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pptx
18页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一、单元课标要求l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l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l3.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二、单元学习目标节次学习目标第1节 动物的运动1.说明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3.认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节次学习目标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节次学习目标第3节 社会行为1.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的特征,理解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2.研究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及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单元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第第1节节 本节首先以哺乳动物为例介绍了运动系统的组成,然后结合屈肘和伸肘动作重点介绍动物在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配合的,最后归纳总结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第第2节节 本节包括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以及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两部分内容。
通过列举动物的不同的行为,使学生对动物行为有具体的认知,能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设置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活动,系统地介绍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掌握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第第3节节 本节以白蚁的行为引出社会行为的概念,接着介绍狒狒的社会行为,概括社会行为的特征,最后以黑长尾猴间的信息交流为例,介绍了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并设置了一个探究蚂蚁的通讯,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主动探究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性引诱剂的使用,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四、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单元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3.概述动物社会行为的特点单元难点1.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2.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的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3.“蚂蚁的通讯”的探究过程五、单元教学策略 本章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学生的行为,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六、单元课时安排节次节次课时课时第1节 动物的运功1课时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课时第3节 社会行为1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