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区域游戏中幼儿收拾整理能力的培养.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6220106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5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区域游戏中幼儿收拾整理能力的培养 赵娣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意义游戏活动成为幼儿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作为一所县城公办幼儿园,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所以我园班额较大虽然在区域游戏创设时,老师们尽量投放丰富的、多層次、多功能、可操作性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探索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游戏中教师指导不全面,材料无法满足幼儿需求等问题依旧无法避免每当区域游戏结束后,我们就会看到区域中的物品、板凳等摆放得乱七八糟,走廊公共区域的材料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更是随意游走”教师在引导幼儿收拾玩具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总是迟迟不愿动手,要么站在那儿磨磨蹭蹭,要么借故溜之大吉,老师们只好自己闷头整理;很多幼儿不会分类整理玩教具,常常把所有的材料都收到一块,之后,老师还要重新分类整理收拾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收拾整理能力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思考与实践,总结出以下五点措施一、规则制订:增强幼儿收拾整理的执行力“规则是游戏本质的特征。

      在游戏中,如果没有幼儿的规则行为,就没有游戏可言以往,我们对于规则的制订,更多的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众所周知,如果教师能够倾听孩子内心的需要,让孩子参与制订规则,用他们的方式来表现规则,会更易于幼儿接纳并遵守规则与此同时,还能够起到幼儿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的积极作用例如,我在布置科学区游戏“水的浮力”前,先组织幼儿集体讨论:“大家都想玩新开设的游戏,那怎样才能在游戏后保证教室的干净整洁呢?”通过集思广益,幼儿自主制订了收拾玩具的规则流程图,并张贴在活动区域内一次游戏结束后,小豪急着到外面玩,将材料胡乱收拾一通,乒乓球掉到地上也不管不顾就在这时,星星看见了,他指着规则流程图说:“小豪,你的材料还没收拾好,不能出去,今天你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哦!”小豪刚要反驳,可看了看图标,又乖乖地蹲下身捡起地上的乒乓球,将材料收拾整齐每个区域的教玩具材料不同,摆放的规则要求也会有所差异,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制订并绘画出规则图,会让幼儿更加铭记于心,并乐于遵守幼儿从参与制订游戏规则到由他人提醒遵守,进而自觉遵守,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逐渐能够持之以恒,发展自身的执行力和自制力二、尊重意愿:提升幼儿收拾整理的合作力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区分社会角色,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分享、协商、谦让和互助等方式,理解他人。

      因此,我们让幼儿以自由推荐或自愿报名的方式,轮流担任管理员或区角小组长,他们可以在游戏过程中督察监管其他小朋友例如,有时候,区域幼儿较多,玩具摆放杂乱,有的幼儿在活动中途退出,把材料随手一扔就走了,还有的孩子把材料随意带到其他区域玩耍……诸如此类情况,小组长有权力让这些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否则不能继续游戏或离开区域每周一的剪纸游戏是我们的园本特色课程,孩子们在剪纸过程中,难免会将碎纸掉落到地上因此,在活动结束后,小组长一声令下,不一会儿工夫,小朋友们就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盒子里的材料摆放得整整齐齐,剪刀也不用到处寻找了……由此可见,区域小组长的认真管理及其他幼儿的积极配合,可以有效减缓老师繁杂的工作量身为小组长,孩子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表率作用,在游戏后能快速收拾好自己负责的材料,熟知各种材料的分类和归纳方法,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良好习惯,才能更好地监督同伴收拾整理玩具,并得到大家的认可幼儿自荐或推选小组长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展示、彼此欣赏与认可的过程,不停更换“区角小主人”角色,让孩子们乐此不疲然而,小组长也会有魅力值不足的时候,对此,老师需要创设故事情境,赋予小组长一些被其他幼儿认可的角色,如孙悟空、超人、蜘蛛侠或黑猫警长等,以孩子们熟知且喜爱的虚拟角色,发挥偶像的积极作用。

      智慧型教师总能让幼儿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发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促进其社会性发展,而且提升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三、及时鼓励:调动幼儿收拾整理的竞争力在游戏结束后的评价环节,我会组织幼儿评一评哪组材料收拾得最整齐,通过开放式的评价,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所采取的评价方式有:幼儿自主评价、教师全面评价、小组评价、情境化评价、展示性评价等,并且采用多种奖励形式,对收拾习惯良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例如,我们设立了每日收拾之星”,奖励能认真收拾并清楚分类的幼儿;开展我的收拾图”活动,请大家画一画自己收拾材料的画面;组织“火眼金睛”小游戏,让大家一起找一找收拾得不够整齐的一组材料;开展“收拾大王本领展示”活动,请幼儿演示活动后正确收拾材料的流程;等等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同伴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所以,利用评比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收拾习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需要在幼儿进入区角活动前,对幼儿提出明确的标准例如,在幼儿进入美工室玩橡皮泥前,我会对他们说:“今天,我们要看一看哪—组小朋友的护衣、桌面、地面最干净,搓泥工具摆放得最整齐!”活动时,我会提醒幼儿看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使小组集体行为成为评价对象。

      再如,建构区的孩子们为了获得收拾比赛的冠军,不一会儿就把地上的积木与盒子收拾好了,就连平时不爱劳动的小朋友也积极地参与其中,最后,他们将自制的荣誉旗插在光荣榜上为了获得集体荣誉,幼儿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会不断提醒小组其他成员,使自己在同伴中成为典范,借助榜样的示范作用,引领其他幼儿模仿,共同进步四、一日活动:夯实幼儿收拾整理的持久力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整理游戏材料既是此次游戏的完整结束,也是下一次游戏顺利开始的基础和条件通过游戏过程中有效的指导策略,孩子们渐渐形成了良好的收拾习惯但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对于那些零散的、孩子一时未能及时关注的材料,教师可以利用晨间接待、午餐前后、离园前等过渡环节,指导幼儿收拾整理在孩子入园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个别谈心与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晨间锻炼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类摆放体育区的玩具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一日生活的组织和实施中要做到“五会”:会观察、会思考、会规划、会组织、会解决当个别幼兒在收拾整理中表现不佳时,教师可以通过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相应的主题教育,如“我送玩具宝宝回家“玩具分类加工厂”“玩具哪儿去了”等,以讲故事、表演故事、音乐游戏、分类操作等多种形式,组织幼儿开展相关活动。

      班级环境是“会说话”的教育,教师在布置幼儿作品墙、主题墙时,应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让他们通过张贴或定期更换不同整理行为的照片,夯实收拾整理的持久力五、家园合力:形成收拾整理的教育一致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然而,有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存在较大差异,家长并不要求孩子自主收拾整理玩具因此,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加强家园共育,使家园教育保持同向同步我们充分发挥家委会的积极作用,鼓励家委会成员深入班级管理,同时开展各种家庭教育培训讲座,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半日开放活动,与家长进行经验交流我们通过不断沟通交流,让家长懂得收拾能力与幼儿分类归纳、数字认知等能力密切相关;经常在班级群上传孩子在日常游戏中收拾整理行为的视频,鼓励家长观察其对幼儿成长的价值;在家长互动APP平台上,围绕“我如何带孩子收拾区角材料”主题展开互动,请家长们分享收拾整理过程中的小故事;指导家长撰写“宝贝学整理”的追踪记录表,用数据来证实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短暂时间,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及时解答家长的困惑,并予以指导;等等通过不断努力,家长逐渐能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在幼儿教育方面取得了教育的一致性,家园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收拾整理能力。

      《纲要》在社会领域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因此,在幼儿期,我们不仅要教育幼儿爱护玩具,而且要让幼儿学会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应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自主收拾整理玩具,克服单纯收拾玩具的枯燥学习收拾整理玩具的过程,可以培养幼儿认真做事、有始有终的态度,分类整理、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操,与同伴沟通合作的方法,等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形成,将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石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