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旅游地理课件ppt第6章 旅游容量.pptx

42页
  • 卖家[上传人]:清晨86****784
  • 文档编号:194935243
  • 上传时间:2021-09-02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62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旅游容量,第二节 旅游容量的量测,第一节 旅游容量的概念,第三节 旅游容量的应用,一. 教材定义,二. 国标定义,旅游容量,基本 容量,非基本容量,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旅游的地域社会容量,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与旅游活动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内涵,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旅游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根据属性可分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两大类,旅游的心理容量,游客于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情况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旅游的资源容量,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情况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旅游的生态容量,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旅游地的地域社会容量,旅游接待地区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游客数量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旅游极限容量即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旅游合理容量即旅游最适容量、旅游最佳容量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既有容量是目前具有的接待容量,又称实际旅游容量、以开发旅游容量;期望旅游容量指旅游地在未来某时可能达到的容纳旅游活动能力,也称规划旅游容量。

      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念,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的排列,是景点旅游容量、景区旅游容量、旅游地容量、区域旅游容量景点旅游容量是指游客活动基本单元(景点)的容纳能力;景区旅游容量是区内各景点的容量与景点间道路容量之和;旅游地容量指各景区旅游容量同景区间道路容量之和;区域旅游容量是区域内各旅游地容量之和旅游容量,旅游地空间容量,旅游地设施容量,旅游地生态容量,旅游地社会心理容量,目的地居民心理容量,游客心理容量,概述,2003年颁布的国标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 “附录A”中,对旅游容量(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进行了界定 定义,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 容量体系,旅游地空间容量,又称旅游地资源容量,指在一定时段内,旅游地的资源空间面积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旅游地设施容量,旅游地各种旅游设施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旅游地生态容量,又称环境生态承载力,包括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两个方面环境承载力指旅游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生态承载力指旅游地生态保持平衡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

      旅游地社会心理容量,又称心理承载力,包括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承载力和旅游者的心理承载力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承载力指旅游目的地居民在心理感知上所能接受的旅游者数量旅游者心理承载力指旅游者旅游时在不影响感受质量的情况下所能容忍的拥挤程度一. 旅游容量测算涉及的指标,二. 旅游地空间容量的测算,五. 旅游地社会心理容量的测算,三. 旅游地设施容量的测算,四. 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测算,六. 旅游地综合容量的测算,(二)周转率,(一)基本空间标准,定义,又称单位规模指标,是指单位利用者(人或人使用的载体)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模型,基本空间标准=旅游区游览面积(长度) 合理游人数,获得途径,就旅游者对于同一利用场所的拥挤与否和满意程度的多次调查得出然后将其运用到同类型场所的规划与管理中参考指标,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的基本空间标准,主要旅游场所的基本空间标准(刘振礼整理),表A.1 文物古迹类景区示例,表A.2 文化遗址类景区示例,表A.3 古建筑类景区示例,表A.4 古街区类景区示例,表A.5 古典园林类景区示例,定义,某一旅游区每日平均接待游客的批数,模型,(二)线路法,(一)面积法,(三)瓶颈法,案 例,南岳衡山祝融峰景点面积477,一天开放12h,每人游览时间取15min,人均最低空间标准取5。

      计算其日旅游容量测 算 模 型,C,旅游地日空间容量,A,空间规模(游览面积),Ao,基本空间标准,Z,周转率,4775120.25=4579(人次),完全游道法,环行游道及进口与出口不在同一位置的非环行游道,C,日旅游容量,不完全游道法,进口与出口同一的非环行游道,即原路返回的游道,M,游道长度,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的游道长度,即基本空间标准,T,游道每日开放时间,t,游玩游道所需时间,r,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金刀峡旅游容量测算,测 算 模 型,适用对象,游人在狭长的通道上开展旅游活动的区域,完全游道法容量,620059270%=3906(人次),不完全游道法容量,620059(2+1.5)30%=957(人次),合计,3906+957=4863(人次),案 例,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峡谷长6.2km,游客合理占用游道长度为5m/人;金刀峡每日开放时间9h,游人游览该峡谷需要2h假设有30%的游客需要从原路返回,返回时间为1.5h计算金刀峡的日旅游容量参考答案,适用对象,所有游人都必须要游览某一景点的旅游区,将该景点的游人量作为该景区的日旅游容量,案例,武夷山九曲溪全长8000m,每张竹筏乘坐8人,竹筏与竹筏之间的安全距离为50m;九曲溪每天开放5h,每次游程2h。

      按照游人在武夷山平均逗留3天计算,武夷山的日旅游容量应该是多少?,测算模型,参考答案,8000(50/8)5/23=9600(人次),旅游设施容量,旅游地各种旅游设施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旅游设施容量,旅游日设施容量,C,i设施容纳的游人量,Xi,旅游规划通则建议旅游宾馆、休(疗)养院的周转率取0.4,Yi,i设施的周转率,旅游生态容量,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容纳旅游活动量的限定值,在此限定值内,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恶化、退化,或在短时间内自然生态环境能够自我调节,能从已退化的状态恢复原状或原貌,旅游生态环境容量量测模型,常见的生态环境容量测算方法,测算生态环境容量需考虑的因素,土壤,土壤密度、组成、温度、冲蚀与径流等植被,植被覆盖率、组成、年龄结构、稀有植物的灭绝、植被的机械性损伤等水,水中病原体的数目与种类、水中的养分及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污染物等 野生 动物,栖息地、种群组成、种群改变、旅游活动对种群活动的影响等 空气,既成事实分析(After-the-Fact Analysis),在旅游行为与环境影响已达平衡的系统,选择游客量压力不同调查其容量,所得数据用于测算相似地区环境容量 。

      模拟实验 (Simulation Experiment),使用人工控制的破坏强度,观察其影响程度根据实验结果测算相似地区环境容量 长期监测 (Monitoring of Change through Time),从旅游活动开始阶段作长期调查,分析使用强度逐年增加所引起的改变或在游客压力突增时,随时作短期调查所得数据用于测算相似地区的环境容量 基本思路,旅游活动直接导致的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严格管理而予以控制、限制或者基本杜绝因此,旅游地生态容量的测定因子主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净化与吸收旅游污染物的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出的污物总量量测模型,日生态容量,Fo,旅游者1天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Pi,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Si,Ti,北方观赏型旅游地游客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量,内涵,旅游地社会心理容量包括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容量和旅游者的心理容量目的地居民的心理容量,旅游目的地居民在心理感知上所能接受的旅游者的最大数量旅游者心理容量,旅游者在某一地域进行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旅游活动质量的前提下,该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 影响旅游地社会心理容量的主要因素,拥挤度,测算模型,满意模型 (Hyporhetical Density),拥挤认识模型 (Perceived Crowding Models),旅游地综合容量测算的基本思路,对空间容量和设施容量进行测算,对生态环境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进行分析。

      如果上述4个容量都有测算值的话,那么一个旅游区的容量应该是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之和三者中的最小值一. 旅游饱和与超载,二. 超载旅游地的分流措施,旅游饱和,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旅游超载,旅游地超出极限容量值,类 型,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和短期性饱和与超载,空间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和局部性的饱和与超载,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和偶发性饱和与超载,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季节性饱和与超载,它源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周期性规律,以及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偶发性饱和与超载,由于旅游地或其附近发生了偶然性的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吸引来大量旅游者造成的超载偶发性饱和与超载造成的环境影响易于消除,周期性饱和与超载造成的环境影响严重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旅游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超载状态多发生在大城市内或城市郊区; 文化古迹景区;人造景区短期性饱和与超载,旅游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饱和与超载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偶发性饱和与超载即属此类,是旅游饱和与超载的主体旅游地的局部性饱和与超载,部分景区承受的旅游活动量已超出景区容量,而整个旅游区的旅游容量并未饱和旅游地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旅游区的游人量已超出了其总的旅游容量。

      由于表面上旅游流量并未达到旅游地容量值,局部性饱和与超载对于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虚假性在“超载”景区入口设置限流设施,一旦景区达到饱和则停止进入,在旅游淡季举办大型活动,使之同规律性的旅游高峰错开,旅游地“内部分流”,利用价格杠杆调节旅游淡旺季,行政手段分流,在“超载”地附近开辟新景区(点),控制旅游地交通量,限售门票等,案例,介入机会,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的过程中,因去乙旅游地在时间和费用上比去甲旅游地更节省而总体旅游效果近似,旅游者选择乙旅游地而不选择甲旅游地的现象 丽江古城,高原水乡、东巴文化荟萃地,世界文化遗产,1997年大规模开发,国内外游客蜂拥而至 束河古镇,距丽江古城4km,海拔2440m,青龙河、九鼎河、疏河穿镇而过,被誉为“清泉之乡”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介入效果,束河古镇2003年开始开发2009年,丽江古城淡季每天接待游客10000人次,旺季约40000人次;束河古镇淡季每天5000人次,旺季70009000人次区位关系,束河风光,丽江 风光,区位关系图,丽江古城风光,束河古镇风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