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1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 新人教版.ppt
37页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公平第一课时自由公平的真谛1什么叫自由?自由的意义有哪些?(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富强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平安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损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3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二者相互联系,不行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4从法律意义理解公平的含义:在法律意义上,公平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怜悯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5公平的意义是什么?(1)公平是人类的崇高抱负,是社会进展的永恒主题2)法律面前人人公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6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公平”这一原则?(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公平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公平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公平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公平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知识点1无法治不自由【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平安法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看下图漫画,下列对此评论正确的是()人肉搜寻、诽谤等无限制的网络言论自由,只会使人们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社会混乱与损害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出台该法后,网络平安管理有了法律依据,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网络平安法实施后公民就不能在网上自由发表任何言论了ABCD【解析】本题考查同学对法治和自由关系的熟识,需要同学深化领悟教材基本观点,然后才能作出精准的选择和推断表述正确且与题目要求全都,当选;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不选;说法错误,不选。
故本题选B答案】B对应训练1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跳广场舞、养宠物,这些城市居民的休闲自由受到越来越多的群体效仿;另一方面由于噪声、动物伤人、随地大小便等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很多城市出台新规对这些行为进行限制这说明()现代社会的人越来越失去自由权利自由就应随心所欲,不受限制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自由是相对的,不是肯定的A B C DD2“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知()离开法治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法治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自由行使公民的合法自由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保障自由是相对的,法律规定的自由不是肯定的A B C DB知识点2法眼看公平【例2】下列对法律面前人人公平的熟识正确的是()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一条基本原则强调只在人民内部公平,全部公民并不公平既有权利公平,又有义务公平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面前人人公平的熟识依据教材,法律面前人人公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一条基本原则,既有权利公平,又有义务公平故正确,观点错误答案】D对应训练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公平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任何公民公平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任何公民公平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任何公民都拥有解释法律的特权A BC DB42013年11月19日,未成年人李某某和其他4人强奸案二审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27日裁定维持原判:李某某获刑10年,其他四人均分别获刑。
在宣判后的法庭教育阶段,法官对李某某说:“做出这样的判决,跟你是谁的儿子无关对此案熟识正确的是()不公开审理此案说明未成年人受司法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公平,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该案说明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该案启示我们要依法律己,自觉守法A BC D A知识点1无法治不自由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对这句名言理解正确的有()人们渴望在宽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憧憬人们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人们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依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拘束地生活A B C DD2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对现代人来讲,自由的意义在于()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能使我们为所欲为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富强A B C DC3看下图,“限行”“限速”“单双号”这些字眼,同学们并不陌生对于有车族来讲,却意味着失去行车的“自由和痛快”对此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现代社会人们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世上没有肯定的自由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那就是导致混乱与损害对有车族进行“限行”“限速”这些必要的限制是对有车族自由的保护A B C DD4(2016,滨州)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没有门槛的发言权,很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
任性”的发言,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交往中,不损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对一些扩大自我、“任性”跟帖,不要太在意网络跟帖发表意见时,应具有严格的法制观念和向善的道德意识A B C DC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这揭示出的道理有()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行分割A BC DA知识点2法眼看公平6下列图片内容符合法律意义上公平含义的是()A B C DB7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公平()A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B只是一种抱负C在现实生活中不行能实现D在将来社会中有可能实现A82017年1月23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受贿、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苏荣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说明()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公平B我国的腐败现象已经消除C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9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公平可以做出如下理解()A公民的立法公平B公民在立法、执法、守法上一律公平C公民的执法公平D公民在法律的适用上一律公平D102017年上半年,一部人民的名义还原真实的反腐生态,是近年来优秀国产正剧的代表能够照进现实,让观众看了觉得不矫情、不做作,紧扣时代脉搏,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部诚意之作剧中有一位始终都未谋面的人物,却是这部剧中揭示的“反腐不封顶”的人物赵立春,曾担当过汉东省省委书记、省长等要职在剧中始终没有露面的副国级领导人,曾经的改革闯将,在权利面前,显得极其渺小利用手中人民给予的权利,谋私谋利,充当其子疯狂揽财的幕后大BOSS,一手遮天,不顾人民利益,倒行逆施最终,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此案例()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反腐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维护了社会公正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表明白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公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A B C DD11在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中,个别原省部级高级领导干部因违法乱纪、贪污腐败而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还有一些功臣、名人因违犯法律而受到制裁。
这说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公平执法机关对于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公平任何人,不论其职位多高、功劳多大,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我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A B C DD12材料一十八大召开后的五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一共处分153.7万名党员干部,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5.8万人这其中,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包括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多人、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材料二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公平的法治理念1)材料一说明白什么?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公平;全部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公平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担当法律责任等答出其中两条即可)(2)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为保证权力关进笼子里,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行使监督权?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采纳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监督等答出其中两条即可)(3)谈谈你对“法律面前人人公平”的理解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公平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公平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公平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公平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13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之一就是自由材料二“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闻名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已家喻户晓,它之所以广为人知,一个重要缘由莫过于写出了人们对自由追求的那种执着和义无反顾的精神材料三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平安法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学海导航】什么叫自由?在现代社会,自由的意义有哪些?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富强。
2)【思维体操】有人说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你觉得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缘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平安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损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3)【理论探究】材料三中的法律是否会影响人们的网络言论自由?不会法治和自由相互联系,不行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网上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法规就会受到法律制裁,严重者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