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37844486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13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在六年级语文课上六年级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所有的六年级语文老师都必须知道如何写六年级语文教案,你也来写一篇和我们分享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顺序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重点难点 : 在读悟中,抓住以小树为线索,理解本文的寓意,领悟人物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身残志坚,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呢? 学生交流资料 师出示相关人物图片,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残疾朋友非常坚强、乐观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成全一棵树》) 谁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学生作答,教师总结) 2.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成全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为什么要成全这棵树?成全树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解答疑问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出容易读错的字: 拎lī 拎水 怔zhèg 怔住 绰chuò 绰号) 2.课件出示再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思考: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谁成全谁?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 (3)本文第一主人公是孩子还是母亲并说明理由 3.交流预设 (1)本文讲的是一位母亲在春天里将几棵树苗栽在门前,她那有腿残疾的小儿子请求母亲种下了一棵被丢弃、快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小树苗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 (2)标题语意双关,一棵树不仅仅指树,还指那个残疾了的孩子孩子成全一棵树(明线)母亲成全孩子(暗线)一棵“本来已经失去了资格的”“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惊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一个“一出生就残疾”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成了一位的作家无论孩子还是母亲,她们作了相同的事:成全一棵树! (3)明确:理由充分即可,教师要引导到全文主旨上来 三、细读课文,品味人物情感 1.孩子成全了小树。

      (1)a“那树苗是她丢弃的,又细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 b“孩子举着树苗,满眼都是渴求孩子喜悦极了……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 c“孩子小心翼翼……给他浇水” 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师总结明确:孩子由小树想到自己,自己就和这棵小树一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看好同病相怜让这个孩子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2)a“孩子挖的坑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 B“孩子小心翼翼„„给它浇水” c“孩子经常给小树浇水 d“上了学„„水塘和树之间 f“那树长得高,长得快„„捡牛粪为他 他精心照料小树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实现着自己的心愿他是凭着自己坚强乐观的心态在成全着自己 2.母亲成全孩子 (1)“这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长成一棵大树 (2)“这年冬天,母亲做了一项庞大决定……让这个孩子进私塾 为什么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又是什么促使母亲作出了让孩子上学这项重大决定的 (学生交流) 师总结明确:就是这棵被丢弃的树所牵动的母亲心中的痛——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她为孩子的前途担忧,所以目光是复杂的。

      而母亲又从①孩子本人为种那棵树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②孩子天天拎着水桶认真浇树苗;③孩子天天偷偷地给那棵树喂牛粪看到了孩子那颗发奋图强的心,她要给这个孩子机会,就像给那棵小树机会一样他信托孩子会像小树一样刚强地生长,会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她相信小树能长大,本人的儿子也会成长 3.课件出示:文中“一拐一拐”多次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 师总结明确:第一次“一拐一拐”是交代残疾体征,后几次的描写能则显示她的性格特点:身残志坚、快乐阳光、乐观自信、自强不息 4.课件出示:你如何理解成全一颗树? 一个孩子救活了一棵险些被丢弃的小树苗,使之成长为一棵大树母爱让一个可能处于社会边缘的残疾孩子,成长为一名成功人士无论是孩子,照旧母亲,他们做了一件雷同的事:成全了一棵树,成全一个生命 5.感受着人物的情感,带着本人的领会配乐朗读全文 四、回顾课文,融情入心 从孩子、母亲身上,你看到了哪些闪光的品质? 简要总结:男孩形象:坚强、乐观、执着、有恒心、 母亲形象:无私、伟大、公正 五、拓展 学了课文,你有哪样启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要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课下的时候我们可以搜集一些身残志坚的文章来读一读,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 板书设计: 9 成全一棵树 孩子 成全 一棵树 明线 母亲 成全 孩子一生 暗线 身残志坚、快乐阳光、乐观自信、自强不息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教师应让学生在富有层次的读书活动中自己走进文本,以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应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补充介绍 3、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设计意图:生活在江南的孩子,对桃花心木这种树知之甚少,师生共同搜集资料,把丰富、厚实的信息引进课堂,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交流问题,小结: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走入课文,初观其貌,提纲挈领,与文本的初次对话为下面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学生由生疑而质疑,自质疑至解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等自主活泼的学习活动中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二度对话,使学生的心与文中的种树人贴得更近) 四、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补充典型事例来与文本再度展开对话,使原来远离学生的深刻道理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 五、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也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学会9个生字,掌握“枯萎”、“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等词语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