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1.docx
8页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2.1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2.1.1 问题提出例 2.1.1:某制药厂生产甲、乙两种药品,生产这两种药品要消耗某 种维生素生产每吨药品所需要的维生素量及所占设备时间见表 2.1 该厂每周所能得到的维生素量为160kg,每周设备最多能开15个台 班且根据市场需求,甲种产品每周产量不应超过4t已知该厂生产 每吨甲、乙两种产品的利润分别为5万元和2万元问该厂应如何安 排两种产品的产量才能使每周获得的利润最大?每吨产品的消耗每周资源总量甲乙维生素/kg3020160设备治班5115例2.1.2某加工厂要制作100套钢架,每套要用长为2.9m, 2.1m, 1.5m的圆钢各一根已知原料长为7.4m,问应如何下料,可使所用材料最省?这一类问题的共同特征:1. 每一个问题都有一组决策变量(x , x ,…,x )表示某一方案;这组决1 2 n策变量的值就代表一个 具体的方案一般这些变量取值是非负 的2. 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可以用一组约束等式或约束 不等式来表示3. 都有一个要达到的目标,它可以用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目标函数) 来表示按问题的不同,要求目标函数实现最大值或最小值线性规划(LP):将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都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的规 划问题称为线性规划.max(min)Z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 •…+ c xnna x + a x H b a x = b11 1 12 2 1n n 1a x + a x H b a x = b21 1 22 2 2 n n 2a x + a x H b a x = bm1 1 m 2 2 mn n mx , x ,…,x > 01 2 n2.2 两个变量问题的图解法例 2.1.1max Z = 5 x + 2 x1230x + 20x < 160125 x + x < 15s.t 1 2x <41x > 0, x > 012概念:可行域:满足约束条件和非负条件的区域 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和非负条件的解线性规划问题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画图说明)1. 有唯一解:2. 有无穷多最有解:p44例:目标函数的梯度=某个约束条件的梯度3. 无最优解:注意:无界的可行域不一定无最优解 例:可行域一端是开放的4. 无可行解:可行域为空。
例:约束条件构成的交集为空2.3 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标准形式及解的概念2.3.1 标准形式1. 目标函数最大化2. 约束条件(非负约束条件除外)一律化为等式3. 决策变量非负 标准形式的数学表达式:(1) 一般形式(2)工记号简写形式( 3 ) 矩阵形式( 4) 向量形式2.3.2 将非标准形式转化为标准形式转换方法:(1)if min Zthen n max Z'=>最优解不变,最优值Z * =—Q)by Z' = 一 Z(2)if 约束条件是小于等于型, then 在该约束条件不等式左边 添加一个新变量 松弛变量不等式改成等式3)if 约束条件是大于等于型, then 在该约束条件不等式左边 减去一个新变量 剩余变量不等式改成等式4)约束方程右端项b < 0,则在约束方程两端乘以(-1),不等号改变i方向,再按方法(2)或(3)处理(5)决策变量x没有非负的要求,则取两个新变量:x' > 0,x" > 0k k k令x = x'- x",替换原数学模型中所有的x,并在非负约束中 k k k k增加 x' > 0,x" > 0kk例2.3.3有关解的概念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及非负条件的解最优解:满足目标函数的可行解基矩阵:线性规划约束方程中组的系数矩阵的秩为m则A中任意 m阶可逆矩阵B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矩阵。
基向=JHl以向量形式表示矩阵B,则称为基B的一个基向量其对应的决策变量称为基变量非基向量:A中其余的n-m个列向量称为非基向量其对应的决策变 量称为非基变量基本解:基变量满足约束条件,非基变量都为0的一个解称为关于基B的一个基本解基本解的个数Cmn基本可行解:满足非负条件的基本解例:x + 2 x < 812x < 22求其所有的基本解、基本可行解2.4 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2.4.1 凸集与凸集合凸集:设集合S u Rn,右对Vx , x e S, V九e E),l],都有Xx + (1 -九)x e S, 1 2 1 2则称集合 S 为凸集凸组合:设X ,X ,…X e Rn .若存在实数X , X,…九,X e b,1](i二1,2,…k )2九二1,1 2 k 1 2 k i i旦使:工X X = X,则称X为X ,X ,…X e Rn的一个凸组合i i 1 2 kj=1严格凸组合:设 X ,X ,…X e Rn .若存在实数 X , X,…X , X e(0,1)C = 1,2,…k )2 X = 1,1 2 k 1 2 k i ij=1使工X X = X,则称X为x ,X,…X e Rn的一个严格凸组合。
i i 1 2 kj=1极点: 如何凸集中一点S,不能表示称为该凸集中任意两个不同点的严格凸 组合,则该点为该凸集中的一个极点2.4.2 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定理2・4・1线性规划的可行域是一个凸集(证明见前例)引理2.4.2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x =(x ,x , ,x \是基本可行解 1 2 nOX的正分量所对应的列向量线性无关定理2・4・3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应于可行域S的一 个极点定理2・4・4有界凸集S上任一点X都可表示为S的极点的凸组合 定理2・4・5对线性规划问题,若可行域有界,且存在最优解,则目 标函数必可在其可行域的某个顶点达到最优值结论:•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一个有界或无界的凸多边形,其顶点个 数有限(定理2.4.1)• 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其最优解必可在某顶点上达到(定 理2.4.5)• 线性规划的每个基本可行解对应于可行域的一个极点(顶点).两者 一一对应 (定理2.4.3)寻找最优解的方法:基本可行解一>最优解定理2・4・6对于线性规划,若存在可行解,则必存在基本可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