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助词で状态 [《张协状元》状态助词“着”考察].docx
5页格助词で状态 [《张协状元》状态助词“着”考察] 摘 要:《张协状元》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之一,被公认为是明代南戏的先踪其口语化程度相当高,真实反映了该时期汉语的基本面貌,具有较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文章重点对《张协状元》状态助词“着”的使用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发现“着”还可用于祈使句末尾,既表示保持某种状态,又表达说话者的祈使语气 关键词:《张协状元》 状态助词 着 《张协状元》是中国迄今所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戏曲剧本,是一份难得的近代汉语研究语料着”是近代汉语中常见的助词之一,也是《张协状元》中较活跃的助词本文以《张协状元》为语料,以其中的状态助词“着”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着”的用例进行穷尽性统计分类,从“着”的组合能力、句法功能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描写与分析 助词“着”是由动词义“附着”虚化而来,亦可写作“著”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称“着”为“动态助词”,为大多学者所认同我们认为《张协状元》中附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动作状态或状态持续的“着”,称作状态助词比较合适 《张协状元》中“着”主要跟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动作进行或动作状态的持续,有时也表动作完成的状态。
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着”附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动作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1.动词+“着”(+宾语) (1)我着言语扣它,它揾着泪,将人骂詈第十四出) (2)你把着花幞头,我与你抬伞第五十三出) 上述例句中,“着”用于“动+着”和“动+着+宾”两种结构,表动词的持续貌和进行貌,但大多表示动作的持续态着”表动作的持续状态,附在具有“持续”义或“瞬间”义的动词后面,分别表示动作的持续进行和动作的反复进行杨晓芳,2022)如“把着”表动作的持续态,而“揾着”则表动作反复地进行 2.形容词+着 第一,“着”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某种状态的持续如: (3)贫女归还雅静着第十出) (4)裙破衣穿瘦着脸,一似乍出卑田院第三十九出) “形+着”结构在《张协状元》中仅出现2例,“着”在形容词后起状态化的功能孙锡信先生在《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察》中指出,汉语中既有“动+着哩”,也有“形容词+着哩”,这是语言事实类推的结果孙先生还提出,动态助词“了”产生以后,不仅能附在动词后,也可用于形容词之后,当然《张协状元》中也不乏“形容词+了”这样的语句如: (5)好好!我正要只是颜色不好。
颜色恁地黑了第十九出) 助词“了”固然一般用在动词之后,但也可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某种状态变化的实现,这种结构用法正与助词“着”相似关于助词“着”的虚化过程,曹广顺先生认为,从汉代以后就开始了,首先出现的是跟在动词之后的用法,直到宋代才演变发展出“形+着+动”格式曹广顺,11015)由此,我们可以明确虚化为助词的“着”主要是附在动词之后,且时间要早于用在形容词之后 因此《张协状元》中“形容词+着”结构的出现,一方面是形容词受到动词扩大的影响,形成与动词相同的结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在“形+着+动”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而来 第二,“着”用在动词之后,表动作的完成或实现 (6)是我夫,不相认,见着我忙闭了门第三十五出) (7)听着你恁说,读书人甚张志!(第五十三出) 《张协状元》中,“着”表动作完成的句例极少在以上例句中,“着”用在动词之后,表前一个动作行为已经完成,语法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或“到”,例句中的动词“见”“听”在语境中都是动作已经实现完成了的,有“完、过”等潜在意义然而“着”与“了”的分工不明确,也从侧面表明当时的助词体系尚未完善 第三,“着”用在祈使句末尾,既表示要保持某种状态,又表达说话者的祈使语气。
(8)孩儿且放心着,它那里去受差遣,爹爹乞判此一州,不到不对付得张协第二十七出) 《张协状元》中仅一例这样的语句,不过我们在与《张协状元》大概同时期出现的作品《董西厢》和《元朝秘史》里找到许多相似语句如: (9)遂呼:“和尚!休要狂獐等待着《董西厢》卷2) (10)共谁闲相守?与影儿厮伴着《董西厢》卷5) (11)如今休教父亲心里受艰辛,早晚出入消解愁闷着《元朝秘史》卷7) 多数学者通常认为这种格式中的“着”是句末语气词,吕叔湘先生最早在《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中明确提出“殿句之著,其用在助全句之语气者”(吕叔湘,11014),即“着”用在祈使句末表示语气,这个观点颇得学界认可孙锡信先生也提出“着”在宋元时期已成为专用于表示祈使语气的语气词,专门用于祈使句孙锡信,11019)罗骥先生考察了北宋语气助词“着”的用法,表示“着”基本上应是个祈使语气词罗骥,2003) 显然,大多学者认为这种结构的“着”是语气词,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乔全生先生从洪洞方言和汉语史的角度探讨了“着”的性质,认为这种用于祈使句末尾的“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动态助词,并非是句末语气词乔全生,11018)都兴宙也曾详细论述过现代西宁方言里虚词“着”的差别及用法,特别强调了“着”在疑问句、祈使句、命令句中状态助词的性质特点。
如: (12)你这些日子做啥着?(你最近在做什么?) (13)医院里来了安静着! (14)你叫他先慢慢做(干)着 在现代西宁话里,不管是在疑问句,或是在祈使句、命令句中,句子里的“着”都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或祈使、命令的语气,即“着”不用作语气词,“着”只表时态,至于句子的疑问语气或祈使、命令的语气则是由句子本身表示的,与“着”无关都兴宙,11013) 结合《张协状元》的具体实例,我们也认为位于句末的“着”并非语气词,其实“着”仍是状态助词,与全句语气无关,其功能在于强调状态的持续存在,和动作的状态有密切关系,并由此发展表现出说话者的语气所以,“着”的语法意义在于强调状态的持续存在,语法功能则是要求使动作行为保持某种相关的状态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