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侨路地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初步实践与探索.docx
11页"华侨路地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初步实践与探索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街道社区教育办公室郑清清一、 个案背景从2004年起,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街道开始探索利用社会教育组织 力量,开展社区教育,让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形成学习共同体 几年实践,通过培育发展,扩大组织;管理引领,服务指导;梳理定位, 搭建平台等措施不断壮大社会民间教育组织,使社会民间教育组织从初期 的松散型、“草根”型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社会教育组织, 使得社区教育的渠道拓宽,参与度和覆盖面提髙,在促进社区教育参与性 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政府为主导 下的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不足但目前,社会教育组织在社区教育课程 的丰富性和专业程度还不够,还存在着经费不足、资源有限等问题,社会 教育组织由于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难以成为社区教育的中 坚力量另外一方面,政府教育资源的不足,社会单位企业有着大量的教 育资源和资金,政府主导性与社会主体性的缺少融合度,达不成教育资 源的集约共享这些因素成为社区教育深化发展的瓶颈2010年,华侨路街道开展了公民社区的建设的探索,提出“集中民 智,整合民力,服务民生”的公民社区建设理念。
街道社区教育抓住了这 一契机,围绕社区及居民共同的发展目标,尝试着将政府的力量,与驻区 单位的力量、社会民间教育组织的力量和社区居民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构 建起的一种混合型、综合性的合作、互动、分享的新型社区教育联盟,让 社会资源集约共享,为满足地区内全体成员的教育需求服务,提高社区 的参与度、覆盖度和满意度,形成社区教育的推动力和发展合力二、 过程与做法地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以项目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索实践,依照实验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调研发动阶段一一资源调研宣传发动试点探索1、 资源调研2009年底,我们在区域范围内开展了一轮教育资源普 查,了解到华侨路地区,3312家机关、单位、科研院所、部队和企业,其 中省市级政府机关7家、省市级科研院所事业单位109家,大中小学14 家,4家部队,民办教学机构12家,国有企业141家,民营和外资企业 3073家,地区有大量可资利用专家、教授、专业技术等智力资源,财力 资源、场地设施等物力资源,还有社会责任心、公益心等无形资源,为开 展地区教育共同体建设项目提供了基础2、 走访宣传制订了走访制度,将每周三定为走访单位企业日,了 解单位企业的资源和他们的教育需求o2010年全年走访单位企业达100%, 结合人口普查,走访居民100%o在走访交流过程中,一方面有针对性地 向单位和企业宣传街道公民社区建设,宣传社区教育,将双向服务,共建 共赢的理念逐步渗透到驻区单位中,以求得单位企业的认同和支持,达成 共同开展社区教育,共建和谐社区的共识;另一方面充分了解驻区单位的 现有资源和教育需求,将资源与需求有效对接,以项目结对的形式,让社 会资源发挥效用。
3、 试点探索2009年底,首先在五台山社区进行了 “开放式教育” 平台建设的试点,在摸清五台山地区总体资源的基础上,梳理出可利用的 教育资源类型,与驻区单位从教育基地、教育项目、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人人是教育者人人是受教育者图1华侨路地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体系图第二阶段:实施运作阶段一一确立理念 厘清思路 分步实施确立指导思想:“人人是教育者,人人是受教育者”,“人人参与教 育,人人享受教育”以思想统领,明确目标,达成共同愿景,形成了思 想凝聚1、建立地区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华侨路地区公民社区建设协会,形成开放式组织构架2010年在华侨路地区社区教育委员会机构中下设 了地区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每个社区也相应建立了社区的社区教育服 务指导站2011年街道成立了有50家单位企业加入的华侨路地区公民 社区建设协会,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在公民社区建设协会的有效运作 下,参与协会各类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凝聚,协会单位成员之间合作,互 动共享,在区域内形成了 “统筹一沟通一协调一服务一参与”的社区教育 管理组织架构社图3地区“教育共同体”管理结构模式图图4 华侨路地区公民社区建设协会组织网络图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政府社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组建 起新型联盟,构建起社区教育开放式组织构架,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 与”的社区教育社会化管理工作格局,形成了组织凝聚。
2、开展各类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街道按照“四个一”方式,单位企 业负责确定一个主题、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提供一处活动场所、保障一 笔适当经费;社区负责确立一个召集人、组织一支社区队伍、制定一个可 行计划、建立一套运作制度从共建教育基地、教育项目结对等方面进行, 开展学习共同体建设1) 共建教育基地梳理整合优化地区教育资源,建立起爱国主义、国防教育、文化、科普、法制、文体休闲7大类30个教育基地7个社 区也构建起7个,有86家单位企业参与的资源建设共同体——整合南京医科大学、省人民医院、省口腔医院、友谊医院、眼 科医院等健康教育资源,建立起健康教育基地2010年基地开办了 8次 健康教育讲座,提供了 3次250人的免费体检—一整合省水利厅的水资源教育资源和市环境保护宣教中心的环保 教育资源,建立了环保教育基地基地单位省水利厅将他们开发的课程 读本《家庭节水知识手册》,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组织了 100多居民参 观参南京水利展示馆和秦淮水利大坝一一利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联合众多律师事务所建立起法制教 育基地2010年基地为社区380位居民上了 10堂法制教育课,开展了 3 场广场咨询活动一一利用省五台山体育中心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全民健身教育基地。
基地为246社区成员举办了羽毛球、网球、游泳等教学培训,举办了羽毛 球、乒乓球比赛2) 搭建网络平台向地区内单位企业宣传、推荐鼓楼区党员远程 学习平台和鼓楼市民学习,免费向社区成员发放宣传册和学习卡,定 期请有关授课老师到社区学习点,和学员面对面的交流、授课通过宣传 推广,2011年有注册学员有5677户建起区域内的群,通过网络平 台发布教育服务信息、课程活动信息、交流、分享学习体会与成果,促进 相互了解和互动学习3) 合作互动学习通过交流、观摩、互访、讲坛等多种途径和方 式,共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经验,在区域内部,形成以沟通为主的互动 学习围绕街道“公民社区”建设,举办“公民社区建设讲坛”系列讲座, 根据每一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请驻区单位成员参与学习通过地区社区 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搭建起驻区内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平 台,南京第四中学教师到省移动公司参观学习,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到苏宁 集团参观学习等活动4) 教育项目结对2010年,与驻区单位在场馆共建、场馆共享、 活动共建、教育培训、帮扶助学等方面共同设定了 11大类,17小类,76 个教育共建项目募集建设国学馆等场馆基金55000元、支持民间社团发 展经费1万元,发展社区民间组织21家,35名贫困学生得到了助学帮扶,新增志愿者125名,兼职教师20名。
第三阶段:总结推进阶段一一总结经验形成反思深入推进2011年初,街道提出“加入身边的组织、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参与身 边的活动”的行动策略,进一步倡导单位、企业和社区居民参与地区教育 共同体的建设,通过服务凝聚和活动凝聚来进一步深化实践1、项目推进通过整合、联合、混合等形式拓展资源,共建项目通过“引资源,立项目;以项目,引资源;做项目,塑品牌”三种项目推 进举措,在街道层面确立了《家园文化载体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等 12个重点项目,在社区层面确立了《国学馆》、《金葵花仁医志愿者服务》、 《广惠市新民儿童之家》等78个项目,以项目为支撑,7个社区形成了 《国学文化》、《家园文化》、《广惠慈善文化》、《金葵花志愿者服务》、《心 桥零距离服务》、《阳光直通车服务》、《书香社区》7个品牌通过服务凝 聚,链接了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资源与社区居民的需求,2011年,共获 得了 129家单位企业、286家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经费、场地、设备等 支持2、主题活动国学教育主题,2011年成立起“华侨路街道国学文化 推广中心”,依托中心开办公民道德研习班,每周日上午小型国学课堂, 每月一次大型国学讲座,共开设大型国学系列讲座10场。
文化体育主题, 以“参与、合作、互助、共享”的理念,共办活动,结合建党90周年纪 念,举办的华侨路地区“向着太阳唱”红歌赛,驻区内机关、企业、事业 等共有50家多家单位参加,先后举办了六场预赛,一场总决赛,历史三 个月,数万人在舞台上共唱红歌,表达出对党90周年华诞的深深祝福, 10家单位企业共同分担了 10万元的活动经费组织的“迎青奥•巾帼展 风采"演讲比赛,7个社区和20个单位企业共同参与,省人民医院产科 护士钱丹在街道和全区演讲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2011年共举 办了 5场大型广场文化活动,30场各类小型教育活动以教育服务民生,满足需求为愿景,基地共建、活动共办、项目共做、 成果共享,架起了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互动的桥梁,服务凝聚, 活动凝聚提高了社区教育的参与率、覆盖率和吸引力成效与启示(一)成效1、拓宽了资源建设的渠道和途径教育共同体通过整合、联合、融合等形式,共建开发、借用、建设等手段,使得教育资源集约共享,放大 了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2011年共获得35万元的资金支持,新增了 40位专家、教授、各类专业技术志愿者成为兼职教师,增加了 300位社区教育志愿者,新组建了 10个社会民间教育组织。
表仁 项目实施资源利用情况统计表序号2010年项目实施情况2011年项目实施情况1教育捐助教育基金50万元教育资助16万252扶贫助困帮扶431户528户助学52人53人3志愿者活 动志愿者服务1353人次3652人次惠及5326人次12040人次4资源共享共享场地136次248次惠及10886人次11680人次5活动共办活动117次236次参与5147人次26000人次7信息共享单位企业5家20家发布信息20条206条8载体建设1处3处9发展志愿者149人300人10发展社会组织18家26家11特色课程开发1个1个表2: 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建设统计表类别2009年(家)2010年(家)2011年(家)省市政府机关566大中小学幼儿园141621科研院所事业单位182632部队456企业102137159社会组织136178221思数279家368家445家2、提高了社区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度通过资源共建共享,项目运 作,多元的社会资源被整合和利用,构建起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与教育资 源共享的立交桥,扩大了社区教育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2012年 社区居民全年参加各类培训活动的总人数为98386人,达到常住人口的 89.42% z其中青少年、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分别为11586人、9886 人,培训率为939%、75.31% ;新市民接受培训3284人,培训率为98.3% ; 300名下岗失业人员接受了就业指导培训,313人接受了技能培训,102 人接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