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祝福》讲稿.docx
19页2022《祝福》讲稿 祥林嫂之死 《祝福》大概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了,长期收录于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确是好作品 我们一般来理解《祝福》,首先是把《祝福》和《呐喊》中的小说联系起来看,我们讲《祝福》这是一个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吃人主题的延续,这是没错的,祥林嫂当然也是被那样一个社会吃掉的,祥林嫂之死是很悲惨的但是当我们仔细去分析的时候,这个问题又显得很复杂,当我们问,祥林嫂是被谁害死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显得比较复杂我也知道很多中学里的语文老师,现在也开始学会,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讲《祝福》,先让学生预习了《祝福》,然后问学生祥林嫂是谁害死的?然后从这里当成一个侦探小说来讲,当成一个破案的故事来讲,最后企图找出凶手,我们看看,祥林嫂是谁被害死的? 祥林嫂生活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镇鲁镇这个鲁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压在祥林嫂头上的,首先是鲁镇的地主鲁四老爷,鲁四老爷作为鲁镇的知识分子,他象征着鲁镇的思想文化状态鲁镇有一个风俗,就是除夕之夜向福神祭祀,以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所以,鲁四老爷的最重大的事情就是祭祀,当他第一次见到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时,即皱一皱眉,说明鲁四老爷在讨厌祥林嫂是一个寡妇后来,当祥林嫂再次守寡又回到鲁家时,鲁四老爷暗中告诫仆人,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一直到后来,祥林嫂死后,他还大骂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鲁四老爷在精神上摧残了祥林嫂,他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那么四老爷对祥林嫂的精神摧残,是否是导致祥林嫂最终死亡的原因呢? 我们以前特别是几十年以前,讲《祝福》的时候,很容易把它化为简单的阶级斗争的故事,祥林嫂是劳动人民嘛,劳动妇女嘛你看给地主干活,给鲁四老爷干活你看鲁四老爷夫妇对她都很不好,过年的时候,不让她参与过年的活动祥林嫂后来就死了嘛,又穷又病,这就是阶级斗争嘛血淋淋的阶级斗争,万恶的旧社会,我们过去是很容易这样简单化地理解问题这样的理解,并不是说它有什么错误,而是说它太简单了,太粗糙了难道说,所有的地主和劳动人民,都是这种关系吗?具体到《祝福》这篇小说,难道鲁迅写的就是一个地主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吗?如果是这样一个立意的话,为什么不把这个压迫写得更残酷些呢?而我们在小说中明明看到,祥林嫂之死其直接原因,也不是鲁四老爷他们家,间接原因是鲁四老爷家,但不能说有多么重要只能说它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鲁四老爷对祥林嫂到底好不好,你不能简单地用阶级概念去分析,一个地主家里,他雇来一个仆人,给她吃给她穿,给她工资,那你不能说对她不好,怎么叫对她好,难道说不让她干活,把她养起来就叫好吗?那不成养老院了吗?小说里明明白白地写道,祥林嫂来到鲁四老爷家之后,心情很愉快,而且白胖了。
上福礼! 阿牛呢? 祥林嫂,你去找找他,让他来磕头 牛倌,老爷叫你去磕头 你帮我放一下 怎么,拿在手里放你不怕? 不怕 这是小说里明明白白的描写,就是她到鲁四老爷家,过得很好,比在她们家过得好多了就像我们现在城里,比如说有很多小保姆,到城里来打工,她觉得比在她家里生活好多了你不能说,她当保姆,你们家就欺负她了,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在小说里,也没有看见地主对祥林嫂的欺压但是有一点,就是鲁四老爷看不起她,但是看不起她,就不能说鲁四老爷有什么不对,他就是一个读书人,他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地主,他看不起祥林嫂这样一个人很正常,我们不能要求鲁四老爷,看得起祥林嫂,跟她谈一谈《呐喊》和《彷徨》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鲁四老爷跟祥林嫂之死有关系,但也不是主要的关系 小说中把祥林嫂推向深渊的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祥林嫂的婆婆婆婆为了给自己的小儿子娶媳妇,便和祥林嫂的堂哥串通,以八十吊把祥林嫂卖掉,当祥林嫂知道以后,连夜逃出婆家来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帮佣由于祥林嫂在鲁家,勤快能干得到了老爷和太太的欢心年底准备福礼时,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以说这时的祥林嫂生活得很好,后来如果不是发生了婆婆绑架祥林嫂,强行把她卖给深山坳里的贺老六当媳妇,祥林嫂也不会再次守寡,她也不会沦为乞丐,更不至于惨死。
所以,人们说祥林嫂的婆婆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难道祥林嫂真的是死于他婆婆的手里吗? 祥林嫂或者说她命不好,首先作为一个妇女,她没有自己的名字,祥林是她的第一个丈夫,可是早就死了,可是此后,人们一直叫她祥林嫂到了鲁四老爷家打工,本来命运发生了变化,没想到她的婆婆把她抢回去,又把她卖了然后我们说,她的婆婆是凶手吧她的婆婆是害死他的重要原因之一,你看,婆婆这么讲理,儿子死了,儿媳妇去给人家打工,还把儿媳妇抓回来,捆起来,再卖掉 干什么?救命啊 让一让,新娘子来了 强盗,强盗 别闹了,今天大吉大利的,贺老六人好,有本事,嫁给他总比做佣人好 我不要,放我回去,让我回去 回去?去哪儿呀?婆家得到钱喽,不要你了 王师爷,时辰到了行礼吧 新郎新娘拜天地 出血了,那么多血 不要紧,不要紧,撞昏过去了,赶紧拜天地 王师爷,当礼呀 好,起乐 一拜天地,二拜祖宗,夫妻对拜,礼成 但是我们看,她的婆婆卖掉她,并没有导致她生活不好,她虽然反抗,婆婆把她嫁到山里,贺老六家,可是到了贺老六家,怎么样呢?一开始反抗,后来不反抗了,为什么不反抗?她发现丈夫很好,丈夫很能做年轻有力,又没有小叔子,家里边夫妻两个,都是勤劳能干的人。
就好像现在一对打工夫妻一样的,两个人感情很好又都很能工作,很能赚钱,房子是自己的,然后又生了一个孩子,很可爱祥林嫂的生活好起来了,虽然她婆婆那样做不对,可是没有导致祥林嫂的生活不好相反天有不测风云,使她的生活好起来了可是她命不好,这么好丈夫,既然发了伤寒,又吃了一碗冷饭,死去了这是谁也料不到的,丈夫死去了,小孩子在门槛上剥豆子,然后因为住在山里边,没想到春天,村子里来了狼,把孩子叼走了所以祥林嫂遇到了一个生活中偶然的打击,迫不得已又回到鲁镇,回到鲁四老爷家当仆人这一次不像先前那么勤快了,但是应该说还能下去,还不错,可是周围的人对她的看法变了周围的是什么人呢?主要不是地主,就是镇上普通的老百姓,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看不起她,而且把她的痛苦,当成自己赏玩的材料,不断地勾引她,强迫她讲述自己悲惨的经历 祥林嫂,听说你的儿子 嗨,我真傻我单知道下雪后,野兽在山坳里没有东西吃,会到村里头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找来找去都没有,到后来才找着了一只鞋 祥林嫂一开始讲的时候,哎呀,我真傻,一开始讲的时候,人们听得有意思,有味道,后来,就听烦了,不要听了好像一个节目,看腻了一样祥林嫂一说人们就跑了,后来又找到一个新的节目,发现她额头上的伤疤,这个伤疤跟她的第二次婚姻有关系,又来勾引她讲这个伤疤。
在这里,鲁迅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好像互相关心,在一块儿洗衣服,一块儿淘米,一块儿洗澡菜,谈谈你们家,谈谈我们家,好像挺亲密在内心深处,有这样可怕的意识,是把别人的命运当节目来看,赏玩别人的苦痛鲁迅在平常人的生活中,发现了这一点,真是很了不得的 小说中鲁迅除了描写鲁四老爷,祥林嫂婆婆等人人物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作者我这个我是具有反封建思想倾向的,他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当祥林嫂临死之前,问我 一个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魂灵?告诉我,告诉我 我面对她的提问,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只好逃避那么我的无能是不是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我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吗? 《祝福》这个小说中,还有一个叙事者我,作者以第一人称写的小说我这个我回到故乡,遇到了祥林嫂,这里边有一段很重要,就是祥林嫂问我灵魂问题的时候,我的回答,这一段很重要我这个人物,是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经过五四洗礼,身上带着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的,要改变天下的,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可是遇到祥林嫂之后,我们看看结果是什么?我们就知道小说的寓意何在,看见祥林嫂了,祥林嫂说: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祥林嫂又说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我万料不到,他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地站着就是她走进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祥林嫂提出一个重大的问题来,我们觉得这好像是一个迷信的问题吧,不重要吧,这是重大的问题这是二十世纪以来群人类重大的问题,人有没有魂灵,这不是一个科学和迷信的问题,是我们靠什么活着的问题,我们靠汽车、电脑活着吗?人需不需要魂灵,祥林嫂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怎么样呢?我很悚然我不知道假如说,大家在街上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会怎么办?你遇到一个乞丐,问你有没有魂灵,我们很多,特别是中学生大学生,会告诉他,你这是封建迷信哪儿有魂灵啊,人死了就死了,什么没有了,就是火葬场爬烟囱了,就没有了但是这个我,是个新有良心的我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就糟了芒刺一般 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 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我们看这样一个问题,鲁迅是这样犹豫来,犹豫去,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最后想到这一点,他才说: 也许有罢,我想。
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说 祥林嫂接着就说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 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人的人,都能见面的?祥林嫂不断地追问 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 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这个知识分子,就迅速地逃跑了,逃回到鲁四老爷的家中,这个我,就是代表着不可一世的,想启蒙人民的,所谓现代知识分子但是当他遇到劳动人民真正问题的时候,他不能给她解决,他只有逃跑,但是好在这个我,是有自我反省能力的他知道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他知道了自己解决不了祥林嫂的问题,所以他苦闷了所以说鲁迅的勇敢,表现在哪里,就表现在这里,他不是说大包大揽,我能够解决你们的问题,跟着我来了吧,咱们一块儿奔向好莱坞吧,那是我们的天堂,绝不是这样浅薄的一个知识分子,不是这里表现了鲁迅对启蒙者的自我审视,从鲁迅就提出这个问题,你要启蒙人民,你凭什么启蒙,你怎么启蒙?到底怎么才能救祥林嫂,科学能救祥林嫂吗?迷信能救祥林嫂吗?所以这是一个《祝福》中的重大问题 从鲁迅创作《祝福》这篇小说当中,可以看出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祥林嫂还在遭受着不幸,中国社会的缩影鲁镇,还处于黑暗之中,而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我,面对这一切无能为力,只有妥协,逃避 小说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鲁四老爷家的帮佣柳妈柳妈是一个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虽然出场不多,但是祥林嫂生前的恐惧和死亡,都跟她有关,当祥林嫂在生死的道路中,处于迷盲时,她向祥林嫂提出了一个地狱之说,加重了祥林嫂的精神负担,所以有人说,柳妈的出现,是在祥林嫂走向死亡的道路上,又狠狠地推上的一把那么柳妈是不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呢? 我们看看,导致祥林嫂死亡的有一个重要人物叫柳妈,就是跟她一块儿,在鲁四老爷家干活的女仆,是跟她同阶级的一个女仆,而且这个柳妈还是吃素的,很善良的一人是祥林嫂善良的阶级姐妹,我们用过去的话说叫阶级姐妹她跟祥林嫂的死,有什么关系呢?她在赏玩了祥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