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加注版.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788651
  • 上传时间:2018-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9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答韦中立1论师道书柳宗元【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 . 永济市)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 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贞元九年( 793)中进士,因“永贞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后又贬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钴姆潭记》 、 《钴姆潭西小丘记》 、 《小石潭记》 、 《袁家渴记》 、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 ,本文亦是此时所作它是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2,欲相师3仆道不笃4,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5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6也不意7吾子8自京师来蛮夷间, 乃幸见取9仆自卜10固无取;假令11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12”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13,收召后学,作《师说》 ,因抗颜14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15,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16,又挈挈17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18曰: “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19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20二年21冬,幸大雪逾22岭被23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24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1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柳宗元又有《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称“其文懿且高,其行愿以恒,试其艺益工,久与居,益见其贤,然而进三年连不胜”后于元和十四年(819)中进士第 2辱书云:辱,谦敬,副词,是就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说的,意思是您这样做是您蒙受了耻辱 3欲相师:想以我为师相,副词,这里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 相师 ” 可以理解为 “ 师我 ” 师,活用 作动词 4笃:深厚 5可师者:值得学习的东西 6自是:自以为是,自认为正确是,对,正确这里用于意动,认为正确 7意:料想 8吾子:尊称对方,表示亲切 9乃幸见取:乃,竟,副词幸,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见取,被(您)取法 10卜:估计 11假令:假使,如果 12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语见《孟子,离娄上》 13犯笑侮:犯,冒着笑侮,讥笑和侮辱 14抗颜:举首仰面,指态度严正。

      15指目牵引:指指点点,以目示意,拉拉扯扯形容众人少见多怪和对韩愈轻蔑的情态16炊不暇熟:连饭都来不及煮熟,形容时间匆忙短促 17挈(qiè切 )挈:急切貌 18屈子赋:指《九章·怀沙》 19雨( yù):下雨 20仆来南: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中途又贬为永州司马,故说来南 21二年: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22逾;越过 23被:覆盖 24苍黄:同 “ 仓皇 ” ,慌张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25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26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27,以召闹取怒乎?仆自谪过28以来,益少志虑29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岂可使呶呶30者早暮咈31吾耳、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32,愈不可过矣平居望外33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34,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35,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36京兆尹郑叔则怫然37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 廷中皆大笑 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38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

      今之命师者,大类此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39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 中所得者吾子苟40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 非以耀明于子,聊41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何如42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43之徒,直见爱44甚故然耳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 烺45、务釆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可46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惧其剽47而不留48也; 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49而不严50也; 未尝敢以昏气51出之,惧其昧没52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25病:诟病,辱骂这里用于被动意义,被辱骂,受到辱骂26度:揣度,推想27炫怪于群目: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炫:炫耀,显出怪:奇异,与众不同 28谪过:因过而被贬谪 29少志虑:少有大志和打算 30呶(ná o 挠)呶:哗闹貌 31咈:乖戾 32僵仆烦愦 (ku ì):僵仆,指卧病不起。

      僵,仆倒仆,伏倒;伏卧亦称仆烦愦,心烦意乱烦,烦恼 愦,糊涂,昏乱 33望外:意外 34冠礼:周代二十岁行冠礼 35荐笏:古代作官者,插笏于绅带 36怃然:茫然自失的样子,此处含有“ 莫名其妙 ” 的意味 37怫然:愤怒、不高兴的样子 38快:嘲笑 39恢恢然:宽广、宽弘的样子 40苟:随便 41聊:姑且 42好恶何如: (我的文章的 )好坏实际上怎么样 43佞誉诬谀:花言巧语地赞美奉承佞,用花言巧语奉承人诬,欺骗 44见:助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见爱,爱我 45炳(b ǐng)炳烺 (l ǎng)烺:形容文章的文辞声韵之美 46可:许可,赞成 47剽:轻捷此处引申为“ 轻浮 ” 、“ 浮滑 ” 48留:指含蓄深厚 49弛:松弛,松散 50严:谨严惧其偃蹇53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54,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55,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56此吾所以羽翼57夫道也本58之《书》以求其质59,本之《诗》以求其恒60,本之《礼》以求其宜61,本之《春秋》以求其断62,本之《易》以求其动63此吾所以取道之原64也参之《榖梁氏》以厉其气65,参之《孟》 , 《苟》以畅其支66,参之《庄》 、 《老》以肆其端67,参之《国语》以博其趣68,参之《离騒》以致其幽69,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70。

      此吾所以旁推交通71而以为之文也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72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馀以告焉苟亟来73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51昏气:昏昧之气,此处指昏昧的态度一说,指头脑糊涂,不清醒,两说皆可通 52昧没:隐蔽不明,此处意为晦涩,不明朗 53偃蹇:高傲不恭 54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意思是内容必须深刻透辟,含蓄不露,而表达起来则又鲜明具体,意义明朗 抑,遏止,抑制,奥,深奥扬,发扬明,明快 55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意思是行文要意到笔随,气势贯通,一泻无阻,但也有所节制,当行则行, 当止则止,不能铺陈起来,漫无边际疏,疏通,疏导通,通畅,畅达廉,廉洁,精简节,节制56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意思是用语要清新不俗,摈弃陈词滥调,避免因袭套用,但是又要 庄重不浮清,清新,清雅固,凝聚存,保存重,庄重,不轻浮 57羽翼:辅佐 58本:根据,以,, 为本原 59质:质朴叙述朴实,不尚藻饰 60恒:常,久 61宜:合理 62断:判断,指有褒有贬,判断是非的能力 63动:变动,变化 64原:本原,源泉。

      65厉其气:加强文章的气势厉,磨,磨炼,此处有“ 加强 ” 的意思气,文气,文章的气势 66畅其支:使枝条舒畅此处指:文章的条理通达支同“ 枝” 67肆其端:汪洋恣肆肆,放开,放纵,使动用法端,端绪,头绪 68博其趣:增强文章的情趣博,大,使动用法,有“ 扩大 ” 、“ 增强 ” 之意趣,情趣,情味 69致其幽:达到情思幽微致,达到,求得 70著其洁:著,显著,此处为使动用法,有“ 使其显著 ” 之意洁,指语言简洁 71旁推交通:旁推,广泛推求交通,交互贯通 72抑:或者,还是,表示选择的连词 73亟来:常来亟,屡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