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典诗词朗诵中一个不容忽视问题.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Wo****C
  • 文档编号:192861873
  • 上传时间:2021-08-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典诗词朗诵中一个不容忽视问题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1古典诗词朗诵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古典诗词朗诵,作为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节目,流行于艺苑歌坛,带给人们高雅的艺术享受,受到社会广泛的欢迎但是,在某一些诗词朗诵中,由于朗诵者不懂古诗词的格律,不熟悉四声平仄,往往是用普通话念古诗词,从而在咬字发音时,违反了诗歌格律的要求,损害了古典诗词的音乐美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古典诗词本身就是同音乐密不可分的产物它的格律要求包涵着一种特有的音乐美这种格律要求主要表现为押韵和句子中的平仄安排古典诗词的平仄安排主要是以两个字为一个音组,或称音步,交互轮换组联而成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五言绝诗,就是由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交互组联而成每一句都有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每一个双音步的第二个音,其平仄声都交错使用,俗称二、四、六分明这样,就构成了诗句的高下疾徐,抑扬顿挫至于词,句子中的平仄安排,更加严格,所谓“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但是,句中的平仄安排,基本上也是按照两个字为一个音步交互组联而成的例如白居易《忆江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首词就是由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相互组联而成这种平仄声在句子中的巧妙安排,构成了我国古典诗词特有的音乐美有的学者认为“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见周汝昌《唐宋诗词鉴赏讲座》)所以,在古典诗词朗诵中,必须按照古典诗词的格律要求来吐字发音,处理句子的声调,才能悦耳动听,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否则,便会损害作品原有的音乐美例如看见的看,普通话读去声kn,但在古典诗词中多作平声用如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毛泽东清平乐《会昌》“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里的看字,都要念平声,第一声kān如果念成“常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得君王带笑看kn”,还有什么音乐性?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又如毛主席诗句“战士指看南粤”中“看”应念平声kān,可以适当延长,体现出诗句的高下疾徐,抑扬顿挫,如果念成看kn,必须“指看南粤”四个字连在一起,就损害了诗句的音乐美但是,在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首七绝中“紫陌红尘指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这里的看字,就应念去声kn,才符合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要求又如在李商隐七律《无题》中有“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里的“为探看”三个字,应念作witnkān都是为了服从诗句格律的要求又如教育的教字,在普通话中多念去声jio,但是在古典诗词中多作平声用如王昌龄七绝“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毛主席七律《到韶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苏轼《西江月》“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这里的教字都应念平声jiāo,可是在有的注音读本中,却错注为jio(见远东出版社《唐宋词三百首朗诵注音读本》)违反了诗词格律的要求又如胜利的胜,普通话多念shng去声但是在古典诗词中多作平声念shēng第一声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上面两句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几度低回婉转,后面一句仄仄仄平平,一气呵成,尘埃落定这里的胜字,作承受解,应念为平声,即shēng第一声但是在白居易《忆江南》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之句,这里的胜字,按照仄仄平平平仄仄的要求,必须念去声shng又如呼应的应,普通话中多念去声yng,在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中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李后主《虞美人》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里的应字都念平声yīng,但是,在史达祖《双双燕咏燕》中,“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和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这里的应字就要念去声y ng,才符合平仄声的要求所以我认为,古典诗词朗诵,不是只要普通话说得好的人就能胜任的朗诵者必须懂得诗词格律,熟悉四声平仄,才能正确吐字发音,处理诗句的抑扬顿挫实际上,不仅在诗歌朗诵中,在中小学教材,甚至在一些号称“古典文学朗诵注22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33 音本”中,由于编辑同志不懂诗词格律,不熟悉四声平仄,往往用普通话常读音来注古诗词,从而损害了古典诗词的音乐美,令人惋惜因此,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希望引起有识之士的共鸣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