情符号系统,用户只需简单的操作就能打出图形化的表情符号之后,其他移动运营商也迅速跟进 对于互联网尤其是 IM 类的应用来说,由于本身就源于通讯这个基础的功能,所以在一开始,表情就作为了一个 IM 附属的标准配置,来帮助用户完成聊天随着 在国内的发展,表情更是一发不可收,成为了“大众娱乐”的工具 为什么表情能够在互联网上得以流行?为什么会出现表情符号,以及为什么表情能够在互联网上得以流行? 法尔曼教授给出的答案是, “当时论坛交流是用纯文本的方式处理口语化的问题,言语之中往往会夹杂着讨论者的情绪在论坛发帖时,如果使用带讽刺性的言语,容易引发激烈的口水战,这会湮没原来话题的主线,令原本可以优雅安静的讨论变成一场市井对骂这时如果用“:-) ”这样的幽默字符代表直白的词语,减弱冒犯的意味,就能大大减少冲突 ” 虽然这一解释还是基于 20 世纪的论坛时代,但是从用户使用互联网的心态上来看,表情的使用确实在承载着在交流时缓和语气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我们在聊天时所发送的表情,替代的是我们在现实聊天中的肢体语言,这些包括面部表情、手臂的配合等等――而这恰恰是我们在沟通时表达情绪以及塑造“聊天情境”时的必要要素。
神奇的是,就像很多心理学家能够通过肢体语言猜测出心理状态那样,现在通过大数据,依旧能够得到广义上的统计最近,腾讯 就通过用户在 5 月 4 日至 6 月 29 日这段时间内发送 表情的大数据,分析得出在股市涨跌时,用户分别会发送什么表情的报告报告显示,当股市行情呈现大涨趋势时,用户使用表达高兴和喜悦的 表情符号呈现出大幅度增长其中“激动”表情的增长率达到67%,成为增长幅度最大表情紧随其后的依次是“蛋糕”为53%、 “瓢虫”为 44%、 “亲亲”为 42%在股市大跌时, “心碎”表情使用增长率也远超其他表情,高达 108% “大哭”及“流泪”增长率分别为 72%和 70%,占据二三其余表情“骷髅”增长率为53%、 “手枪”为 47%、 “炸弹”占比 43%消极表情的发送数量如此之高,可以看出这段时间,股民们的心情都非常低落 在针对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数据调查中显示,当股市暴跌时,上海人的内心最“脆弱”发送“流泪”表情的数量占比高达 8.2%,位列第一,广州与深圳占比同为 7.4%,并列第二出乎意料的是人口密度爆表的北京竟以 6.7%的占比数量位列其后――果然,能够在首都生活的人,心里素质不是一般的强悍。
与此同时,通过 用户发送表情的活跃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股市的涨跌, 大数据发现了股市波动程度与股民线上活跃度成反比这一定律当大盘指数涨幅接近 4.7%时,直接导致 用户的消息量减少 11%而跌近 7.4%时,用户线上活跃度竟增加了30% 好吧,多么可怕的一组数据,如果说在面对面交流时,由于大家普遍的习惯和心理反馈不同,使得人们在猜测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时还要更多的出于“个性化”的考虑,那么大数据的反馈则能够清晰的将自己呈现在镜子面前百度曾经提到一个概念, “大数据让你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那么当你站到镜子面前的时候,一种“那真的是我么”的情绪一定会油然而生 “现实逃避”? 在另一方面,在聊天时发送表情,还有很多人将其概括为一种“现实逃避” 我们都一直挣扎在现实社会之中,看过一篇文章的作者曾经这样描述: “现实的社会中,坐在宝马车里哭还是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一个选项,富二代这个词也从贬义变味了褒义词,激情早就随着社会烟消云散 ” 当现实社会的艰难一再的冲突思想上的壁垒,并且一再将其打破,网上聊天似乎成为了唯一一个倾泻的出口 因为,相比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段新的生活,网络聊天实在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既不用付出那么沉重的代价,同时又可以满足精神上的瞬时享受。
毕竟,虽然贵为这个星球上面部表情最丰富的物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很难将我们所有的 7000 多种表情都无所顾忌的表达而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放肆的大哭、大笑、冷笑…… 什么样的东西最能够令人产生共鸣?恐怕除了自己内心所认同的东西――可能在现实中出于种种原因还要表现出鄙视――没有什么能够获得尊重在美国,有一位网络达人甚至用表情符号翻译了碧昂斯的《DrunkinLove》 ,而表情符号版的《白鲸记》 ,最近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代表了,无论你是不是认同“表情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和交流符号” ,但是你在内心深处其实都已经被它完完全全的所俘虏 有人说,在互联网上发表情,就像是一种精神鸦片,它只能够让我们暂时的忘掉疼痛,但从长远角度,它并没有什么作用一些更为激动的人甚至将这种表情视为互联网的糟粕集锦, “网络中的一夜七次郎,现实中的处男” ,好吧,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无法进行反驳,但它确确实实的在带给我们欢乐,哪怕是瞬间的欢愉 当然,这一切还要建立在我们还能够自由发送表情之上,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发送表情时,也需要察言观色,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