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年代的母亲素描.doc
4页每个年代都标榜着自己的特性跨越三个年代的母亲无论是在生育观还是在养育观上,都 有着迥异的风格然而,母亲始终是亘古不变的爱的代言 60 后妈妈——传统 辛苦 严格这一代人是传统的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统一的,所以在育儿过程中,绝大部分人也都被 这种传统思想影响着那个年代的人,家里孩子多,事情也就多,公公婆婆,帮了这家帮不了那家那个时候家里穷,应该说整个社会都不富裕,个人的营养跟不上,孩子满月后就马上上班了 养孩子、上班,再加上营养不良,弄得自己整一个黄脸婆家里经济条件不富裕,根本请不 起保姆,什么活都得自己干白天还要上班,所有的家务活基本上都要挤到晚上或休息天来 做,真正能休息的时间很少孩子小的时候,只要能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就已经很不错了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也很淡薄, 一方面我们自身没有很多知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当时的大环境造成的那时,大家都在为着吃饱饭、穿暖衣而奔波,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想着怎样培养孩子的事 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培训班之类的教学场所,家教也没有流行所以,即使我们想培养孩 子,也没有那个环境那时在家长眼里,长辈永远是长辈,孩子永远是孩子,有些事孩子根本不会懂,没必要跟他 说!我们那时候一直摆着一副家长的威严,孩子跟我们说个话都有点害怕,心里有些什么事 也不愿跟我们说,我们也不会主动跟他交流,所以,孩子现在的性格也有点内向。
那个年代的母亲,思想传统,对儿女管教比较严格比如有好吃的应该先给老人;有客人来 家吃饭小孩不能上桌;出门和进门都必须和爸爸妈妈打招呼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他们现在 的工作、学习和做人其实都还是有好处的毕竟,这个社会无论怎样发展,都是需要有一些 规矩和规则的,传统中的美德是不会、也不能被屏气的!70 后母亲——交流 自由 尊重 生于 70 年代的那群人,大多是国家晚婚晚育政策的优良典范,成为社会中坚的同时,她们 徘徊在事业和家庭之间这一代人接受了很多新的思想,作为母亲,通过自身的人生体验,会更多的在比较中,为孩 子的教育方式注入新鲜的东西那个时代,准妈妈们工作压力不重,生活也特别单纯,谈恋爱无非是压压马路,逛逛公园, 看看电影恋爱水到渠成时就结婚当时的新婚夫妇没有什么避孕措施,一般都是顺其自然, 所以“坐床喜”的为数不少如果夫妇结婚两三年都没有孩子,倒是会被人议论纷纷到了 30 岁,生还是不生俨然成了问题,权衡再三之后,小宝宝终于呱呱坠地,一声啼哭已 经冲破了她们的心理防线,孩子成了心尖肉,幸福感冲破了曾经的犹豫,责任感让她们一心 一意想要将孩子教养成才物质生活较为匮乏,并不像现在一样什么都能买到。
所以,只要一怀孕,准妈妈的营养补充 就成了头等大事家中三姑六婆全体出动,把能搞到的营养品全部想办法弄到家里来只要 条件允许,每天换着花样的吃着鸡鸭鱼肉,把几年的营养都给补了70 后的母亲和上一代比,因为自身的人生经历,她们更懂得如何尊重孩子,给予孩子更广 阔的更自由的空间;她们把自己当作孩子的玩伴,成为他诉说心事的益友;她们重视孩子各 种能力的培养,不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做选择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70 年代妈妈有了特有的育儿心经,在孩子的成长中享受着为人母的 快乐和烦恼……80 后母亲——独生子女 时尚 高学历 作为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代人,她们是被呵护、被溺爱着长大的一代,作为年轻的 母亲,可能在别人眼里还依然摆脱不了身为孩子的影子,而对于育儿的问题,她们或许又有 着更为时尚的见解80 后”几乎都是被珍惜着长大的在他们的身上,有太多父母们刻意为之的痕迹他们是作品,是父母信仰和理想的延伸所以,这一代人中的大多数,都曾有过“被改造” 、 “被制作” 、 “被束缚”的成长经历如今他们也已为人父母,曾有过的叛逆和放抗,下意识 地体现在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上以后,等我有了孩子……”这几乎是很多“80 后”父母都有过的“假想”――来自于这 一代人早年教育中的“怨念” 。
曾经被要求、被塑造,所以给下一代的自由,是他们当初的 “不甘心” 相对于父母代代传承的育儿经验,80 后一代人可能会有不少源自科学的育儿知识,网络、 专业杂志、父母培训班、月嫂这些都是他们丰富而科学的育儿知识的来源只是 80 后们在 理论水平上能达到一定高度,可在父母眼里,更多的不过是眼高手低吧网络改变生活,网络自然也随之改变人们的育儿理念和 60 后 70 后的妈妈们比,他们中更 多的人有着高等学历,通过各种媒介,接受着更多新思想的冲击,她们的育儿观念更为时尚 相对于通过书信、或者面对面交流育儿经验的父母那代人,现在的“80 后”有了更便 捷的条件80 后”的父母重视的自然是学习成绩,而在“80 后”的年轻人看来,一个人的交际能力 以及情商远比考试成绩和智商来得重要因此,目前儿童情商、潜能、思维等方面的培训可 谓花样繁多昨天的母亲:善良 含蓄 默默奉献 传统、含蓄、辛苦,也许这些都已经成为昨天的妈妈的代名词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好像那只是一个纯粹的故事,然而,那些故事确是真真切切地发 生过!受访人:王梅娟 “最大的心愿是让孩子吃饱”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觉得现在的妈妈做的很好呀,给孩子学习这个技能、参加那个 活动的,非常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们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哪里顾的上这些呀,只要能让 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就已经很不错了那时,大家都在为着吃饱饭、穿暖衣而奔波,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想着怎样培养孩子的事 而且,当时的社会除了正规学校,也没有什么培训班之类的教学场所,家教也没有流行所 以,即使我们想培养孩子,除了没有时间、没有金钱外,也没有那个环境呀受访人:李惠敏“长辈永远是长辈”每次看到媳妇跟孙子像朋友那样坐着聊天时,我就有很多感慨向孩子表达情感很含蓄、与 孩子缺少沟通也许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通病了 “我爱你”这样的话别说跟孩子说,就是跟自 己的丈夫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呢也许,真的是时代变了,那句话在那个年代,就是在电视里也很少听到,所以我们根本就不 会像现在的妈妈一样一天到晚把“我爱你”挂在嘴上了其实,我们也是很想与孩子做朋友的可我们那会儿啊,脑子里只有一个概念:长辈永远是 长辈,孩子永远是孩子,有些事孩子根本不会懂,没必要跟他说!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爱孩子,我们只是把对孩子的爱都放在心里了今天的母亲:快乐 自由 个性 尊重 今天的母亲跟昨天的母亲有很大的不同:她们尊重孩子,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她们努 力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他一个小小的朋友;她们重视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不强迫孩子学 习不感兴趣的东西……在她们口中,有一个共同的词汇,就是快乐。
受访人:郝丽“给金子,不如教给她点金术”我从来不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较,也很少关注她学习上面的事情我对她没有要求, 所以她没有压力,很快乐她上幼儿园以后,我对她的老师也是这么要求的,我的女儿没有 天赋,只要她上课不捣乱,不影响老师上课,老师就不要过多干涉她,所以幼儿园里的老师 都不太管她我的女儿有绝对的自由,我让她自己选择喜欢做的事情,让她尽情地玩每个人都想要快乐, 我自己没能很好的体验,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我的孩子快乐每一天受访人:卞亦奇“生命的意义在于个性飞扬”我自己是做设计的,我觉得中国不缺少设计人才,但是他们在童年的时候就被一成不变的教 育模式所禁锢,造成了习惯性思维,这样很可怕所以我一直鼓励我的孩子去想像,对他的 一些奇思妙想加以鼓励,鼓励他将单纯的想像变为动手创造一个实在的东西鼓励孩子去想 像,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小时候,我感觉母亲对我的教育是,要踏实做人,不能犯错,要顾及家里的颜面我很多朋 友都是走父母设计的道路,从小到大,连志愿都是父母做主的,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我不会这样去要求我的孩子,现在,是一个个性飞扬的年代,如果大家都一样,岂不是很没 劲 明天的母亲……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必须有优良的妇孺,才会造就优良的城邦。
”母亲的素质决定着人类和民族的未来,而现在的女婴作为将来的一代母亲,当然应该受到 格外关注未来的优秀母亲该具备哪些条件?我们又该如何把现在的女婴培养成未来一代优 秀的母亲呢?爱心:一个充满爱的灵魂才是一个高尚的灵魂母亲的有爱心不仅仅是狭义地爱孩子,还应 该表现为更广博的爱她爱家人,爱动物,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感激虽说女性已是半边天了, 但无论她们多么能干,温柔善良永远都是女性符号的鲜明特征学识——在每个孩子的眼中, 妈妈都是优秀的 优秀的妈妈应该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阶段的 理性的启蒙老师母亲自身的教育素质关系着孩子健康成长的水平理解宽容——个好妈妈对孩子应该有所指导,有所要求,但同样也要给孩子一些自由、一些 空间,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让他们自己决定一些事情,理解孩子的选择,宽容对待孩子 的小错误和缺点健康美丽——只有一个身体合格的妈妈才能顺利成为母亲,身体健康更是宝宝有个好身体的 保证新时代的好妈妈也不应该在年老时悲壮地叹息:“为了这个家,我奉献了一生 ”其 实,少女有少女的多彩,30 有 30 的美丽,40 岁有 40 岁的韵味,50 岁有 50 岁的风度好玩有趣——如果你只会教孩子识字、算术,那你肯定要令宝宝失望了。
所以尽量学点什么 “杂活”吧,无论是高雅的琴棋书画,还是“俗常”的小手工制作,哪怕会用扑克变魔术, 也是很不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