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陆地生活的动物(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页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1)知识与能力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重、难点:1、使学生说出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2、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3、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5、观察兔的形态结构,总结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6、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描述猴子、袋鼠、白熊和猎豹的生存环境课前准备:1、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 或 ;昆虫具有 2、由于陆地环境复杂多变,所以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 和 3、陆地生活的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1)有防止 散失的结构;(2)有支持 和 的器官;(3)有能在 中呼吸的,位于身体 的呼吸器官;(4)有发达的 器官和 系统。
4、蚯蚓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特征是:蚯蚓体表有黏液,身体由许多 组成,靠近身体 端有环带;蚯蚓腹部有刚毛,刚毛在蚯蚓运动中起 作用;蚯蚓靠 进行呼吸图片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式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预习本节课,完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独立完成学习知识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设计意图航行路线:合作探究1、蚯蚓适于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它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2、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3、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4、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概括式总结知识反馈当堂巩固总结概括反馈概述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