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经:《国风·召南·羔羊》阅读_国风召南羔羊.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316250156
  • 上传时间:2022-06-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2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经:《国风·召南·羔羊》阅读_国风召南羔羊这首《羔羊》就是一首反映当时在位官员与老百姓和谐相处的篇章这么美好的诗您确定不来读一下吗?我已经为大家总结了这首诗的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羔羊 先秦:佚名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译文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注释 五紽:指缝制细密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tuó驼),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cù促),即细密 食(sì四):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 委蛇(wěiyí尾移):音义并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革:裘里 緎(yù玉):缝也 缝:皮裘;一说缝合之处 总(zǒng):纽结一说毛诗传释为“数”,与紽同 赏析 赞美说 汉儒对《羔羊》篇的解释主要有毛齐鲁韩四家,其中毛诗的解释来自《毛诗正义》,而齐鲁韩三家诗几乎都已亡佚。

      现依据王先谦之说,取其书《诗三家义集疏》中认定的齐鲁韩三家诗说观点在《羔羊》篇中,“羔羊”、“素丝”、“退食”、“委蛇”四词是该诗的关键词,其中“羔羊”是主旨的代表,故理解汉儒对《羔羊》篇的解释,应先从后三词开始,再分析“羔羊”所代表的主旨 “素丝”在《诗三家义集疏》的资料中,齐氏认为“素丝”指“君子朝服”;韩氏则认为素喻絜白,丝喻屈柔;注鲁诗的谷永注“素”为“行絜”,王逸注为“皎洁之行”;毛氏注为“白也”《诗三家义集疏》总结为:“薛以性言,谓其心之精白,谷王以行言,美其行之洁清也‘丝喻屈柔’者,屈柔以行言,立德尚刚而处事贵忍,故屈柔亦为美德可见,齐氏是从“素丝”作为社会服装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确定身份地位为大臣,而其余诸家则抓住其本身“白”与“柔”之特性,认为“素丝”是用来赞美大臣之高洁、谦忍 “退食”王先谦先生梳理齐鲁韩三家诗注,认为“‘退食自公’者,自公朝退而就食,非谓退归私家永疏‘私门不开’,正释‘公’之义卿大夫入朝治事,公膳于朝,不遑家食,故私门为之不开也而《毛诗正义》中先列郑玄笺,云退食意谓减膳再引孔颖达正义释“减膳”之意:“减膳食者,大夫常膳日特豚,朔月少牢,今为节俭减之也。

      后引王肃、孙毓“减膳”论“减膳”为合理合制之举故从身份属性上来讲,两种解释都将对象定义为朝堂之臣,非宦官等类属从特征属性来看,则知此人尊制守法,依朝廷之律,依传统之令,非标新立异或先斩后奏之人,可谓是遵从、执行制度法令的模范,是朝廷形象的代言 “委蛇”毛氏注曰:“委蛇,行可从迹也又言:“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迹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郑玄笺云:“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韩氏注为:“逶迤,公正貌二者看似不同,实则互补恰如陈启源所云:“毛‘委蛇’传以为‘行可迹踪’,韩‘逶迤’训作‘公正貌’,两意义正相成,为其公正无私,故举动光明,始终如一,可从迹仿效,即毛序所谓正直也可知所美大臣之言行,首先是公正无私的,非弄权之人其次,该人言行有迹可循,则可使人仿迹模仿,谓其人有影响力,是值得他人对其进行赞美乃至宣扬的 “羔羊”为此诗篇之题,也是该诗主旨的代表,因而应以“羔羊”为核心来分析该诗主旨《毛诗正义》:“《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

      后注:“《鹊巢》之君,积行累功,以致此《羔羊》之化,在位卿大夫竞相切化,皆如此《羔羊》之人《诗三家义集疏》:齐说曰:“羔羊皮革,君子朝服辅政扶德,以合万国韩说曰:“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絜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据此可知,该诗的主旨是赞美有德行之君子,不同在与有的学者认为是在赞美召南大夫,而当时其他的学者认为是美召公,毛氏则只说“在位卿大夫”实际上,召公于周朝亦是在朝之臣,故综合来看,可将《羔羊》一诗的主旨定为赞美有德之大臣 讽刺说 对这首诗表现特点的理解,要反美为刺即是说,全诗不用一个讥刺的词,更没有斥责之语,诗人只是冷静而客观地抉取大夫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一个小片断,不动声色用粗线条写真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那官员的服饰——用白丝线镶边的羔裘毛传说“大夫羔裘以居”,故依其穿戴是位大夫头两句从视觉来写,暗示其人的身份,第三句是所见也是所想,按常规大夫退朝用公膳,故诗人见其人吃饱喝足由公门出来,便猜想其是“退食自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双鸡杜预注:“谓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这与当时民众的生活水准相对照,有天上地下之别,《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阐述的符合王道的理想社会,在丰收年成,也才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而大夫公膳常例竟是“日双鸡”,非常奢侈。

      诗人虽然没有明言“食”是什么,以春秋襄公时代的公膳例之,大约相差无几诗人生活在同时代,一见其人“退食自公”必然有所触动,想得很多,也许路有饿殍的惨象浮现在他眼前正因为如此,所以厌恶之情不觉油然而生,“委蛇委蛇”诗句涌出笔端这第四句“美中寓刺”,可谓点睛之笔,使其人仿佛活动起来:你看他,慢条斯理,摇摇摆摆,多么逍遥惬意把这幅貌似悠闲的神态,放在“退食自公”这个特定的场合下,便不免显出滑稽可笑又丑陋可憎了,言外诗人的挖苦嘲弄可以想见:这个自命不凡的家伙,实则是个白吃饭的寄生虫!三章诗重复这个意思,回环咏叹,加深了讥刺意味各章三、四两句,上下前后颠倒往复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