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期末复习试卷(审定版).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8441253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6.6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复习试卷(审定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已知反应:X+CuO→Cu+Y(反应条件已省略),X、Y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小于YC.常温下,X、Y一定是气体D.若X是单质,则Y一定是氧化物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O2,那么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在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检验氧气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的氯化钠溶液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则蔗糖溶液也具有导电性C.金属镁、锌等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金属铜也能D.一定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KNO3,则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 B.量筒读数C.稀释浓硫酸 D.验满氧气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C.读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7、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A.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C.电解一定质量的水D.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B.铁和盐酸混合:2Fe+ 6HC1=2FeCl3+3H2↑C.检验二氧化碳:CO2 +Ca(OH)2=CaCO3 + H2OD.用稀硫酸除去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现有18.6g由NaOH和Na2CO3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g19.6%的稀H2SO4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PH=7,此时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克。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中所示装置做有关CO2气体性质的实验.(1)A中往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适量水振荡后,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2)B所示实验,①、④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湿润的棉球,②、③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③④对比说明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①④对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3)D图中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其试液滴入烧瓶,振荡烧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4)以上实验,只体现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3、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厨房燃气灶中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2)生活中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 来涂抹止痒填序号)A.食醋(含醋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4)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物质名称)5)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食用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过量食用粽子会导致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中和过量的胃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做_______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把这种水转化成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________水7)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4、利用图示装置验证分子的性质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2)实验二中,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3)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都能证明_____5、为了探究金属的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试管 A 中铁钉生锈,试管 B、C 中铁钉没有生锈通过试管 A、B 中的现象 对比,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实验 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2)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3)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向装有生锈的铁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 象是 ___________,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1)维生素C中含有______种元素,(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小婷遵医嘱,她一天补充到的维生素C为______mg;(4)取一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______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所以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可以是______.2、某环保组监测到一湿法治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向50g废水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以下问题:(1)前50g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没有生成沉淀的原因,用方程式解释________2)在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向C点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显______色3)原混合溶液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将一定质量的MgO和CaO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20.6g固体。

      1)原混合物质量为_____2)与MgO和与CaO反应的HCl质量比为_____4、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5g~7.3g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如图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01)5、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盐酸样品,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2)pH=7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6、现有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为了探究样品变质的情况,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1、2中的实验数据,完成以下计算:(1)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g2)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图2中a的数值。

      写出计算过程)7、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中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8、往150克含有稀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分析计算:(1)c→d段溶液的pH大于7的原因是______2)反应到c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9、现有一包氯化镁与氯化钡的混合固体20g,为测定其组成,小明先将该混合固体全部溶于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再将60gNaOH溶液平均分4次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每次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实验次数一二三四NaOH溶液质量/g15151515沉淀质量/g2.02.01.80(1)沉淀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2)计算混合固体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 “自热米饭”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化学小组对发热包的固体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发热包可能由生石灰、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物质组成实验探究)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1)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探究二:发热包的固体成分的探究2)完成下表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2)用磁铁多次重复靠近其中一份粉末有部分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___________(3)取步骤(2)的剩余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__________溶液呈无色原粉末一定含有铝粉和炭粉(4)取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通入__________滤液变浑浊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生石灰(反思与评价)(3)综合上述实验,无法确定该发热包中是否含有_________2、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 Na2CO3,和 H2O2,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

      某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探究促进 H2O2分解的因素 [查阅资料] Na2CO3溶于水解离出 Na+和,与水作用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 1: Na+促进 H2O2分解 猜想 2:溶液的碱性促进 H2O2分解 [实验探究一]进行下列3组实验(80mL 蒸馏水中加入6. 7g“鱼浮灵",可得4%的 H2O2溶液) 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结果pH水中溶氧量(mg/L)1①取80mL蒸馏水6.965.68②加入6.7g“鱼浮灵”9.897.972①取80mL4%的H2O2溶液6.016.44②加入少量NaCl6.006.46③再加入少成Na2CO38.149.11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