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育儿要素表整理版-认知.xls
27页儿童发展领域 一级要素指标 二级要素指标 二级指标的解读认知发展 总趋势视觉 视力、颜色视觉听觉 听觉的发生、听觉偏好、听觉阈限值触觉触觉的发生、口腔触觉、手的触觉、动作、痛觉感受性运动觉、痛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形状知觉、形状视觉偏好、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时间知觉总趋势记忆的保持时间学习与记忆的发展感知觉的发展记忆的提取方式记忆容量的增加记忆容量的增加记忆的保持与遗忘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段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语言的发展 语法的掌握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语言功能的发展书面言语的发生口语的培养总趋势思维的发生学习与记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 思维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新生儿1岁以前处于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1岁 -3岁处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3岁 -6岁处于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新 生 儿 的 最 佳 视 距 在 20厘 米 左 右 , 相 当 于 目 前 抱 着 孩 子 喂 奶 两 人 脸 对 脸 的 距离孩 子 出 生 以 后 , 听 觉 系 统 已 起 作 用 , 对 不 同 的 声 调 , 声 音 的 纯 度 、 强 度 、 持续 时 间 会 有 睁 眼 、 眨 眼 、 皱 眉 反 映 。
正 常 新 生 儿 会 对 突 然 出 现 的 60分 贝 的 声音 发 出 眨 眼 或 全 身 抖 动 的 反 应 ; 新 生 儿 的 听 觉 活 动 往 往 不 是 孤 立 的 , 听 觉 和视 觉 协 调 很 早 就 发 展 起 来 新 生 儿 在 视 觉 偏 好 上 最 爱 母 亲 的 声 音 、 爱 听 柔 和的声音、爱听高音调的声音新生儿出生就有触觉反应,很多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就伴有触觉的发生,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对物体的触觉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很低,正常的新生儿,在生后1-2天内对中等强度的痛觉,发出局部的运动性反应,但是反应的发生非常缓慢出现1-3天的新生儿就有了原始记忆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但是记忆的保持时间特别短,一般只是短时记忆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新生儿的记忆属于再认性质的记忆,当刺激物多次重复出现时,新生儿会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出生至4个月是简单发音阶段儿童刚出生时,就会发出声音,出生时的第一声哭喊以及以后的哭声、叫喊声以及在安静状态下发出的嗓音,这类嗓音不是为了适应外界刺激的需要,而是由身体的状态如饿、渴等引起,是一般性的发音反射新生儿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只能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0-1个月时处于反射练习阶段,天生具有无条件反射,为了适应外界环境而不断的重复出现,但不是机械的重复含有练习的因素;1-4个月时处于最初习惯阶段,形成了条件反射,能够把不同感官的动作联接起来形成,如视与听的结合儿童发展领域 一级要素指标 二级要素指标 二级要素描述或解读认知发展 总趋势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痛觉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形状视觉偏好、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总趋势学习与记忆的发展感知觉的发展记忆的保持时间 从识记到能够再认或回忆之间的时间记忆的提取方式 再认和回忆记忆容量的增加记忆的广度、范围、记忆内容(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言记忆)记忆策略的形成记忆的保持与遗忘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语法的掌握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语言功能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学习与记忆的发展书面言语的发生口语的培养总趋势思维的发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语言的发展2-3月 4-6月出生两个月的婴儿视力可达20/100;开始区分红绿两种光刺激,能够区别颜色的色调视 力 可 达 20/20相 当 于 成 人 的 正 常 视力 。
6个 月 以 内 是 视 觉 发 展 的 敏 感 期 在 听 觉 方 面 能 够 敏 感 识 别 母 亲 的声音婴 儿 听 觉 的 发 展 主 要 是 皮 层 下 脑 干各 级 听 觉 中 枢 的 反 射 性 听 觉 反 应 ,有意义的听觉活动逐渐发展4-6个月阈限值可降低至40-50分贝 4个月的婴儿能够把头转向声源一侧;6个月的婴儿能够敏感的识别母亲的声音3个月的婴儿在吸吮时,对熟悉的物体,吸吮的速度逐渐降低,出现习惯化现象6个月后的婴儿看见了东西往往抓住放进嘴里;5个月左右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候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到了吃奶时间就会自己醒来或哭喊,这就是婴儿的生物钟儿童的痛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对痛觉的越来越敏感很小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的形状,可以通过视觉辨别图形;婴儿喜欢看轮廓清楚的图形,带有环形和有条纹的图形,爱看同心圆的图形多于非同心圆的图形,爱看较复杂的图形多于较简单的图形,爱看正常人的脸而不爱看歪曲了人脸半岁后的婴儿能够认识生活汇总的许多物体;1岁多初步学会走路的孩子,已能辨别室内的方位,指导某些用品或食品所在的位置6个月左右出现情绪记忆简单发音阶段从2-3月开始,婴儿在吃饱睡足时,会发出啊咕等声音,这已不是嗓音,这种声音只有在安静状态或满足时才出现,仍然是由于机体内部的因素引起4-8个月是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出现喃喃语声,这个夹断婴儿发出的声音出现明显的元音和辅音,有了比较分明的音节。
这个阶段又可称为连续发音阶段,孩子往往连续重复同一音节,如ba-ba-ba,有些音节与词音很相似,但是“爸爸”并不具有词的意义1岁前再认的潜伏期只有几天,2岁可能延长到几周这个阶段思维处于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主要是婴儿在视觉和抓握动作开始协调后,就过渡到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抓弄所见到的身边的一切东西7-9月 10-12月7个月左右孩子开始积极主动的触觉探索,当手眼协调后,逐渐学会用手摆弄物体,再大一些的婴儿能够用双手去转动物体,而且动作都有视觉相伴随7个 月 以 后 婴 儿 的 听 觉 发 展 主 要 与 语 言 发 展 联 系 起 来 7-12月 这 个 时 期 听 觉 阈 限 值 可 降 至 25-40分 贝 , 对 室 外 的 风 声 、雨声表示注意,小声呼唤其名字会转头寻找1-2岁的婴儿口腔触觉仍然是他认识物体的重要手段,在地上捡起物体也要往嘴里送,这是这个年龄出现的一种探索方式儿童的痛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对痛觉的越来越敏感很小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的形状,可以通过视觉辨别图形;婴儿喜欢看轮廓清楚的图形,带有环形和有条纹的图形,爱看同心圆的图形多于非同心圆的图形,爱看较复杂的图形多于较简单的图形,爱看正常人的脸而不爱看歪曲了人脸。
半岁后的婴儿能够认识生活汇总的许多物体;1岁多初步学会走路的孩子,已能辨别室内的方位,指导某些用品或食品所在的位置学话萌芽阶段这个阶段真正发出语音,是一种发音的有意性运动,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掌握语音还要把发出的音与语词所代表的事物结合起来一岁前,孩子只是出现发出语音和学话得萌芽,能够真正说出的词很少1岁至1岁半的孩子说出的句子是不完整的,通常是单词句,一个词代表的句子,当儿童说“妈妈”这个词时,既可能代表要妈妈抱,也可能代表请求妈妈帮他捡起一个东西这种单词句所用的词并不是单独和某种对象相联系,而是和某种情境相联系4-8个月是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出现喃喃语声,这个夹断婴儿发出的声音出现明显的元音和辅音,有了比较分明的音节这个阶段又可称为连续发音阶段,孩子往往连续重复同一音节,如ba-ba-ba,有些音节与词音很相似,但是“爸爸”并不具有词的意义1岁前再认的潜伏期只有几天,2岁可能延长到几周6-12个月出现是形象记忆这个阶段处于思维的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的阶段,动作明显的表现出是用来达到目的的方法,如婴儿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不能取得的物体的方向拉动这阶段的婴儿还出现了客体永久性观念,即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却相信眼前消失的东西能够存在,这些都说明儿童已经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思维处于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主要是婴儿在视觉和抓握动作开始协调后,就过渡到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抓弄所见到的身边的一切东西13-18月 19-24月 241-2岁的婴儿口腔触觉仍然是他认识物体的重要手段,在地上捡起物体也要往嘴里送,这是这个年龄出现的一种探索方式儿童的痛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对痛觉的越来越敏感很小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的形状,可以通过视觉辨别图形;婴儿喜欢看轮廓清楚的图形,带有环形和有条纹的图形,爱看同心圆的图形多于非同心圆的图形,爱看较复杂的图形多于较简单的图形,爱看正常人的脸而不爱看歪曲了人脸。
半岁后的婴儿能够认识生活汇总的许多物体;1岁多初步学会走路的孩子,已能辨别室内的方位,指导某些用品或食品所在的位置回忆是2岁左右逐渐出现的,在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回忆和再人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1岁半至2岁半左右出现了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三个词组成,也被称为电报句,例如“妈妈抱”“爸爸班班”电报句的主要特点是语句断续、简略、结构不完整,句子的成分常常缺漏,主要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儿童最初的句子是没有修饰语的,2-3岁儿童的语言中有时出现一些修饰的形式,如“大灰狼”,“小白兔”,但是实际上他们吧修饰词和被修饰词作为一个词组来用,在他们的心中“大灰狼”就是狼;2岁半儿童已经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语,如“两个娃娃玩积木”1-3岁时言语发生阶段,言语发生的标志是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具体来说1-1岁半是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理解的语言大量增加,但是说出的语词很少,甚至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停顿或沉默期;1岁半-3岁时是积极说话发展阶段,儿童似乎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语词大量增加,语句的掌握也迅速发展1岁左右出现语词记忆儿童的思维出生在2岁左右,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思维发生的标志是语词的概括,大致出现在2岁左右,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可变的次要特征,例如认识船可以舍弃船的大小、颜色等差别,把船这个词作为各种船的标志这个阶段处于思维的感知运动智慧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能够在偶然中发现新的方法,开始探索达到目的的新手段,如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上婴儿拿不到的地方,婴儿试图直接取得这个玩具,失败以后偶然抓住毯子的一角,由此发现毯子的运动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于是开始拖动毯子,以便取得玩具这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结和向前运算阶段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不仅用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而且也用头脑内部的动作达到突然的理解或顿悟,这种在头脑中完成的内部动作的出现,说明产生了智力的最初形态,标志着感知运动协调的完成,同时向前运算阶段过渡儿童发展领域 一级要素指标 二级要素指标 二级指标的解读认知发展 总趋势视觉 视力、颜色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痛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总趋势记忆的保持时间学习与记忆的发展感知觉的发展记忆的提取方式记忆容量的增加记忆策略的形成 采用什么方法去完成记忆任务记忆的保持与遗忘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词汇量、词类的扩大、词类的运用、词义的深化、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语法的掌握句型的发展(不完整句-完整句-简单句-复合句,无修饰句-修饰句,陈述句到非陈述句)、语句结构的变化学习与记忆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语言功能的发展书面言语的发生口语的培养总趋势思维的发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思维的发展语言的发展3-4岁 4-5岁3岁视力可达1.0;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3-5岁;3岁儿童还不能认清基本颜色,不能很好的区别各种颜色的色调,如蓝和天蓝,红和粉红等;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