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考试重点一.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社会工作考试重点一 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进展阶段的特点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的特点: 民间气力积极参与、工作对象以贫困者为主、社会服务人员开头职业化、社会工作受到政府制定的社会政策的影响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阶段的相关根基学识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博爱,以人为中心 (2)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对原有的社会关系、社会布局的破坏: 社会被划分为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资本主义经济打破封闭的农村经济,农业劳动者转化为大工业工人; 原有的社会关系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冲击,利己主义充分扩张;社会问题大量涌现 (3)制度背景 英国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进展 《伊丽莎白济贫法》对社会工作进展的意义:指出了政府对社会救助的责任;确立了助人自助的理念;规定了要由特意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救助人员的特意化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根基) 2、社会工作的产生:从友善访问员到职业化 (二)西方社会工作形成阶段的特点: 1、社会工作专业教导和培训的进展和正规化有力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2、个案工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小组工作(20世纪20年头开头被纳入训练课程,20世纪40年头被采纳为专业方法)、社区工作(20世纪60年头)、社会行政(20世纪70年头)相继被确定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成为一个对比成熟的专业; 3、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立对专业服务起到了模范和引导作用,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确实立 本阶段的还应留神的几个学识点: 1898年,美国社会工作学者玛丽?里士满(Mary. Richmond)的《贫民中的友好访问》开头对社会工作实践阅历举行理论化总结 1917年,玛丽?里士满(Mary. Richmond)的《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学识。
20世纪初,一个有系统服务体系、服务人员有确定的方法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了 20世纪70年,社会工作成为一个对比成熟的专业p18 (三)西方社会工作的进展阶段的特点:专业方法的进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 理论派别的形成 西方社会工作进展阶段的相关根基学识 1、专业的特征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p19 (1)专业的特征:1957年格林伍德在《专业的属性》一书中指出了专业理应具有的特征:理论体系、社会广泛认可、专业权威、伦理守那么、专业文化 (2)在专业化过程中,专业方法的进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成为社会工作进展的重要特点 2、专业方法的进展p20 (1)专业方法是社会工作成熟和进展的重要标志 (2)在社会工作领域,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个根本方法被分别确立,成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20世纪70年头,社会行政也成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在宏观层面促进社会工作的进展后来,整合社会工作(综合社会工作)方法展现 (3)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生动运用多种方法的努力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3、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进展: (1)单纯的治疗、救助→治疗-预防、救助-进展 (2)救助穷人和弱者→助人自助 4、工作对象的拓展: (1)工作人群的拓展: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有需要的人士 (2)工作领域的拓展:个人、家庭、组织和社区→人类生活的相关方面 中国社会工作在不同进展阶段的特点 1、我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儒家、道家、佛教的社会福利思想 2、20世纪之前,中国没有社会工作 3、20世纪上半叶到1949年以前,我国有确定的社会工作实践 (1)20世纪初至20~30年头,西方传教士在我国开办了一些社会服务,并在大学讲授社会工作课程(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头展现) (2)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了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是我国社会工作进展的重要标志 (3)晏阳初的华北平民教导运动 (4)20世纪40年头,当时的政府将社会工作引入中国 4、49年以后的社会工作:行政性、半专业性特征p24 5、改革开放以来:专业化与行政化社会工作并存p25 1991年中国社会工协会成立 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导协会成立 6、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进展:2022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抉择》 社会工作的目标: 有两个层面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补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进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1、什么是危难? (1)危难是因社会或个人理由,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的根本生活才能受到严重削减,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要挟、以至生命遇到危机的状态。
(2)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根本生存问题,面对这种境况,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寻求资源、支持他们,扶助他们走出窘境 (3)社会工补救危难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供给物质支持、心理支持、进展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2、扶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进展是社会工作的根本功能 (1)人的进展包括:个人潜能发挥和才能增长 (2)社会工重视人的尊严、价值和潜能 社会工作崇敬人,认为每个人都有价值和潜能,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解决个人生活困难、增进个人幸福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 (3)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理念 通过向服务对象供给服务和扶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才能的增长,逐步达成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展现的状态 3、关于社会问题 (1)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的理由:具有个体方面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社会方面的理由社会资源有限、社会资源调配不公、社会制度不健全等理由造成了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是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理由而产生的问题 (3)社会问题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与人们梦想相违背的现象,而且与人们对它的认定有关。
(4)社会问题是一种消极现象,不利于人们正常生活和社会健康进展 (5)社会工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巩固服务对象的才能,也要解决社会制度安置方面的问题 4、关于社会公正 (1)社会公正也称为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根据自己的价值理念,在经济、政治等资源调配方面所具有的正值性状态 (2)公正的类型:机遇公正、过程公正、结果公正 (3)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4)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进展目标,也是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 (5)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公正的方法: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举行干预包括:为困难群体供给扶助,巩固他们的社会生活才能;促进不公正制度的变更,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供给更多的机遇和制度保障 丽丽,女,27岁,幼年时的一场高烧使其双耳失聪,而后其父母离异,丽丽由母亲照管至今前段时间,母亲察觉丽丽展现了种种抑郁病症,并静静辞去了在印刷厂的工作 问题: 1、试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此案例 2、设计简朴的工作介入目标 43 答: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涉及的三个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上述案例中的微观系统即丽丽的个人系统,包括丽丽的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等子系统;中观系统是对丽丽影响的小群体,包括丽丽的母亲、工作伙伴和挚友;而宏观系统即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括丽丽的工作单位、所在社区等 2、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丽丽的介入目标焦点可设为: (1)通过促进丽丽个人的成长,巩固她对环境的适应才能和抗逆力; (2)通过各种方法治愈丽丽的抑郁症,消释其病理阻碍,激励其重回工作岗位; (3)通过联动各子系统,扶助丽丽及其家庭挖掘各方资源,得志生活需求,营造一个有利于丽丽家庭朝更明朗方向进展的外部环境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