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言四则》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doc
5页《寓言四则》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2、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存文言词语 学习过程: 一、根底学问: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赫拉﹝﹞宙斯﹝﹞庇护﹝﹞饶头﹝﹞比赛﹝﹞粘住﹝﹞塞翁﹝﹞ 何遽﹝﹞堕﹝﹞将骏马﹝﹞折其髀﹝﹞跛足﹝﹞ 2.解释加点的词 ⑴天雨墙坏()不筑,⑵暮而果大亡其财() ⑶其家甚智其子()⑷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⑸马无故亡而人胡()⑹此何遽不为福乎() ⑺居数月()⑻家富良马() ⑼其子好骑()⑽堕而折其髀() ⑾死者十九()⑿此独以跛之故() 二、理解探究: 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寓言的意思吗?请试一试 2.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蚊子和狮子》寓言的意思吗? 3.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智子疑邻》寓言的意思吗? 三、合作释疑: 《塞翁失马》告知你怎样的道理?由《塞翁失马》演化而来的成语是什么? 四、课内精读: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宋有/富人B.天/雨墙/坏C.其/邻人之父/亦云D.其家甚/智其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3.富家被盗的缘由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 4.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 五、拓展延长: (一)哀溺文序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项,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1.解释以下加点字的词 ①水暴甚()②乘小船绝湘水()③今何后为?()④益怠()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身且死,何以货为 3.题目中的“哀溺”是什么意思?“哀”的缘由是什么?请简要答复 (二)阅读下则寓言,回答下列问题 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全部。
前者一路上沉静地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后者跳跳蹦蹦,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着急的行人老远就听到吵闹的声音,诚惶诚恐的躲在一边然后不管后者怎样地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却没有 1.请说出文中“前者”“后者”各指代什么? “前者”指 “后者”指 2.末尾的`“前者那样的价值”一句话,怎样理解其含义? 3.两只桶分别可以比方哪两种人? 盛着酒的桶: 空无全部的桶: 答案 理解探究:1.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非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挖苦和批判了那些倾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2.即使取得大的成功或成绩也不能傲慢,要始终慎重从事,反之可能可能从处受到挫折 3.在给人提正确的意见时,要考虑自己与听者的关系,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听意见只应听取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持偏见主旨:它告诫人们,假如不敬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推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说不定害了自己从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知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承受的方式。
同样的事但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做人做事要公正,实事求是 合作释疑:世事变幻无常,或比方因祸可以得福,坏事可以变为好事一切事物都在不断进展变化,好事与坏事,这冲突的对立双方,无不在肯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课内精读:1.C2.(略)3.天雨墙坏,不准时修补富人认为儿子聪慧,是由于事情的发生在他的意料之中4.(略) 拓展延长:(一)1.(1)涨(2)横渡(3)落后(4)疲乏2.(l)其中一个人虽然舍命划水,却前进不了多少2)自己都将要死了,还要钱做什么呢? 3.(l)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伤、惋惜2)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 (二)1.一只盛着酒的桶一只空无全部的桶2.肚里有货,对人有用,受人欢送的人 3.比方有真才实学的人比方不学无术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