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word论文】论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民主制度专业论文】.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8775320
  • 上传时间:2017-09-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论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在经济领域中广泛存在着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所有者不能亲自经营企业,而是将企业委托给他人代为控制和经营,委托—代理关系就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模型描述了一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交易关系,委托人(股东和作为其代表的董事会)购买的是代理人(经理)的服务与管理才能,但由于代理人具体管理着企业,掌握着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从而有条件凭借这个优势来获得更多的私人利益,由此造成委托人的损失因此,委托—代理关系的理想设计与实际结果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差距,此即所谓的“代理成本”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身利益,委托人就必须对经营者一方面进行有效的激励,使之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产生高额利润;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监控,来监督和制约代理人,尽量降低因经营者行为扭曲而给企业造成的浪费性支出和效率损失这就是委托—代理关系的本质这种关系在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特别是与政治活动中的代议民主制有许多相通之处一、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民主政治模式包括三个基本要素:通过普选确定执政者;一个拥有重大权力的议会;独立的法官对权力系统的监督[1](第 7 页)而主权在民的民主主义思想的确立,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实践的必要前提。

      从斯宾诺莎开始,经过洛克到卢梭全面地确立了主权在民的理论,这是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核心根据卢梭的设想,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人民便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尽管卢梭关于国家起源的契约论有一定局限性,但他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人民主权思想,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主权在民思想的确立,彻底推翻了君权神授、主权在君的专制传统,使民主政治的发展成为可能但是,在政治实践中,国家主权的拥有者——全体人民——不可能全部亲自地参与管理国家具体事务,而是将这种管理和统治的权力交给一个特殊的机构——政府,这样就出现了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与经济领域中的股份制公司类似,对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也可以从国家所有权和管理权两方面进行分析民主政治分为直接民主与间接(代议)民主两种在直接民主制中,全体人民直接决定与管理国家事务,故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在代议民主制中,人民直接通过政治选举和全民公决等形式决定国家大事,不存在国家所有权上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在对国家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则是由人民委托经选举产生的议会和其他政府机关负责,形成国家管理权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此时人民是所有者,政府是代理人对于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需要作以下几点说明:1.关于委托人和代理人。

      委托人是所有者,根据利益分析,应当拥有剩余索取权在国家这个政治组织中,人民拥有国家主权,即取得了国家的所有权,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代理人受人民的委托,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目的是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人民(所有者)的剩余索取权所以,在现代政治实践中已经形成共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作为委托人把国家管理的具体权力委托给政府;政府代表人民对国家进行治理,成为人民的代理人,政府官员就是人民的公仆2.关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权力政府官员是接受人民委托的公仆,并不享有特权,他们行使职权的过程只不过是在履行向人民承担的义务根据卢梭的看2法,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因为主权体现人民的意志,是公意的运用,是集体的生命,因而人民委托给政府的只是一种管理权正是在这个层次上,可以说民主政治中委托—代理关系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国家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这种分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增进公共利益,实现民主3.关于代议民主制代议民主制,反映了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不同于中世纪关于国王是人民的代表或者受委托者的虚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代议民主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尽管它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被广为采用,也与民主的根本原则不相抵触,但由于其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因而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从人类政治的历史发展来看,古代大民主是“直接”的民主,倾向于让所有的公民都参与政务的决定与管理,是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但随着疆域与人口的增加,直接民主在技术上遇到了无法逾越的瓶颈限制因此,代议制理论在17 世纪开始发展起来在代议制政体中,作为国家主人的全体人民具体化为一个个选民,他们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投票,决定重大事项,产生政府官员,并由政府官员代表自己管理国家事务这样,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代议民主制是现实中最常用的政治制度,但从理想的状态而言,直接民主制无疑是实现民主的最佳形式代议民主制尽管也是一种民主制度,却是对民主妥协的结果这样,一方面,理想的民主形式是直接民主制,而代议民主不管是代表全体还是多数,都不是理想状态的民主形式;另一方面,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直接民主制却很难实行,实践中盛行的绝大多数都是以委托—代理关系为基础的代议民主而且,从人类政治实践来看,从直接民主制向代议民主制的过渡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来说,直接民主制是指公民亲自参与国家立法、决定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直接民主制之所以被推崇、被认为是真正的民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每一个公民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而不是交由别人代劳;公民通过亲自参与来影响和决定国家活动,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行动上,他都是自由的。

      卢梭就坚决反对代议制,主张直接民主制,他认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所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不可以代表的;它只能是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个意志,而绝不能有什么中间的东西”[2](第 125 页)公民通过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保护了个人利益,保证政府为公民服务,使每个人在政治上成为自己的主人斯宾诺莎也认为:“天意赋于每个人以自由” , “任何人不应别人让他怎么样就怎么样,他是他自己的自由权的监护人”[3](第 16 页),每个人应当是“他自己的思想的主人”[3](第 271 页)个人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有自己的利益,而个人永远是自身利益的惟一判断者,他人不可能代替其进行价值判断然而,受现实条件的制约,直接民主制往往不能实行,取而代之的是代议民主制乔·萨托利也指出:“以个人参与为基础的民主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是可能的;而相应的是,如果这些条件不存在,那么代议制民主就是唯一可能的形式”[4](第 318 页)直接民主制的现实障碍有如下几点:1.外部条件的制约有学者指出:“由于近、现代国家一般领土较大,人口较多,采用直接民主制困难重重”[5](第 17 页)。

      无疑,交通、通讯、社会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是极为关键的在当今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克服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适合直接民主制的可能的环境条件32.公民素质的制约公民素质是一种综合的东西,它与文化、意识、宗教以及社会生产力都息息相关惟有公民素质达到了相当高度,从公民个人出发,有了表达意志的愿望与能力,有了相对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才有可能实施直接民主制,而现实中缺乏的正是良好的公民素质3.泛政治化效应的制约既然由人民自己行使权力,那么人民就必须经常性地参与政治活动在直接民主观念中存在一种“你若不主动行使权力,别人便代你而行,因而变成骑在你头上指挥;或者别人有统治你的自由,你就没有不被统治的自由”的想法,于是政治生活笼罩一切,人民必须高度参与各种各样的政治活动这个弱点导致直接民主制有其难以被人接受的一面,当人民知识水平较低时更是如此4.操作制度上的缺乏尽管空想家、革命家做了种种努力,但是仍然不能说人们对直接民主制有了一致的、明确的设想大多数对于“真正”的民主的假想都近似于乌托邦,即使是极力反对代议制的卢梭,也不得不承认:“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

      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那是违反自然的秩序的”[2](第 88 页)缺乏实施蓝图的直接民主制,尚没有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所以,在现实中,代议民主制就成了必然选择正如罗伯特·达尔指出:“没有代议制度,民众有效参与大规模的政府是不可能的即使代议思想的根源是不民主的,我们也没有必要感到奇怪,为什么在十八世纪后半叶,当民治政府的拥护者认识到代议可以同整个国家大规模民主过程相联结起来时,他们把这个惊人的新结合看成是历史上最大的政治创造之一”[6](第 9 页)列宁也说:“摆脱议会制的出路,当然不在于废除代议机构和选举制,而在于把代议机构由清谈馆变为工作机构”[7](第 210 页)代议民主制通过内在的委托—代理机制,相对集中民意,缩小公民直接参与的幅度,增加了操作上的可行性,从而被广泛地采用,成为现实中占主导地位的民主形式二、委托—代理关系与代议民主制的缺陷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在政治生活中采用代议民主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是一种免不了的缺憾因为,委托—代理关系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在代议民主的政治实践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弊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民主程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其不足之处便日趋明显1.权力的变异。

      民主政治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客体是权力,具体就是指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与管理权由于这种权力是由政府官员代表所有者(人民)行使,因而具有独占性和权威性它不同于企业内的权力,没有与之相平行、共同存在、本质相同的另一种权力政治权力的运用直接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必须加以严格限制而委托—代理关系却常常使权力的运用出现偏差,台湾学者顾不先将其概括为:一是“主权在民的变质” 在代议制度下, “人民只有一个选举权,人民选举出代议士之后,一切由代议士代表人民管理政府这样就形成人民徒有国家主人之名,无国家主人之实” ,而“代议士变成了国家的主人”[8](第 398-399 页)二是“议会权力过大” 既然“国家的主权实际上已由人民移到议会手中,或者说政治的重心从人民移到议会” , “自然就形成议会第一,议会至上,议会权力过大,造成议会的专横”[8](第 400 页)三是“政府力量的不足” “议会权力的过大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政府力量的不足”[8](第 404 页)更为严重的是,作为权力所有者的人民一旦丧失了权力——尽管卢梭认为人民享有革命权以防止政府篡权——便会造成恶性循环,即人民权力越少,失去的也就4越多。

      2.腐败的滋生与效率的低下当代理人拥有了权力但其报酬却与付出不相符的时候,他便可能利用权力来损害公共利益,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惜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就增加了代理成本民主政治中之所以产生腐败,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激励不相容是主要的原因,而信息不对称则提供了可能由于公共利益是一个庞大的整体,难以量化,人们难以将政府官员个人的努力与之相联系,因而难以满足官员个人的期望值,这就诱发了代理人利用权力谋私利的动机而代理人相对于人民整体来讲,往往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丰富的政府管理知识和经验,掌握着大量的内部信息,而这种信息资源是其他人所缺乏的,于是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政府官员腐败屡禁不绝也正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代理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动力不足,转而追求自身利益,造成公共管理的效率低下,现实中表现为办事拖拉、推诿责任、追求享受、贪污腐败等 3.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其实就是代理人通过其信息优势和权力侵犯委托人的利益民主政治中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是广泛存在的,内部人控制不仅仅容易招致腐败,还会带来一些另外的后果首先是阶级立法的危险, “就是意图实现(不管是否真正实现)统治阶级的眼前利益,永远损害全体的那种统治的危险”[9](第 98 页)。

      密尔也认为,即使是民主制也不能避免“阶级立法”的危险,因为人一旦掌握了权力,人性中坏的部分,对于眼前私人利益的欲望就会在心中很快燃烧起来 “这就是建立在普遍经验之上的、人们被权力所败坏的普遍规律”[9](第 96 页)从这里可以得到肯定的是,无论从人性的自利性出发,还是从阶级的自利性出发,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少数人损害整体利益的可能其次是体制臃肿,冗员庞大远远多于实际需要的政府官员队伍是各代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2017精选前台工作总结范文.doc 中国人民大学各专业硕士学费.doc 家居服项目商业计划书.doc 【最新word论文】浅析沥青路基翻浆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工程建筑专业论文】.doc 【最新word论文】论析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民主制度专业论文】.doc 年会主持人串词110121.doc 【最新word论文】耕田机所致下肢严重损伤保肢与截肢问题探讨 【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 幽默是调节现场气氛的润滑剂.doc 【最新word论文】关于语文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学科教育专业论文】.doc [FDA]关于HPLC警告信.docx 【最新word论文】论析公民法律文化与公民参与行政【民主制度专业论文】.doc 【最新word论文】浅析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晋阳高速大修中的应用 【工程建筑专业论文】.doc 【最新word论文】论民主制度的政治文化条件【民主制度专业论文】.doc 年会主持人串词第一版.doc 【最新word论文】耳廓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 【最新word论文】浅析沥青路面弯沉变化规律【工程建筑专业论文】.doc 【最新word论文】耳硬化症的遗传倾向及其防治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 【最新word论文】浅析河道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工程建筑专业论文】.doc 【最新word论文】浅析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设计与施工 【工程建筑专业论文】.doc 【最新word论文】关于语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学科教育专业论文】.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