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赏析.doc
18页电 影 音 乐 赏 析 〔提 纲〕一、电影音乐的历史与发展自无声电影一问世,就和音乐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据有关文献记载,1896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第一次在英国放映的时候,就请了钢琴师临场伴奏然而,早期无声电影(默片)的音乐,只是为了掩盖放映机转动的声音或表明故事情节的时候才出现的在当时,一个具有即兴演奏天赋的钢琴家,可就是“无价之宝”了尔后,发展到用乐队来伴奏为了适应剧情的需要,电影制作公司常常提供大量有标题的乐谱,让乐队指挥选用中国电影在无声片时期,也采取了即兴伴奏或者在放映现场随时放唱片配乐的办法1908年法国作曲家圣.桑为影片《吉斯公爵被刺》作曲,全片共有一首序曲和五段音乐公演之后,受到了好评这是作曲家专为某一部影片创作音乐的开始此后,也有一些作曲家陆续为影片作曲的,其中有如J.C.布里尔为格利菲斯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等1927年,美国摄制了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歌王》,在无声片中加入了台词、四首歌曲和背景音乐有声电影的问世,使音乐迈开了成为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步子。
然而,它的发展进程是缓慢的它的早期,只是持续地从影片开头伴奏到结束,音乐基本上置于背景地位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杰出的作曲家如美国的伯恩斯坦、法国的米约、前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等,都曾参与了电影音乐的创作比如:肖斯塔科维奇就曾为《马克西姆的青年时代》、《马克西姆的归来》、《革命摇篮维堡区》(以上三部影片音乐,创作于1934至1938年)、《伟大的公民》(1939)、《青年近卫军》(1948)、《易北河会师》(1948)、《攻克柏林》(1949)、《难忘的1919年》(1951)等一批很有影响的电影作曲这些作曲大师的参与,对于电影音乐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到了四十年代,电影音乐已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创作中的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形式了中国20世纪的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电影,由于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种种限制,除了配写主题歌或插曲以外,选用现成的西欧音乐作品来配合影片画面的比较多,真正由作曲家为整部影片创作音乐的数量是很少的1935年,由作曲家赵元任、黄 自、贺绿汀作曲的《都市风光》,是中国第一部作曲的故事影片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聂耳、冼星海、任光、贺绿汀等作曲家先后为电影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的电影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热血》、《青年进行曲》、《渔光曲》、《四季歌》等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许多电影制片厂建立了电影作曲队伍和电影乐团,中国电影音乐则由过去的大部分以选配为主而转为以创作为主了然而,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电影音乐观念,表现在电影音乐的功能发挥上,则主要为图解画面、追随画面、与画面的语言力求达到统一等等、这种音乐与画面关系的“同步”写法比较多当然,这原本就是电影音乐的一个重要类型之一,是电影自有了音乐以来所大量存在的中国电影在近半个世纪来,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特别是许多优秀的电影歌曲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影响很深例如故事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浆”、《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插曲“我的祖国”、《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英雄儿女》插曲“英雄的赞歌”,《带手铐的旅客》插曲“送战友”……等等美国好莱坞电影音乐的早期,在音乐写法上,常带着浓厚的后期浪漫主义的色彩至20世纪五十年代,西方以爵士乐为基础的音乐进入了电影音乐领域;六十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电影音乐中也大量地使用了电子音乐到目前为止,电影音乐仍然存在着多种的风格,既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既有民族的,也有轻音乐的。
当电影音画对位的出现,或新的风格的形成的时候,则标志着这种富于哲理性的、开放性的音乐,已具有了现代音乐的特征了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在电影上的“开放”,给了人们一个模糊的、朦胧的意象,也给了人们创造了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从而引发出人们更多的思考,为内容、情节、气氛、人物等带来更多塑造的可能性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当“同步”式的写法,难以为电影画面提供出新的寓意、不能发挥某种深刻的“潜台词”作用的时候,那么,引起电影音乐美学上的新的探求也就成为必然了就中国电影而言,八十年代初,新一代导演的崛起,加上作曲家开始重视对电影音乐理论的探讨,强调电影艺术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确立了音乐在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于是,中国电影音乐在着意开拓、深化电影画面的思想立意、立足于音乐对影片思想内涵的阐发、延伸;力求从影片思想深层去发挥音乐的功能,使它真正成为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的艺术观念,也就基本确立起来了近二十年来,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手法和风格,就总体而言,已有了新的探索和追求,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涌现了尤如王立平、赵季平、金复载、谭盾、叶小刚、三宝等一批新时期电影音乐的作曲家二、电影音乐的概念顾名思义,电影音乐是指专为电影而创作、编配的音乐。
更确切地说,它是参与了电影内部结构的音乐,是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音乐一经成为电影综合艺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后,它除了具备与音乐本身所共有的属性之外,则又具有了与其它种类音乐所不同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这种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听觉)与画面(视觉)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之中至此,音乐则通过它的独特作用,强化画面的感染力和概括力,而且必然导致新的音乐结构和新的音乐形式的出现〔在此讨论的只是电影故事影片的音乐,不包括新闻纪录影片、科教电影、美术动画影片、歌舞片、音乐片等片种的音乐〕三、电影音乐的构成电影音乐的构成,是指组成一部故事影片音乐的各个部分即通常可包括的厂标音乐、片头字幕音乐、剧情音乐、背景(或场景)音乐、主题歌或插曲、片尾音乐等厂标音乐──是指电影制片厂(或制片公司)固定使用的、具有鲜明标志性的音乐但也有不单设厂标音乐的,而是把厂标和片头音乐连在一起片头音乐──是指用于电影开始的片名、字幕(包括演职员表或者关于影片的故事发生年代、历史背景等内容的扼要说明等)的“衬底”音乐它犹如一部歌剧、舞剧音乐开始的“序曲”,往往可以起到呈现、概括影片主题、预示影片基调和风格样式、渲染特定气氛、甚至引入故事情节的作用。
剧情音乐——是指在影片中刻画人物、抒发情感、揭示人物精神世界、表达作者主观态度、直接参与并推动剧情发展的音乐这是电影音乐中的核心部分,其所占比重最大背景﹙或场景)音乐——是指在影片中并不直接参与剧情发展、只为总体上渲染某一种情绪、烘托某一场景中的气氛的音乐比如人物对话时的伴奏、某一场景中标识年代、历史背景、特殊环境(如山区少数民族)、特定的场合(如酒吧、舞厅、节曰广场、婚礼、葬礼)、转场等使用的画内有声源音乐或画外的配乐等这种音乐(除特定场合使用的以外),一般以叙述性的音乐为多见,而且具有概括性的特点,不宜多变主题歌或插曲——在电影中使用主题歌或者插曲的情况,在我国电影中是常见的,甚至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有“每片必歌”的倾向但也有既不使用主题歌又没有插曲的电影,这种情况,尤其是外国电影更为多见主题歌,是表述影片主题思想或者概括影片基本内容的歌曲,也是全片音乐的中心在一部影片中,主题歌可以重复出现,也可在不同地方演唱不同的歌词,或在音乐上做某些变化处理歌曲的旋律常常被作为影片的主题音乐加以变化、发展、贯穿,使整部电影的音乐风格趋于统一插曲,则只为某一个场景或某一场戏而写的歌曲,它主要是为抒发某一具体情节中人物的感情,或描述某种事物,或用以赞颂人物等等。
应用比较自由片尾音乐──是指用于影片结尾的音乐,通常是对影片主题和基本情绪的概括和总结或者是:造成某种气氛和意境,使观众对影片内容产生联想和回味四、电影音乐的功能作曲家吴大明先生,把电影比做是一首合唱曲,把电影音乐比做合唱曲中的一个声部,而且是内声部那些主要声部,比如低音声部,就好比是剧作它是基础,是一剧之本那些经常演唱主旋律的高音声部,就好比演员的表演,是视覚的形象它们都是外声部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那些引人注目的外声部上,内声部的表现是不容易察覚的然而,在整部合唱曲的织体、结构、以及丰满的和声音响中,内声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当这个内声部演唱主旋律或者对位旋律的時候,人们会由于它的魅力而惊叹不已,也就会明显地感覚到它的存在了我认为这个比喻很形象,而且恰如其分所谓电影音乐的功能,也就是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角色、以及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抒发感情音乐本来就是最善于抒情的艺术在电影中,用音乐来连接语言,深化语言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用音乐来抒发难以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的情感;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电影音乐在电影中最主要的功能。
因此,抒情性的音乐在电影中是大量存在的这种抒发感情功能的音乐与画面之间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对位的有的既可以起到人物主观意识的作用,又可以起到作者客观评价的作用 2、渲染气氛渲染气氛,就是通过音乐为影片创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包括时间与空间的特征),来深化视觉效果它可以只为影片的局部渲染,也可以用它贯串于全片这种渲染,包括对特定的环境(如战争的场面)、历史年代、民族地域的風土人情等等3、评论功能用音乐来表达创作者对剧中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如歌颂、同情、哀悼、指责、愤慨等等这种音乐,成为影片的一种特殊旁白4、描绘功能对画面中富于运动性、动作性的具体事物或情景,比如追逐、机器转动、狂奔的马、紧张的格斗、有独特音响特征的狂风暴雨、某种事物的突然出现、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或者暗示将要出现的某种情况,等等,通过相应的音乐手段加以强调、渲染、描绘,为画面提供声音造型,从而强化画面视觉形象这种音乐,有的可以从听觉上强调和加快画面节奏,加强心理上的紧张度;有的可以从听觉上拉慢画面的节奏,造成心理时间与实际时间的距离错觉;有的可以对影片中表现的事物和情景作神似的描绘以表达人的情感因此,这种音乐在一些武打、侦破、喜剧等风格样式的影片中尤其多见。
而且,往住同渲染气氛功能的音乐结合起来如表现追逐,则常以快速而强烈的节奏来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例如描绘矛盾的双方,则常常采取采“戏剧性”音乐的写法,来表现处于矛盾冲突发展过程中的人物感情和心理活动状态在各种类型的喜剧电影或带有喜剧情节的影片中,音乐的描绘功能也常常得到充分发挥它常与喜剧性的画面与表演相配合,造成诙谐幽默、引人发笑的效果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如以轻快的节奏、戏谑的旋律、夸张怪诞的和声音响给那些逗乐和笨拙的举动以幽默的描绘,以故作严肃的音乐去配合并不严肃的画面内容等等5、剧作功能电影音乐的剧作功能,是指影片中的音乐在同画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仅成为影片戏剧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参与到了影片情节中去,直接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影片的内容,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元素6、连贯作用 —— “音乐蒙太奇”在西方电影理论与创作实践上,有一个派别叫“蒙太奇”派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是从法语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来,有“组成”、“构成”的意思它的完整的概念包含有三层意思:①.蒙太奇思维──即作为电影反映现实的一种独特的、形象思维的艺术方法;②.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③.作为电影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一部影片的创作是在剪接台上完成的”,正是电影蒙太奇派的名言在创作实践上,属于蒙太奇派范围的是“类型电影”( 包括:叙事片、战争片、科幻片、伦理片、警匪片、西部片、悬念片、恐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