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拉祜族的婚恋习俗.docx
3页民族风情:拉祜族的婚恋习俗 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交恋爱自由一般在16岁左右即可参与“串姑娘”活动串姑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小伙子单独到自己中意的姑娘屋前吹奏芦笙,若姑娘被芦笙曲打动,即循声而出,与小伙子对唱情歌,借歌言情另一种是集体的“串姑娘”活动,即某寨的小伙子邀请另一寨的姑娘集体对唱,相互中意者可单独活动,小伙子寻机抢下姑娘的头帕、翱包等物,或是姑娘抢小伙子的帽子、佩刀,若是对方不情愿,可索回被抢之物,但不得指责抢物者若被抢者不表示反对,说明有意接触,日后再相见时,双方都以相互赔礼为由,进一步交往,情投意合后即互赠礼品作定情信物姑娘通常送小伙子自己亲自绣制的荷包、腰带、挎包等物,小伙子送给姑娘响篾、银耳环、银手镯等物集体“串姑娘”是拉祜族青年普遍采纳的恋爱方式,他们认为,做任何事都应当光明正大,谈情说爱也不例外白天相互追赶,抢意中人的东西,太阳和阳光下的万物可以作证,夜间与情人相见,要燃起篝火,有月亮、星星和篝火为证,纯真的感情就无法隐蔽有些地方的青年在恋爱活动中还特意请一些“特邀代表”参与,“代表”由人们信得过、品质好、能言善辩的男女青年担当,他们应邀到恋人们的约会处,一边品尝恋人们赠送的糯米粑粑,一边充当证人。
代表”有权过问恋爱进展状况,但无权干预恋爱的成败 青年男女私下定情后,必需向双方父母说明对方的人品及恋爱程度,然后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到姑娘家提亲,求婚获准后要进行订婚仪式订婚仪式可在男家进行,也可在女方家订婚后,男女青年各自到对方家里劳动,以使双方家长考察其人品及生产技能,若发觉有好吃懒做、作风不正等状况,可向对方提出解除婚约 拉祜族的婚礼多在冬、腊月或春节期间进行 澜沧地区的拉祜族多在男家进行婚礼;耿马、双江一带的拉祜族多在女家进行婚礼届时,要请亲友及寨邻喝酒吃饭,并到男女双方家中祭祀祖先、神灵,参拜双方父母亲戚 拉祜族有从妻居的传统习俗婚礼完毕后,新郎要带上生产工具到女家上门,时间一般为3年上门期间,男方可照常回家照看父母3年期满,夫妻双双携子女回男方家定居或另盖新居分居解放后上门期限已渐缩短,但至少也得上门3天,而后才能回男家 拉祜族离婚现象不多见若夫妻感情不和,经劝解无效,可离婚习惯上,先提出离婚者要付给对方一些钱男子提出离婚比女子提出所付的钱要多离婚仪式由村寨头人主持,夫妻同执一对蜡条(或红线),头人用剪刀从中剪断即表示解除了婚姻关系有子女者,子女归双方抚养,一般是子归父,女归母。
1949年以后,拉祜族一般实行男女公平、婚姻自由的新婚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