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ppt
28页1 1、萨顿假说、萨顿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染色体染色体 染色体染色体 平行关系平行关系 完整完整 独立独立 配子配子 受精受精 稳定稳定 成对成对 一个一个 父方父方 母方母方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2. 实验依据实验依据——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1)选材原因选材原因:果蝇比较常见果蝇比较常见,并且具有易饲养并且具有易饲养、 、繁殖快和后代多繁殖快和后代多等特点等特点,所以常被用作遗传学的实验材料所以常被用作遗传学的实验材料。 。(2)摩尔根实验过程及分析摩尔根实验过程及分析P 红眼红眼(雌雌) × 白眼白眼(雄雄) ↓F1 红眼红眼(雌雌、 、雄雄) ↓雌雄交配雌雄交配F2 红眼红眼(雌雌、 、雄雄) 白眼白眼(雄雄) 3 : 1①①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②②F1全为红眼,红眼是显性性状全为红眼,红眼是显性性状;③③F2中红眼中红眼:白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符合分离定律,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控制; ④④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联系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联系。 。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果蝇有果蝇有4对染色体,其中对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对是性染色体。
其中性染色体其中♀♀用用XXXX表示,表示,♂♂用用XYXY表示3)理论解释)理论解释伴伴Y Y遗传遗传伴伴X X遗传遗传同源区段同源区段(B)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C) X Y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A)((3)理论解释)理论解释XWXW红眼(雌)红眼(雌)×XwY白眼(雄)白眼(雄)XWYXwXWY红眼(雄)红眼(雄)XWXw红眼(雌)红眼(雌)×PF2F1配子配子XwXWYXWXWXW红眼(雌)红眼(雌)XWXw红眼(雌)红眼(雌)XWY红眼(雄)红眼(雄)XwY白眼(雄)白眼(雄)摩尔根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摩尔根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w w)在)在X X染色染色体上,体上,Y Y染色体不含其等位基因染色体不含其等位基因3)理论解释)理论解释(4)测交实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测交后代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 。进进一步验证了摩尔根等人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一步验证了摩尔根等人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控制果蝇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 。(5)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 。验证假说:验证假说:测交测交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若控制白眼基因(若控制白眼基因(w)在)在X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别相联系?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说:作出假说:假假说说演演绎绎法法从此,摩尔根成了从此,摩尔根成了 理论的坚定支持者理论的坚定支持者孟德尔孟德尔回顾摩尔根的实验:回顾摩尔根的实验:深化拓展深化拓展:1. 类比推理与假说类比推理与假说—演绎法的区别演绎法的区别假说假说—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而类比推理是而类比推理是在看得见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与理论或假说建立联系在看得见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与理论或假说建立联系。 。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有些有些基因存在于原核生物的拟核和质粒上基因存在于原核生物的拟核和质粒上,病毒的核酸上病毒的核酸上、 、真核生真核生物的线粒体物的线粒体、 、叶绿体内的叶绿体内的DNA上上;一个染色体上有若干个基因一个染色体上有若干个基因。 。性别决定方式性别决定方式•XY型型 雄性雄性:常染色体常染色体+XY(异型异型) • 雌性雌性:常染色体常染色体+XX(同型同型) • 生物类型生物类型:某些鱼类某些鱼类、 、两栖类两栖类、 、所有哺乳动物所有哺乳动物 、 、人类人类、 、果蝇和雌雄异体的植物果蝇和雌雄异体的植物(如菠菜如菠菜、 、大麻大麻)•ZW型型 雄性雄性:常染色体常染色体+ZZ(同型)同型)• 雌性雌性:常染色体常染色体+ZW(异型异型) •生物类型生物类型:鸟类鸟类、 、蛾蝶类蛾蝶类走进高考走进高考1 1 ((20082008·海南生物)自然状况下,鸡有海南生物)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
已知鸡的性别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1∶0A.1∶0B.1∶1B.1∶1C.2∶1C.2∶1D.3∶1D.3∶1【解析】【解析】 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为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为ZWZW型正常情况下,母鸡性染色体为情况下,母鸡性染色体为ZWZW,公鸡为,公鸡为ZZZZ;如果性反转公;如果性反转公鸡鸡ZWZW与正常母鸡与正常母鸡ZWZW交配,后代正常发育鸡的性染色体组交配,后代正常发育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成为ZW∶ZZ=2∶1ZW∶ZZ=2∶1,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2∶12∶1【答案】【答案】 C C伴伴Y Y遗传遗传伴伴X X遗传遗传伴性遗传伴性遗传一、概念:一、概念:同源区段同源区段(B)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C) X Y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A)二、种类二、种类伴伴X X染色体遗传染色体遗传伴伴Y Y染色体遗传染色体遗传伴伴X X显性遗传显性遗传伴伴X X隐性遗传隐性遗传基因位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在遗传上总是上的,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一、人类的红绿色盲症:伴一、人类的红绿色盲症: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盲基因:Xb色觉正常基因:XB查查一一查查!!1、色盲基因(b)和它的等位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b的遗传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表现型基因型男性女 性2 2、人的正常色觉和、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红绿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XBXbXb XbXBXB XbYXBY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携携带者者色盲色盲色盲色盲正常正常正常正常色盲色盲色盲色盲 人类血友病伴性遗传人类血友病伴性遗传特点:特点:病因:病因:症状:症状:由于血液里缺少一种凝血因子,由于血液里缺少一种凝血因子,因而凝血的时间延长因而凝血的时间延长在轻微创伤时也会出血不止,在轻微创伤时也会出血不止,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血友病的基因是隐性的,血友病的基因是隐性的,其遗传方式与色盲相同其遗传方式与色盲相同男性的男性的X Xb b只能从只能从 传来,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母亲女儿(1)交叉遗传交叉遗传::(隔代遗传)(隔代遗传)(2)(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3 3、、 X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X XBBbX XBX YBX XX YX XBBBbBX YbX YbXBY((3))女性患者的父亲、女性患者的父亲、 儿子都是患者儿子都是患者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伴X X染色体显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性遗传病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为X X型(或型(或0 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1 1、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D)(D)和它的和它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d d)位于)位于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Y Y染色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性别性别类型类型女女 性性男男 性性基因型基因型表现型表现型XdXdXDXDXDXdXdYXDY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抗维生素抗维生素D D佝偻佝偻病患者病患者患者患者2 2、、抗维生素抗维生素D D佝偻病佝偻病(伴(伴X X染色体显性遗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传病)的遗传特点((1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 2)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有患者);)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有患者); ((3 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患者全部是男性;致病基因患者全部是男性;致病基因“ “ 父传子、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也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也” ” 。
三、伴三、伴 Y Y遗传病: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外耳道多毛症走进高考走进高考2 2 ((20092009·广东)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广东)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 X染色体,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来自于( ))A.Ⅰ-1 B.Ⅰ-2A.Ⅰ-1 B.Ⅰ-2C.Ⅰ-3 D.Ⅰ-4C.Ⅰ-3 D.Ⅰ-4B人类遗传病系譜图判断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子无病非X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女无病非X显特别提醒特别提醒:不能确定的判断类型不能确定的判断类型在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在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来推测就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来推测:1、若该病在代代之间呈连续性、若该病在代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是则该病很可能是显显性遗传性遗传。 。2、若患者无性别差异、若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患病概率相当男女患者患病概率相当,则该则该病很可能是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第三、第三,若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若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很男女患者相差很大大,则该病很可能是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病,它可分为它可分为①①若系谱中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若系谱中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则该病很可能是则该病很可能是伴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②若系谱中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若系谱中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则该病很可能是则该病很可能是伴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析】【解析】 红绿色盲是伴红绿色盲是伴X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遗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隔代遗传,交叉遗传(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传特点:隔代遗传,交叉遗传(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患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定患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答案】【答案】 B B走进高考走进高考3 3 ((20072007·广东理基)下列最可能反映红广东理基)下列最可能反映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是(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是( ))Ø 1.1.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 ((1 1)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隐性)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2)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①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Ø热点分类突破热点分类突破 类型一类型一 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规律 例例1 1 ((20102010·江苏模拟)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江苏模拟)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Ⅱ—4 4是杂合体是杂合体B.ⅢB.Ⅲ—7 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ⅢC.Ⅲ—8 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