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提纲.docx
26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 P5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转变, 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转变; 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 手脚逐步形成; 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 促使发音器官显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仍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步形成;2、观看图1-3 ,比较猿“ 手” 与人手的区分;P5猿“ 手” 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敏捷地同其他各指协作活动; 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 拇指其次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 因此, 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敏捷对握, 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3、劳动对人类的产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日有什么现实意义? P5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 劳动制造了人本身” ; 现实意义:劳动制造财宝, 劳动制造美好生活, 劳动促进社会的进展, 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喜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 (非洲、亚洲、欧洲等地)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暖和、潮湿、植物繁茂) P65、比较图 1-6 和图 1-9 ,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点的不同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大、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点;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山顶洞人已把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自然火);钻木或击燧生火(人工取火);人工取火比自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才能进一步增强;8、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异同北京生活时间生活地点体态社会组织取火方式生产工具生产方式距今 70-20北京周口头 部 保 留原始人群自然火打制石器采集、狩人万年店龙骨山猿类特点氏族公社人工取火打制石器为主,猎山顶距今 18000( 都 属 于外 貌 特 征采集、狩出 现 磨 制 石 器洞人年旧 石 器 时与 现 代 人(血缘)猎、捕鱼代)和钻孔技术基本一样[ 自我测评 ] 1. 正确答案为 方面B 和 C;2. 可从身体形状(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点等几摸索; 3. 排列次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储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 其次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 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 点? 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进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进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食物生产的革命(有了稳固的衣食来源);①使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显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头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进展,例如制陶、制革、 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③促使农业村落显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3、 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新石器时代的“ 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侧重于生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 4、 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创造、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 P12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显现,使人类逐步开头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 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的进展, 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5、 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凉;气候冬冷夏热、 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干栏式木结构建筑; 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暖和潮湿多雨,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 潮;6、先民的精神世界表达在哪些方面?方面 7、第一单元内容列表艺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科学萌芽,图腾崇拜等旧石生活时间远古人类特点差异距今约 170 万年①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器时距今约 100 万-50 万年发觉的已知最早人类)生产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代②陕西蓝田人生产生活靠采集狩猎为主新石③北京人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距今约 18000 年④山顶洞人生产工具“ 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距今约 1 万年器时距今约 7000 年⑤浙河姆渡遗址生产生活靠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禽为主代⑥陕西半坡遗址生活方式上过着定居生活距今约 6000-5000 年⑦炎黄尧舜禹传奇生活用具“ 新”:主要使用陶器距今约 5000-4000 年P15[ 自我测评 ] 1、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生产方面: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使用陶器;2. 比较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异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的异同)区域 生活地点 生活时间自然环境 建筑样式 种植的农作物 驯养的动物 制作的陶器相同点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浙江余姚陕西西安距今约 7000 年距今约 6000-5000 年气候比较潮湿多雨,水网密布气候比较干燥少雨,河流较少干栏式木结构半地穴式(圆形尖顶小屋)水稻粟(小米)和小麦牛猪黑陶彩陶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建立了农 业村落,过着定居的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3. 法国的造石器专家承认:没有人能比得过原始人的制作工艺;这说明白什么?由于原始人使用最简单的工具, 能加工出适合生产的石斧等各种促进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工 具,表达了精湛的制作工艺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展; 第三课 传奇时代的文明曙光 1、 传奇故事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传奇故事包含了肯定的事实成分,这些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挖掘来印证;传奇故事和考古挖掘都对我们明白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P17○ 这些文物印证了炎黄传奇中的哪些内容?这些文物说明当时人们会纺织、养蚕、制造陶器、以船为交通工具(半坡遗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当时仍显现了原始音乐(半坡出土的陶埙和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考古挖掘和古代传奇对我们明白没有文字的历史有什么意义?考古挖掘和古代传奇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明白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进展与沿革;3、评判禅让制 :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个氏族成员的柔弱力气聚集起来,跟自然界 进行斗争, 对生产力进展起了促进作用; 但是,当时人类社会处在最低的进展阶段,原始的 民主制度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同当时不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P18[ 自我测评 ] 1. 传奇中, 炎帝的功绩 有:教人农耕、创造医药、创造陶器、开创集市; 黄帝的功绩 有:开头建造宫殿、创造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2. 古代两河流域、希腊、和中国的传奇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①从传奇反映的时间来看,大致 ②从内容来看, 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期民众的英雄史观倾向;③从历史资料的形式来看,都属于口述资料; ④从它们的意义或价值来看,传奇故事中包含了肯定的事实成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3. 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①黄帝、 炎帝的创造制造从物质、 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②黄帝、炎帝等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 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4、在爱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会与哪些方面发生冲突冲突?城市建设 旅行开发 资金短缺 技术落后 能源开发 (书上 P20 案例: 埃及金字塔表达了文物爱护与旅行开发之间的冲突; 平遥古城表达了文物爱护与城市进展之间的冲突; 尼罗河沿岸古迹表达了文物爱护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5. 爱护文物古迹有何意义? ①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珍宝, 是人类共同的财宝, 它们可以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文物古迹有很多讨论和观赏价值, 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明白历史,明白自然,增长学问; ③文物古迹是我们熟悉历史的重要资料, 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④爱护文物古迹不仅是历史科学进展的需要, 而且对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优化社会生活的人文环境、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等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6. 怎样样爱护文物古迹? ①依据详细情形和存在问题提出对古迹的整修建议; ②划定特地保护区, 制定相应的爱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并加强宣扬;③落实消防措施, 有专人看护;④改进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必要的绿化;⑤政府要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组织修复等其次单元 文明的起源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P28 这一时期已经从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过渡,农业上已经领先进入了犁耕时代;[ 自我测评 ]1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发源地、产生文明时间、统一时间、统一者)文明古国文明发源地产生文明时间国家统一时间统一者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公元前 3500 年公元前 3000 年美尼斯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公元前 3500 年公元前 18 世纪汉谟拉比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公元前 2500 年公元前 3 世纪阿育王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2070 年禹2、四大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说明缘由(为什么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温带; 这些文明都属于农业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浇灌水源充分,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整,土地肥沃;气候暖和潮湿多雨,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相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能够满意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靠性较强;其次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名师归纳总结 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